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docx
- 文档编号:3104506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58.32KB
客家文化.docx
《客家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家文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历史悠久,人数众多。
客家历史源流的研究,直到20世纪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
1 文化概况
客家文化,是指亚洲地区的客家人共同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人文、饮客家文化食等方面。
客家文化源自苗瑶畲各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再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而客嫁人也被称为是“东方吉卜赛人”。
其文化特色为保守、稳重、节检。
2 畲客关系
客家人是畲(she)族、南越族、闽越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体,最终汉化为汉族而形成的一个新民系。
但是依然保持南越族、客家文化闽越族、畲族等习俗特征。
作为客家人一个重要源头的畲族在传世文献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名称如山都、木客、蛮撩、莫摇、理、理撩、山越、桐蛮、桐民等等。
客嫁人的服饰,与唐宋时期中原人民的服饰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显然是继承畲族服饰文化的成分。
历史文献对于畲族人民的描写,与描写其它蛮撩一样,都说他们“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蓝色。
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理路状”。
这种装饰打扮,与数十年前客家人的装饰打扮几无二致。
以妇女发髻来说:
“过去客家妇女的辫发很多是盘成高髻的,状如独木舟,谓之‘船子髻’,系以红绳,插以银替,髻上可套凉笠,髻端外露前翘,笠沿周围垂下长约五寸的五彩布条,微风吹来,彩条飘拂,确是别有一番风韵。
”(王增能《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把辫发盘成高髻,用红头绳一扎,象独木舟似的,这就是所谓“椎髻”;“髻上可套凉笠”,笠沿还要饰以五彩布条,也就是所谓“头戴竹冠蒙布,饰理路状”。
两相对照,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真是一目了然.再拿妇女衣着来说,过去“客家妇女穿的是右侧开襟上衣,右襟沿及衫尾四周,缀以花边,宽纹一寸。
裤头阔大,裤档较深,裤脚口亦缀以花边;着的是布鞋,鞋面由两片色布缝成,鞋端略往上翘,状似小船。
上面用五彩花线绣了花,身上还系着围裙子,用银练子系结,裙子状如‘凸’字,其上半部也绣有花卉或图案,如此等等。
逢年过节或串亲戚时脖子上挂着银项圈,手腕上戴着银镯子,打扮起来活像个畲族妇女。
”(同上)在衣着的颜色方面,直至几十年前,客嫁人还特别喜欢一种叫做阴丹士林的布,其颜色正是属于青、蓝色的范围。
显然,客家妇女的这种衣着打扮,也是继承畲族文化精要。
客嫁人还继承了畲族的饮食文化。
先从饮食的原料说起,客家人很重视的棱米就是畲族饮食文化。
杨澜《临汀汇考》卷4((物产考》载:
“汀人……又有棱米,又名畲米。
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木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
”说明棱米本为畲民特产,后来却成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饮食习惯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绿荷包饭”、“竹筒饭”,也是畲族的饮食文化。
例如,唐代柳宗元《柳州炯氓》诗写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着裹盐归炯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说明“绿荷包饭”是古代百越民族的重要风俗,是“绿荷包饭”源于畲族或畲族先民之一证。
名闻中外的客家人风味小吃“汀州八干”,同样与与畲族的习俗有关。
例如宁化老鼠千,把面目狰狞的老鼠制成美味佳肴,在中原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其渊源亦来自古代岭南蛮撩。
唐代张文成《朝野金载》记载:
“岭南撩民好为蜜卿,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慑慑而行,以着夹取吱之,卿卿作声,故曰蜜卿。
”原来唐代岭南的“镣民”早就喜食而且善食老鼠,“蜜卿”就是生吞尚未开眼而喂饱了蜜的小老鼠,这是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古代蛮撩吃老客家文化鼠的方法之一。
“岭南撩民”是广大岭南地区的百越人。
在张文成的时代,福建属于岭南道,“岭南撩民”自然包括福建的土著民族在内。
而当时宁化一带,正是“撩民”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包括宁化在内的岭南土著自古就有吃老鼠的习惯。
现代老鼠干的产地又正在宁化,说明宁化制作和食用老鼠干的方法,应是客家人继承了畲族先民在内的古代闽粤赣边的土著人的文化。
“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是畲族人民惯用的一种生产技术,叫做“种畲”或“畲田”。
其起源非常古老,唐代诗人刘禹锡一系列歌咏湖南和广东连山地区“莫摇”、“蛮撩”的诗歌中多有描述,如《畲田行》写道:
“何处好畲田?
团团缉山腹。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芽萦。
苍苍一雨后,若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褥不关心。
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
”这正是畲民利用地力,烧山种畲,地力一衰,即行弃去,故尔迁徙不定的典型生产和生活方式。
又如《连州竹枝词》九首之九写道: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这是专写当地土著妇女种畲的篇什,突出了山间环境、装束打扮和使用的工具。
所有这些,都与今日畲族的种畲方式相同,而在客家山民的生活中也可见到类似的情形,特别是明清以声有一种称为“棚民”的客家山民,其烧畲、种着,与畲民已无二致。
于此可见畲族生产、生活方式对客家人民影响之深。
猎神信仰。
由于狩猎在畲民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猎神自古以来就是畲族(客家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客嫁人普遍信奉猎神。
据人类学学者郭志超对福建省南靖县和永定县若干闽客社区所做的民俗宗教调查,南靖县塔下张姓客嫁人社区和永定县湖坑李姓客嫁人社区都盛行猎神信仰,塔下是把溪岸一陡立的石壁作为猎射神的象征,“村民认为壁越陡、流越急,‘猎射神’越有灵感。
出猎前祭祷,猎获后用猎物祭谢。
若山里田园遭野兽侵害,亦祭祷‘猎射神’。
”湖坑则“一半以上的村子有个‘猎射先师’。
‘猎射先师’的象征或是溪水急流边石壁,或筑一小石坛,坛后立一石。
打猎前,在猎神前烧香祷告,猎获后用猎物祭谢,若猎获丰,再用三牲祭谢。
若要猎虎、野猪,要在猎神前杀猪祭祷。
”
三山国王信仰。
三山国王是在今日粤东客嫁人中影响最大的神祗之一,不少人认为它是客家人独有的神明。
但其实粤东的福老人、畲族人民以及从粤东移居台湾、海南岛、东南亚各国的移民都信仰三山国王。
如潮安碗窑、山犁、李公坑、饶平石鼓坪,丰顺风吹m的畲民都崇奉三山国王神,每年正月都要举行迎送三山国王神的仪式,其中潮安碗窑、山犁畲民还把三山国王神置于必须迎送的诸神之首。
而海南省通什市的民族博物馆黎族馆中,至今还陈列着一面写着三山国王字样的三角形红旗。
这些都是畲族、黎族信仰三山国王的明证。
从时代特点来看,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以但族为主的粤东土著民族的信仰。
而当时粤东的土著民族,应是后来畲族与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
因此,三山国王信仰也是由畲族传给客家人的。
客嫁人还有蛇崇拜。
蛇是百越民族的图腾之一。
东汉许慎着《说文解字》解释“闽”字说:
“闽,蛇种。
”意思是说属于百越系统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的。
赣闽粤交界区域古属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区还是闽越的范围,这里的土著民多以蛇为图腾,对蛇抱有尊崇、亲切的感情。
以汀州为例,长汀县西门外罗汉岭就有一座蛇王宫。
古老相传“没有汀州府,先有蛇王宫。
”可见这蛇王宫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即已存在,它是当地土著民崇拜蛇的物证之一。
另外在长汀、上杭二县交界处,有一座灵蛇山,山麓有蛇腾寺,寺庙中塑有蛇神,是美貌的白蛇娘娘形象,也是汀州土著民蛇崇拜的遗迹。
汉族本来并没有崇拜蛇的习俗,相反的,一般汉人对于毒蛇猛兽都有一种僧恶和畏惧的情绪。
这说明客家人的蛇崇拜,是继承了他们的祖宗畲族的文化,也说明客嫁人是完全以土著改造演化的民系。
3 客家起源
客嫁人原是古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嫁人。
客嫁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
秦汉之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
汉武帝发兵南下平定南越,然后在秦代南疆三郡的基础上设置了九郡,其中就有闽中郡。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战乱频繁,烽火连天。
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大批汉族民众,纷纷往南迁移,正所谓“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
三国时,曹魏曾采用招致边民内迁的政策,延至西晋。
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南渡,即“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客家文化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移。
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
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称:
“迄晋武帝统一中国,以见及三国割据的由来,而尽罢州郡兵权,边州因而空虚。
会八王相继作乱,国力因而削弱,边区内徙的部族,便得相继乘机而起,于中国内地的一部分,建立他们的割据政权。
晋代的中央政府,不得已也迁到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内地的人民有迁移力量的,或有迁移的机会的,都相率南迁,当时称为‘流人’。
”当时,福建地处东南海滨,局面较为稳定,因此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石壁寨(现名石碧村)一带,然后继续移迁汀州郡各属地;一部分则由赣北向赣南散居各邑。
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闽越族、畲族逐渐融合,成为汀州早期客嫁人。
唐朝二年,闽粤之间有少数民族不满政府的压迫,聚众反抗。
朝廷命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政总管,统率大军入闽镇守。
唐咸通年间,驻军因故反叛,以庞勋为首,率军进攻中原,后黄巢起义,十几年动乱,使得中国各地人民分头迁徙。
其后,黄巢部下朱温弑唐昭宗,改国号梁,开始了五代纷争的割据局面。
从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
当时中原氏族入汀者数以千计。
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客家人的一部分,又由闽赣分迁至粤东、粤北。
这是第三次大迁徒。
在此期间,中原氏族流亡入汀者日众。
据说陈朝皇室陈元光裔孙陈叔明共有九子,成为巨族,奉谕巨族分居,乃散布九州。
“九子分九州,满子封汀州”的陈魁(其实为第六子),字参琬,敕封大夫,携带家室97口迁汀州,为汀州陈姓始祖。
汀州宁化石壁寨是当时江西入闽和闽北南来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入闽的中转站和客家许多姓氏先祖的居留地。
就在此时,“散居于汀州、邵武各属的客家人,再迁梅州”。
客嫁人从中原迁徒到中国南方,以及出海至南洋群岛乃至世界各地,有一大部分都经过了汀州宁化石壁。
明末政治腐败,又值连年灾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加之文官贪敛,武官诛戳无辜,致使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各地蜂起。
清军入关,进逼京师,旋又南下,史可法殉难,南都失守,福王出降,腥风血雨,遍于国中。
清兵入闽,汀州、赣州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
此为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
明末清初张献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一带遭兵火之灾,田园荒废,地广人稀。
康熙年间诏命农民迁往开辟垦殖,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大迁移,所谓:
“移湖广,填四川。
”。
清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于广东南路客家文化与海南岛、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甚而远至欧、美各洲。
这是第五次大迁徙,是太平军失败以后的属于世界范围的迁移。
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
上党在今山西长治县境,弘农在今河南灵宝县南20公里境上,淮南在今安徽寿县境内,新蔡即今河南新蔡县,安丰在今河南渭川固始等县附近。
客家先民未必尽出于此,然此实为他们基本住地,欲考证客家源流,不能不注意及此。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
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
4 客家历史
为什么在这里会产生具有如此强烈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呢?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里是一块四周被大山包围的丘陵山地,在它的西面是罗霄山脉,东面是武夷山与九连山脉,南面是南岭,在罗霄山脉的中段还有一条雩山山脉与武夷山相连结,从而把江西的南部与中部隔开,形成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客家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