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834902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35KB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1、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
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
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
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
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
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
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
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
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
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
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
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
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新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C.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D.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胡适的新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D.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B.作为文化现象,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诗歌的差异,但是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品读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描写了一幅月下美景图,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五个方面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
B.第二段借助叶子、花、树木,写出了月色朦胧的特点,作者按照从光到影,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C.第二段作者描绘了一幅光影交错图,其中“酣眠”是指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小睡”指的是朗照。
D.这三个段落皆为写景,每个段落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且比喻较为明显。
E这三个写景的自然段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声音等,使景物生动可感。
5.为了描摹月光,作者用了不少传神的动词,试从“泻”、“浮”、“洗”“画”四个加点的动词任选两个,分析其使用的妙处。
(4分)
6.第3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加以分析。
(3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卞毓方
季羡林注定与北大、清华有缘。
他十九岁进清华,二十三岁毕业,四载寒窗,奠定了百年学问的基础。
1981年,他以古稀之身作《清华颂》,文中说:
“在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
在那时候,国家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紧急关头,清华园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
但是园子内的生活始终是生气勃勃的,充满了活力的。
民主的气氛,科学的传统,始终占着主导的地位。
我同广大的清华校友一样,现在所以有一点点知识,难道不就是在清华园中打下的基础吗?
离开清华以后,我当然也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只要我感觉到学习有所收获,我立刻想到清华园,没有在那里打下的基础,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
1935年,季羡林得母校清华的栽培,赴德留学。
1946年回国,又承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
季羡林执教北大,迄今已届六十年。
他对清华的依恋,已如前述。
那么,他对北大又是一番什么情思呢?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
《我看北大》,内中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归纳。
他说:
“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
因为,北大最初的名称是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的前身则是国子监。
国子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又是太学,则历史更长了。
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学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在近代史上,历次反抗邪恶势力的运动,几乎都是从北大开始。
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
五四运动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
虽然名义上是提倡科学与民主,骨子里仍然是一场爱国运动。
”绕了这样一个大弯子,袖里藏的是什么样的乾坤呢?
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答案。
季羡林说:
“我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如鱼得水,这才真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地。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
我身上的优点不多,惟爱国不敢后人。
以我这样一个怀有深沉的爱国思想的人,竟能在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大几乎度过了我的一生,我除了有幸福之感外,还有什么呢?
还能何所求呢?
”
为季羡林作传,其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握传主的风格。
你可以强调他的淹博,他的朴实,他的勤奋,他的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但是,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不够传神。
直至有一天,读到他关于北大派和清华派的话题——他说:
“北大和清华有没有差别呢?
当然有的。
据我个人的印象,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方面,在对中国教育、学术和文化的贡献方面,两校可以说是力量匹敌,无从轩轾。
这是同一性。
但是,在双方的风范——我一时想不出更确切的词儿,姑且用之——方面,却并不相同。
如果允许我使用我在拙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中提出来的文艺批评的话语的话,我想说,北大的风范可用人们对杜甫诗的评论‘沉郁顿挫’来概括,而对清华则可用杜甫对李白诗的评价‘清新俊逸’来概括。
”(《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清新俊逸”,“沉郁顿挫”,季羡林清华毕业,北大执教,在他身上,这两种风范是水乳交融、恰到好处地搀合在一起的。
简言之,他的清新俊逸似李白,他的沉郁顿挫似杜甫,正所谓“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于是这八个字,成为解读季羡林的钥匙。
(文章略有删节)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根据作者的评价可以知道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渊博、朴实、勤奋、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的人。
B.季羡林在他的文章《清华颂》中认为,清华奠定了他一生学问的基础,没有在清华打下的基础就没有他日后的成就,也就不可能走进北大任教。
C.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
《我看北大》。
他认为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
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
D.文章一共提及季羡林先生的三篇文章,分别是《清华颂》《我看北大》《门外钟外文论絮语》,也提到了作者卞毓方本人的一篇文章——《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
E.1946年季羡林从德国留学归来,经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执教。
四年的清华求学生活让他对清华充满感激,而六十年的北大执教经历,让他的内心充盈着幸福之感。
8.文中多次引用了季羡林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9.结合文章记述的清华、北大对季羡林的影响,探究一下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了那些启示?
(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1)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弟确,字仲正。
少骁勇,有文才。
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
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左右或以进谏,确曰:
“听吾为国家破贼,使汝知之。
”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惮之。
确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
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反,不以为劳,诸将服其壮勇。
及侯景乞盟,确在外,虑为后患,启求召确入城。
诏乃召确为南中郎将、广州刺史,增封二千户。
确知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
携王闻之,逼确使入,确犹不肯。
携王流涕谓曰:
“汝欲反邪!
”时台使周石珍在坐,确谓石珍曰:
“侯景虽云欲去,而不解长围,以意而推,其事可见。
今召我入,未见其益也。
”石珍曰:
“敕旨如此,侯岂得辞?
”确执意犹坚,携王大怒,谓赵伯超曰:
“谯州,卿为我斩之,当赉首赴阙。
”伯超挥刃眄确曰:
“我识君耳,刀岂识君?
”确于是流涕而出,遂入城。
及景背盟复围城,城陷,确排闼入,启高祖曰:
“城已陷矣。
”高祖曰:
“犹可一战不?
”对曰:
“不可。
臣向者亲格战,势不能禁,自缒下城,仅得至此。
”高祖叹曰: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乃使确为慰劳文。
确既出见景,景爱其膂力,恒令在左右。
后从景行,见天上飞鸢,群虏争射不中,确射之,应弦而落。
贼徒忿嫉,咸劝除之。
先是携王遣人密导确,确谓使者曰:
“侯景轻佻,可一夫力致,确不惜死,正欲手刃之;但未得其便耳。
卿还启家王,愿勿以为念也。
”事未遂而为贼所害。
《梁书·列传第二十一》
10.下列句中对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后从景行,见天上飞鸢从:
带领
B.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除:
排除
C.带甲据鞍,自朝及夕及:
到
D.臣向者亲格战亲:
亲自
1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B.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C.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D.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弟确经常在家中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兵法,但不被人们理解,被认为是一个狂人。
他没有听众别人的劝谏,因此被免除了官职。
B.弟确认为,侯景表面上说要离开,却不撤军,因此推断侯景一定会攻陷城池;入城与侯景结盟,没有任何好处。
C.石珍要求弟确入城去订立盟约,被拒绝后,又以斩首相威胁,直到伯超挥刀相逼,他才流着眼泪进入城中去。
D.侯景十分欣赏弟确的体力。
他射中高空飞翔的鸟,招致嫉妒;他还表示要亲手杀了侯景,最后被敌人陷害致死。
13.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确知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
(5分)
(2)事未遂而为贼所害。
(4分)
(2)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无题
罗球①
未语先含笑,初逢半见羞。
坐来闲抚鬓,行去几回头。
日堕添金烛,春深倚翠楼。
忆昔相论文,泪寄千丝柔。
注①:
罗球,号迁翁,字南山,江西赣县人,曾寓居于广州。
14.本诗前四句描写的女子形象与《静女》中的女主人公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15.结合诗歌后四句,简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
(3)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词·氓》中“,”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被休回娘家的画面,以景衬情,更显凄凉。
(2)《离骚》中与“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3)在《离骚》一文中,表达作者执着追求美好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语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D.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63岁的芦婆婆在武汉508路公交车上,一位年轻女子给她让座十多分钟后,突发低血糖,晕倒在车内。
在车上乘客急救下,女子清醒后不留姓名,下车步行回家。
B.电影《星际穿越》里的主人公在围绕黑洞转动的行星上只停留了3个小时,却发现黑洞以外的飞船已度过21年,这种差异就在于行星非常接近高速转动的黑洞时,行星上的时间较黑洞以外的时间慢。
C.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地面污染物碰上大气的静稳条件。
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研究显示风电场与雾霾的形成之间有因果关系。
D.在维护国家安全,甚至在未来军事斗争中,不只火箭军是一支威慑性的部队,更有可能是一支直接参加军事斗争的部队,份量较之前会有大大提升。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些事物的光焰,是我们后来才赋予的。
譬如,竹子。
这是和古人的生活最贴近的植物之一,它一开始就被笼罩在实用主义之中:
,。
,,无不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及人格化的精神。
①它的挺秀、它的中虚、它的苍翠、它的耐寒
②弓箭、乐器、盛皿、舟筏、篱笆等的制造离不开它
③经由魏晋文人诗赋吟咏,竹子从实用主义的苑囿中超拔而出
④汉高祖似乎还用它做过帽子
⑤竹子以它实用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眼界
⑥后来才是关于竹子的美学故事
A.⑤⑥②④③①B.②④⑤⑥③①C.⑤②④⑥①③D.②④①③⑤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5分)
雾霾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物, ① 。
主要表现为:
悬浮颗粒物进入呼吸道损害肺部,而且通过血液循环破坏身体其它器官。
5微米粒径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粒径以下的颗粒物几乎可以全部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并通过血氧交换进入血液中,影响肺、心脏等。
因此, ② 。
另外,随着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的悬浮颗粒物吸入增多,有害颗粒物就会伤害肺部,导致人体呼吸系统以至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患病。
从上可知, ③ ,可能会首先诱发呼吸道疾病,进而导致全身性疾病。
21.下面是张明同学给班主任李老师写的一封信,请指出其中三处错误,并改正。
(6分)
敬爱的李老师:
您好!
我是您2015届的学生张明,一到数月,我和几个同学都非常想念您,想在周六莅临您家拜访您,请您务必抽空见我们,我们渴望与您相聚。
您的学生张明
1月20日
①错误:
,改正:
②错误:
,改正:
③错误:
,改正: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梭罗说:
“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下,他就越是富有。
”在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1、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倡导传统主义”属偷换概念,应为“接通传统”)
2.C(传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此处绝对化了)
3.A(东西方诗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等方面看法不同造成的,此处因果倒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C、E(对1个2分选对5分)
5.“泻”:
以流水喻月光,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
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特点,这里以动景写静景,描绘出雾的轻飘状态。
洗:
写出了“叶子和花”在远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
杨柳的倩影像“画”在荷叶上似的,“画”字颇有拟人意味,仿佛有一双手在荷叶上绘画一般,写出了月影之美。
(4分)
6.衬托(或反衬)。
(1分)作者用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衬自己心中难以派遣的苦闷和哀愁。
(3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7.
(1)答A得3分,答E得2分,答B得1分(B“也就不可能走进北大任教”不是季羡林在《清华颂》中的表达,“这一切”指代的是前文中的“学习了新知”“学习有所收获”;C断章取义;D四篇文章均为季羡林的作品。
)
8.①表达了季羡林对两所学校深厚的情谊,直接展示季羡林的“神”和“魂”。
这样的笔墨使传记的记述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②引用传主的话,让传主自己站出来展示自己的思想,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③为作者解读传主的精神境界提供了依据。
(每写对一点得1分,写对三点得4分)
9.成功的因素之一是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华的求学历程成为季羡林日后学习新知、学有所获的根基。
成功的因素之二是传统文化的影响。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北大为他一生的治学提供了安身立命之地。
(每写对一点得1分,写对两点得3分)
启示部分学生可结合以上成功因素的一点或两点进行阐发,言之成理即可。
(2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1)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10.【B】除,授官
11.【C】
12.【A】错在“因此被免除了官职”。
13..
(1)弟确知道这次结盟,侯景怀有二心,城必定沦陷没落,就想向南边逃走。
(1分“贰”有二心;1分“奔”逃亡之意;1分“南”向南;2分句意)
(2)事情(杀侯景)没有成功,然而弟确被敌贼害死。
)
(1分“遂”完成;1分“而”表示转折,然而,但是;1分“为…所”表示被动;1分句意)
附翻译:
弟确,字仲正。
年轻的时候很勇猛,有文才。
大同二年,被封为正阶侯,食邑(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五百户,后迁徙封在永安。
他经常在家中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兵法,
当时的人都认为他的这些行为狂妄。
身边的人有的把这些说法对他进行劝谏,他说:
“将来我为国家破除敌贼,让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样。
”后被任命为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一场战役,弟确艰苦作战,所向披靡,敌人都害怕他。
弟确每当上战场面对敌人,精神.充盈饱满。
披挂铠甲,骑在马上,从早上到晚上,驰骋往返,不认为这是劳累的事,众多将领佩服他的强壮勇敢。
等到(叛军)侯景结盟(请求停止军事行动),(当时)弟确在外地,认为这是后患,请求召自己入城。
皇上下诏书,就任命弟确为南中郎将、广州刺史,增加封地二千户。
弟确知道这次结盟,侯景怀有二心,城必定沦陷没落,就想奔向南边。
携王听说之后,逼迫弟确入城,弟确还是不肯。
携王流着眼泪对他说:
“你想反叛吗?
”当时台使周石珍在座,弟确对石珍说:
“侯景虽然说想离开,却不解除对城的包围,用他的这种打算来推测,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召我入城,我没有看到这样做的好处。
”石珍说:
“皇上的圣旨象这样,你难道能推辞吗?
”弟确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携王非常愤怒,对赵伯超说:
“谯州,你替我杀了他,我要带着他的头颅上朝廷。
”伯超挥刀,看着弟确说:
“我是认识你,这把刀难道也认识你?
”弟确于是流着眼泪走出去,就进入城中。
等到侯景背弃盟约又围困城、城陷落的时候,弟确推开门,启奏高祖说:
“城已经陷落了啊。
”高祖说:
“还可以作战不?
”回答说:
“不可以。
我之前亲自与敌军格斗,形势危急,不可阻挡,亲自用绳索从城上往下吊,才得以到这里。
”高祖感叹说:
“我得到这城,也由我失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汕头市 金平区高一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