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doc
- 文档编号:30870257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格式:DOC
- 页数:97
- 大小:2.67MB
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doc
《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doc(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建议书
华亭县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建设方案
2018年11月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2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项目名称 4
1.2建设单位 4
1.3建设原则 4
1.4建设目标 4
1.5编制依据 5
2项目背景 6
2.1国家政策导向 6
2.1.1十八届三中全会 6
2.1.2“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6
2.1.3信息惠民工程 7
2.1.4其它相关文件 7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8
3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3.1.现有的有利条件 11
3.2存在的问题 12
3.3解决思路 13
4总体设计 17
4.1设计原则 17
4.2总体架构 17
4.3.1技术框架 18
4.3.2技术路线 21
4.3.3技术关键点 36
4.4逻辑架构 38
4.4.1基础设施层 38
4.4.2数据资源层 39
4.4.3应用撑层 39
4.4.4应用服务层 39
4.4.5业务展现层 39
4.4.6门户层 40
4.4.7系统接入层 40
4.4.9安全保障体系 40
5项目建设方案 40
5.1标准规范建设 40
5.2数据资源建设 41
5.2.1数据资源模型 41
5.2.2数据资源库建设 43
5.3外部系统接入 53
5.3.1接入系统 53
5.3.2接入方式 55
5.3.3接入流程 56
5.4安全保障建设 61
5.4.1安全设计目标 61
5.4.2安全设计原则 61
5.4.3安全风险分析 63
5.4.4安全体系总体架构 64
5.4.5安全域划分 68
5.4.6安全等级划分 70
5.4.7安全技术体系 71
5.4.8安全管理体系 82
5总体建设计划 90
6社会与经济效益 92
6.1社会效益 92
6.2经济效益 95
7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96
7.1项目外部风险及控制措施 96
7.2项目内部风险及控制措施 97
7.3项目长期运行风险及控制措施 98
7.4项目的其他风险及控制措施 98
1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华亭县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1.2建设单位
华亭县政府
1.3建设原则
1、政府主导,合力推进
强化政府对基本、基层、基础卫生资源的责任和投入,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并有效动员、利用社会资源,增加供给,促进有序竞争,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2、顶层设计,重点突破
强化统一规划、顶层设计,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在华亭县打造全蒙乃至全国领先的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3、集约建设,资源共享
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协调发展。
4、惠及居民,服务应用
惠及全县居民是华亭县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城乡居民获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服务。
1.4建设目标
根据华亭县实际,参考国家指导框架对全旗医疗卫生信息化进行顶层设计,打造华亭县统一高效的人口健康信息体系。
以信息技术促进华亭县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为职工群众提供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职工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力争利用两年时间,使华亭县卫生服务综合能力达到全市领先、乃至全国领先的水平。
1.5编制依据
遵循和参考的标准包含如下部分,但不限于如下部分: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国卫规发〔2013〕32号)
《关于印发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0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技术方案》
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
WS365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
WS/T447-2013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WS/T448-2014基于健康档案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基于健康档案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原卫生部,2009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原卫生部办公厅,2009-12-31
《健康档案相关卫生服务基本数据集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原卫生部办公厅, 2009-08-04
《国家卫生数据字典与元数据(试用)》,原卫生部,2009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原卫生部,2009
《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分类与基本数据集》,原卫生部,2008
相关的国际、国家、行业、企业的标准、规范、规定和/或条例
2项目背景
2.1国家政策导向
2.1.1十八届三中全会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
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
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2.1.2“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在“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提出15项应用工程,第一项就是“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
并提出其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如下:
建设目标:
实现相关政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卫生监督和公众健康保障能力,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提升医疗卫生事业行政监督管理水平。
提高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
建设内容: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中西医协同的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涵盖基本药物采购供应和使用管理、居民健康管理、诊疗导航与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系统。
以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中西医电子病历、推广医保“一卡通”为重点,建设支持各级医院上下联动、医保医药医疗业务协同、居民健康监测咨询等的医疗健康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支持医疗机构分级协作和医保支付即时结算。
建设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监测评价信息系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推动远程医疗试点。
2.1.3信息惠民工程
在《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中明确,信息惠民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并提出“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实施。
围绕解决看病就医难题,以便利医疗服务、惠及城乡居民、壮大健康产业为目标,以医疗服务信息标准化、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为基础,推广远程医疗,建立和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传染病等健康信息监测预警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卫生服务普惠,建立完善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逐步实现全国范围跨机构、跨区域、跨卫生业务的健康信息、就诊信息共享和一卡通用,积极推进应用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
2.1.4其它相关文件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人口建设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为:
以业务和管理需求为导向,全面建成实用、共享、安全的人口健康信息网络体系,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卫生计生服务与管理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信息互联互通,方便群众就医。
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即建设国家、省和市(县)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一个专用网络,积极推动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加强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人口健康信息化是卫生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华亭县卫生行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满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居民希望得到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预防、保健和治疗服务。
居民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受益者。
获取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是居民的根本需求。
(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
通过健康档案,医生可以全面掌握和了解患者过去就医及其健康状况,为医生诊疗提供了更多的决策所需要的基础信息,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节省患者支出,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每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实现针对个体化健康管理,形成居民个人的健康状态资料,以及诊断治疗的重要的记录,使无论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随时能得到患者病史,避免了重复医学检查,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患者支出。
(3)争抢生命绿色通道“黄金时间”的需要。
通过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决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医疗诊治准备,避免无法询问病情因病史不明确导致救治不力的情况,真正的把握急诊抢救的黄金6小时。
(4)有效、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需要。
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促进大中型医院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形成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是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合理使用的有效途径。
才能够实现转诊时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共享信息并实现提高质量降低费用的目的,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满足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华亭县的公共卫生各机构处理公共卫生事务时会产生很多数据信息,但往往应用于机构内病历记录的信息采集、保存和传输,无法实现共享与利用,所以对相关信息有以下共享需求:
(1)公共卫生服务需要
在全县建立格式、内容相对统一的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将能够确保居民的健康信息跟人流动,对跨区居住的居民,依然能够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这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包括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内容,特别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版)》规定的十二个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和计生监督协管),将通过建设本系统由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向辖区内所有居民均等提供,以解决居民群体性疾病的控制与管理。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需要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对于很多严重事件类型的患者,往往一时很难明确临床诊断,病情危急,重点是立即抢救生命、稳定病情,“治病”意味先要明确疾病诊断,再行相应治疗措施,而通过华亭县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系统适时的查阅,能提高抢救病人的“黄金时间”,为预防暴发大规模的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与信息支持。
(三)满足综合卫生管理的需要
(1)是华亭县卫生行业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目前,华亭县医疗卫生行业利用信息化建设进行卫生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配合新医改政策,满足阿荣旗更深入的卫生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以建设全县“居民健康服务”为主线,加强本县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广度和深度,实现以居民健康信息为基础更广泛的共享,充分利用居民健康信息实现医疗卫生管理与服务的需求,同时加强系统的运营维护管理,才能推动进一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深化改革。
(2)是华亭县卫生行业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需求
项目建成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获得宏观管理所需的数据支持,以辅助其决策,高效开展电子政务、疫情监测、应急联动等;通过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将使行政管理部门对卫生业务部门的监督和控制更加的及时和准确,提高对整体卫生资源的调配力度,加强对疾病与疫情的控制,加强卫生监督,提高行业内的应急指挥处理能力。
(3)是华亭县卫生行业实现跨业务跨系统的数据共享利用的需求
由于各方面原因,华亭县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范和部署,各区、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网络物理上不联通,业务标准、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了各单位、各条线的信息孤岛。
首先,各单位对基础与公共信息都要重复采集与存储,由此造成人力、物力与财力的重复投资;其次,由于数据的重复采集与存储,导致数据冗余,影响数据的一致性与唯一性;最后,虽然数据被多处采集与存储,但由于标准不一致,数据还是无法共享。
(4)是华亭县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应急联动的需要
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是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处置系统,结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总之,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华亭县不管是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还是区域卫生综合管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全县居民的健康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区域卫生综合管理都离不开华亭县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项目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必须以居民健康信息为核心,通过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构建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实现健康信息在区域内不同卫生机构间共享利用,实现各机构间业务更加协同,以提高医疗卫生业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卫生监管与决策能力,逐步缓解和解决华亭县“看病难,看病贵”民生问题。
3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现有的有利条件
1、人口健康信息化项目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甘肃省政府和平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政策要求。
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改革,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华亭县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基础环境好,有利于人口健康信息化的建设。
首先华亭县医疗资源丰富;拥有县属医院三家(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11家乡镇及社区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有些医院有安装HIS管理系统。
3、目前人口健康信息化在国家的逐步推动下,已经告别了过去的种种实验模型,转而变为经过现实验证后的一个个成熟产品,这就为华亭县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免除了大量的弯路。
4、华亭县作为市内较发达的地区,全县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中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利于打造出具有影响力与实际应用价值的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3.2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基础设施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较薄弱,部分医院业务系统建设不足,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和全蒙卫生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全县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公共卫生压力较大。
(三)现有信息化建设以各业务机构内部信息化为主,机构之间共享、关联不够,形成了信息孤岛。
(四)纵向条线业务管理系统以满足条线管理为主,系统间信息关联不够,形成条线孤岛,烟囱现象明显。
(五)领导管理决策缺乏强有力的应用系统作支撑,领导层在决策时无法即时有效的统计出相关数据,不利于领导层对全县卫生业务开展情况的监管。
3.3解决思路
3.3.1监管与服务并重
针对上述医疗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中,“行业乱”是根本原因,“行业乱”不仅使得本行业发展受到阻碍,也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病情误、看病累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在制度、机制上进行完善之外,在平台的建设实施中,应重点着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卫生监管机制和手段的创新,开展各项便民医疗服务应用创新,保证医疗资金的有效投入,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核心问题,实现“三看两优”(看得上、看得起、看的好、服务优、管理优),为居民提供可及的、优质的卫生服务。
具体如下:
狠抓三个重点:
1、通过整合各级医疗机构数据整合,实现共享和共用,为提升服务和监管效能打下基础。
尤其是针对服务群众最直接,监管力度最弱,信息化水平最低的乡、镇、村医院卫生所及民营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大力度创造并保障信息整合条件。
2、通过获取医生处方及治疗过程信息,对医生针对特定病种的用药量、用药时长、处方金额、药品价格、检查项目与临床路径规范、其他相关标准及同类病例进行比较,筛查大处方。
3、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和病人就诊信息(要求号源、病床等资源及占用情况必须入库),建立机构—病床—病人—病症—医生的关联关系,并由专门稽查人员对关联关系的真实性进行稽查,遏制病人和医生合谋套取医保资金的行为。
强化四个服务:
1、便民医疗服务:
积极开展预约诊疗及导诊、远程医疗等便民服务,缓解看病难问题。
2、一卡通服务:
通过惠民一卡通,实现病人挂号、看病支付、健康信息查询等功能整合,并与合疗结算实现互通,方便市民就医。
3、医疗协同服务:
一是信息共享,通过区域平台的完整健康档案,医生可以全面掌握和了解患者过去就医及其健康状况,为医生诊疗提供了更多的决策所需要的基础信息,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每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实现针对个体化健康管理,形成居民个人的健康状态资料,以及诊断治疗的重要的记录,使无论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都能随时获取患者病史资料,避免了重复医学检查,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患者支出。
二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远程医疗、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双向转诊、诊断互认、检验互认、协同会诊、就诊预约等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促进大中型医院与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形成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格局是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合理使用的有效途径。
才能够实现转诊时各类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提高质量、降低费用的目的,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4、健康干预跟踪服务
利用基层医疗机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融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和康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卫生服务都需要健康档案作为支撑并为健康档案提供信息,开展有效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并通过平台能进行自我医疗管理,自我记录,持续跟踪。
3.3.2管理机制创新
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除开展各项便民医疗服务应用创新外,还重点着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卫生监管机制和手段的创新,保证医疗资金的有效投入。
本项目涉及对合疗/医保稽查机制的创新及就诊流程的规范。
3.3.2.1合疗/医保稽查
针对伪造住院信息套取合疗/医保资金的现象,通过建立医疗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病床-病人-医生-病症-费用-结算关联关系,形成就诊过程证据链,为合疗/医保稽查提供依据。
1、要求医院提供病床基本信息、病床使用信息以及病人就诊信息(包括入院信息、病症信息、处方信息、缴费信息、治疗费用信息、报销信息等),对各环节数据进行分析和考核;
2、组建专门稽查队伍对病人实际住院情况进行实地核查。
3、避免居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医疗机构套用个人信息伪造病历,要求市民在医院产生的诊疗费用要可通过消息推送或查询方式让市民知晓。
3.3.2.2就诊流程规范
目前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在就诊过程中未严格要求录入本人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身份识别信息,导致病人多次住院信息无法关联,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持卡就医的方式解决,需大力宣传普及持卡就医的要求。
对于无卡住院病人做一些规范:
Ø要求入院登记身份证明信息;
Ø若入院时无法提供,需在三天内进行补录;
Ø身份证明信息是否缺失纳入医院考核。
3.3.2.3建立医联体
在华亭县范围内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县人民医院,联合若干二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
在医联体范围内,通过区域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相关信息和资源的充分共享与交换,建立影像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医疗资源(人财物)统筹等相关配套机制,鼓励居民分级看诊,逐步形成“小病在乡镇,大病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
同时,为了提高医联体范围内医生的整体业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可以建立基层医生在大医院学习培训,大医院的医生下基层坐诊指导的双向互动模式。
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医联体以居民健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对居民整个治疗过程的负责,对居民健康的负责,需要在居民与医联体之间建立和维持相对稳定、持续的关系。
因此,可以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抓手,做到居民健康信息的全程共享、跟踪与动态更新,对建档居民实施从基层到大医院的全程服务。
另外,在医联体范围内可以对建档居民采取费用减免、优先就诊等鼓励措施,提升医联体对居民的吸引力。
14
4总体设计
4.1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稳定性原则
保持系统架构的相对稳定,并逐步向标准化、开放化的系统架构演进。
2、统一性原则
坚持“一个数据中心”的原则,建设时应遵守统一的数据源、统一的数据模型和统一的数据接口原则,并统一的用户体验和界面。
3、安全性原则
系统应实现对敏感数据与应用访问的权限控制和轨迹跟踪,确保系统数据安全。
4、开放性原则
系统中的各种网络协议、硬件接口和数据接口等应符合业界开放式标准。
应逐步通过信息服务总线开放系统数据内容和应用功能,全面支持内部运营效率提升,提升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5、实用性原则
系统应用建设应满足使用人员业务需求,能够解决不同层次使用人员的实际问题。
应用开发设计符合使用人员的工作场景,能够对其实际工作进行指导,提高其工作效率。
6、易用性原则
系统应实现用户可接受的查询效率与响应时间,有良好易用的人机接口界面与灵活多样的展现方式。
4.2总体架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医疗 信息 集成 平台 建设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