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测量技术)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pptx
- 文档编号:30872321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格式:PPTX
- 页数:278
- 大小:1.71MB
(光学测量技术)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pptx
《(光学测量技术)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测量技术)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pptx(2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17.1星点检星点检验验7.27.2分辨率检分辨率检测测本本章小章小结结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方法有多种,本章主要介绍两种像质检验的传统方法,即星点检验和分辨率检验。
它们的特点是检测方便、快速,测量装置简单、通用。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掌握星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星点检验中的主要装置:
焦面上装有星孔光阑的平行光管和观察显微镜。
3.了解对平行光管的要求、星孔直径的选择和对观察显微镜的要求。
4.了解常用的星点检验判别技术。
5.熟悉瑞利、道斯和斯派罗判据的具体含义。
6.熟悉望远系统、照相物镜和显微镜分辨率检测的基本原理及装置。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技能要求技能要求1.掌握星点检验法的原理,能够熟练调节检验中的相关装置,如平行光管及观察显微镜。
2.能够通过星点像判别常见的单一像差。
3.掌握望远系统、照相物镜和显微镜分辨率的检测原理,能够正确地设计检测光路并确定相关参数。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1星星点点检检验验星点检验法是对光学系统进行像质检验的常用方法之一。
1947年H.D.Taylor曾全面定性地研究星点检验法;1956年A.Marechal指出,当球差为/4时,最佳像点前后截面光能分布已显著不对称;1960年W.T.Werford从理论上说明检验球差的极限灵敏度为/20。
此后,人们又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仍是定性检验法。
在光学系统设计、制造及使用中,人们最为关心的是系统的像质,并希望将像质与诸项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借以诊断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星点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可胜任上述工作。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1.1星点检验原理星点检验原理光学系统对非相干照明物体或自发光物体成像时,可将物光强分布看成是无数多个具有不同强度的独立发光点的集合。
每一发光点经光学系统后,由于衍射和像差以及其它工艺疵病的影响,在像面处得到的星点像光强分布是一个弥散斑,即点扩散函数(PSF)。
在等晕区内,每个光斑都具有完全相似的分布规律,像面光强分布是所有星点像光强的叠加结果。
因此,星点像光强分布规律决定了光学系统成像的清晰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学系统对任意物分布的成像质量。
上述的点基元观点是进行星点检验的基本依据。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按点基元观点,通过考察一个点光源(即星点)经过光学系统后在像面前后不同截面上所成衍射像的光强分布,就可以定性地评定光学系统自身的像差和缺陷的影响,定性地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这一方法称为星点检验法。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按照夫朗和斐(Fraunhofer)衍射理论,一个位于无限远处的发光物点经过光学系统所成衍射像的光强分布,是光瞳面振幅分布函数(光瞳函数)的傅里叶变换的模的平方。
对于一个无像差衍射受限系统(圆形光瞳函数为常数)而言,星点像的相对光强分布就是熟悉的艾里斑(Airydisk)光强分布,即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上式所代表的几何图形及各量物理意义如图7.1所示。
图7.1衍射受限系统参量与艾里班光强分布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艾里斑是由中央亮斑及若干亮度迅速减弱的同心外环组成的。
艾里斑各极值点的相关数据见表71。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计算表明,理想星点像的光强分布不仅是轴对称的,而且最佳像面前、后对称截面上,其星点衍射像的光强分布也是对称的。
但在实际光学系统中,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像差、材料缺陷、加工制造误差等,都会造成经光学系统后出射的波面偏离理想波面,星点像的光强分布与上述艾里斑的光强分布有一定差异,同时引起光瞳函数变化,从而使对应的星点像产生变形或改变其光能分布。
待测系统的缺陷不同,星点像的变化情况也不同,故由实际星点衍射像与艾里斑比较,即可灵敏地反映出待测系统的缺陷,并由此评价像质。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1.2星点检验装置星点检验装置对于透镜型的光学系统或零件,星点检验的装置主要由焦面上装有星孔光阑的平行光管和观察显微镜组成,如图7.2所示。
图7.2物镜星点检验装置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一、一、对平行光管的要求对平行光管的要求
(1)平行光管物镜的像质应很好,且其通光口径应大于待测物镜的入瞳直径。
(2)光源应选用发射连续光谱而有足够亮度的灯,如超高压水银灯、汽车灯泡和卤素石英灯等,并用聚光镜照明星孔,以便看清星点像的细节。
(3)星孔直径的选择:
为使星点衍射像有好的对比度和足够的衍射细节,星孔允许的最大角直径max应等于待测物镜艾里斑第一暗环的角半径1的一半,如图7.3所示,即应有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3星孔最大角直径与艾里班角半径的关系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由表71查得,1=0.61/a=1.22/D,所以有式中:
D为待测物镜的入瞳直径;为照明光源波长,白光照明取平均波长0.56m。
平行光管物镜焦面处所允许的星孔直径为式中,fc为平行光管物镜焦距。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例如:
假设fc=1200mm,通光口径Dc=100mm,待测物镜孔径D=70mm,则所允许的星孔最大直径dmax为如果检验时不用平行光管,而直接将星点放于距物镜前节点的距离l20f处,则星孔最大直径dmax为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例如:
待测物镜口径D=70mm,焦距f=500mm,由l20f=10000mm,得星孔最大直径dmax为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二、二、对观察显微镜的要求对观察显微镜的要求在用显微镜观察星点衍射像时,除要求显微镜像质好之外,还要注意合理选择显微镜的数值孔径NA及放大率。
1.显微镜数值孔径显微镜数值孔径为使待测物镜射出的光束全部进入观察显微镜,应要求显微物镜的数值孔径NA等于或大于待测物镜的像方孔径角u,即按表72选取NA值。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2.显微镜总放大率显微镜总放大率显微镜总放大率的选取应保证人眼能将星点衍射像的第一、二衍射亮环分辨开。
由平行光入射的圆孔衍射理论可知,第一、二衍射亮环的角半径分别为1=1.635/D,2=2.679/D。
两衍射亮环间的角距离应为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则待测物镜焦面上对应的线间距为R=1.044f/D,经过显微镜放大后,两亮环像的角距离应大于或等于人眼的分辨角,即式中:
为显微物镜的垂轴放大率;fe为目镜的焦距。
由显微镜总放大率有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若取=0.56m,以分作为单位,则上式可近似化简为为了便于观察,一般取人眼的分辨角=24,代入上式则有当显微镜的数值孔径选定后,其垂轴放大率也就确定了。
因此,只要合理选择目镜的放大率,即可满足显微镜总放大倍率的要求。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三、三、前置镜参数的选择前置镜参数的选择若对望远系统或其它平面光学元件做星点检验,则应采用前置镜进行放大观察。
对前置镜除要求像质好外,还应使其入瞳直径大于待测系统出瞳直径,放大率满足人眼分辨星点像细节的要求。
第一、二衍射亮环经待测望远系统后的角距离=1.044/D。
显然,前置镜放大率应为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当取=0.56m,以分作为单位,待测望远系统出瞳直径D以毫米为单位时,式(79)可简化为式中,根据实际情况或取=24。
另外,在进行轴上星点检验时,应注意调节待测物镜光轴与平行光管光轴准确一致,以排除调校缺陷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1.3星点检验的判别技术星点检验的判别技术根据星点衍射图的特征准确可靠地判断待测光学系统的像质及影响像质的主要因素是很重要的。
它要求检测人员除了掌握星点检验的基本原理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此,应先了解单独具有某种像差或缺陷的星点衍射像的特征,如共轴性、球差、色差、慧差及像散等。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一、一、检验光学系统的共轴性检验光学系统的共轴性检验前,应调节待测系统光轴与平行光管光轴准确一致。
在此基础上,用白光照明,如果所观察到的衍射环不同心,或同一环上光能分布不一致,或颜色不一样,则表明待测系统的共轴性遭到破坏。
共轴性检验在多组分离物镜的装配过程中使用最多,也非常重要,由此可将各组间的光轴调到严格同轴。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二、二、检验球差检验球差如待测系统中各透镜的共轴性良好,仅存在球差,则射出系统的波面是轴对称的回转面,其星点衍射像的形状及光能分布仍是轴对称的,但光能由中央亮斑向各环带弥散,使各亮环变亮,各暗环光强也不为零。
更明显的特征是在最佳像点前后对称截面上,星点衍射图形不再对称。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4给出四种典型球差的光路图。
有关星点图的特征说明列于表73中,表中只列出图7.4(a)、(c)两种情况,图(b)、(d)两种情况分别与(a)、(c)中两截面对调后的情况相同,可类推得知。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4典型球差光路图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在典型球差的光路图中,由近轴光、带光与边缘光经待测透镜会聚后的光束位置可以看出,各截面拦截的光束疏密分布对应着星点衍射图的暗亮分布。
通过观察各截面星点衍射图光能分布的连续变化趋势与其两特定截面(焦前、焦后截面)的特征,即可准确地判别待测物镜的球差校正情况。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4中(a)、(b)两种情况分别与单片正透镜和单片负透镜的球差情况相当。
这在经过良好设计与制造的光学系统中很少见到。
如出现这种情况,则最大可能是某一镜片装反,或检验时镜头反装所致;或因玻璃用错,透镜厚度与半径超差以及镜片间距严重超差等制造误差造成。
图中(c)、(d)所示的是光学系统球差经校正后的常见情况。
带球差是以两截面星点衍射图的中间球带的明暗变化来判别的。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三、三、检验位置色差检验位置色差如图7.5所示为常见光学系统的色差曲线。
图7.5常见光学系统的色差曲线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5中(a)为未消色差正透镜的色差曲线。
轴上星点发出的白光经待测透镜后,将按着F、D、C光依次会聚在光轴的不同位置处;(b)为对C、F光消色差曲线,使对人眼灵敏的D光像点能量最集中;(c)为对C、g光线消色差曲线,使能量集中在对照相底片灵敏的D、F光范围内;(d)为复消色差曲线。
星点检验位置色差时,为排除球差等因素带来的复杂情况,常将待测系统限制在近轴区域成像。
以白光照明轴上星点,若系统未校色差,则星点衍射像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鲜艳的衍射彩环,并在D光像点的前、后截面上可观察到色序相反的彩环。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若待测系统是对C、F光消色差的目视光学系统,则星点衍射像的彩色与未消色差的相比,要柔和得多。
在D光像点位置处,由于能量集中,将几乎看不到颜色。
在像点前截面处,可看到彩色衍射图形,其中心微带绿色,周围是淡黄色,最外是紫红色。
像点后截面看到的彩色衍射图形,其中心微带紫红色,周围是淡黄色,最外为黄绿色。
对于图7.5中的(c)、(d)消色差光学系统,星点衍射图的彩色分布,可类似地进行分析。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系统的倍率色差会使谱线的像点位置在像平面内不一致,故像面处形成一小段光谱及其外围的衍射彩环。
检验待测系统色差时,除依据衍射环颜色的鲜明程度,及前后截面衍射图形的色序外,还应考虑人眼及观察仪器的色差,也可用已知色差的光学系统星点衍射图与待测系统进行比较,以客观地评价消色差的效果。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四、四、检验慧差和像散检验慧差和像散慧差为非对称像差,出射波面失去回转对称性,形成的星点像光能分布也不对称。
同一衍射环的亮度不均匀,衍射环不再是圆形,中央亮斑偏向一边,甚至衍射环有断裂残缺不全现象。
慧差严重时,星点像出现明显的慧星形状,有明亮的头部和延伸的尾部。
图7.6分别给出了不同程度慧差星点像的示意图。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6不同程度慧差的星点像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造成轴上慧差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各光学面的偏心。
光学面偏心的因素很多,如单片透镜的偏心,或是胶合透镜胶合面的偏心,或者是装配镜框偏心和镜筒偏心等等。
像散的存在使子午和弧矢面的光线不交于同一位置上。
其星点像的特点是:
当像散较小时,中央亮斑往往仍是圆的,第一亮环出现四角形,甚至破裂成四段;像散严重时,中央亮斑出现明显十字形,前后截面分别出现互相垂直的椭圆形星点像。
造成轴上像散的原因是光学面有较大的偏心和光学面变形。
当观察到星点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像散,而慧差不明显时,这时的像散主要是由于光学面变形引起的。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五、五、其它疵病的检验其它疵病的检验当光学材料存在缺陷或光学零件在加工和装配中存在疵病时,将出现与之对应的星点像。
例如,光学玻璃存在条纹时,星点像往往带有“长刺”,离焦时的星点像带有片状断裂等现象,这种疵病多半是因为玻璃下料时搞错方向或弄错条纹度的等级而造成的。
当光学零件存在较大的装夹应力时,如由于镜筒变形、金属毛刺引起光学件卡滞、径向调节光学件偏心机构及包边结构使光学零件产生较大的径向应力等。
由于径向应力方向和光轴方向垂直,所以对像质影响比较明显,往往使星点像出现不规则的多边形,如三角形、枣形,带角带刺等特征。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以上列举了单一像差星点像的特征,但在实际光学系统的星点检验中,往往是各种残余像差及工艺疵病同时存在,这给准确判断、分析像质带来一定的困难。
尽管如此,由于星点衍射像包含有同光学传递函数等价的像质信息量,并可找出影响像质的主要因素,加之装置简单,检验直观且灵敏度高,所以,星点检验一直是光学系统进行像质检验,尤其是对高质量的零部件或系统在工艺过程中进行像质检验的重要手段。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2分分辨辨率率检检测测分辨率检测可获得有关待测光学系统像质的信息,它可给出像质的数字指标,且容易测量与比较。
对于像差较大的光学系统,分辨率会随着像差的增大而有明显变化,便于区分大像差系统的像质差异,而且通过测量对比分辨率可部分弥补信息量的不足。
由于分辨率检测的灵敏度不如星点法,且检测结果与几何像差间没有直接联系,尤其是小像差系统的分辨率几乎只是入瞳大小的函数,因此,以其评价像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辨率作为评价像质指标比较直观,易于定量测量,其检测装置简单,故仍是检测一般成像光学系统像质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2.1衍射受限系统的分辨率衍射受限系统的分辨率某一发光物点经衍射受限系统(指理想的无像差光学系统)成的像为一艾里斑。
两个靠得很近的独立发光点的艾里斑,其重叠部分的光强为两艾里斑光强之和。
分辨两衍射斑的前提条件是其重叠区的光强对比度k应大于人眼的对比灵敏度。
为统一判断标准,人们提出了下面三种判据。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瑞利(Rayleigh)判据:
瑞利认为,当分辨条件K=15%,即两衍射斑中心距正好等于第一暗环的半径时,人眼刚能分辨开这两个像点,这时两衍射斑的中心距为道斯(Dawes)判据:
道斯认为,当分辨条件K=2.6%时,人眼刚能分辨两衍射斑的中心距为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斯派罗(Sparrow)判据:
斯派罗认为,当分辨条件K=0时,即两个衍射斑之间的合光强刚好不出现下凹时为刚可分辨的极限情况,两衍射斑之间的最小中心距为式中,F为待测系统的f/D值。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光学系统种类繁多,分辨率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通常以道斯判据给出的分辨率作为光学系统的目视衍射分辨率(也称为理想分辨率)。
望远镜系统以物方刚能分辨开的两发光点的角距离表示分辨率,即以望远物镜后焦面上两衍射斑的中心距对物镜后主点的张角表示,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照相物镜是以像面上刚能分辨的两衍射斑中心距的倒数(每毫米的线条数)N表示分辨率,即显微镜系统是以物面处刚能分辨开的两物点间的距离表示分辨率,即式中,为显微物镜的垂轴放大率。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表74列出了三种光学系统按不同判据表示的视场中心的理论分辨率。
表中D为望远系统的入瞳直径(mm);NA为显微镜的数值孔径;取=0.56m。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对于照相物镜,除了考虑轴上(视场中心)分辨率外,还应考察轴外点(某视场角)的分辨率,比如常用的0.3、0.7、0.85视场的分辨率。
经过计算,推导出照相物镜轴外点子午方向的理论分辨率为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根据式(717)和式(718)容易得到照相物镜的理论分辨率随视场变化的曲线,如图7.7所示。
则此可见,随着视场角的增大,子午方向的分辨率比弧矢方向的分辨率下降得更快些。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7理论分辨率随视场变化的曲线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2.2分辨率图案分辨率图案光学系统因存在像差和其它工艺缺陷,其所成的实际星点衍射像与理想衍射像相比,在大小、形状和光强分布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别,从而导致实际两衍射斑之间的光强对比度下降,造成相应的分辨率下降。
通常待测系统的像差或缺陷对轴外斜光束成像影响更大些,则视场边缘分辨率下降就更明显,故分辨率可作为评价待测系统像质的指标。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由于人工制作非相干的一对星孔目标物很困难,因此常采用栅条状图案作检验目标物。
考虑到两种目标物的衍射差别不大,以及判据的分辨条件不很严格,故仍可将理论分辨率公式算出的结果作为评价像质的参考标准。
由于各类光学系统的用途、工作条件及要求不同,因此所设计的分辨率图案形式也不一样。
图7.8所示为两种常用的分辨率图案。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8两种常用的分辨率图案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8(a)所示的分辨率图案为我国目前应用最广的WT-1005-62型标准图案,又称栅状分辨率图案。
新近修定的这种标准图案由黑白相间、线宽相等的矩形栅状线条组成,整套图案的线宽由粗到细按公比2-1/120.9439的几何级数规律依次递减,并顺序地分布在编号为A1A7的7块分辨率板上。
每块分辨率板由线宽递减的25个单元(序号1,2,3,25)组成一个大正方形,每单元又由4个不同方向的线条组排成一个小正方形。
7块分辨率板各单元的线条宽度见表75。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8(b)为辐射式分辨率图案。
它通常由大小相同,黑白相间的72个扇形条组成。
相邻两黑(或白)扇形条的中心距随直径d连续改变,即式中,m为黑或白的扇形条数(图示的m=36)。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上面两种分辨率图案各有其优缺点。
栅格状分辨图案具有测量迅速可靠的优点,但空间频率不是连续的,不能反映伪分辨现象;辐射式分辨率图案做到了空间频率的连续变化,且容易发现伪分辨现象,但测量较烦,误差大。
还有一种专门用于中等以下焦距和视场的照相物镜的照相分辨率测量的SH-01型分辨图案。
为检测光学系统对低对比目标的分辨率,需用照相真空着色或照相复印法制作低对比分辨率图案,也可用光学方法在高对比分辨率图案上加入连续可变光强的背景光,以获得所需的低对比分辨率图案。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2.3望远系统分辨率检测望远系统分辨率检测望远系统的分辨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望远物镜(或望远物镜组)的分辨率,这是因为物镜焦面上待分辨的两个像点是成像光束经入瞳衍射的结果,而目镜的作用仅仅是将其放大,并不限制光束,也就不再对两像点有衍射影响。
当然,由于目镜自身的像差或工艺疵病对整个望远镜分辨率可能有影响,故有必要检测整个望远系统的分辨率。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一、一、望远物镜分辨率的检测望远物镜分辨率的检测望远物镜分辨率检测的装置主要由平行光管、透镜夹持器和观察显微镜组成。
其检测光路如图7.9所示。
图7.9望远物镜分辨率检测光路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在高质量平行光管焦面处放置分辨率板。
光源通过聚光镜与毛玻璃均匀照明分辨率板,再经平行光管物镜将分辨率图案成像在无限远处,作为待测望远物镜的目标物。
若望远物镜设计时是与其后面的转像棱镜一起消像差的,则应检测整个望远物镜组的分辨率。
观察显微镜的选取要求与星点检验时的要求相同:
为不限制或切割成像光束,NA放大倍率应满足人眼观察分辨率图案像的细节需要,M(250500)D/f。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检测时,先调待测望远物镜与观察显微镜,使其与平行光管共轴。
如选用栅格状分辨率板,则通过观察显微镜按顺序由粗线条单元向细线条单元逐组分辨,直至刚能将某单元四个方向上的线条像全部分辨清楚,而下一单元的线条像不能全分辨为止。
根据此单元号和分辨率板号,由表75查得该单元的线条宽度b/m值,再根据平行光管的焦距fc,求得待测望远物镜的分辨率为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检测时,如选用辐射式分辨率板,则经待测望远物镜所成的像将出现模糊圆。
用观察显微镜测出模糊圆直径d,便可求得待测望远物镜的分辨率为式中:
f为待测望远物镜的焦距;d为模糊圆直径。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二、二、望远系统分辨率的检测望远系统分辨率的检测检测望远系统整体分辨率的装置,主要由平行光管、待测望远系统支座和前置镜组成,其装置图如图7.10所示。
测量时,先不放前置镜,直接由待测望远镜(视度要归零)观察,并调整望远镜,使分辨率图案的像位于视场中心部位。
接着放入前置镜,找出刚好分辨开四个方向线条像的分辨单元,由表75查得相应线条宽度b值,由式(720)求得待测望远系统的分辨率值。
对前置镜的要求与星点检验时的相同,前置镜倍率T也按式(710)选取。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10望远系统整体分辨率检测装置简图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若待测望远镜存在较大的像差或工艺疵病,除使分辨率有明显下降外,还使分辨率图案中的线条像出现特定的变化,由此变化可定性地判别影响像质的主要原因。
例如:
色差会使分辨率图案的线条像带有彩边,并影响线条边界锐度;球差引起透明线条像的边缘有均匀的光晕,使线条像对比度下降;慧差常使透明线条像形成单向的伸展光晕,严重时呈尾巴状;像散的存在,引起分辨率图案中相互垂直的线条像不能同时清晰,故观察显微镜需做调焦,才能分别看清各自方向的线条像。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若望远镜装配不良或某个镜片偏心太大,则线条像的边缘往往形成暗弱的次生像。
望远镜的杂光会在图案像的透明背景上形成漫射光,降低线条像的对比度等。
实际望远镜成像时,由于诸多缺陷并存,使得由分辨率图案像分析缺陷并评价像质变得很复杂,而更多地是靠经验及与像质好的光学系统比较后,再客观地给出检测结果。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7.2.4照相物镜分辨率检测照相物镜分辨率检测在光具座上检测照相物镜目视分辨率的光路如图7.11所示。
用栅格状分辨率板检测轴上点分辨率时,方法大致与检测望远物镜分辨率相同。
根据刚能分辨的单元号和板号由表75查得线宽b,换算成线条数N0=1000/2b,然后由下式求得待测物镜轴上点的目视分辨率:
式中:
fc为平行光管的焦距;f为待测物镜的焦距。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图7.11在光具座上测量目视分辨率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在光具座上测轴外点的目视分辨率时,为了确保轴上点、轴外点测量的都是同一像面上的分辨率,须将待测物镜的后节点调到物镜夹持器的转轴上,且当转动物镜夹持器以获得视场角的斜光束入射时,观测显微镜也须相应的后移一段距离x,由图7.11可知,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测量时,由于分辨板通过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学 测量 技术 光学系统 质检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