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装结构制图.doc
- 文档编号:30872317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格式:DOC
- 页数:27
- 大小:5.04MB
裤装结构制图.doc
《裤装结构制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裤装结构制图.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裤装结构设计
下装结构种类
裙装直身裙(H=H*+4~6cm) 高腰
上A型裙(H=H*+6~12cm)连腰变
基本裆波浪裙(H=H*+>12cm)低腰化
结构裙裤H分割结
裤装贴体裤(H=H*+≤6cm)垂褶构
较贴体裤(H=H*+6~12cm)波浪
较宽松裤(H=H*+12~18cm)
宽松裤(H=H*+>18cm)
第一节、裤装原型
一、裤装的控制部位及规格确定裤装的放松量是指在净体腰围和臀围的基础上所加的宽裕量。
服装放松量主要有三个作用:
第一是为了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第二是为了容纳内衣层次的增加;第三是为了表现服装的形态效果。
在量体中,虽然量体的准确与否是十分关键的,但放松量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放松量的合理加放一般很不容易把握,这是因为放松量不仅受到人体活动的影响,还受到款式、品种、年龄、性别、体型、爱好、面料等因素的影响。
应对上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
因此,我们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
表4—1提供了裤装放松量的参考数值:
裤装的放松量cm
放松量部位
款式
裤长
腰围
臀围
男
女
男
女
贴体
1~2
0~1有时为负值
5~8
3~6
较贴体
2~3
1~2
8~14
6~12
宽松
若脚口处抽摺,应加2~3CM
14以上
12以上
注意事项
若内穿一条羊毛裤或尼龙裤,须另加1.5~2;一条绒线裤或毛裤,另加3~4。
图中,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最小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牛子裤、健美裤等;较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合体适中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直筒裤、西式短裤、西裤等;宽松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较大或很大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萝卜裤、太子裤、灯笼裤等。
二、裤装原型
裤装原型是所有裤装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裤装裁剪结构图。
它高度概括了裤子结构的最主要特征,使之成为不受男、女性别差异、成人、儿童大小差别及季节、内外穿着差异等因素限制的通用裤原型。
此外,它的裁剪结构有很简单,既没有繁杂的比例分配,又没有过多的步骤和线条,任何多变的四季裤子都能从中变化而来。
(一)规格设计
号型:
160/68A
裤长(L):
100cm
腰围(W),放松量一般确定为2cm,W=70cm。
臀围(H),放松量一般确定为8cm,H=99cm。
脚口(SB)的大小一般根据款式来确定,SB=22cm。
(二)结构制图
制图方法及步骤如图2所示。
第二节 裤装结构分析
一、立裆
立裆是指腰口直线至横裆线的垂直距离。
用BR来表示,见图3所示。
立裆是裤装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位,立裆的长与短都会影响人体穿着的舒适性,以及人体运动。
有的人认为,立裆深些好穿,其实立裆太深则穿着者腿抬不起来,有撕裆现象;立裆太短,则有卡裆的现象。
立裆的确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计算法
立档的计算方法有二种:
以臀围为比例分配因素而计算的:
H/4-m
以身高和臀围为比例分配因素而计算的:
G/10+H/10-m
其中女裤m值为0cm;男裤、童裤为1cm。
G为身高,H为臀围。
(二)测量法
测量法有二种,一种为站着测量法,一种为坐着测量,测出的具体数值再加2~3CM的系数。
1、站测:
人体呈自然站立,测量时,测者一只手拿住软尺零端点与腰部最细处,另一只手托着臀部最低处进行测量,见图4。
2、坐测:
被测者坐在木凳上,腰背处自然挺直,测者手拿软尺,测量从腰部最细处量至凳面的垂直距离。
对于正常体型的人可以采用计算法确定立裆的长度,而对于特殊体型的人则应采用测量法才能比较准确。
二、臀腰差的分配及裥省量的确定
(一)臀腰差的分配
臀腰差是整个下装结构变化的共性问题,为使裤子能很好地贴合人体,这就有待于臀腰差的合理解决。
裤子的臀腰差在结构上的处理方式按下列方法进行。
在图5所显示的人体臀、腰截面图上,将每一个区间内的腰围和臀围三等分,并与O点相连。
对每一个等分区间内的腰围和臀围的长度分别进行比较,可以看到:
从前中心线到后中心线之间,它们的差分别是a、b、c、e、f、g,这7个量在结构设计时,一般作如下形式处理:
a:
前裤片门襟的撇量;
b、c:
前裤片折裥量;
d:
前裤片侧缝撇量;
e:
后裤片侧缝撇量;
f、g:
后裤片省道量;
h:
后裆斜线的困势(大裆斜度)。
裤装结构中,处理腰、臀差的具体形式详见图6。
当腰、臀差较大时,将折裥量、省量要适当增大;当腰、臀较小时,折裥量、省量要适当减小。
对于腰、臀差量的处理,其折裥量、省量应在腰围、臀围处逐个均匀地增大或减小,防止裤子腰、臀处出现歪曲现象。
(二)裥省的确定
在裤装原型中,解决腰、臀差的结构形式是省与裥,其确定方法如下:
1、腰省:
腰省的分布,一般常见于后身。
(1)省量:
对于匀称体型,不论省数为多少,男裤省量每个控制在1.5~2cm,女裤省量每个控制在2~2.5cm为佳。
(2)省数:
在有省情况下,一般为1个或2个,且均以左右对称形式出现。
(3)省位:
省的位置的确定,一般以省的个数和有否后袋而定,确定方法见图7。
2、折裥:
折裥的分布,一般见于前身。
(1)折裥量:
对于匀称体型,不论折裥数为多少,男裤、女裤每个裥均控制在2~4CM,靠近挺缝线处的折裥量可大些,靠近侧缝处的折裥量可小些。
(2)折裥数:
在有折裥情况下,裤装前片的折裥数一般为1个或2个,有的流行款式可取3个或4个,甚至更多,均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出现。
(3)折裥位:
前片折裥的位置,一般确定的方法见图8,靠近前门襟的折裥在挺缝线处,有正裥和反裥之分,其余的折裥以等分的形式放置于挺缝线处。
三、裤装后裆缝困势(大裆缝斜度)的确定
后裆缝困势又称大裆缝斜度,是指后裆缝上端腰部处的撇进量,如图9所示。
对于较合体的裤子,若后裆缝困势过小,则人体活动不便,下肢伸屈受牵制,后腰下部不贴体,裤片起“空”;反之则人体活动利索,下肢屈伸方便,但人体站立时,臀部中心处易出现较多的竖直波纹。
后裆缝困势的大小,主要由人体臀部外凸程度决定。
人体臀部外凸者,其臀沟的倾斜角度大,裤装的后裆缝困势就大;人体臀部较平者,其臀沟的倾斜角度小,裤装的后裆缝困势就小。
后裆缝的困势还与裤装后片是否有省有关,有省者则后裆缝困势较小;无省者则后裆缝困势较大。
在结构设计中可以用15:
X来表示。
女子臀腰差大,并且臀部外凸,因此,合体女裤的X控制在3.5~4cm;男子臀腰差小,并且臀部较平,固合体男裤的X控制在3~3.5cm。
在裤装结构设计中,后裆缝困势基本控制在15:
0~15:
4范围内。
其中,对于后腰口收松紧(包括细褶)类型的裤子,后裆缝困势控制在15:
0~15:
2之间;对于普通西裤类型的裤子,后裆缝困势宜控制在15:
2~15:
4之间,并以臀腰差偏小者趋小,以臀腰差偏大者趋大;对于不加后省的牛仔裤类型的裤子,后裆缝困势宜控制在15:
4~15:
4.5内
四、裤裆宽的确定
裆宽是裆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裆宽与立裆共同组成裤子的裆部结构,见图10,总裆宽为前、后裆宽之和。
裆宽与人体臀部前后的厚度有关。
当人体前后的厚度较大,呈现圆胖体时,则要适当增加前后裆宽;当人体前后的厚度较小,呈现扁平体时,则要适当减小前后裆宽。
正常人体的前裆宽一般采用0.05H或0.07H二种比例计算分配法;后裆宽一般采用0.11H或0.09H二种比例计算分配法。
无论前后裆选择哪一种比例计算分配,两者之和一般等于0.16H。
即第一组分配值为0.05H+0.11H=0.16H;第二组分配值为0.07H+0.09H=0.16H。
第一组分配值适用于侧缝线呈现上外下内(指腰口线至中裆线之间部分)倾斜状态的裤子,如锥裤、筒裤、喇叭裤、西裤和西短裤等;第二组分配值适用于侧缝线呈现竖直或上内下外(指腰口线至中裆线之间部分)倾斜状态的裤子,如裙裤、睡裤、三角裤等。
裤子裆部结构设计并画好后,可以与人体上裆围进行比较。
人体的上裆围是指前腰口点到后腰口点通过胯下的弧线的距离,即AB的弧线长度,见图11,裤子的上裆围=aa’+b’b。
裤子的上裆围应略大于人体的上裆围,并且裆弯弧线的形态应与人体的臀沟弧线相一致。
五、裤子后翘的产生及确定
裤子后片腰口线起翘简称裤子后翘,是指裤子后腰缝线在后裆缝处的抬高量。
(一)裤子后翘的产生
裤子后翘的产生与人体的向前运动有关。
裤装穿着后有裆的约束,为了满足人体腰部经常性的向前运动,并给予一定的放松量,必须设计一定的起翘量。
裤子后翘的产生与后裆缝的困势也有关。
裤装后裆缝的困势是根据人体臀股沟处的形态而设计的,由于裤子后裆缝存在倾斜度,假如裤装后腰口线在结构设计中不起翘,则后裆斜线与后腰口线所夹的角度必大于90°,待后裆缝缝合后,腰口线处有结构上的凹陷。
后裆斜线的斜度越大,则凹陷越大,只有将其补顺,消除凹陷角,裤装的结构才能平衡,见图13。
后裆斜线的倾斜度越大,裤子的起翘量越大。
(二)裤子后翘量的确定
裤子后翘量的大小影响到裤装结构的平衡,其确定后翘的常用方法见图14,裤子后翘量一般为2.5cm左右。
六、侧缝线的位置及前后裤片的围度分配
(一)侧缝线的位置及前后裤片的围度分配确定的原因
纵观所有裤片的腰、臀、横裆围等围度的分配比例,都是设计成前裤片小,而后裤片大的结构形式,这就决定侧缝线的位置要前移。
裤片侧缝线前移的原因主要有二点:
第一点是考虑人体的舒适性。
当人体静态站立时,上肢自然下垂,手的中指指向人体下肢偏前的部位,人体手的活动区域正在此部位,裤装侧袋设计时,为了使手能伸插自如,裤子侧缝线的的位置也随之确定。
因此,裤装围度尺寸便设计成前小后大的形式。
第二点是考虑人体体型特征。
因为人体臀部相对腹部较丰满、较外凸,为了使侧缝线不偏向后侧,固后裤片的围度比前裤片的围度要大些。
(二)前后裤片围度分配比例
前裤片的围度分配比例:
腰围:
W/4-1
臀围:
H/4-1
后裤片的围度分配比例:
腰围:
W/4+1
臀围:
H/4+1
七、前后裆弯结构形成的依据
裤子原型裆弯的形成,是和人体臀部与下肢连接处所形成的体型特征分不开的。
见图15,看人体的侧面,臀部与腹部构成了一个前倾的椭圆型。
以耻骨联合作垂线,把前倾的椭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半的凸点靠上为腹凸,靠下较平缓的部分,正是相对裤子的前裆弯;后一半的凸点靠下为臀凸,同时也是相对裤子的后裆弯。
这样的分配,恰使裤子的前裆弯弧长小于裤子的后裆弯弧长。
这就是在裤子的结构设计中,后裆弯弧线长大于前裆弯弧线长、后裆宽大于前裆宽的重要依据。
后裆弯弧线长大于前裆弯弧线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人体臀部屈大于伸的活动趋势所决定的。
后裆宽的增加使人体的前屈的运动量增加,由此可知,裆弯宽度的增加,有利于臀部和大腿的运动。
裤子前片、后片的裆弯弧线的形态必须与人体臀股沟的前、后形态相吻合,人体穿着裤子后才能感到舒适。
由于人体腹凸位置高,而人体臀凸位置低,侧面看人体腹部与臀部构成倾倒的椭圆型,因此,在裤子的结构设计中,前裆弯弧线的曲率小,而后裆弯的曲率大,并有一段较平缓的近似直线部分。
八、裤装下裆缝的结构形态
裤装的下裆缝的结构形态有二种,一种是以裙裤造型为代表,其裤装前后片的下裆缝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0°;一种是以西裤造型为代表,其裤装前后片的下裆缝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近似39°,如图16所示。
按正常人体的结构来处理裤子的下裆缝夹角,则前裤片的下裆缝夹角应为9°左右,而后裤片的下裆缝夹角应为30°左右。
九、裤装挺缝线位置的确定
裤装挺缝线是裤子前后片以前后挺缝线为基准而成形后形成的造型线。
挺缝线在裤子成形后的造型是,前裤片的挺缝线为直线,而后裤片的挺缝线为适体型的弧线。
为了保证裤子在制作后,前裤片挺缝线为直线,后挺缝线为适体型的弧线,在结构设计中,要进行以下的调整,见图17示。
前挺缝线位于侧缝线横裆大点至前裆宽点的1/2处;后挺缝线位于侧缝线横裆大点至后裆宽点的中点偏移0~2cm处。
偏移量与后裤片挺缝线的造型有关,裤子的横裆大,而裤子的脚口和中裆小,后挺缝线的贴体程度越高,则偏移量就越大。
后挺缝线在结构设计偏移后,后裤片在制作中必须进行熨烫工艺的处理,如图18所示。
在下裆处进行拉伸熨烫,使凹陷状的下裆缝被拉伸、拔开成直线状,并将裤身部分向挺缝线处归拢;在侧缝线的上段进行归拢熨烫,使之呈直线状后向挺缝线处推开。
这就使后挺缝线在裤子成形后呈上凸下凹的弧型,凸状则对应于人体的臀部,凹状则对应于人体的大腿部。
第三节 基本裤装的结构设计
服装款式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服装外轮廓的造型变化及局部的款式变化上。
作为服装主要品种的裤装,其款式变化主要表现在裤脚口的变化、裤子长度的变化、裤子总体造型的变化、褶裥的变化、分割线的变化等。
一、裤脚口的变化
裤脚口是指裤脚下口的边沿。
裤脚口的款式变化通常可分为三大类,即锥形裤、直筒裤、喇叭裤等,见图19。
这三种裤型的结构特征是以中裆和脚口之间大小关系来确定的,在裤装结构变化中是较典型的裤型。
(一)锥形裤
锥形裤是最常见的裤子款式,整体呈现倒梯形。
这类裤子通常强调臀部略大,而脚口收小,即裤子自上而下逐渐变小。
按臀围大、横裆大、中裆大、脚口大四个尺寸指标之间的大小变化程度来区分,锥形裤还可以依次分为西裤、萝卜裤、太子裤、脚踏裤等。
由于锥形裤的造型与人体体型相接近,穿着后舒适、稳重、大方,因而受到广大穿着者的喜爱。
锥形裤的结构设计趋势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1)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比较大。
(2)脚口的尺寸一般根据裤子的款式而定,脚口尺寸要小于中裆,可以用0.2H﹡-0~4cm设计脚口的大小。
脚口最小值应大于足围,当小于足围时,裤脚口处应设计开衩。
(3)锥型裤的裤长一般要略短,裤长随着脚口变小而变短。
(4)锥形裤一般中裆线要下移,中裆线可以在臀围线(或横裆线)至脚口线1/2处。
中裆线下移量随着臀围大与脚口大的差量而变化,臀围大与脚口大的差量越大,则中裆线下移量越大。
(5)当臀围的放松量较大时,裥的个数增加,由原型裤子的2个折裥变化到3个、4个,甚至更多。
(6)当遇到太子裤、板裤等臀围放松量较大的裤型,臀围的放松量要按两次加放。
第一次加放的放松量为围度上的放松量,其作用是为了保证人体的运动和整体围度上的造型;第二次加放的放松量为局部造型的放松量,其作用是为了某种裤型局部造型的需要。
1、男太子裤的结构设计
男太子裤的结构设计见图20。
男太子裤的结构特点:
太子裤为锥形裤,臀围的放松量较大,臀围第一次的放松量为15cm,臀围第二次造型放松量为10cm,并加在裤子前片上,臀围总的放松量为25cm。
前裤片腰部有3~4个折裥,前片有斜插袋,后袋有2个,脚口有开花省。
2、男板裤的结构设计
男板裤也是锥形裤,其结构与男太子裤比较相似,见图21示。
板裤的臀围放松量也较大,臀围第一次放松量为12~14cm,第二次造型放松量为6cm,并加在裤子前片上。
板裤的脚口一般要略小,前裤片腰部有3个折裥,前片有斜插袋,后袋有2个。
结构制图中中裆线位于横裆线至脚口线的1/2处。
3、罗卜裤的结构设计
见图4-3-4所示,罗卜裤的结构特点:
臀围设计的较大,脚口设计的较小,呈上大下小的造型,形态近似罗卜。
;;罗卜裤的结构设计:
罗卜裤的臀围放松量较大,一般放松量为12~16cm,脚口大一般为15~20cm,脚口大随臀围增大而增大,前裤片腰部有2个或3个折裥,裤后片有省,结构制图时中裆线可以略下移。
(二)筒裤的结构设计
直筒裤的臀部较合体,整体造型呈长方形,中裆或中裆偏上部位至裤脚口呈直筒状。
由于裤子的臀部合体,从臀部处自然吸进至中裆附近,侧缝线和下裆线在中裆偏上部位至脚口都为垂直线,垂直的裤型使腿的长度增加。
因此,直筒裤很适合身材矮小者或体型发胖的中年人。
直筒裤的结构设计要点:
(1)臀围的放松量比较适中,一般为6~8cm。
(2)脚口不宜太小,一般测算值用以下公式:
0.2H+2cm。
(3)在结构制图中,中裆=脚口。
(4)裤长设计的要略长,以至脚底的长度确定之。
(5)在结构制图中,中裆线应上抬,可以取臀围线或中臀围线至脚口线的1/2处。
1、女连腰直筒裤结构设计
女连腰直筒裤结构制图见图24,其结构特点:
此款为连腰裤,前裤片有折裥,并有斜插袋,后裤片上有省,注意省的形态为橄榄型,结构设计时,中裆大=脚口大。
2、直筒牛仔裤的结构设计
直筒牛仔裤的结构制图见图25所示。
直筒牛仔裤的结构特点:
直筒牛仔裤的放松量一般为4cm左右,前裤片有月亮形口袋,后裤片的臀部有横斜向分割,前后裤片无省、无裥,后省可以转移到分割缝中。
在结构制图中,应将后裆困势略加大,并中裆大=脚口大。
(三)喇叭裤的结构设计
1、喇叭裤的造型特点
喇叭裤臀围处收紧,臀围的放松量较小,加宽裤脚口,并且裤长加长,整体造型呈梯形。
在结构上多采用腰部无裥或低腰结构,横裆围也较小,中裆略上处开始至脚口处逐渐增大,脚口呈喇叭状。
由于脚口宽大,不受鞋面的的阻挡,再穿上高跟鞋,可以增加腿的长度,加上上紧下松的夸张造型,使穿着者帅气凌人而不同凡响。
2、喇叭裤的结构设计要点:
(1)喇叭裤的臀围的放松量要小,一般为4~6cm。
(2)喇叭裤的立裆较短。
(3)腰部无折裥,通常采用低腰。
(4)脚口大为0.2H+4~6cm,有时甚至更大。
(5)在结构设计制图中,脚口大应大于中裆。
(6)中裆线的位置为中臀围线(或腰口线)至脚口线的1/2处。
(7)前门襟线、后裆斜线、侧缝线的困势加大。
3、牛仔喇叭裤的结构设计
牛仔喇叭裤的结构如图26所示。
其结构特点:
前裤片上有弧形分割袋或月亮袋,右袋壁上设有一小贴袋,后裤片上有横向分割育克,育克下左右各有一个贴袋,袋口角处用金属铆钉固定,腰为低腰结构,所有缝子通常采用对比色装饰线辑缝。
二、裤装长短的变化
按裤装的长短变化,裤装可分为长裤类、中长裤类、短裤类。
随着裤装长短的变化其裤子的款式也有变化,还可以形成许多裤款的变化。
(一)长裤的结构设计
长裤是指裤子的长度至人体踝骨上下的男女裤子的总称。
长裤的款式变化很多,以上所述的裤子款式均属长裤类。
长裤类的裤子由于裤子较长,穿着后给人以修长感觉,是男女老少最常见的裤款。
男西裤是男裤的典型品种,也是男士的礼服裤型。
男西裤的结构特点:
男西裤的结构制图见图27所示,有前侧袋,前裤片有二个折裥,前门襟开门,后裤片有二个省并有二个挖袋,造型属锥形裤结构,上腰。
(二)中长裤的结构设计
中长裤是指裤子的长度至膝盖骨以下,占长裤总长度的3/4左右,通被人们称为“七分裤”或“三骨裤”。
中长裤具有轻松、凉爽、行动方便的特点,很适宜骑自行车时穿着。
“七分裤”也即“三骨裤”,是夏季时髦女士穿着较多的裤型,而且款式变化也较多,尤其在裤脚口的装饰变化。
“七分裤”的结构制图见图28,其结构特点为,前裤片有2个折裥,有侧缝直插袋,后裤片有2个腰省,裤长设计至膝盖骨以下,裤脚口侧面开口并用绳子固定,腰为上腰,腰可以装松紧带。
(三)短裤的结构设计
短裤是指裤子的长度在人体髌骨上方的男女裤子的总称。
短裤由于长度不同,风格也不同。
较短的短裤,给人以轻便明快、活泼健美的感觉,很适合青年、少年夏季穿着。
较长的短裤,具有稳重大方、典雅轻快的特点,很适合年长者夏季穿者。
男西式短裤是短裤的代表性品种,其结构设计图见图29示。
男士西短裤的结构特点:
与男西式长裤基本一致,但裤长缩短,一般裤长设计在人体大腿中部。
前裤片有2个折裥,有斜插袋,后裤片有2个省,有后袋并为上腰。
(四)裤装松量变化的结构设计
1、贴体裤
规格设计:
SL=0.6G+a;W=W*+5~6cm;H=H*+≤6cm;
BR=0.25H+1~2cm;SB=0.2H±b
要点:
*上裆BR常取常规BR-3~5cm,这样穿着舒适,亦可取常规BR;
*后上裆垂直倾斜角取12°~15°;
*常做成无裥型;
*裆宽=0.14H~0.145H
2、较贴体裤
规格设计:
SL=0.6G+a;W=W*+0~2cm;H=H*+6~12cm;
BR=0.25H+3~5cm;SB=0.2H±b
要点:
*前腰部须作裥,Hf=H/4-0~1cm,Hb=H/4+0~1cm;
*后上裆垂直倾斜角=10°~12°;
*裆宽=0.145H~0.15H。
3、较宽松裤
规格设计:
SL=0.6G+a;W=W*+0~2cm;H=H*+12~18cm;
BR=0.25H+3~5cm;SB=0.2H±b
要点:
*前腰部裥量要稍大,Hf=H/4-1cm,
Hb=H/4+1cm;
*后上裆垂直倾斜角=8°~10°;
*裆宽=0.15H~0.155H。
4、宽松裤
规格设计:
SL=0.6G+a;W=W*+0~2cm;
H=H*+18~cm;
BR=0.25H+2~4cm;SB=0.2H±b
要点:
*前腰要作4个以上褶裥,大部分的H-W
须在前腰处处理;*后上裆垂直倾斜角≤8°;
*上裆宽=0.155H~0.16H。
女西裤的结构制图
女裤子结构设计与变化
(1)裤子的机能性
(2)裤子的美观性(3)裤子的实用性
男西裤的结构制图
(1)、裤腰围的防松量,一般在1-2cm之间。
(2)、臀围的放松量,适体型的一般在8-11cm之间
三、裙裤的结构设计
裙裤,顾名思义是似裙实裤,是裤的简单形式,又是裙的复杂形式。
远看似裙,近看是裤,在结构上仍保持裤子的横裆结构,由此形成了裙裤的独特风格。
裙裤集裙子的舒适、飘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