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docx
- 文档编号:30833772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7.70KB
古代汉语.docx
《古代汉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
二、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
古代汉语书面语的两个系统:
文言和古白话。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汉语书面语。
三、古代汉语的基本内容
古代汉语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和音韵,同时也讲授字典辞书检查方法、修辞和古书的注释和今译、实词格律等。
一、字典、词典与辞书
字典,是收载和解释文字的工具书,主要用来解决字音、字义和字形方面的问题。
词典,包括文言虚词词典,是收载和解释词汇的工具书。
辞书,是所有字词典的统称,包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专科词典、双语词典等各种字词典在内。
第二节字词典的编排方式
主要有四种:
部首法、音序法、四角号码法、义序法。
一、部首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汉字的形体偏旁对汉字进行分部来编排字、词典的方法,
部首始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分540部
第三章文字
第一节传统六书与汉字的结构
一、传统六书概说
(一)“六书”的含义
“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来的字及其结构方式。
“六书”从字面上讲是六种字和六种汉字结构的意思。
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形体结构的学说。
(二)“六书”的出现、细目和解说
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郑玄注《周礼·地官·保氏》引郑众:
“六书:
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
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论及六书说的本质,或以为是六种造字方法,或以为是战国以后的人们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有关字体分类的理论。
清代戴震、段玉裁认为,六书之中,真正与汉字形体结构有关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转注、假借是用字方法,这就是所谓“四体二用”说,现在持这种观点的较普遍。
二、汉字六书例解
(一)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字、月字就是这种字。
甲骨文中“人”象人体的侧视形,“女”象交手屈膝的妇人形,“目”象眼睛形,“自”象鼻子形,“又”象右手形,“马”象马的侧视形,“牛”象牛头形,“车”象两轮车形,“行”象四通的道路形,字形都近于画图,所画即为所表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
(二)指事
许慎《说文解字·叙》: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意思是说,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字和下字就是这种字。
指事是一种用抽象符号来指示出字义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字,并根据实际情况把指事字分为纯粹符号的指事字和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指示性符号的指事字两类。
1、纯粹符号指事字
如:
甲骨文中"一"、"二"、"三"、"四",都是积画而成,每一画都代表一个事物,这个事物可以任指,因而具有较大的抽象性;"上"、"下"是分别在一长画的上方或下方加一短横,利用长短两画的相对位置来表示出"上"和"下"的意思。
它们都是纯粹符号的指事字
2、以义会议的会意字
这种会意字不利用字形,而只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所表示的词汇义进行会意。
如:
“劣”从少力,本义是羸弱少力
(四)形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意思是说,形声字是按照字义所要表示的事物找一个有关的现成字来作形符造字,取一个比拟新字读音(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现成字作声符来跟它合成新字,江字、河字就是这种字。
形声字是由形符(也叫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形符是表义的偏旁,声符是标示读音的偏旁,分析形声字通常采用《说文解字》的术语,用"从某,某声"来表述。
如"江",《说文解字·水部》:
"江,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从水,工声。
"
1、形声字形符的作用
绝大部分的形声字的形符表示该字义的意义范畴。
如:
甲骨文中"膏"从肉,高声,本义是脂肪多;
极少部分的形声字的形符表示的是该字的本义
2、声符标音功能的变化
4、形符、声符的组合方式
根据形符和声符在字形中的组合方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八种。
1)左形右声:
河松理悟
2)左声右形:
期绵郸勃
3)上形下声:
花窜篇露
4)上声下形:
盎驾婆璧
5)内形外声:
闻莽鳯哀
6)内声外形:
阔围衷衢
7)形偏一角:
荆疆栽脩
8)声偏一角:
施從寐徒
在八种结构方式中,左形右声是基本形式,左声右形、上声下形和上形下声也很多,内形外声和内声外形为数较少,形符偏在一角、声符偏在一角是特殊结构形式,值得注意。
这三种组合方式的字有一定的数量,如:
"荆"从艸,刑声;"脩"从肉,攸声;"疆"从土,彊(qiáng);"栽"从木,(zāi)声;"施"从(yǎn),也声;""从止,从婦省,(duī)声;"從"从辵(chuò),从声;"寐"从(mèng)省,未声。
(五)转注
许慎《说文解字·叙》: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
转注一书,一直不清楚其含义。
"考"和"老"两例字,
所谓转注字看,其形体都不能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形体的范围,许慎所举的两个例字,在《说文解字》作如下解释:
老:
考也。
七十曰老。
从人毛匕,言须发白也。
凡老之属皆从老。
考:
老也。
从老省,声。
根据其解释,"老"属于会意字,"考"属于形声字。
因此今天研究六书和汉字,可以暂时不管转注这个术语及其含义,
(六)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表达某事物的一个词义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的字来寄托这个词义,如表县级行政长官的"令"字和"长"字就是这种字。
我:
甲骨文作、,象一种带齿的兵器形,本义是一种兵器,本为象形字。
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时,为假借字。
余:
甲骨文作、象以木柱支撑的房舍,本义是原始的地方住宅,本为象形字。
甲骨文卜辞和后世文献中用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时,为假借字。
一、汉字形体的含义
汉字的形体,是指汉字的书写外形,即通常所说的字体。
二、汉字的形体类别
今文字包括: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第三节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
古书中常见的形义分歧的字大别为三大类,即:
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
一、古今字
(一)何谓古今字
记录同一个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前后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叫古今字。
二、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异体字,古代称为或体、重文、俗字等。
(三)非异体字辨析
异体字同音同义,用法全同,能在任何情况下互相替代,这跟只有某一项意义相同的古今字和字义本毫无联系的通假字不同,故不能把古今字、通假字混同于异体字。
简化字始见时代一览表
先秦(公园前221年以前)
布(佈)才(纔)冲(衝)虫(蟲)从(從)达(達)队(隊)尔(爾)范(範)丰(豐)复(復複)干(幹乾)个(個)巩(鞏)谷(穀)挂(掛)后(後)回(迴廻)迹(跡蹟)秸(稭)借(藉)巨(鉅)卷(捲)克(剋)夸(誇)捆(綑)累(纍)泪(淚)里(裏)丽(麗)粮(糧)麻(蔴)蒙(濛矇懞)辟(闢)凭(憑)朴(樸)栖(棲)启(啟)气(氣)气(棄)洒(灑)杀(殺)舍(捨)沈(瀋)升(陞昇)兽(獸)它(牠)台(臺檯颱)涂(塗)冈(綱)无(無)席(蓆)向(嚮)衅(釁)须(鬚)异(異)踊(踴)余(餘)御(禦)岳(嶽)云(雲)灾(災)征(徵)致(緻)制(製)周(週)准(凖)共68字,占13.05%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碍(礙)办(辦)宝(寶)报(報)备(備)贝(貝)缠(纏)长(長)尝(嘗)车(車)称(稱)唇(脣)辞(辭)聪(聰)带(帶)单(單)当(當噹)递(遞)东(東)断(斷)堕(墮)发(發髪)粪(糞)盖(蓋)关(關)国(國)号(號)胡(鬍)会(會)继(繼)夹(夾)见(見)将(將)浆(漿)奖(獎)酱(醬)举(舉)据(據)昆(崑崐)困(睏)来(來)乐(樂)垒(壘)离(離)礼(禮)娄(婁)虏(虜)陆(陸)仑(侖)马(馬)买(買)卖(賣)麦(麥)脉(脈)门(門)黾(黽)千(韆)寝(寢)琼(瓊)秋(鞦)确(確)丧(喪)实(實)时(時)寿(壽)书(書)属(屬)随(隨)孙(孫)头(頭)洼(窪)万(萬)为(為)韦(韋)系(係繫)献(獻)写(寫)兴(興)凶(兇)岩(巖)痒(癢)页(頁)隐(隱)应(應)涌(湧)鱼(魚)与(與)郁(鬱)札(剳劄)质(質)众(眾)朱(硃)注(註)庄(莊)壮(壯)状(狀)共96字,占18.43%
三国·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爱(愛)笔(筆)床(牀)淀(澱)肤(膚)雇(僱)顾(顧)获(獲穫)家(傢)监(監)拣(揀)厘(釐)怜(憐)了(瞭)临(臨)乱(亂)猫(貓)岂(豈)佥(僉)窃(竊)热(熱)肃(肅)笋(筍)图(圖)袜(襪)习(習)尧(堯)渊(淵)韵(韻)折(摺)专(專)共32字,占6.14%
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
参(參)蚕(蠶)尘(塵)籴(糴)冬(鼕)刮(颳)壶(壺)还(還)桨(槳)节(節)尽(盡儘)竞(競)龙(龍)卤(鹵)面(麵)牵(牽)啬(嗇)师(師)势(勢)双(雙)粜(糶)稳(穩)乌(烏)亚(亞)犹(猶)誉(譽)毡(氈)占(佔)证(證)郑(鄭)种(種)共31字,占5.95%
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年)
边(邊)标(標)搀(攙)谗(讒)馋(饞)出(齣)刍(芻)呆(獃騃)担(擔)胆(膽)灯(燈)点(點)独(獨)对(對)赶(趕)冈(岡)观(觀)广(廣)画(畫)几(幾)茧(繭)荐(薦)旧(舊)惧(懼)亏(虧)类(類)炼(煉)练(練)两(兩)灵(靈)刘(劉)庐(廬)芦(蘆)炉(爐)驴(驢)罗(羅)霉(黴)梦(夢)庙(廟)难(難)鸟(鳥)扑(撲)齐(齊)迁(遷)亲(親)穷(窮)区(區)权(權)劝(勸)伤(傷)声(聲)圣(聖)湿(濕)帅(帥)虽(雖)体(體)条(條)铁(鐵)听(聽)厅(廳)务(務)雾(霧)显(顯)绣(繡)锈(鏽)阳(陽)养(養)医(醫)阴(陰)园(園)远(遠)灶(竈)扎(紥紮)斋(齋)症(癥)执(執)昼(晝)烛(燭)妆(妝)装(裝)浊(濁)共82字,占15.74%
明·清·太平天国
罢(罷)表(錶)别(彆)宾(賓)仓(倉)惩(懲)痴(癡)丑(醜)处(處)触(觸)夺(奪)儿(兒)坟(墳)奋(奮)妇(婦)归(歸)柜(櫃)轰(轟)怀(懷)坏(壞)欢(歡)环(環)鸡(雞)艰(艱)杰(傑)壳(殼)恳(懇)联(聯)么(麼)蔑(衊)恼(惱)脑(腦)聂(聶)仆(僕)签(簽籤)乔(喬)扫(掃)晒(曬)松(鬆)县(縣)响(響)协(協)亵(褻)悬(懸)义(義)
汉字简化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利用旧字,二是另造新字。
1、利用古字为简化字
2、另造新字为简化字
(四)繁简字的关系
二、古今词义的演变
即:
古今词义范围的不同、古今词义色彩的不同和古今词义轻重的不同。
(一)古今词义范围的不同
1、词义的扩大
指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扩大了2、词义的缩小
指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缩小了,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指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移到另一个范围。
其主要特点是,新义产生后,旧义一般不存在了。
如:
暂、汤、题、涕、脚等。
(二)古今词义色彩的不同
词义色彩指词义的感情色彩。
语言中有些词的词义具有感情色彩,并且在古今词义发展中发生演变,包括褒义变为贬义,贬义变为褒义,中性义变为贬义和变为褒义等,
第二节
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词的引申义
(一)引申定义及引申类别
引申就是延伸、派生;引申义是由本义延生出来的意义,也包括由引申义再延生出来的意义。
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再派生出来的意义称间接引申义。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
词义引申主要有并列式、链条式和混合式三种。
下面分别介绍。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词类活用
二、形容词、名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方位名词、人名等,古代汉语中这些名词都有活用为动词的。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前面已举到"富之"的"富"。
又如:
(三)数词活用为动词
数词一般作定语或谓语,有时活用为动词。
这种活用多限于基数词。
活用后或带宾语,或不带。
如:
(13)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诗经·卫风·干旄》)
三、活用与动宾语义关系
名词、形容词或数词活用为动词并带上宾语以后,动词和宾语之间构成一些特殊的语义关系,最突出的是使动、意动和介动关系,此外还有其他关系。
(一)使动关系
所谓使动,是指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由名词、形容词和数词活用来的动词带上宾语后,都可以含有这种意义。
(二)意动关系
所谓意动,是指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含有这类意义的词,常见于由名词和形容词活用来的动词,由数词活用来的动词不见有这种意义。
如:
(
(三)介动关系
所谓介动,是指动词隐含着一个语意介词,所隐含的介词和动词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修饰或限制动词谓语。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有时隐含介词,数词活用没有这种现象。
下面的例子是介动例:
(8)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战国策·楚策》)
长,在……做首领,含介词"在"。
利,对……有利,含介词"对"。
关于动宾意义关系,有三点值得注意。
1、古代汉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后可以构成上述特殊的动宾意义关系,同时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也可以跟宾语构成一般的动宾关系。
2、区别使动、意动、介动和其他意义关系,主要着眼于意义而不是结构形式,因此有时相同的动词带上宾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如:
(16)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劝学》)
(1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第八十章)
这两例中,"美"都活用为动词,但"美其身"是使自身完美,使动意义;"美其服"是认为他们的服饰漂亮,意动意义。
四、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的条件
名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和条件下实现的,因此根据其条件可以鉴别一个词是否活用。
这里介绍八种。
(一)名+名
只要构成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宾语;如构成主谓关系,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谓语。
如:
(1)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
(二)形(数)+名
构成动宾关系,形容词或数词活用为动词。
如:
(5)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荀子·天论》)
(三)名(形或数)+代词
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形容词或数词修饰。
如:
(9)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四)名(或数)+介词结构
名词或数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介词结构常用去补充说明动词谓语。
如:
(12)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二十四年》)
(五)能愿动词+名(形或数)
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一般是修饰限定动词的。
如:
(14)岂无相不当侯邪?
且固命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六)副词+名(或数)
名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副词可以修饰动词而不修饰名词或数词。
如:
(18)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七)所+名(或形)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辅助性代词"所"只能和动词性成分组合成所字结构。
如:
(八)名+而+名、动+而+名、名+而+动
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连词"而"一般不连接名词性成分,而是连接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
如:
(23)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盐铁论·刺相》)
五、名词用作状语
前面说过,名词在一般情况下用作主语、宾语或定语,但用作状语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而且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可以作状语,古汉语中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和一般的普通名词,都可以作状语,并能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
(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或处所。
(二)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工具或方式。
(三)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依据。
(9)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起义》
(四)表示对人的态度,即把宾语当作状语"名"表示的人或事物对待。
(五)表示比喻,认为主语像状语"名"一样。
名词作状语的位置和一般的主语有些相似。
辨别的方法有二:
一是看前面是否另有主语,如果另有主语,则“名“是状语;如果没有主语,看能否补出主语,能补出主语的,"名"也是状语;如果难以补出主语,只好依靠上下文确定名词作状语。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词序
二、宾语前置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条件是:
宾语是疑问代词,如"谁""何""奚""安""胡""曷"等,这类词用作宾语,在古汉语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的前边。
1、置于动词前。
如:
(1)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
欺天乎!
(《论语·子罕》)
2、置于介词前。
如:
(7)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条件是:
宾语必须是代词,包括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如果是名词,不能前置;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包括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如:
(18)吾爱之,不吾叛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9)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前置
条件是:
用代词复指宾语。
宾语包括名词、代词或词组,复指代词主要用"是"或"之"。
如果宾语本身是代词,复指代词一般不用"是"而用"之"。
如:
(29)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四)宾语不用代词复指直接前置
1、代词"是""尔""吾"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如:
(34)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齐桓公伐楚》)
2、介词"以"的宾语常前置,宾语包括代词"是"或名词。
如:
(3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闻焉。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
现有三种形式:
数词+动词、动词+数词、动词+者+数词。
(一)数词+动词
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之前。
这种数词在句中作状语,译成现代汉语要用数量词组并且移到动词后边。
如:
(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墨子·公输》)
(二)动词+数词
动词做主语,数词作谓语(有“众多”意)这种词序意在强调数量多。
如:
(3)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三)动词+者+数词
在第2种格式上加代词“者”形成。
“动词+者”是名词性者字结构,作主语,数词作谓语。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常见判断句的构成
(一)四种基本格式
古代汉语表示判断,一般不用现代汉语判断词"是",而是用虚词"者""也"帮助表达判断作用,常见的有如下四种格式。
1、"……,……也"式
在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语气。
如:
2、"……者,……也"式
在主语后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表示强调,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语气。
3、"……者,……"式
在主语后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表示强调,谓语后不用语气词"也"。
4、"……,……"式
"者""也"都不用,直接用主语和名词谓语组合。
如:
(
(二)否定判断的构成及主语省略
1、否定判断的构成
现代汉语否定判断在判断谓语前加否定副词“不”表示,古代汉语则是加否定副词“非”,构成:
主语+非+名词谓语。
五、“维(惟)、非、即、乃、皆”等不是判断词
"维(惟)"、"非"、"即"、"乃"等有时可以加在判断句谓语之前,很像判断词,有些学者因此认为是判断词,实际上不是。
如:
第四节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
一、意念被动句和被动句式
(二)被动句式
句中有被动形式标记的词,这种被动句叫被动句式
古代汉语中,标记被动的词有"于(於)""为""见""被",并分别构成“于(於)”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见”字被动句和“被”字被动句,有的还构成多种被动形式。
二、“于(於)”字被动句
“于”和“於”是时代先后的差别,先秦早期用“于”,春秋以后用“於”,用来构成被动句式,没有明显的差别。
“于”是介词,用来引出被动句中的施动者,句式:
动+于+施动者。
三、“为”字被动句
“为”字被动句用“为”引出施动者。
“为”是介词,并表示被动义。
这种句式或省去施动者,或在句中动词谓语前加“所”,或施动者不用“为”而用“于”引出,从而形成多种句式。
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一)为+施动者+动词
(二)为+动词
“为”后省去施动者。
如:
)
(四)为+所+动词
四、见字被动句
“见”字 被动句直接用“见”表示被动。
有两种结构形式。
(一)见+动
(二)见+动+于+施动者
五、被字被动句
“被”字被动句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主要有两钟种结构形式。
(一)被+动
把"被"字直接放在动词前面。
战国后期开始出现这种被动句式。
如:
第五节副词
一、程度副词
(一)表示程度高、深或大
这类副词有"最、大、甚、至、极、尤、颇"等。
二、范围副词
(一)表示全部
这类副词有"皆、尽、悉、举、遍、并、俱、咸、毕、胜、共"等。
其中"举、毕、胜"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如:
(三)表示仅只
这类副词有"但、独、特、直、徒、第(弟)"等。
其中"但、独、直、徒、第(弟)"的意义和用法古今差别较大,这些副词在古汉语中相当于现代汉语"只"。
如:
()
三、时间副词
古汉语中时间副词较多,可分为八类,即表正在:
方、正、鼎;表曾经:
已、既、业、尝、曾;表承继:
遂、乃、即;表随即:
旋、寻、随、便;表终竟:
终、竟、卒、迄;表才始:
才、始、适、甫;表暂时:
暂;表经常:
常、恒;表将要:
将、且。
这些时间副词多数古今意义变化不大,下面介绍几个变化较大的时间副词。
(
五、情态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性质情态的副词叫情态副词。
有:
稍、渐,诚、信,果、固,反、顾,曾,且等。
其中“稍、诚、信,固,顾,曾,且”古今意义差别较大。
七、否定副词
(一)不、弗
这两个副词都表示一般性否定。
"不"古今用法相同,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又可否定形容词。
"弗"一般只否定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一般不带宾语。
八、谦敬副词
歉敬副词是表示自谦和敬人的副词,主要作用是向人表示尊敬,因为自歉的目的也是尊敬别人。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歉敬副词有:
"请、谨、敢、幸、辱、惠、窃、伏、忝、猥"等,其中“请、幸、辱、惠”等是敬人副词,“谨、敢、窃、伏、忝、猥”等是自歉副词。
(一)敬人副词
敬人副词"请、幸、辱、惠"本来分别是请求、谨慎、敢于、幸运、屈辱、恩惠等意思,用作副词后,这些意思都不明显,有的甚至消失,仅表示一种敬意,有的也不好译出。
(二)自谦副词
自谦副词"谨、敢、窃、忝、猥、伏"本来分别是谨慎、胆敢、私自、伏地、辱没、卑贱等意思,用作副词,这些意思也不很明显,仅表示自歉,从而达到尊敬对方的目的,多数也翻译不出来。
其中"伏"多用于臣子对皇帝的言辞或上书中。
第六节代词
指示代词:
之、是、斯、此、兹;其、彼、夫;若、尔、然;焉、诸、他。
人称代词:
我、吾、余(予)、朕;女(汝)、尔、乃、而、若;之、其、彼、夫。
疑问代词:
谁、孰;何、胡、奚、曷;安、恶、焉。
无定代词:
或、有;莫、无。
辅助性代词:
者、所。
学习代词,要认识和了解古代汉语有哪些代词,掌握各种代词的用法特点。
一、指示代词
(二)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