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 文档编号:30851207
- 上传时间:2024-02-16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6.74KB
心悸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心悸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悸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跳动、心慌不安的一种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症的发生多由体质素弱,或久病体虚,或忧思惊恐等,导致气血亏耗,不能养心;或阴虚火旺,炼液成痰,痰火交炽,引起心神不宁;或心血瘀滞,而致心神不安。
西医学的心脏功能性(如部分心律失常、心神经官能症)或器质性(如慢性瓣膜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各种心律失常)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导致心脏功能失调,而表现有心悸症状者,均包括在内。
【诊断】
1注意心悸的发作情况(经常性或阵发性、与活动或精神情绪的关系及心悸持续的时间)。
如器质性疾病的心悸,大都在活动后出现或加重;功能性疾病的心悸,多与精神情绪的波动有关。
2.注意其他症状,以鉴别不同疾病引起的心悸。
如兼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眼花等,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如兼气喘、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关节疼痛或高血压等,可见于风湿性、冠状动脉硬化性、高血压性或肺源性心脏病。
3.检查注意血压变化和心脏浊音界、心音、心率及节律的改变,
肺部有无啰音,肝脏是否肿大等,以鉴别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以及属哪一种器质性疾病。
可作X线心脏检查、心电图、心向量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治疗】
一、辨证论治
本病的临床证候有虚实两方面,但常可错综交杂,一般是虚多实少。
气血虚或心阴虚是本,痰火、瘀阻是标。
治疗原则当以补虚为主,祛邪为辅;同时根据心神不安的特点,配合安神镇心的药品。
1气血不足心慌,心跳不安,劳动后可加重,并有气短、自汗,精神疲倦,唾眠不安或失眠、健忘、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唇口淡白,舌质淡红,脉细弱或见结代。
治法:
补血益气。
方药举例:
归脾汤加减。
黄芭、党参(或孩儿参)、当归、熟地黄各IOg,五味子6~10g,熟枣仁10〜15g(或柏子仁10g),朱茯神12g,龙骨12g,牡蛎
30go
加减:
兼阳虚证,汗出、怕冷、脉结代者,加桂枝4〜6g,炙甘草6g。
心神不宁较甚者,加远志6〜10g,合欢皮(花)15go
2.阴虚火旺心慌,心跳,虚烦不宁,时作时止,思虑过度或受惊恐时容易发作,睡眠不沉,多梦,头晕,目眩,耳鸣,面部烘热,口干苦,舌质红,苔黄,脉细滑数。
治法:
滋阴降火。
方药举例:
补心丹加减。
生地黄15g,麦冬(或天冬)10g,玉竹10g,当归10g,黄连3g,桅子10g,炒枣仁10g,柏子仁10g,牡蛎30g。
加减:
夹痰火,心中烦热,失眠或多恶梦,吐黏痰,苔黄腻者,酌加竹沥半夏10g,或酌去生地黄、当归等滋养阴血之品。
惊悸不安,五心烦热较著者,酌加珍珠母30g,灵磁石20〜30g,龟甲15g。
3.心血瘀阻心跳,胸闷不舒,或心胸疼痛阵作,气短,面唇紫暗色,舌质有紫气或紫斑,脉细涩或有结代。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
方药举例:
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丹参15g,桃仁10g,红花6~10g,赤芍10g,姜黄10g,制香附10g,郁金10g,枳壳10g。
加减:
夹痰浊,胸闷显著,苔腻者,加瓜萎10〜30g,蓬白10g,法半夏IOgo心阳不振,怕冷、肢凉、舌淡、脉迟者,加桂枝5g,干姜3g,制附子4〜5g。
兼有气血亏虚者,合用补气养血药。
二、中成药
补心丹每次5g,每日2次。
用于阴虚证。
朱砂安神丸每次5g,每日2次;或发作时一次服10g。
用于阴虚火旺证。
柏子养心丸每次5g,每日2次。
适用于虚证心悸。
玉竹膏每次1汤匙,每日2次。
适用于虚证心悸。
生脉饮(颗粒)每次1支(包),每日2次。
适用于虚证心悸。
夜宁糖浆每次40m1,每日2〜3次。
适用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之心悸。
三、简易方药
琥珀1.5g,血竭0.6g,研末一次服,每日2次。
治心悸、善惊、胸部闷痛。
玉竹15g,浓煎分2次服,每日1齐∣J,连服10天为1疗程。
治心脏病见阴虚证候者。
菖蒲3g,远志6g,朱茯神10g,煎服。
用于心悸、失眠等症状。
四、针灸治疗
体针神门、内关、心俞、巨阙。
血虚,加膈俞、脾俞;痰热,加阳陵泉、丰隆。
耳针心、皮质下、交感、神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悸 中医 诊疗 规范 指南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