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1115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30837623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0.14KB
古代汉语试题1115附答案.docx
《古代汉语试题1115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试题1115附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试题1115附答案
古代汉语(11~15)试题
古代汉语试题(11)
一、解釋術語(20分)
古無舌上音三十六字母入聲韻說文解字
二、分析下面黑體詞在句中的詞性,並說明它所表示的意義(10分)。
1.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
(《山海經·北山經》)
2.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山海經、海外北經》)
3.於是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4.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
(同上)
5.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而不信蘇子矣。
(戰國策、燕策一))
三、比較下列句子,說明上古漢語否定句賓語前置的條件(10分)。
1.子路曰:
“意者吾未仁耶?
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
人之不我行也。
”(《史記·孔子世家》)
2.旁無介紹,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見也。
(袁枚《徐靈胎先生傳》)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
以其不嗜食也。
何以知國之將亂也?
以其不嗜賢也。
(王符《潛夫論》)
5.雖不得魚,無後災。
(《孟子·梁惠王上》)
6.毋友不如己者。
(《論語·學而》)
四、分析下面句子中“爲”的詞性及用法,並翻譯全部句子。
(10分)
1、唯君子爲能貴其所貴。
(《荀子·非相篇》)
2、始知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
(白居易《與元九書》)
3、誰爲爲之,孰令聽之。
(《報任安書》)4、爲其老,強忍,下取履。
(《史記·留侯世家》)5、天之亡我,我何渡爲?
(《史記·項羽本紀》。
五、根據古漢語中的被動表示法,給下列句子填上適當的表示被動意義的詞(10分)。
(1)兵敗()陳涉,地奪()劉氏。
(《漢書·賈誼傳》)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蘇軾《赤壁賦》)
(4)吏當廣所失亡多。
()虜()生得,當斬。
(《史記·李將軍列傳》)
(5)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詞,並說明其類別和語法功能(10分)。
1.學惡乎始,惡乎終?
(《荀子·勸學》)
2.從茲始免征雲南。
(白居易《新豐折臂翁》)
3.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范中淹《岳陽樓記》)
4.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云是當爲河伯婦。
(《史記·滑稽列傳補》)
5.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
爲其害稼也。
(《呂氏春秋·不屈》)
古代汉语试题(12)
一、名词解释:
(10分)
六书本义笺疏衍文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10分)
亦江北莫象徒载末岳鹿
三、多项选择题:
(10分,每小题2分。
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
1.下列形声字中,形符在左下角的是()。
A.裁B.疆C.榖D.窥
2.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本义的是()。
A.虢,虞之表也。
B.表裘不入公门。
C.或援誓以表心。
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3.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A.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B.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C.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
D.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
4.下列句子中,“发”是引申义的是()。
A舜发於畎亩之中。
B射者正己而后发。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是()。
A.许子奚为不自织?
B.子归,何以报我?
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E.吾子与子路孰贤?
四、属於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
(10分)
1、厲王虐,國人謗王。
2、聽事前除,雪後猶濕。
3、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4、世人皆醉,我独醒。
5、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0分)
1、肅肅鴇羽,集于苞栩。
2、兩載之間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
3、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
4、秦军引而去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
1、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2、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3、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4、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5、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七、翻譯下面句子。
(10分)
1、公賜之食,食舍肉。
公問之。
對曰: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
2、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譬如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八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
(20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战国策·魏策四》注:
无忌:
信陵君名。
古代汉语试题(13)
一名词解释:
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10分)
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
三、单项选择题:
(10分,每小题1分。
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是对()所作的解说。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
“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
9.《孟子滕文公上》:
“树艺五谷。
”赵岐注:
“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
”赵
岐所使用的术语是()。
A.曰B.为C.谓D.谓之
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
“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於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
(10分)
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数以王命,取赂而还。
3、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
4、饮于河渭。
5、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0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惟草木之零落兮。
3、君子引而不发。
4、臣伏读圣旨。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
(10分)
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3、嫂蛇行匍伏。
4、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5、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七翻譯下面句子。
(10分)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
“可矣。
”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
2、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
然得贤士与共
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八、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
(20分)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说苑·君道》
古代汉语试题(14)
一、分析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並翻譯該句(10分)
1.(蘇天爵)進爲師長,端已悉心,以范學者。
(《元史·蘇天爵傳》)
2.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
(《史記·孝文本紀》)
3.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淮南子·原道訓》)
4.欲影正者端其表。
(《鹽鐵論·疾貧》)
5.聖人甚禍無故之利。
(《史記·趙世家》)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說明它們前置的條件,並翻譯全句(10)。
2.子路曰:
“意者吾未仁耶?
人之不我信也。
”(《史記·孔子世家》)
2.旁無介紹,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見也。
(袁枚《徐靈胎先生傳》)
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
以其不嗜食也。
何以知國之將亂也?
以其不嗜賢也。
(王符《潛夫論》)5.誰爲爲之,孰令聽之。
(《報任安書》)
三、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說明其主語和謂語。
(10分)
1.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論語·雍也》)
2.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
(《戰國策·魏策四》)
3.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
(《史記·孝文本紀》)
4.角抵者,相撲之異。
又謂之爭交。
(《羅梁錄》卷二十《角抵》)
5.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
(《梁傳·僖公二年》)
四、根據古漢語中的被動表示法,給下列句子填上適當的表示被動意義的詞(10分)。
(1)兵敗()陳涉,地奪()劉氏。
(《漢書·賈誼傳》)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蘇軾《赤壁賦》)
(4)吏當廣所失亡多。
()虜()生得,當斬。
(《史記·李將軍列傳》)
(5)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天下笑。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詞,並說明其類別和語法功能(10分)。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史記·項羽本紀》)
2.以小易大,彼惡知之?
(《孟子·梁惠王上》)
3.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
(《史記·陳涉世家》)
4.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在地者莫明於水火,在物者莫明於珠玉。
(《荀子·天論》)
5.是葉公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新序·雜事》)
古代汉语试题(15)
一、分析下面黑體詞在句中的詞性,並說明它所表示的意義(10分)。
1.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
(《山海經·北山經》)
2.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山海經、海外北經》)
3.於是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4.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
(同上)
5.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而不信蘇子矣。
(戰國策、燕策一))
二、比較下列句子,說明上古漢語否定句賓語前置的條件(10分)。
3.子路曰:
“意者吾未仁耶?
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
人之不我行也。
”(《史記·孔子世家》)
2.旁無介紹,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見也。
(袁枚《徐靈胎先生傳》)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
以其不嗜食也。
何以知國之將亂也?
以其不嗜賢也。
(王符《潛夫論》)
5.雖不得魚,無後災。
(《孟子·梁惠王上》)
6.毋友不如己者。
(《論語·學而》)
三、分析下面句子中“爲”的詞性及用法,並翻譯全部句子。
(10分)
1、唯君子爲能貴其所貴。
(《荀子·非相篇》)
2、始知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
(白居易《與元九書》)
3、誰爲爲之,孰令聽之。
(《報任安書》)
4、爲其老,強忍,下取履。
(《史記·留侯世家》)
5、天之亡我,我何渡爲?
(《史記·項羽本紀》。
四、根據古漢語中的被動表示法,給下列句子填上適當的表示被動意義的詞(10分)。
(1)兵敗()陳涉,地奪()劉氏。
(《漢書·賈誼傳》)
(2)秦城恐不可得,徒()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蘇軾《赤壁賦》)
(4)吏當廣所失亡多。
()虜()生得,當斬。
(《史記·李將軍列傳》)
(5)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天下笑。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詞,並說明其類別和語法功能(10分)。
1.學惡乎始,惡乎終?
(《荀子·勸學》)
2.從茲始免征雲南。
(白居易《新豐折臂翁》)
3.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范中淹《岳陽樓記》)
4.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云是當爲河伯婦。
(《史記·滑稽列傳補》)
5.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
爲其害稼也。
(《呂氏春秋·不屈》)
六、標點並翻譯下文。
(20分)
齊桓公好服紫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公曰諾於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一曰齊王好衣紫齊人皆好也齊國五素不得一紫齊王患紫貴傅說王曰詩雲不躬不親庶民不信今王欲民無衣紫者王請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進者曰益遠寡人惡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國中莫衣紫是歲也境內莫衣紫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古代汉语试题(11~15)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1)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
二、解釋術語(20分)
古無舌上音:
清钱大昕提出的古音学观点,认为中古36字母中的轻唇音“非组”,在上古要合到“帮组”。
如“富”、“逼”,从同一声符而后来声母有所不同。
不举例扣2分。
三十六字母:
默写不能有错字,错一个扣1分。
入聲韻:
以塞音收尾的韵。
說文解字:
汉许慎,我国第一部字典,按部首编排,讲解文字本义。
二、分析下面黑體詞在句中的詞性,並說明它所表示的意義(10分,每句2分,词性与分析各1分)。
1.动词。
2.名词3.名词。
4.动词。
5.动词。
三、比較下列句子,說明上古漢語否定句賓語前置的條件(10分,一个要点占3分)。
1、否定句。
2、代词。
3、代词要放在动词前面,副词之后。
四、分析下面句子中“爲”的詞性及用法,並翻譯全部句子。
(10分,全句2分)
1、动词。
2、介词。
3、动词、介词。
4、介词。
5、语气词。
五、根據古漢語中的被動表示法,給下列句子填上適當的表示被動意義的詞(10分)。
(1)兵敗(于)陳涉,地奪(于)劉氏。
(《漢書·賈誼傳》)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蘇軾《赤壁賦》)
(4)吏當廣所失亡多。
(为)虜(所)生得,當斬。
(《史記·李將軍列傳》)
(5)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为)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詞,並說明其類別和語法功能(10分,每句2分指出得1分)。
1.學惡乎始,惡乎終?
(《荀子·勸學》)
2.從茲始免征雲南。
(白居易《新豐折臂翁》)
3.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范中淹《岳陽樓記》)
4.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云是當爲河伯婦。
(《史記·滑稽列傳補》)
5.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
爲其害稼也。
(《呂氏春秋·不屈》)
古代汉语试题答案(12)
一、名词解释:
(10分)
六书:
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传统文字学认为的六种造字方法。
本义:
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词的较原始的意义。
笺:
毛传的补充和订正。
疏:
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古文正文,也解释古书的注。
衍文:
古籍因传抄和刻印误加入的字。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10分)
亦:
指事江:
形声“水”形符“工”声符北:
会意
莫:
会意象:
象形徒:
形声“辵”形符“土”声符
载:
形声“车”形符“”声符末:
指事岳:
会意鹿:
象形
三、多项选择题:
(10分,每小题2分。
)
1.下列形声字中,形符在左下角的是(ABC)。
A.裁B.疆C.榖D.窥
2.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本义的是(BD)。
A.虢,虞之表也。
B.表裘不入公门。
C.或援誓以表心。
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3.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BCD)。
A.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B.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C.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
D.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
4.下列句子中,“发”是引申义的是(ACE)。
A舜发於畎亩之中。
B射者正己而后发。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是(ABD)。
A.许子奚为不自织?
B.子归,何以报我?
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D.吾子与子路孰贤?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於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
(10分)
1、謗:
批评。
感情色彩的不同。
2、除:
台阶。
词义的缩小。
3、購:
悬赏征求。
词义的转移。
4、醒:
酒醒。
词义的转移。
5、窮:
不得志。
词义的转移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0分)
1、集:
鸟聚集。
本义。
2、然:
燃烧。
本义。
3、題:
额头。
本义。
4、引:
后退。
引申义。
5、间:
参与。
引申义。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
1、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藥:
名词意动用法
2、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箕畚:
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工具。
3、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
大小:
形容词使动用法
4、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
5、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儿:
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七、翻譯下面句子。
(10分)
1、庄公赏赐给他食物,(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
庄公问他原因。
他回答说:
“我家有母亲,吃的都是我供奉的食物,没吃过国君赏赐的食物,请允许把这些肉送给她吃。
”
2、虽然没有敌国外部的忧患,但是谋士和勇猛的将士不能不培养、选拔。
譬如蓑衣和斗笠,当适宜于时令的雨已经来临时必定会需求它的。
八、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
(20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且谓信陵君曰:
“臣闻之曰: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
“何谓也?
”对曰: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
“无忌谨受教”。
译文:
信陵君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破除秦兵,使赵国保存下来。
赵王在(邯郸)郊外迎接信陵君。
唐且对信陵君说:
“我听说:
‘有的事是不能知道的,有的是不能不知道的;有的是不能忘记的,有的是不能不忘记的。
”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麽意思?
”(唐且)回答说:
“别人憎恨自己,不能不知道;自己憎恨别人,不能让别人知道。
别人对自己的好处,不能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处,不能不忘记。
现在您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破除秦兵,使赵国保存下来,这(对赵国)是最大的恩德。
现在赵王在(邯郸)郊外迎接您,突然见到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对赵国的好处。
”信陵君说;“我接受您的教诲。
”
古代汉语答案(13)
一名词解释:
(10分)
引申义:
由本义派生出的几个相关的意义。
笺:
对毛传的补充和订正。
读为:
一种注音方式,常用本字注借字。
脱文:
校勘术语。
指传抄和刻印中误掉的字。
传:
解释经义的文字。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10分)
本:
指事字。
裁:
形声字。
“衣”形符“”声符。
从:
会意字。
象:
象形字。
徒:
形声字。
“辵”形符“土”声符。
泪:
会意字。
刃:
指事字。
堵:
形声字。
“土”形符“者”声符。
鼠:
象形字。
莫:
会意字。
三、单项选择题:
(10分,每小题1分。
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是对(C)所作的解说。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D)。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C)。
B.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
“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C)。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B)。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C)。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C)。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B)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
9.《孟子滕文公上》:
“树艺五谷。
”赵岐注:
“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
”赵
岐所使用的术语是(C)。
A.曰B.为C.谓D.谓之
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B)。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
“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於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
(10分)
1、池:
护城河。
词义的转移。
2、赂:
礼物。
感情色彩的不同。
3、羹:
带汁的肉菜。
词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试题 1115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