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以成败论英雄辩论稿.docx
- 文档编号:3096255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95KB
是否以成败论英雄辩论稿.docx
《是否以成败论英雄辩论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是否以成败论英雄辩论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否以成败论英雄辩论稿
是否以成败论英雄辩论稿
是否以成败论英雄,完整辩论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决定仔细解析这场英雄辩,以找出当时西安交大何以战胜对手,经过漫长的思考和解析之后,我只能说:
西安交大赢得了这场比赛的原因有很多,除去他们“没有人因为失败而成为英雄,英雄都是因为他们的成功”的剑走偏锋之外,他们的运气也实在是好到了极点,因为他们这一点的提出在于对“成功”的概念做了非常细致的安排和准备,而他们的对手居然在这方面毫无准备,这给了他们充分的空间去闪转腾挪。
正方一辩立论陈词1
正方一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什么是英雄,由古至今就有不同的说法。
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凡人是英雄,身怀绝技、惩恶扬善的侠客是英雄。
今天,当我们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英雄时,更多了一番理智与思考,但是,无论是时代英雄、个体英雄,还是幕后英雄、无名英雄。
他们身上都具有果断的行为、高尚的思想、坚毅的品质等等要素。
因此,简单地以成和败作为评判英雄的标准,显然是轻率不切实际的。
我方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原因有三:
首先,成和败是多元的、不确定的,而且成和败自身可以相互的转化。
就让我们以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前三名为例,法国队以三比零大胜巴西,对法兰西来说,队员们就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而克罗地亚获得第三,但是举国上下却也为之欢腾,庆英雄凯旋。
倒是得了亚军的巴西队好没面子,灰溜溜地回了巴西利亚。
金银铜牌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但其结果却大相径庭。
请问,这是成与败能判定的吗?
连成败的标准都难以确定,你却用它作为评判英雄的标准,你能说得清吗?
其次,英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难以简单的成败来论。
英雄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因素,是英雄不可或缺的条件。
记得鲁迅先生在《铸剑》中写下了眉间尺,当他将自己的首级交给侠士,他所表现的不屈的意志,使他成为了英雄;而秋雨先生在《千年庭院》中,记叙了那个甘为先生受三千里流放的蔡元定,当他从容镇静地面对死亡时,他所表现的高尚的人格,不凡的气势,也使他成为英雄。
而正是这些,才勾勒出一副英雄的全图,显现出英雄本色的真谛。
成亦英雄,败亦英雄,不是一句空洞的安慰。
离开了时代的精神和精神的价值,仅以简单的成和败,来判断英雄,不仅有失公允,而且是否过于功利呢?
今天,我们在这里论英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英雄,而是要学习英雄。
但是,功利的英雄观,往往使人们忽略了英雄成功时所付出的努力。
而将注意力集中于英雄身上的光环,显然是不应该的。
因此,我方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而应该重视英雄的精神、力量,将其不断的升华,作为鼓励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今天论英雄的目的。
最后,我方坚持,不以成败论英雄。
谢谢!
正方一辩陈词解析如下:
1、什么是英雄?
英雄的自身特点:
英雄要具备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
英雄的外部表现:
果断的行为、高尚的思想、坚毅的品质等等要素
英雄是一个群体:
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凡人是英雄;身怀绝技、惩恶扬善的侠客;时代英雄;个体英雄;幕后英雄;无名英雄
2、为什么不以成败论英雄:
(1)成败不能拿来作为评价英雄的标准:
因为成败是多元的、不确定的,而且成和败自身可以相互的转化,自身尚且不确定,又怎么能拿来评价别人呢?
(2)英雄也不能用成败来衡量:
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难以简单的成败来论
之所以一个人能够成为英雄,是因为他具备了英雄的精神因素或其行为具备了英雄的外部表现。
这不是用成败能衡量的。
(3)价值层面:
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值得提倡的:
这是一种功利的英雄观,这会使人们只将注意力集中于英雄身上的光环,忽视英雄的精神、力量以及英雄成功时所付出的努力。
二,反方一辩立论陈词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对方的一辩说,我们的英雄自以成败论,是一种功利的思想。
显然,对方辩友已经把英雄自以成败论与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思想混为一谈。
对方一辩又说了,成败就是…成败…他们成败的定义…显然他们将成败的定义,与胜败、输赢混为一谈。
的确,我们的小偷可以达到入室盗窃的目标,希特勒可以达到入侵波兰的目标。
但我们说他得逞了,没有说他成功。
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逆历史潮流、与人民为敌。
因此,在本辩题中,我们所说的成败就是应该以社会、人民、历史的角度来评判一个人的预期价值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刚才对方一辩还大谈人的精神,那么,人的精神的崇高,人的价值的伟大,人的价值的肯定,到底是不是人的成功、做人的成功呢?
因此,刚才对方同学所说的一切,都是我方的分论点之一。
对方一辩还说了,虽然英雄失败了,但他依然是英雄。
那么对方辩友恰恰把英雄的失败和不以成败论英雄混为一谈。
今天我们双方的任务就是要看,我们如何来评价这些英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英雄是因为什么而成为英雄的。
今天对方的论点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即英雄和成败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我方的立场是,英雄自以成败论,即成败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英雄的基本标准。
英雄都是因为他的成功之处而成为英雄的。
正如一副好画,之所以得到大家的推崇,是因为它的成功之笔,而非败笔。
同样的逻辑,今天我们所说的英雄,之所以得到人民的认可,也正是因为他的成功之处,而非失败之处。
到底什么是英雄,英雄是人民社会历史对一个人荣誉的称号。
它用于授予那些在正义事业中体现出坚毅、勇敢、百折不挠的优质的人。
首先,历史唯物观的基本常识就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不可能苛求一个英雄处处成功,事事成功,时时成功。
但英雄都是以他某一方面、某一阶段或某一类的成功,奠定他在社会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
是收复台湾的成功,使郑成功成为英雄;是伸张正义、驱逐邪恶的成功,打造出人民英雄不朽的丰碑。
第二,英雄还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英雄往往与正义的事业、先进的阶级唇齿相依。
英雄他符合了历史的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就这点而言,无论最终的结果,是输是赢,是胜是负,我们的社会历史人民,都无可辩驳地认为,他成功了。
正如月光以它的皎洁、大海以它的壮阔,征服了人类的心灵。
而英雄也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成功之处,奏响了回荡于天地之间、镌刻在世人心中——永恒的英雄战歌!
谢谢大家!
反方一辩陈词解析如下:
1、摆明立场撇清价值:
我方的“英雄自以成败论”不是“成王败寇”。
既然不是“成王败寇”,那你方的“英雄自以成败论”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方的英雄自以成败论,即成败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英雄的基本标准,英雄都是因为他的成功之处而成为英雄的。
2、既然如此,那么你方的“成功”又该作何理解呢?
我方的成功是指:
人某一方面、某一阶段或某一类的成功(人的成功之处)。
共有三类:
(1)做人的成功(精神成功论):
人的精神的崇高是做人的成功
(2)做事的成功(个人功绩论):
典型事例(郑成功收复台湾)
(3)别人授予的成功(流芳百世论):
投身人民的事业,无论结果成败,人民都认为其成功。
3、如何以成功论英雄:
成功可以满足成为英雄的三个条件:
(1)人民社会历史对一个人荣誉的称号:
别人授予的成功(流芳百世了,自然应该是成功了)
(2)投身正义事业:
别人授予的成功+做事的成功(为正义而战,成功了,有个人功绩;失败了,可流芳百世)
(3)体现出坚毅、勇敢、百折不挠的品质:
做人的成功(人修来了优秀的品质,起码也是个做人的成功吧)
4、防线:
坏人得逞不能算成功(这不是流芳千古,这是遗臭万年,所以最终还是失败),好人失败不能算失败(虽败犹荣,流芳千古)。
5、所以;英雄是因为成功之处而成为英雄的。
这就是:
说你成你就成,不成也成;说不败就不败,败也不败。
解析到这里,对比双方的一辩陈词:
双方都是从“英雄”和“成败”两个角度加以阐释,并进一步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论述得以论证本方观点。
但不难看出:
在具体的概念上(尤其是成败)方面,双方高下立现。
反方在“成败”的概念上(尤其是成功之处)做足了文章,甚至连英雄的优良品质都成了一种成功(精神成功论),这为其随后的“以成功之处论英雄”设置了极为稳固的前沿阵地。
而正方却没有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明确的概念定义,在其随后的陈述中明显就是一种泛泛而谈,这自然就给反方的“成功之处”的发挥留下了极大的空隙和战略空间。
因此,尽管只是一辩陈词,但不难看出正方自身的立论存在着严重的遗漏。
当然,反方如此立论有点偷换概念之嫌,不过也很正常,反方的观点与对手相比就显得非常弱势,无论是谁接反方的观点都将面临对手的事实轰炸,如此立论也是迫不得已。
而正方尽管辩题有着极大的优势,但在逻辑准备方面下的功夫明显欠缺,对对方的偷换概念有些准备不足,这也为3年后的武汉大学提供了最好的参考。
三,正方二辩陈词
正方二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对方同学今天讲,英雄就是成功者,那我倒是有几个问题想请对方同学替我解答了。
第一,在历史上,为什么有许多失败者,我们也称他们是英雄呢?
从壮怀激烈那个岳飞,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那个谭嗣同。
从悲叹伶仃的文天祥,到后来一心以身和敌军同归于尽的那个邓世昌。
他们的事业都是失败者,但是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因此而丝毫改变他们成为众口皆碑、有口皆碑那种英雄,这是为什么呢?
这不恰恰证明对方同学今天陈词的错误之处吗?
第二,历史上有好多成功者,我们不说他们是英雄。
王莽篡权,候景乱邦,吴三桂卖国而称王,洪承畴投敌而封侯。
那个秦桧更是害了岳飞又卖了国,结果还做了一辈子的宰相,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地享尽了荣华富贵。
历史上这种小人得志、权奸成功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历史的公正之处,恰恰在于不以成败论英雄。
一个人是不是英雄,他一生功过如何,天下评说。
是善的,即使你是失败者,一样会名垂青史;是恶的,即使你是胜利者,一样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三,今天对方同学拿成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英雄人物,是不是太功利了呢?
应不应该呢?
体坛英雄,叶乔波是英雄,没有金牌的标识与光辉,但是他在关键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意识和顽强的毅力,所体现出来的中华儿女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成为了英雄。
《火烧圆明园》这个电影中,那些前赴后继、冲向敌阵的那个官兵们,面对着外敌的入侵,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到了最前列,用自己稚嫩的双肩去抵挡住敌人冰凉的刺刀,他们倒下去了,可是今天,又有哪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在心里说他们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呢?
今天我们的国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此时此刻,几百万官兵正在长江大堤前线抗洪抢险….抗洪抢险,他们中又有多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新的长城,他们中又有多少人牺牲了,又有多少人受伤了。
但是我们能因此说他们就不是英雄了吗?
更有多少今天长江两岸的灾民们,他们舍小家保大家,为了祖国的利益,他们放弃了赖以世代生存的家园。
对待这些无名英雄,我们又怎么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成败两个字去评价他们呢?
当然不能。
对方同学今天可能会问,你们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以什么来论英雄呢?
我来告诉对方同学,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以趋之”的选择里,在文天祥“而今去别江南路,化作杜鹃啼血归”的精神里,在今天长江前线那数十万jiefangjun泥泞的身上,我们找到了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真谛所在。
恩格斯曾经讲过,面对高尚者的骨灰,人们情不自禁地洒下热泪,这就是对英雄最好的诠释。
我方今天坚持认为,英雄不以成败论!
谢谢大家!
正方二辩的陈词解析如下:
正方二辩跟随了本方一辩的步伐,立刻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进攻:
1、在历史上,为什么有许多失败者,我们也称他们是英雄呢?
2、历史上有好多成功者,我们不说他们是英雄。
3、价值层面:
拿成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英雄人物,会导致功利性。
事实上,这三个进攻方向都还是很有气势的,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在概念方面(尤其是成功失败)方面定义的疏漏给了对手闪转腾挪的空间,这就导致看起来气势很足,却难以给对手致命一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方论点中最锋利的武器登场:
“在历史上,为什么有许多失败者,我们也称他们是英雄呢?
”(文天祥)
无论是谁去“以成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是否 成败 英雄 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