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 文档编号:30870363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69.50KB
《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四川省会理鹿厂区爱民乡中心小学
我校申报的课题《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是凉山州教育局教研室的州级科研课题。
该课题于2014年9月开始筹备并获得凉山州教育局教研室的批准立项。
两年来,在各级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研究为突破口,从申请立项、构想策划、确定方案、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后来的贯彻实施,总结提升,具体深入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动因(问题的提出)
1、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等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002年5月,教育部基教[2002]8号《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我们认为:
搞好写字教学,进而搞好书法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多的识字,更好地完成各科书面作业;而且对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审美教育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这是由于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畴的承认。
也就是说,写字教学具有育德、启智、冶情、健体等多项功能,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关专家曾经指出: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
写好汉字是我们中国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低年级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各方面素质形成的启蒙期,而对小学生进行写字与书法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智力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书写能力的形成过程与培养人的思想、意志、毅力等诸多非智力因素也有着密切联系,搞好写字教育必将有力促进学生这些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3、长期以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一直是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当中令人头疼的问题。
爱民乡中心校位于会理县鹿厂区的一个较边远的山区,学生全是农村孩子,而且结构复杂:
有外来承包土地和种石榴树的;有留守儿童;还有单亲和重组家庭等。
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多。
此外,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都把子女送进城里上学。
留下在我校上学的学生,因为父母忙于劳动,陪孩子的时间少,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和教育问题。
孩子因缺少父母的指导和关爱,变得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更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思想作祟,我乡大部分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不够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字写好写坏无所谓。
从而使书写缭乱,甚至出现不敢写或错字连篇的倾向。
综上所述,爱民乡教育的发展中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已经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以及重要观点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把中国字写得规范漂亮,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做到的。
把学好汉字纳入课程改革中,进行写字实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练出一笔好字,同时也是以写字常规为手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人能写字,字同样也能“写”人。
写字教学给我们一个启示:
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关注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自从有了文字,就产生了传授文字的写字教学。
写字发展到现代有一种越来越弱化的趋势。
在当今课改的大浪潮中也有很多教师已经或正在研究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也有很多的研究报告、论著诞生,但就我们会理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实际教学与家庭教育中,普遍忽视、轻视写字教学,缺乏对学生写字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忽视学生写字技能的训练,学生普遍都存在着写字习惯差,坐姿、执笔方法不正确,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一致认为:
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终身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重要,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研究,抓紧改进,为此,我组选定了本课题。
四、本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界定在“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个范围内的,因而本课题对以下概念进行界定:
农村小学:
本课题中的农村小学指的是离城较边远的学校。
低年级学生:
本课题中的低年级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
良好书写习惯:
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令人满意的、好的写字习惯。
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
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渐养成而且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令人满意的、好的写字习惯。
五、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
提高本乡教师与学生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研究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与爱美情趣。
研究内容:
1、认识写字教学与学生终身学习、工作、自身发展的密切的关系。
2、研究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3、研究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1)探索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策略。
(2)摸索小学生书写技能形成的规律及特点,不断改进写字教学。
4、引导学生通过书写艺术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六、研究的对象
1、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爱民乡中心小学和本辖区村小大发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
2、爱民小学一到三年级做实验班,大发小学的一到三年级作对比班级。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一、二、三年级部分家长、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学生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生、家长、教师对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认识与理解,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策略,写出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2、文献法:
学习并研究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整理出对本课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资料,在课题组活动中进行讨论交流,并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3、行动研究法:
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行动方案,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评价,形成第二次研究行动。
在实验中,以课堂指导为主渠道,以为学生提供练习空间为辅渠道,课题组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习惯、基本坐姿、握笔姿势、能力等做好观察记录,在课题活动中进行讨论交流,并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同时写好个案研究、个人报告、阶段总结报告。
4、案例研究法:
是结合我校实际,以抽取的典型案例为素材,注意纵向跟踪和横向比较,将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反复验证。
促使教师和学生进入特定的书写情景和书写过程,建立真实的书写感受和寻求解决书写能力与培养习惯问题的方案。
5、教育经验总结法:
搜集写字教学的课堂案例、反思,分析学生的作业、书写能力与习惯,从过程性成果和阶段性成果中提炼出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有效性和策略。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
l、成立课题组人员,完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加强理论学习。
2、对低年级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找出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存在的问题策略。
3、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书写策略的教育,结合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指导,收集资料和数据并用电脑进行数据分析。
4、进行策略的再指导,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并记录。
分析策略的有效性。
九、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总时间两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5年3月)
1、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2、发放调查表,开座谈会,全面了解我乡低年级小学生的书写现状。
成果名称及形式:
调查报告《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的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15年4月——2016年6月)
1、问题诊断,原因剖析。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许多问题、首先是教师不重视,其次是家庭不重视,在所有调查的家庭中没有一家为孩子准备有专门的学习书桌,没有一家能坚持管过孩子的作业及书写情况等。
2、围绕问题,课题组准备开展下列研究活动。
(1)通过教研组的学习,使教师提高认识,得到重视,从教师做起。
课题组制定写字教学研究方案让教导和教研组对所任班级的教师作指导,进行督促,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写字;注重方法指导,从基本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做起,让学生学会写;注重鼓励表扬,让学生乐于写;注重习惯养成,让学生写得更好。
(2)选定了1-3年级作为研究班级、又从每个班级中任意抽取9名同学(好、中、差各3名)作为重点研究,教研组定期每月把这些同学的作业本进行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并留有图片共下次分析时作比较。
(3)定期把写得好的同学的书写本进行展讲,让其他同学学习和指正。
评出书写小能手并给与奖励。
(4)定期开展班级书法竞赛,评选“小小书法家”;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硬笔书法竞赛,锻炼能力,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5)利用家长会、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支持与配合,协助督促学生在周末和放假回家期间能按书写要求每天认真练字一篇。
(6)对家长要求:
保存班主任,科任教师,校长,主任电话,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配合,经常和学校沟通;尽量为孩子准备一张专门的书桌。
协助孩子有效地写字学习,孩子写作业陪伴孩子一起,但不是看孩子写作业,而是自己在一旁做自己的事。
发现孩子有写字姿势不正确,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坚持每天临睡前,带孩子一起检查第二天早上孩子要用的各种上学用品,要坚持做到每天老师要求带的学习用品或者其他物品及时帮孩子带上。
若孩子常常记不清楚,参看校讯通信息。
3、组织阶段性研究经验交流活动。
每半学期一次,从而总结经验与不足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成果名称及形式:
论文《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差的原因初探》
第三阶段(2016年6月——2017年3月)
1、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整理典型案例、优秀论文、经验交流材料。
成果名称及形式:
论文《提高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及方法》资料《农村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典型案例》
十、课题组成员
1、课题组长:
董发荣
2、课题成员:
王朝平张天国李位斌倪芳琼
十一、取得的成效
分析其书写差、乱的原因,总结提出了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及方法,并整理了相关的资料。
1、教师方面
通过研究,更新参研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新的主体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能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研究中,教师以班级为阵地,把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有机的整合起来,真正发挥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最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学生方面
通过对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改变原有的语文书写课堂教学方式,整里出了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读、乐写、乐学。
最终研究成果:
论文《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及方法》
资料《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典型案例》
结题报告和相关资料。
十一、研究基础及条件保证
完成本课题我们在时间、经费保证、图书资料、电教和多媒体设备等科研条件与手段上基本都得到相应的保证。
1、完成本课题研究时间、精力的保证
课题负责人及组成人员,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小学语文教学并且在农村小学认教,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本课题的研究,其它诸多方面也都便利于本课题的研究,这就确保此课题不会流于形式。
而且特别注重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有积极投身课改的精神以及具备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2、经费保证、图书资料、电教多媒体设备保证
(1)本课题被批准立项为第三批州级“以研代训教育小专题项目”,获资助金1200元,学校也会在人力、物力、经费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保障。
(2)我所在的单位是中心小学,所吸收的课题组成员,他们所在的学校、家中都有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他们所在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电教设施较齐全,他们本人都掌握了一定的电教技术,打字、上网查资料,都熟练自如,完全可以辅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3)本课题组随时能与凉山州教科所、会理县教研室、保持密切联系,能虚心好学,积极争取专家的理论指导,以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1.关注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时代的要求
在我国广大农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问题学生”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人格表现都明显有别于具备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
这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不专心,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同时,他们在“家”骗第二监护人,在学校骗老师,沾染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第二监护人管理不当而离家出走,“问题学生”现象成了一个新的社会话题,特别是能否保证问题学生的正常学习已成为农村学校家长,师生讨论的热点。
2.关注问题儿童的学习习惯是现实的需要
在我们任教片区的小学中,“问题学生”约占20%以上,超过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一,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学生远比其他学生更感到孤独,逆反心理更强,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更大的障碍,因此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乃至身心诸方面的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了解了其他一些农村学校,发现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尤其是村小,“问题学生”的情况更为突出。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4-6年级中的“问题学生”所受影响较为明显,在调查中,教师们对这一群体的普遍评价是:
不能主动、按计划学习,学习过程中不思考、不质疑、不讲究学习卫生,常违反纪律,普遍成了班里的问题学生。
而除了在学习和行为表现上的问题外,这些孩子在心理发育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和80多名4-6年级“问题学生”的谈话中,有近40%的孩子感到孤独,有95%的孩子易和同学发生争执、和监护人发生矛盾等,由此总被老师批评,并受到其他同学的轻视,使得他们的逆反心理极强。
由于这一群体正呈扩大趋势,如果忽视对“问题学生”的关爱和教育,不仅对这些孩子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不能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关注问题学生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
“问题学生”,由于缺少家庭温暖,面对复杂的社会,身心健康成长尤其令人担忧。
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
对于一些自制能力差的“问题学生”,因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容易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如何教育好农村“问题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我们从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着手,通过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同时,教育部提出基础教育要城乡均衡发展,但“问题学生”问题已成为影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因素,而此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4.我校“问题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足
(1)“问题学生”想学但不会学。
对于大部分“问题学生”来说,他们还是有学习的欲望,通过教师的思想教育,他们渴望提高自己的成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致使原有基础太差,无法跟上其他同学,个别甚至连基础知识也无法理解和掌握,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
本课题正是基于此提出培养“问题学生”学习习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提高成绩和能力。
(2)“问题学生”不愿学。
由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和儿童自己对学习的期望值都不高,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认为不读书以后同样可以打工挣钱。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将采用科学的方法从提高“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题的界定
问题学生:
通过对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分析,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课题实验,对农村问题学生过错行为的形成作出科学的归因分析,从而对问题学生过错行为进行矫正。
1、激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直接兴趣,帮助问题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劲头。
2、通过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燃起其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最大可能防止两极分化,通过转化问题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发展,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4、探索出转化问题学生的有效性途径与方法,提升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一)、掌握问题学生学习习惯的变化轨迹。
研究组成员对问题学生家庭情况、问题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个人愿望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根据所了解的这些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为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依据。
(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问题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在研究之初,我们将对父母与问题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教育实施情况、问题学生较非问题学生的优劣势、问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学生对自我学习成绩的评价、问题学生课余活动情况、父母对问题学生的学习期望值、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问题学生自己学习习惯情况、教师评价问题学生学习习惯情况作全面的调查了解。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将对教师、学生,特别是学生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以期得到真实的、第一手的资料。
(三)分析影响问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原因,找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获得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后,课题组组织专门人员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学校、家庭、社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了问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并找出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策略的制定并付诸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料。
(四)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如何培养问题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训和研讨。
课题组主要就如何培养问题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进行讲解,研讨时,先对培训内容进行讨论消化,再总结前期研究工作的得失,提出今后的研究措施。
(五)加强家校沟通,切实解决问题学生亲情缺失问题,促进问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问题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仅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的亲情缺失问题,促进问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课题组重点将做以下的工作:
教师定期深入问题学生的家庭家访。
课题组将深入问题学生的家庭与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交流内容包括:
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多与父母联系等。
在与家长交流的同时,老师们也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家庭中当着家长的面得到老师的表扬,并虚心接受老师一些善意的提醒和建议。
(二)研究的方法
以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建立师生互信,消除疑对心理;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进行研究。
1、调查法:
通过调查学生,家庭等情况,分析学生过错行为产生的原因。
2、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3、个案分析法:
收集问题案例,进行科学分析。
4、经验总结法:
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
五、课题研究措施
为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课题研究:
1、建立机构,加强管理
本次课题研究实验是我校力度最大的全新实验,任重而道远,我们抓住机遇,摸石过河。
为加强对实验与研究的领导和管理,切实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各级校领导及一线教师为攻坚力量的课题小组机构。
各成员分工明确,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有问题和困惑及时咨询,根据指导意见对研究工作进行完善、提升。
2、加强培训,更新观念
为了更有效推进课题实验工作,我校定期召开研究小组会议,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认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阶段性总结,收集实验材料,召开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
开展不同层次的学习、讨论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
积极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学习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的理论、科学实验理论,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参加有关会议、活动,并学习、观摩公开课、示范课等,借鉴外地实验与研究的先进经验,以改进和提高自己,提高实验与研究水平。
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个人自学等方法开展学习培训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渠道、多途径的学习培训方式,以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优势,通过多种交流研讨教研活动内容,交流实验情况。
4、提炼成果,及时总结
为了促进实验与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定期交流研讨,合作攻关,及时总结取得的成果,不断把课题研究引向纵深。
重视课题实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要求每位参研教师根据自己所确定的专题研究任务,整理问题学生转化的材料,书写体现本课题研究深度的课题论文,课题论文要有独特的见解、充实的例证。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主要工作
此课题研究时间两年(2011年10月—2013年6月)
第一阶段:
2011年10月—2012年2月(准备学习阶段)
收集有关资料,组织研究方案,定期讨论。
第二阶段:
2012年3月—2013年2月(研究实施阶段)
各课题成员实施。
定期举行研讨活动,针对性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反思、总结。
第三阶段:
2013年3月—2013年6月(总结阶段)
定期汇报、总结,收集材料,反思、总结。
六、课题组成员
1、课题组长:
苏文俊
2、课题成员:
陈刚强兴茂罗开明王宗琼
七、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实施
(一)调查分析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为了使研究工作能够有针对性,我们对问题学生的现况摸底调查,各参研教师选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跟踪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不够重视。
有的家长长期在外奔波,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形成问题学生态度散漫,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收集问题学生情况记录,使后面的研究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二)调查了解教师培养学生各类习惯情况
问题学生的形成,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
在研究的初期,课题组主要就如何培养问题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进行调查,再总结前期研究工作的得失,提出今后的研究措施。
(三)开展问题学生转化案例研讨实践,探索有效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
参研教师定期深入问题学生的家庭家访。
深入问题学生的家庭与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交流内容包括:
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多与父母联系等。
在与家长交流的同时,老师们也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 培养 农村 小学 低年级 学生 良好 书写 习惯 研究 课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