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3096788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00.86KB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知识点.docx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知识点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知识点
1.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2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爱憎惧)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3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3.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注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由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致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者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
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转移:
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把注意从一
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6.2知觉整体性:
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
6.3知觉选择性:
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将客观刺激物有选择的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6.4知觉的理解性:
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
6.5知觉恒常性:
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的过程。
6.6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6.7双眼视差是指两眼注视外界物体时,两个眼睛视网膜上视像之间的差异
6.8由于两耳处于相互对侧位置,侧面声源的声波到达两耳时的距离不同(约27.5cm),这个距离差称为“两耳距离差”。
6.9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6.10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6.11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把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或者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的运动。
似动知觉包括动景运动、自主运动和诱导运动。
6.12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7.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7.2形象记忆时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时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逻辑记忆时指以逻辑思维成果和逻辑判断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时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7.3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词语逻辑记忆。
是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7.4识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相反
7.5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其基本条件是要求识记者能理解识记材料并进行思维加工。
机械记忆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是识记。
7.6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无意再认又称不随意再认,是指当前再认的事物明确、清晰、完整或与经验中保持内容一致是,几乎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在极短时间内的确认。
7.7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
7.8有意再认又称为随意再认,是指当再认的事物不够明确、清晰、完整或与经验中保持的内容不太相符时,需要意志努力或追记来进行识别或确认。
7.9回忆:
又称再现或重现,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
7.10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与之在空间和时间上接近,在外部特征或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的心理活动。
8.1表象是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
8.2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的、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象。
8.3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8.4再造想象是人根据别人的语言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8.5睡眠是于觉醒周期性交替出现的生理状态,是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生物节律之一。
8.6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是不随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9.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9.2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
9.3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要求运用新颖独特方法的问题解决叫做创造性问题解决;使用现有方法的问题解决叫做常规性问题解决。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0.1言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
11.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活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是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是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是产生的情感体验。
12.1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且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2.2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为双趋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
12.3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为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12.4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动机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12.5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为多重趋-避冲突,指由于面对两个或多个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12.6意志的品质是由个体意志行为特点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13.1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13.2动作技能:
也称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动作系统。
13.3认知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和心智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14.1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14.2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和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14.3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14.4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14.5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病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
14.6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感、自然观等等。
15.1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5.2感受性是指人对内外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耐受性是反映人对客观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反应的敏捷性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可塑性是指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
情绪兴奋性是指以不同的速度对微弱刺激产生情绪反应的特性。
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变相于外还是表现于内的特性。
16.1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6.2性格特征是指性格各个不同方面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6.3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
16.4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的性格特征。
16.5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热在情绪活动是在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
。
。
16.6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
16.7投射测验是主试向被试提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罗夏墨渍测试、主题统觉测试)
17.1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智力测验又称普通能力测验是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
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心理学 叶奕乾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