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docx
- 文档编号:30872854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格式:DOCX
- 页数:136
- 大小:1.77MB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docx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 录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大气环境第三章水体环境第四章土壤环境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第六章环境质量评价第七章环境规划
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第九章人口与环境第十章能源与环境第十一章资源与环境
第十二章持续发展与环境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大气污染第三章水体环境第四章土壤环境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第六章环境质量评价第七章环境规划
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第九章人口与环境第十章能源与环境第十一章资源与环境
第十二章持续发展与环境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一)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二)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研]
答: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工程环境[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
答:
工程环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
它们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3.环境问题[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
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它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4.环境污染[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上述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5.水俣事件和富山事件[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
水俣事件是指发生在日本水俣镇,由于人通过食用受甲基汞毒害的鱼类而导致甲基汞中毒的严重污染事件。
富山事件是指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由于炼锌厂排放含镉废水进入河流污染农田和饮水,导致人们镉中毒的严重污染事件。
二、简答题
1.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
[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研]
答:
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因此,环境科学首先是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所引起的较近期的直接影响,并预测较长期的间接影响;在研究中,不仅要考虑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改造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也要考虑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
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四点:
(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
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什么时候在那个国家和城市召开?
会上普遍接受了什么样的观点?
[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
答:
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这次环境与发展大会普遍接受了“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即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人类应珍惜共有的资源环境,有偿地向大自然索取。
人类为此应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与自然重修旧好,建立新
的“全球伙伴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之间和平共处。
3.人类生存环境是由哪些环境组成?
[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
答: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大系统,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由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
①大气、水体和土地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和偶合方式组成多种多样的生物无机环境,孕育着多种多样的生
物。
②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总是结合成一定的生物群落而存在着,通常它们是由几个营养级
和能量级组成的。
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自然环境的结构单元,由低级单元再组成高级单元,所以自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由两阶梯(由组成要素组成结构单元,再由低级结构单元组成高级结构单元)组成的多级谱系。
(2)工程环境
工程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现代人类活动的内容和结构是异常丰富而复杂的,但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是生产和消费活动,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间以及人与人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
这一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资源由自然环境中提出来到以“三废”的形式再排向自然环境,一般可分为提取、加工、调配、消费和排放五个分过程或五个阶段,且每个分过程又都可以再细分下去。
正是这些活动过程把原始的生物圈导向技术圈。
并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出了工程环境。
它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它们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一定的社会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政治和文化等上层建筑。
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反过来它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章 大气环境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源[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
答: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等;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包括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农业活动排放。
2.PM2.5[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
细颗粒物(PM2.5)又称细粒、细颗粒,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主要来源有天然和人为两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空气中PM2.5来源主要有土壤扬尘、海洋气溶胶和车辆尾气。
3.TSP与PM10[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
答: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漂浮在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液体或固体微粒,粒径为0.1~100μm。
总悬浮颗粒物是反映环境空气质量好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吸入粒子(PM10)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包括固体、液体微粒或固体吸附液体、气体形成的颗粒物。
可吸入粒子的主要来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尤其与能源需求和机动车数量增加有关,现在已成为大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4.飘尘[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
飘尘是指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主要是粒径小于10μm的微粒。
飘尘粒径小,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内造成危害。
它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床。
5.雾和霾[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
雾是指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零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
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
象。
6.一次污染物[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
一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或原生污染物,是指由人为污染源或自然过程直接排入环境中,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常见的一次污染物有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烟尘、火山灰、花粉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等。
7.二次污染物[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
二次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常见的二次
污染物在大气中有硫酸雾、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光化学氧化剂等,在水体和土壤中有重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农药及一些有机物经生物降解、光解、水解及氧化还原等化学作用的产物。
8.气溶胶[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
气溶胶是指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
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大小为0.001~100微米,分散介质为气体。
9.碳氢化合物[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
碳氢化合物是指C1-C8可挥发的所有碳氢化合物,又称烃类。
它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
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CH4约占80%~85%,甲烷在大多数光化学反应中是惰性的,是一种无害烃。
10.光化学反应[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
光化学反应是指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可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初级过程是指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物种,次级过程是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的反应。
11.SO2的间接光氧化(或称SO2的自由基氧化)[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
答:
SO2的自由基氧化是指气态SO2在光化学反应活跃的大气中能与强氧化性自由基(如OH基、HO2基、RO基、RO2基等)反应而被氧化。
这些大气中的自由基,主要来自于大气中一次性污染物N0x和活性炭氢化合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来自光化学污染物及产物,如醛、亚硝酸和过氧化氢的光解反应。
12.光化学烟雾[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
答:
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的阳光照射,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13.干绝热递减率(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
干绝热递减率是指干空气块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块在绝热条件下每升高单位高度(通常取用单位高度为100m)所造成的温度下降数值,以γd表示,其表达式为 。
14.逆温[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
逆温是指空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
逆温是由大气运动所造成的,主要包括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
在逆温层中大气向上的对流受到抑制,大气中污染物不易向上扩散。
15.Radiationinvers[i湖on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
答:
辐射逆温(Radiationinversi)on是指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而失去热量,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温度随高度递增的现象。
近地面层的逆温以辐射逆温为主,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
16.城市热岛效应[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
一般大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0.5~1℃,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包括:
①城市蓄热量较大,水的径流快,蒸发量少,失热也少;②燃烧放出的热量多;③人口集中,由人体发出的热量较多。
17.酸雨[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研;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
年研]
答: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
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湿沉降是指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干沉降是指在不降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灰尘所带的一些酸性物质。
酸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大量含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废气,转化成为硫酸、硝酸,最后随雨雾降落到地面。
18.有效源高[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
有效源高是指从烟囱排放的烟云距地面的实际高度,它等于烟囱(或排放筒)本身的高度与烟气抬升高度之和。
19.惯性除尘装置[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
答:
惯性除尘装置是指使含尘气流与挡板相撞,或使气流急剧地改变方向,借助其中粉尘粒子的惯性力使粒子分离并捕集的一种装置。
它是干式机械除尘装置的一种。
20.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以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对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做出限制,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简答题
1.我国大气污染特征及主要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湖南农业大学2013、2012年研]
答: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1)我国大气污染的特征
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如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交通运输等活动使大气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了大气污染。
一般认为大气污染只发生在城市和工业区,那里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往往要比农村或郊区高出许多倍,似乎大气污染仅局限于局部地区或是区域性问题。
但是,从实际表现大气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因为污染物最终将散布到整个大气层。
(2)大气污染主要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①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尽管与人为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在局部地区某一时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天然源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
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a.火山喷发。
排放出SO2、H2S、CO2、CO、HF及火山灰等颗粒物。
b.森林火灾。
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
c.自然尘。
风砂、土壤尘等。
d.森林植物释放。
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
e.海浪飞沫。
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②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
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可概括为四方面。
a.燃料燃烧。
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b.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
主要污染源。
c.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
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铅的化合物等多种有害物质。
由于交通工具数量庞大,来往频繁.故排放污染物的量也非常可观。
d.农业活动排放。
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的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致使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活动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2.什么叫做二次污染物?
SO2、H2SO4、NO2和O3中哪些是二次污染物?
[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SO2、H2SO4、NO2和O3中H2SO4、NO2、O3是二次污染物。
3.简述大气中CO2的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研]
答:
CO2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对人体无显著危害作用。
在大气污染问题中,CO2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原因在于它能引起全球性环境的演变。
其来源分为天然源和人为源。
(1)CO2的天然源
①海洋脱气
大气圈与水圈具有强烈的交换CO2的作用,海水中CO2通常比大气圈高60余倍,约为1.3×1014,t
据估计
大约有1×1011的t
②甲烷转化
CO2在海洋和大气圈之间不停地交换。
甲烷在平流层与OH自由基反应,最终被氧化为CO2。
③动植物呼吸
植物从大气中摄取的CO2约有1/3~1/2经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CH2O)x,其余则经呼吸作用排入大气。
另外,当自然界中的植物体如森林、农业废弃物等作为燃料燃烧或腐败而自然氧化时,即从大气中吸收氧气,并将产生的CO2排入大气。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CO2的人为源
CO2的人为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
据估计,化石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到大气中CO2的量。
19世纪
60年代平均每年约5.4×108/tCO2总量的0.6%。
a,20世纪初为41×108/t
a,到1970年增加到154×108/t
a,这几乎相当于大气
4.简述大气颗粒物的危害。
[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
大气颗粒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状物质,根据其粒径大小,又可分为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
可吸入颗粒物又可细分为细粒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和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介于2.5μm
至10μm)。
大气颗粒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人体的危害
PM10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而PM2.5还可以呼吸进入人体的肺泡里,这两种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生物颗粒物由于携带了大量细菌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2)对气候的影响
①对能见度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的天气效应主要体现在对能见度的影响上,大气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减弱了光的强度,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②对温度的影响
颗粒物具有“原伞效应”,它能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减少紫外线,使地面的辐射减少,降低温度,而被吸收的辐射会导致冰雪融化,造成进一步危害。
③对降水的影响
大气中颗粒物较多时,更容易产生降水,这是城市降雨量比郊区大的原因。
(3)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大气颗粒物会影响植物对太阳光的吸收,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颗粒物随着降水进入水体和土壤会造成二次污染。
5.还原型大气污染(伦敦型烟雾)与氧化型大气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区别。
[山东师范大学
2011年研;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
还原型大气污染(伦敦型烟雾)与氧化型大气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区别如表2-1所示。
表2-1还原型大气污染与氧化型大气污染的区别
项目 还原型(伦敦型烟雾) 氧化型(洛杉矶型)
污染源污染物燃料
反应类型化学作用
工厂、家庭取暖、燃烧煤炭时的排放
SO2、CO2颗粒物和硫酸雾、硫酸盐类气溶胶
煤、燃料油热反应
催化作用
汽车排气为主
碳氢化合物、NOx、O3、醛、酮、PAN汽油、煤气、石油
光化学反应、热反应
光化学氧化作用
气象条件
气温
(℃)
湿度
(%)
逆温状况风速
-1~4℃85以上
辐射性逆温静风
24~32℃
70以下沉降性逆温22m/s以下
发生季节出现时间视野
毒性
12~1月(冬季)白天夜间连续0.8~1.6km以内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可致死亡
8~9月(早秋)白天
<100m
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臭氧化作用强
6.阐述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
(1)酸雨的形成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
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其形成过程为
SO2+[O]→SO3SO3+H2O→H2SO4SO2+H2O→H2SO3H2SO3+[O]→H2SO4
NO+[O]→NO2
2NO2+H2O→HNO3+HNO2
式中,[O]为各种氧化剂。
(2)酸雨的危害
①使土壤贫瘠化;
②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
③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
使土壤变酸,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干扰光合作用,影响其发育生长;
④污染饮用水源。
使河流、湖泊等地表水酸化,使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例如铝)可被溶解进入水中;
⑤危害渔业生产,毒害鱼类,pH值小于4.8时鱼类消失;
⑥腐蚀建筑材料。
腐蚀建筑材料、腐蚀建筑物、金属结构、油漆、工厂设备和名胜古迹等。
⑦危害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
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不仅是经济问题,还直接威胁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3)酸雨的防治对策
①减少SO2、NO2气体的排放;
②开发新能源;
③使用固硫技术;
④汽车尾气进行处理。
7.简述二氧化氮在大气发生主要的光化学反应。
[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
NO2在大气环境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是光解反应,它是大气中O2生成的引发反应,是O2唯一的人为来源。
此外,NO2能与一系列的自由基,如OH、O(3P)、HO2、RO2和RO等反应,也能与O3和NO3反应。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与OH以及与NO3和O3的反应。
(1)NO2与OH的反应
此反应是大气中气态HNO3的主要来源,这反应主要是在白天发生,因白天OH浓度比较高时.此反应会有效地进行。
(2)NO2与O3的反应
此反应在对流层大气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反应,尤其是在NO2和O3浓度都较高时,它是大气中NO3的主要来源。
(3)NO2与NO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学概论 刘培桐 环境学 概论 配套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