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 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30829680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7.34KB
届 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 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 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 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 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河南省名校联盟
押题卷
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②西周的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从材料关键词“‘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分封制宗法制,故①项正确,从材料关键词“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按照宗法制的原则维系着,故②项正确;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从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始的,故③项错误;从“‘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最高统治者“共主”周王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④项正确;所以符合题意的①②④,选D。
2.管仲为相齐国期间,齐桓公与管仲论政。
齐桓公想要扩大税收来增强国力,然而管仲却认为:
“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
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最好、最理想的办法是“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
据此,管仲提出了“寓税于价”的办法。
在具体办法上,管仲给出了简单却影响深远的七个字:
“唯官山海为可耳”。
对材料中管仲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政府向百姓征收赋税
B.主张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C.成为以后中国盐铁官营制度的思想渊源
D.有利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管仲认为税收是有形的,直接向人民收取财物,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
最好、最理想的办法是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使纳税者看起来没有纳税而实际上已经纳了税,这样就可以收钱还不至于造成百姓心理上的抵抗。
在具体办法上就是煮海成盐,开山成铁,只要把山、海的资源垄断起来,就可以把盐铁的经营买卖控制起来,进而从中获利,为以后盐铁专营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
从材料可看出管仲主张政府征收赋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的变化,故B项错误;管仲的思想是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故D项错误。
3.当代许多学者认为唐代许多女性着装都很“开放”,但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
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女性多穿“羃”,“全身障蔽,不欲路途窥之”。
到武则天执政后,“帷帽大行,羃渐息”,到中宗即位后,再也看不到穿戴羃的了。
这说明
A.史料记载往往违背历史真实
B.学者们的观点大多偏颇无据
C.唐代女性
着装实无法考证
D.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史料论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一般印象唐代女性都很“开放”,从来没有遮蔽,这样说总体上是可以的,但严谨一点,就要指出在唐朝的不同阶段,其实有所不同,这说明了历史的真实性需要史料论证,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往往违背”;学者的观点大多有据可证的,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无法考证”。
4.在宋代婚姻中“婚姻不求门阀”被认为是为广泛的婚姻态度,位极人臣的宰相在挑选女婿儿媳时亦不特别看重门第,如宋宰相王旦即“婚姻不求门阀”。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在宋代
A.婚姻制度受当时统治阶级的政策影响很大
B.门阀士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C.婚姻制度受理学影响较大
D.婚姻不再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宋代政府重文轻武,改革科举制度,政府大量使用文人做官,这导致宋人在婚姻中“婚姻不求门阀”。
所以A项正确;在宋代门阀士族没有退出历史舞台,B项错误;理学在宋代还未被统治阶层接受并作为官学,宋代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还是有限的,C项错误;D项表述绝对化,排除,所以选A。
5.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州总叙》载:
“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平?
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从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洵同,即在下欲议之人,亦先有公举,可不谓周乎?
”材料反映出魏源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宣传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C.探索中体西用的途径
D.介绍和肯定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大意为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四年选举一次领导人,每届任期四年。
四年一改选。
官吏也是选举产生,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并未涉及主张学习西方,只是单纯的介绍西方的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D项正确。
根据材料“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可知道该国实行总统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故B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魏源属于抵抗派,故C项错误。
6.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发展海军抵抗外国的侵略
C.顺应历史潮流发展海军
D.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所述,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只是应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被动反应,而不是基于对世界大潮有着真正认识而主动进行的,且海军的发展很大程度受海患严重与否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本身是为了应对西方侵略、维护封建统治而开展的运动,发展海军的过程中存在很大局限性,表明近代中国发展海军是被动且缺乏远见的。
故本题选D项。
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只是被动的接受和本能的反映,没有认识到发展海军是世界的潮流,排除AC两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发展海军的目的是抵抗外国的侵略,排除B项。
7.如图所示1926-1936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单位:
百分比;工业有纤维、食品等;重工业有机器、金属等)。
由该图可以看出
A.重工业基础薄弱
B.外国加强了对华资本输出
C.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D.民族工业发展受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轻工业品进口呈下降趋势,出口在上升;重工业基础薄弱,但进口和出口都在增加,说明此时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状况,A项只说重工业,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列强的侵略信息,无法推出外国加强了对华资本输出,排除B项。
8.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根据安排,在国家整个基本建设850亿元的投资中,重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运输共628亿元,占74%;农业120亿元,只占14%;轻工业37.5亿元,仅占4.4%。
“三五”计划期间,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和铁路运输的投资,占该地区总投资的72%。
这说明国家三线建设
A.受政治运动影响很大
B.积累率过高,投资结构不合理
C.发展封闭
内向型经济
D.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三线建设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造成农、轻、重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结构显然不利于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故B项正确。
政治运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排除。
CD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9.阿里斯提德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政治家、军事家,绰号“正义的”。
前483至482年间他被雅典人以陶片放逐。
残留的陶片上,人们指控他“通波斯”及粗暴对待恳求他的人。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在投票的当天,有一个不识字的市民走到他面前,要求他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提德”的名字。
他照办了,然后问那个市民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他有什么做错的地方。
那个市民回答:
“他没有做错什么,我甚至不认识他。
不过我讨厌到处听到人们称赞他‘正义’”。
此材料意在说明在雅典
A.每个公民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愿望
B.民主政治的广泛性和客观性
C.民主决定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
D.民主政治约束了官员的不良行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他没有做错什么,我甚至不认识他。
不过我讨厌到处听到人们称赞他‘正义’”强调的是雅典陶片放逐法的弊端即民主决定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故C项正确。
ABD阐述的是陶片放逐法的进步性,故排除。
10.伏尔泰是最重视中国儒学文化价值的启蒙思想之一,他在撰写第一部人类文明史《论风俗》时,有意把中国古代史安排在第一章第二章的重要位置,以此来反驳《圣经》历史是人类唯一历史的谬论,伏尔泰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法国
A.人文主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出现了严重的宗教和社会危机
C.民主政治制度已经确立
D.自然科学发展迅速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时的法国等级制度森严,人文主义思想被普遍接受不符合当时法国的国情,排除A。
伏尔泰倡导儒家的人文精神,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法国国内政局动荡,出现了严重的宗教和社会危机,因此他借助中国的儒家文化来宣传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故B项正确。
法国民主制度最终确立在1875年,故排除C项。
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11.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德、日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一体化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
以上材料说明
A.外交关系拆除各种围墙藩篱
B.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大国关系
C.国际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D.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大国之间关系的变化,所以B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国际格局的变化与大国关系的变化直接的关系,所以排除A、C。
材料没有提到经济全球化,故排除D。
12.“(他们)想纯粹依照视觉描写物体。
例如画苹果不为是它是圆的、呈红色等概念性的知识所囿限,而只是按照眼睛所看到的情景来描写。
因而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
”材料中的画家们属于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由材料中的“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信息可知,该画家注重对自然的瞬间感觉,这体现了印象画派的特征,故选C项。
浪漫主义流派注重对色彩的运用,现实主义流派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描述,现代主义流派强调反传统,画面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故排除A、B、D三项。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
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
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
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
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
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答案】
(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解析】
【详解】
(1)特点:
从材料中“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可以看出《大清民律草案》编纂时参考了西方法律。
国内背景:
结合所学,“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主要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和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等方面进行思考。
直接原因:
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910年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自然使得其法典不能施行。
(2)原因:
结合材料“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可知原因主要是“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
条件:
根据所学可知,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基本历程:
结合材料,在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时,我国开始第三次起草民法典;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加快起草民法典,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
特点:
结合所学,中国民法典发展的特点是民法典的完善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有利因素:
结合所学,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主要在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方面。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清末‘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
他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
(要求:
可对观点进行评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
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是由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
示例一 此观点不正确。
理由:
科举制度在近代中国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并不是由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由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造成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
示例二 此观点正确。
理由:
科举制不仅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科举制的废除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动荡。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概括出观点,即该学者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严重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认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的。
然后对该观点结合史实评述即可。
赞同该观点,可从科举制的作用回答,如有利于公正选举人才,其废除使得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不赞同该观点,可从近代中国社会动荡的原因回答。
请考生在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一道题给分。
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
“清末各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各种教科书务必合于共和国宗旨,禁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民间流行的教科书凡内容与形式具有封建性而不符合共和国宗旨者,即予改正;废止小学读经;注重小学手工科……”随后,教育部又颁布文件明确规定了小学校所需要学习的课程以及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如“第一条:
小学校应该遵小学校令第一条之宗旨教育儿童,凡与国民道德相关事项无论何种科目均应注重指示,知识技能宜择生活上所必需者教授之,务令反复熟习应用自如,儿童身体宜期其发达健全,凡所教授必适合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度,对于男女诸生应注意其特性及将来生活施以适当之教育……”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小学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小学教育改革
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答案】
(1)近代化目标明确;清除封建性,渗透共和国宗旨;体现男女平等;注重实用技能;强调道德教育。
(每点,等出其中任意4点
(2)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小学教育的正常教学有了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为民国今后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
(1)根据材料“清末各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各种教科书务必合于共和国宗旨”“民间流行的教科书凡内容与形式具有封建性而不符合共和国宗旨者,即予改正;废止小学读经;注重小学手工科”“凡与国民道德相关事项无论何种科目均应注重指示,知识技能宜择生活上所必需者教授之,务令反复熟习应用自如”等信息,围绕教育内容可从目标、性质、侧重点等角度概括民国初期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2)关于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对思想解放、人才培养、国民素质、文化、教育等方面思考作答。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整个战役中,法国损失了约10万人,其他同盟国损失了2万人,德国损失了45,000人。
这些损失还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进攻所蒙受的损失的一半。
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
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的原因。
虽然这些指责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
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
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法国的进攻特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法国失败的原因。
【答案】
(1)不同:
一战中德国、法国双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双方伤亡和战争物资消耗很大。
二战中德国以突袭战术、高机动性包围法军主力,实现了短期内迫使法国投降的目的。
(2)原因:
长期对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助涨了其侵略气焰;失去了东线的牵制,仅有英国微薄的支持;意大利趁火打劫进攻法国,法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法国损失了约10万人,其他同盟国损失了2万人,德国损失了45,000人”并结合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战术和伤亡人数等进行比较回答。
(2)由材料“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巨大灾难
原因”,结合所学,从法国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由材料“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可见英国支援程度低,法国孤立无援。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
……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依凭,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消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陈寅恪并非历史悲观主义者,但他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停滞不前,也是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造成的。
……他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试图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国文化的再建与辉煌,寻找可行的途径。
而隋唐和明清之交,恰是两个为传统文化带来不同发展状况的时代,一为繁荣,一为衰败。
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该是相当清楚了。
——摘编自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概括陈寅恪认为中国文化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寅格学术研究
特点。
【答案】
(1)原因:
西方的侵略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性;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停滞不前;西方文化的传播。
(2)特点: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注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具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以史学为切入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学术自由,坚守独立精神。
【解析】
(1)据材料“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由于其自身的停滞不前,也是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造成的”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他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试图以自己的研究,为中国文化的再建与辉煌,寻找可行的途径”、“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 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 名校 联盟 押题 卷文综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