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学习总结.docx
- 文档编号:3087420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7.47KB
QC七大手法学习总结.docx
《QC七大手法学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七大手法学习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C七大手法学习总结
QC七大手法学习总结
一、检查表
在现场搜集数据,使用简单明了的标准化表格并填入规定的图形记号,再加以统计汇总,以提供进一步分析或比照检查的表格或图表,是其它六大手法的起点。
通常分为点检用检查表〔防止不小心的失误、起备忘录作用;此类表在记录时只做「有、没有」、「好、不好」的记录。
〕或记录用检查表〔通过搜集到的数据反映不良的状况;此类检查表用来搜集计量和计数数据。
〕。
考前须知:
1〕应能迅速、正确、简易地搜集到数据,记录时只要在必要工程上加注记号;
2〕记录时要考虑到层別,按人员、机台、原料、时间等分类;
3〕数据来源要清楚:
由谁检查、检查时间、检查方法、检查班次、检查机台,均应写清楚,其他测定或检查条件也要正确地记录下來;
4〕尽可能以记号、图形标记,防止使用文字;
5〕检查工程不宜太多,以4-6项为宜〔针对重要的几项就可〕,其他可能发生的工程采用“其他〞栏。
6〕可配合帕累托图、直方图使用;
7〕检查工程可考虑由鱼刺图推断出得特性要因;
8〕5W1H(Why,What,Who,Where,When,How)的分析方法;
9〕数据搜集完成后,应立即进展分析,保证时效性。
制作程序:
二、层别法
将得到的数据资料按需要而分成数个类别,便于以后的分析。
分层方法:
1)人机料法环;
例如:
作业员:
不同拉、班、组别
机器:
不同机器别;
原料、零件:
不同供给厂家别;
作业条件:
不同的温度、压力、湿度、作业场所;;
产品:
不同的产品别;
其他:
如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消费的同种产品别。
2)时间;不同批别、不同时间消费的产品;
3)作业区域;不同班组、不同车间、过程区域层别;
4)不良工程等。
考前须知:
1)施行前,首先要确定分层的目的〔不合格率分析?
效率进步?
作业条件影响?
〕;
2)检查表的设计应针对疑心的对象设计;
3)数据性质分类应明晰、详细记载;
4)依各类可能原因加以分层,找出真正原因;
5)分层所得的结果应与对策相联接,并施行行动。
制作流程:
层别法的应用方法:
5.特性要因图
三、柏拉图〔排列图〕——二八原那么
当我们要解决问题时,总会发现产生问题的要因很多,不知从何着手,因此最好找出其影响度最大的几个要因,再按优先顺序,一一谋求改善对策,才能以有限的人力和时间,有效地解决问题。
柏拉图就是这样一种供你寻找重要要因的一种统计工具。
■作为降低不合格的根据:
想降低不合格率,先绘柏拉图看看。
■决定改善目的,找出问题点。
■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
■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确认改善效果(改善前、后的比拟)。
考前须知:
1〕横轴是按工程別,依大小順序由高而低排列下來,[其他]项排在最未。
2)次数少的工程太多时,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其他]项。
有時,改变层别和分类的方法,也可使工程減少。
3)纵轴的左侧尽量以金额表示,如此就降低本钱、追求利润的企业而言,更具意义。
通常用于表示发生不良的次数、缺点数、发生次数不良率、单位缺点数等。
4)柏拉图的柱形图横轴间隔一样。
5)改善前后进展比拟:
(1)改善前后横轴工程別仍然按大小順序由高到低排列。
(2)前后比拟基准一致,刻度应一样。
(3)各工程以色別来区分更易比拟。
6)柏拉图中、连接横轴与纵轴对应点的线应为折线而非曲线。
制作流程:
四、因果图〔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先列出品质变异的工程,然后对造成变异的4M1E因素进展分析。
1)原因追求型
2)对策追求型
考前须知:
1)不要指责别人的任何想法;
2)全方位多角度各层次,数量越多越好
3)自由奔放,毫无拘谨;甚至于异想天开
4)分析时考虑方向:
①替代——人员顶替/材料交换/方法替代;
②过程优化BPI与重组BPR;③消减/简化/合并/调序等等。
制作流程:
五、直方图
直方图是将所搜集的数据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的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列起来的图形。
直方图可显示数据的三种特性:
集中的趋势、数据的范围、分布的形状。
考前须知:
1)抽取的样本数量过小,将会产生较大误差,可信度低,也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
因此,样本数不应少于50个。
2)组数k选用不当,k偏大或偏小,都会造成对分布状态的判断有误。
3)直方图一般适用于计量值数据,但在某些情况下也适用于计数值数据,这要看绘制直方图的目的而定。
4)图形不完好,标注不齐全,直方图上应标注:
公差范围线、平均值的位置(点画线表示)不能与公差中心M相混淆;图的右上角标出:
N、S、Cp或CPK。
5)搜集数据时,对于抽样分布必须特別注意,不可取局部样品,应全部均匀地加以随机抽样
直方图的功用:
•评估和检查工序才能,研究过程才能或计算过程才能;侧知工序的过程才能,是过程才能的最好最直观的写照;
•理解质量特性分布的形状;
•指出采取措施的必要;
•检查执行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比拟设备、物料、人员及供给商;
•计算产品的不良率,根据不良数量可以直接计算出来;
•调查是否混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数据;
•测知数据是否有假;
•以此制定产品的规格标准;
•设计合理的控制界限。
制作流程:
常见图形举例:
■
■正常型
■说明:
中间高,两旁低,有集中趋势
■结论:
左右对称分配〔正态分配〕,显示过程运转正常。
缺齿型〔凸凹不平型〕
■说明:
上下不一,有缺齿情形。
不正常的分配,由于测定值或换算方法有偏向,次数分配不妥当所形成。
■结论:
检验员对测定值有偏好现象,如对5,10之数字偏好;或是假造数据。
测量仪器不精细或组数的宽度不是倍数时,也有此情況;可能是分组过细或数据不真实。
切边型〔断裂型〕
■说明:
有一端被切断。
■结论:
原因为数据经过全检,或过程本身经过全检,会出现的形状。
假设剔除某规格以上时,那么切边在靠近右边形成。
离岛型
■说明:
在右端或左端形成小岛。
■结论:
测量有错误,工序调节错误或使用不同原料所引起。
一定有异常原因存在,只要去除,就可满足过程要求,消费出符合规格的产品。
高原型
■说明:
形状似高原状。
■结论:
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在一起,应分层后再做直方图比拟。
双峰型
■说明:
有两个顶峰出现。
■结论:
有两种分配相混合,例如两台机器或两家不同供给商,有差异时,会出现这种形状,因测量值不同的原因影响,应先分层后再作直方图。
偏态型〔偏态分配〕
■说明:
高外偏向一边,另一边低,拖长尾巴。
可分偏右型、偏左型。
■偏右型:
例如,微量成分的含有率等,不能取到某值以下的值时,所出现的形状。
■偏左型:
例如,成分含有高纯度的含有率等,不能取到某值以上的值时,就会出现的形状。
■结论:
尾巴拖长时,应检查是否在技术上可以承受,多由工具磨损、松动及加工习惯引起。
过程性才能指数或称初始过程才能:
1.过程性才能指数或称初始过程才能的求法:
(a)双侧规格
六、分布图
为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而搜集成对两组数据,在坐标上用点来表示出两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形的图形,称之为分布图。
其主要作用:
知道两组数据(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相关及其相关程度。
1.强正相关。
x增大,y也随之线性增大。
x与y之间可用直线y=a+bx(b为正数)表示。
此时,只要控制住x,y也随之被控制住了,图(a)就属这种情况。
2.弱正相关。
图(b)所示,点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且x增大,y根本上随之线性增大,此时除了因素x外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影响y。
3.无关。
图(c)所示,x和y两变量之间没有任何一种明确的趋势关系。
说明两因素互不相关。
此时宜再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的要因。
4.弱负相关。
图(d)所示,x增大,y根本上随之线性减小。
此时除x之外,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影响y。
5.强负相关。
图(e)所示,x与y之间可用直线y=a+bx(b为负数)表示。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此时,可以通过控制x而控制y的变化。
6.非线性相关。
图(f)所示,x、y之间可用曲线方程进展拟合,根据两变量之间的曲线关系,可以利用x的控制调整实现对y的控制。
分布图与相关系数r变量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需要用一个数量指标来表示,称为相关系数,通常用r表示。
■不同的分布图有不同的相关系数,
■r满足:
-1≤r≤1。
因此,可根据相关系数r值来判断分布图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分布图制作流程:
七、控制图
作控制图的目的是为了使消费过程或工作过程处于“控制状态〞.控制状态即稳定状态,指消费过程或工作过程仅受偶尔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根本上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反之,那么为非控制状态或异常状态.
控制状态的标准可归纳为二条:
第一条,控制图上点不超过控制界限;
第二条,控制图上点的排列分布没有缺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C 七大 手法 学习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