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docx
- 文档编号:3128153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51KB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docx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
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很多,从心理上分析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恐惧性分离焦虑
因恐惧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在新入园幼儿中具有普遍性,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是由于幼儿初入幼儿园,在情感、行为、生活、交往等诸方面还不适应所造成的。
比如:
幼儿园陌生的环境、教师、同伴给幼儿带来恐惧和安全上的危机感;由于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差,幼儿园新的生活方式使幼儿产生生活方面的不适应,担心无人照顾和帮助而引起的不安;因幼儿在家是独生宝贝,深受宠爱,入园后,见到这么多陌生的同龄人,不知如何去面对,出现交往方面的不适应,担心自己被欺负无人保护而害怕;幼儿在群体生活中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任意妄为,这也会让他们有些不适应;等等。
2.厌倦性分离焦虑
因厌倦幼儿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多发生在入园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以后。
这是因为初来幼儿园时,这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等他们感到不再新鲜时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引起其恋家的情绪而开始哭闹。
3.传染性分离焦虑
这类情况多发生在入园时和离园前。
表现为本来不哭的幼儿看到同伴在哭,勾起思念家人的情绪而哭闹。
那么如何做好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的情绪呢?
1.入园前后开好家长会。
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概况、师资及家园合作等情况;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新入园幼儿的心理知识,让其懂得幼儿特定时期哭闹的正常性,并了解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请家长正确对待,为幼儿入园做好铺垫。
2.及时进行家访。
通过家访,教师逐一接触幼儿,消除师幼之间的陌生感。
同时,还可让家长填写幼儿情况调查表(每班的教师自己设计一张表格),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起居饮食习惯,自理生活的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兴趣爱好。
有利于老师日后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也有利于家长对照调查表有目的、有选择地培养孩子的某种能力。
3.入园前,请家长带幼儿来园玩耍,熟悉外围环境。
入园后,老师要尽快熟悉每位幼儿,尽快记住每位幼儿的名字,让每位幼儿在老师的心中定位。
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老师要多点名,让名字和人对号入座,第一天幼儿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比较乱老师也要多点数,以免幼儿走出活动室,而且记住幼儿的名字是很利于教师的工作的。
如孩子再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时,你只要一喊他的名字,就会中断他的行为;下午,接孩子时老师只要家长报上幼儿的名字,幼儿就会被老师很顺利的送到家长手中。
当然,要问清楚和孩子的关系,还要查看接送卡,以免接错幼儿。
4.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的各个角落,如设制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趣的小动物画面,布置在略高于幼儿视平线的墙面上,让幼儿一看就有一种亲切、接纳、归属的感受,从而激发幼儿来园的动机,为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奠定基础。
5.温暖的师爱给幼儿以安全感。
师爱是教育之魂,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力量,是母爱的必要补充。
幼儿对教师的态度情绪体验最敏感、最仔细,感受到师爱的幼儿心理上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表现出安全、幸福的情绪体验。
如对哭哭啼啼、闷闷不乐的幼儿,和蔼的亲一亲、抱一抱、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和他说几句悄悄话等,都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
还要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劝导幼儿。
孩子有哭闹行为,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决不能用尖利的甚至恶狠狠的语言去恐吓孩子,如“再哭,把你送给公安局叔叔”;“再哭,把你一个人锁到一间屋子里去”等恐吓性语言是必须防止的。
这样做或许一时也能奏效,但要知道这会造成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
吃饭时鼓励幼儿多吃饭,帮助幼儿吃好饭,不会自理的幼儿老师可以喂它,让幼儿感知老师对他的关爱;幼儿口渴了及时给幼儿喝水;幼儿不小心尿裤子了,我们应说:
“没关系,老师帮你洗洗,给你换下来。
”让幼儿切身的感知老师像妈妈一样亲!
严禁训斥幼儿,影响幼儿的情绪。
另外,教师应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并在其行动中尽量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孩子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对老师产生依恋感。
使幼儿感受到老师是可以依偎的亲人,她会像妈妈一样呵护自己,从而促使幼儿积极愉快的入园。
6.教师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孩子们建立良好、融洽、亲切、安全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亲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依恋对象不是单一固定的,可以是父母、祖父母、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
因此,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提前入园,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会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适当增加与孩子的交往频率,经常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等。
这样使幼儿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关系,等到幼儿入园后,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依恋,与家人的告别就相对容易了。
7.帮助每个幼儿建立起自信
首先我们会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让每个幼儿学会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是独立的个体,帮助他们建立“我长大了,我要上幼儿园,我会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的自信。
其次是要使幼儿有成功的体验。
当幼儿体验到“我会”“我能”“我行”时自信也就随之产生了。
第三是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
8.注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
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还与幼儿的生活能力差相关,在幼儿园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这种不适应同样会引起幼儿紧张、焦虑。
因此,在入园前请家长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
例如要求幼儿坐好吃饭,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穿脱衣裤、鞋子,自己拿玩具等。
还要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午睡,按时起床,按时游戏活动等之类。
9.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转移幼儿的消极情绪
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宣泄情感,练习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使现实变得不那么使他恐慌。
教师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环境和区域角。
同时准备大量的活动材料和道具,如图书、玩具等幼儿感兴趣的物品来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稳定入园情绪。
10.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家里一样随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规矩。
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三岁左右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老师在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的同时,对于孩子不正当的要求,要适当地进行教育,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快乐。
三岁左右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引起注意力的转移。
根据这一特点,在每天早晨幼儿情绪波动最大时,可以向来园幼儿展示一些色彩鲜艳的布绒玩具、会跑的汽车、能叫的小狗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恋家的情绪得到转移。
教师的活动组织选择要得当,不要撞击幼儿情绪,幼儿初上幼儿园,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家里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老师在组织教学时避免提到家里人,不要玩办家家之类的游戏,以免引发幼儿恋家的情绪。
另外我们还可组织一些适合不同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让丰富多采的活动每天都充实着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无暇去想家。
当他们感到幼儿园伙伴多、玩具多、花样多,玩的开心、有趣的时候,也就不会再有分离焦虑了,这时,他们会开始喜欢老师,喜欢小朋友,并且也愿意来幼儿园了。
11、教师多鼓励、多表扬,多引导、多启发
幼儿有一点进步,老师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如上幼儿园没哭、把自己的早点吃完了、主动向老师问好了、给爸爸妈妈说再见了等等,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
可以采取奖励小红花,分发糖果的方式,增添儿的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教师多一份鼓励,幼儿就多一份自信,在鼓励和自信中幼儿就会一天天成长!
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到以下几点:
1.上幼儿园前,先告诉宝宝:
“你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当下午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还会回到父母身旁的。
2.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个坚强的孩子。
3.孩子若向父母提要求,对于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或虽合理但一时无法满足的,要向孩子讲明原因。
4.对于因病或其他原因间隔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事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对重返幼儿园有一个心理准备。
同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要持之以恒,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中断。
5.送孩子上学时,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不高兴的样子,以免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为父母担心,这可避免孩子因为你的苦恼而加重他的焦虑。
6.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除了上述几点,家长们还要记住六个字,“坚决、坚持、鼓励”。
初上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次断奶,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用我们的爱心去引导,一起努力,家园共育,我们的孩子就会很快的露出他们灿烂的笑脸,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快乐的在他们的乐园里成长!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
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很多,从心理上分析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恐惧性分离焦虑
因恐惧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在新入园幼儿中具有普遍性,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是由于幼儿初入幼儿园,在情感、行为、生活、交往等诸方面还不适应所造成的。
比如:
幼儿园陌生的环境、教师、同伴给幼儿带来恐惧和安全上的危机感;由于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差,幼儿园新的生活方式使幼儿产生生活方面的不适应,担心无人照顾和帮助而引起的不安;因幼儿在家是独生宝贝,深受宠爱,入园后,见到这么多陌生的同龄人,不知如何去面对,出现交往方面的不适应,担心自己被欺负无人保护而害怕;幼儿在群体生活中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任意妄为,这也会让他们有些不适应;等等。
2.厌倦性分离焦虑
因厌倦幼儿园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多发生在入园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以后。
这是因为初来幼儿园时,这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等他们感到不再新鲜时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引起其恋家的情绪而开始哭闹。
3.传染性分离焦虑
这类情况多发生在入园时和离园前。
表现为本来不哭的幼儿看到同伴在哭,勾起思念家人的情绪而苦闹。
为此,我园今年改变以往的方式,把新生幼儿的家长会提前到孩子入园前,目的就是要让家长首先要有个心理准备,了解什么是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家长应该怎样面对,怎样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让幼儿尽快消除入园的分离焦虑情绪。
幼儿进入幼儿园,家长如何配合教师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
我们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入园前后开好家长会。
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概况、师资及家园合作等情况;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新入园幼儿的心理知识,让其懂得幼儿特定时期哭闹的正常性,并了解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请家长正确对待,为幼儿入园做好铺垫。
2.及时进行家访。
通过家访,教师逐一接触幼儿,消除师幼之间的陌生感。
同时,还可让家长填写幼儿情况调查表(每班的教师自己设计一张表格),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起居饮食习惯,自理生活的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兴趣爱好。
有利于老师日后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也有利于家长对照调查表有目的、有选择地培养孩子的某种能力。
3.入园前,请家长带幼儿来园玩耍,熟悉外围环境。
入园后,老师要尽快熟悉每位幼儿,尽快记住每位幼儿的名字,让每位幼儿在老师的心中定位。
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老师要多点名,让名字和人对号入座,第一天幼儿幼儿的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帮助 小班 幼儿 克服 分离 焦虑 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