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docx
- 文档编号:3088730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90KB
诗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docx
《诗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诗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遥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绿杨烟处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水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儿童急走追黄蝶,误入菜花无处寻。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月黑风高夜,善于夜遁逃。
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诗《绝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有:
黄、翠、白、青。
原文
《绝句》
【作者】杜甫【朝代】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
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
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含有颜色的诗句:
1)赤宿灵岩寺【唐】戴叔伦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和王郎中召看牡丹【唐】姚合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2)橙蟹【唐】唐彦谦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3)黄送僧归漳州【唐】吕温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偶作【唐】杜牧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4)绿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新春【宋】陆游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5)青感春【唐】白居易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送程六【唐】王昌龄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6)蓝秋忆江南【唐】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思【唐】白居易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7)紫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唐】李白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菊【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8)红无题【唐】李商隐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山行【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白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江下【唐】杜荀鹤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10)黑马上晚吟【唐】白居易出早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拟醉【唐】元稹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11)多色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寄韩谏议【唐】杜甫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1,黯形声字。
从黑,音声。
本义是:
“深黑色”。
《说文》:
“黯,深黑色也。
”《广雅》:
“黯,黑也。
”
《史记·孔子世家》:
“黯然而黑。
”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
常泛指黑色。
2,赫会意字。
从二赤。
《说文》:
“赫,火赤貌。
”
火赤。
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如《诗经·邶风·简兮》:
“赫如渥赭。
”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形声字。
从黑,代声。
《说文》:
“黱,画眉也。
从黑,朕声。
”
“黱”也写作“黛”。
锴本作画眉墨。
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
”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后来泛指“青黑色”,如杜甫《古柏行》: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会意字。
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
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
《说文》:
“黑,火所熏之色也。
”
本义是:
“黑色”。
《小尔雅》:
“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后经常表示“黑色”。
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
《说文》:
“红,帛赤白色也。
”本义是:
“粉红色。
”
段注:
“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释名·释采帛》: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
”
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
如白居易《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
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
本义是“(帛)红色”。
《说文新附》:
“绯,帛赤色也。
”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如韩愈《送区弘南归》:
“佩服上色紫与绯。
”
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会意字。
甲骨文,从大(人)从火。
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
一说“大火”为赤。
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
《说文》:
“赤,南方色也。
”《书·洪范·五行传》:
“赤者,火色也。
”
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
“色赤椒好。
”8,朱指事字。
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说文》:
“朱,赤心木,松柏属。
”
本义是:
“赤心木”。
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如《韩非子·十过》:
“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
”《庄子·达生》:
“紫衣而朱冠。
”
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9,丹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
《说文》:
“丹,巴越之赤石也。
象采丹井。
”本义是“辰砂,朱砂”。
后表示“红色,赤色”。
《周礼·考工记》:
“染羽以朱湛丹秫。
”
10,蓝形声字。
从艹,监声。
本义是:
“蓼蓝”。
《说文》:
“蓝,染青草也。
”
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
“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
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
“上有蔚蓝天。
”
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11,绿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
《说文》:
“绿,帛青黄色也。
”
本义是:
“青中带黄的颜色”。
如《楚辞·橘颂》:
“绿叶素荣。
”
后也用来表示“乌黑色”,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
”(绿云:
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12,白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
《说文》:
“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
”古人还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本义是:
“白颜色”。
如《荀子·荣辱》:
“目辨白黑美恶。
”
13,黄象形字。
金文象蝗虫形。
当是“蝗”的本字。
本义是:
“蝗虫。
”
后常指:
“黄色”。
《说文》:
“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易·坤》: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里。
”14,褐形声字。
从衣,曷声。
《说文》:
“褐,编枲袜。
”
(枲:
粗麻。
)本义是:
“用粗麻织成的袜子”。
后表示“黄黑色”,如白居易《三适赠道友》:
“褐绫袍厚暖。
”现在仍有“褐煤,褐铁矿”等词语。
15,灰会意字。
从手,从火。
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
《说文》:
“灰,死火余烬也。
”
本义是:
“火灰”。
后指“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16,绛(绛)形声字。
从糸,夅声。
《说文》:
“绛,大赤也。
”本义是:
“大红色”,《广雅》:
“纁谓之绛。
凡九旗之帛皆用绛。
”(纁:
红色)后表示“深红色”。
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为兵作绛衣行縢。
”(行縢:
绑腿。
)
17,紫形声字。
从糸,此声。
《说文》:
“紫,帛黑赤色也。
”本义是“紫色”,也就是“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后常指“紫色”,如《论语·乡党》:
“红紫不以为亵服。
”现在仍有“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等词语。
18,彤会意字。
从丹,从彡。
丹就是丹砂。
彡表示装饰。
本义是:
“彩色装饰”。
《说文》:
“彤,丹饰也。
”
《荀子·大略》:
“诸侯彤弓。
”(按:
“丹漆也。
)
本来是动词,后用作形容词指。
敕勒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是“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绿色。
出自: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
原文:
敕勒歌
南北朝:
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
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赏析: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
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句 描写 颜色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