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
- 文档编号:30828941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84KB
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
《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届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
南京市各区2016届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阅读
七、古诗文阅读
【高淳】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
(15分)
初晴游沧浪亭
【北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乙】
韬光纪幽
环西湖之山凡三面,西山最佳;据西山之佳惟四寺,灵隐为最胜;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
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其始由西北隅上山,路险峻,曲折蛇行,两旁皆岩崖斗绝,数里中连属不断。
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①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日光漏木叶下,莹净如琉璃可爱。
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峰回路转,客或先后行相失,望见树隙中微有人影,往往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
(【明】史鉴《西村十记·韬光纪幽》节选)
①兔丝女萝:
植物名。
6.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
(1)曲折蛇行()
(2)兔丝女萝之属蔓延而罗生()
(3)犹徘徊不忍去()
7.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环西湖之山/凡三面B.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
C.遇/会心处D.悠然遐想者/久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9.【甲】诗【乙】文各记一亭,沧浪亭“”,韬光亭“”(用诗文中关键词填空),都抒发了作者在自然山水面前闲适愉悦、流连忘返的心情,这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的所写的“”一样。
(3分)
10.赏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
娇云浓暖弄阴晴
11.【甲】诗和【乙】文中都描写了“鸟鸣”,有何共同的作用。
(2分)
[参考答案]
(一)(15分)
6.(3分)
(1)像蛇一样
(2)类(3)离开(每空1分)
7.(2分)B
8.(3分)禽鸟听见人的声音近了,就边飞边叫,边飞边舞,好像报告客人到了的样子。
9.(3分)静幽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2分)句中的“弄”字,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娇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11.(2分)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鸟鸣来侧面衬托出环境的幽静,表现出作者悠闲喜悦之情。
附:
总共有三面围绕西湖的山,其中西山最好;占据西山的佳处只有四个寺,灵隐寺是其中最好的;统率灵隐寺的优美景色有五个亭子,韬光亭是最幽静的。
韬光亭在韬光寺后面的北高峰下,我们开始从西北角上山,路很险峻,曲折得像蛇在爬行,两边都是山峰悬崖,陡峭隔绝,几里路上连续不断。
美好的树和美丽的竹子在这里长得很茂盛,兔丝女萝之类的植物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延伸,并且分散地生长,树阴交叠,绿色密密地遮掩着,太阳光从树叶下面泄露下来,莹洁干净像琉璃一样召人喜爱。
禽鸟听见人的声音近了,就边飞边叫,边飞边舞,好像报告客人到了的样子。
山峰回环,路
跟着转弯,有的游客有先有后走散了,看见树的缝隙中隐约有人影,常常远远地相互呼叫和应答,遇到称心的地方,就靠着树休息,垫着草坐下,悠悠地遐想很久很久,再起身行走,走了一段又停止,还是犹豫着舍不得离开。
【鼓楼】
(一)阅读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4分)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①白雪归青冢②,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三春:
暮春。
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9.阅读全诗,将下面的赏析语段补充完整。
征人苦何其多!
一苦“远”,“金河”到“玉关”,行军万里。
二苦“久”,“
(1)a”“
(1)b”,战事不休。
三苦“
(2)”,三春之时仍白雪覆盖。
征人怨何其深!
诗人运用了昭君青冢的典故,意在(3)。
(1)a:
b:
(用诗中词语填空)(1分)
(2)(根据语段内容,填写一个字)(1分)
(3)(2分)
[参考答案]
(一)(4分)
9.
(1)(1分)a.朝朝(或“岁岁”)b.岁岁(或“朝朝”)
(2)(1分)寒(或冷)
(3)(2分)表达征人不得归乡的痛苦(或表达征人长眠塞外的担忧,悲凉)
【建邺】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7分)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下雪的早晨(节选)
艾青
想起夏天的树林,
树林里的早晨,
到处都是露水。
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赤着脚,
从晨光里走来,
他的脸像一朵鲜花,
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
他的小手拿着一根竹竿,
他仰起小小的头,
那双发亮的眼睛,
透过浓密的树叶,
在寻找知了的声音……
他的另一只小手,
提了一串绿色的东西——
一根很长的狗尾草,
结了蚂蚁,金甲虫和蜻蜓,
这一切啊,
我都记得很清。
8.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牧童》诗中的“六七里”“三四声”写出了原野的辽阔和乡村傍晚的热闹。
B.《牧童》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C.艾青在原诗中由下雪的早晨想到夏日里在大自然中嬉戏的孩童,构思精巧。
D.“这一切啊,我都记得很清”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和对自然的热爱。
9.如果你和这两个孩童相遇,结合诗歌内容合理想象,完成下面的小剧本。
(5分)
舞台提示:
()
小孩:
去我的树林吧,那里有露水,有树叶,有狗尾草,还有各种小虫子……
牧童:
我不去,这里也很美啊,你看月
亮多漂亮!
小孩:
牧童:
我:
你们说的都令人神往。
的确,生活的乐趣源于自然的馈赠,更来自人率真的举止和烂漫的童心。
[注释]舞台提示:
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等。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0-12题。
(11分)
养生记道(节选)
[清]沈复
洁一室,开南牖①,八窗通明。
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
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②旁设小几一。
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张。
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
晨入园林,种植蔬果,刈草
,灌花,莳③药。
归来入室,闭目定神。
时读快书,怡悦神气,时吟好诗,畅发幽情。
临古帖,抚古琴,倦即止。
知己聚谈,勿及时事,勿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辩是非。
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④礼节。
小饮勿醉,陶然而已。
诚然如是,亦堪乐志。
[注释]①牖:
窗户。
②楚楚:
整齐的样子。
③莳:
栽种。
④徇:
遵循,顺从。
10.翻译下面句子。
(5分)
(1)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
(2)或约闲行,不衫不履,勿以劳苦徇礼节。
11.用/为下列句子标两处停顿。
(2分)
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小几一。
12.沈复重养生有雅趣,他和五柳先生的雅趣有何异同?
结合上文和课文内容分析。
(4分)
异:
同:
[参考答案]
(一)(7分)
8.(2分)A
9.(5分)
(1)(3分)舞台提示:
小孩、牧童和我在黄昏后(时间1分)的原野上(地点1分),小孩赤着脚,手提狗尾草,兴冲冲地走向牧童,牧童穿着蓑衣,悠然自得。
(有对人物的介绍或描述得1分。
意对即可)
(2)(2分)小孩:
那里还可以光着脚踩在泥巴上哦!
(用狗尾草把虫子串起来也很好玩!
)
牧童:
这里也可以躺在地上看月亮呢!
(躺在草地上看月亮也很快乐呢!
)
(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写孩童有趣的举动,意对即可)
(二)(11分)
10.(5分)
(1)(2分)不要多摆放供赏玩的器具,(以免或以致于)引诱心神,扰乱视线。
(意对即可)
(2)(3分)有时相约悠闲出行,不讲究穿戴(写“不穿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鞋子”也可,但不能写“不穿衣服不穿鞋子”),不因为遵循礼节而劳心苦力(或不要劳力劳心地顺从礼节)。
11.(2分)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一小几。
12.(4分)
异:
沈复喝酒“小饮勿醉,陶然而已。
”在追求精神愉悦的同时能够自我克制;(1分)五柳先生喝酒是“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更追求精神的愉悦。
(1分)
同:
沈复和五柳先生都爱喝酒、好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沈复读书“时读快书,怡悦神气。
”五柳先生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
”都追求读书的会意(1分)。
这两人都是情趣高雅,性情淡泊之人(1分)。
参考译文:
打扫干净一间房子,在南边开窗户,八扇窗子采光。
不要多摆放供赏玩的器具,(以免)引诱心神,扰乱视线。
安放大床、长几各一张,笔、砚摆放整齐,旁边设小几一个,挂字画一幅,频繁更换字画,几上放喜欢的书一二部、古人字帖一本、古琴一张。
心眼之间,常要一尘不染。
早晨进入园林,种植蔬菜瓜果,锄草,浇花,栽药。
回来进入净室,闭上眼睛安定神情。
时而读愉快的书,使神气快乐愉悦;时而吟好诗,使幽情得以畅达抒发。
临摹古人字帖,弹奏古琴,疲倦了就停止。
知己朋友聚会,谈话的内容不涉及时事权势,不褒贬人物,不争辩是非。
有时相约悠闲出行,不讲究穿戴,不因为遵循礼节而劳心苦力。
少喝点酒但不要喝醉,舒畅快乐就够了。
假如确实能这样做,也可以娱乐志趣。
【江宁】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
(15分)
【古诗阅读】
北山①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①北山:
指南京钟山。
②陂:
池塘。
7.第一、二句中,“
”字生动地写出了青葱的北山染绿了池水,“
”一词写出了碧绿的春水波光闪闪。
(2分)
8.第三、四句中,诗人外在的行为透露了他内心的情感。
请试做分析。
(2分)
【古文阅读】
栖霞①
〔明〕张岱
戊寅冬,余携竹兜一、苍头②一,游栖霞,三宿之。
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③,是大可恨事。
山顶怪石巉岏④,灌木苍郁,有颠僧住之。
与余谈,荒诞有奇理,惜不得穷诘之。
日晡⑤,上摄山顶观霞,非复霞理,余坐石上痴对。
复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
一客盘礴
余前,熟视余,余晋与揖,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坐与剧谈,庵僧设茶供。
伯玉问及补陀
,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
《补陀志》方成,在箧底,出示伯玉,伯玉大喜,为余作叙。
取火下山,拉与同寓宿,夜长,无不谈之,伯玉强余再留一宿。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栖霞:
南京栖霞山。
②苍头:
年龄大的仆人。
③黥劓:
破坏。
④巉岏:
山石险峻、高耸。
⑤晡:
下午三点到五点。
盘礴:
随意地坐着。
补陀:
浙江普陀山,在海中的一小岛上。
9.用斜线(/)为下列句子各标出一处停顿。
(2分)
(1)庵僧设茶供
(2)取火下山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是大可恨事
(2)非复霞理
(3)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4)因坐与剧谈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伯玉问及补陀,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
12.上文中“余坐石上痴对”与《湖心亭看雪》中“莫说相公痴”都提到作者的“痴”,他
既痴迷于,又痴迷于。
(2分)
[参考答案]
(一)(15分)
7.(2分)输滟滟
8.(2分)示例:
“细数落花”“缓寻芳草”两个外在行为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抒发了诗
人爱春惜时的情感。
(如从“坐久”“归迟”角度写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也可以。
外在行为1
分;情感1分)
9.(2分)
(1)庵僧/设茶供
(2)取火/下山
10.(4分)
(1)遗憾
(2)不再(不再是)(3)……的样子(4)于是,就(每空1分)
11.(3分)伯玉问到普陀山,我因为那一年正好从海上朝拜回来,谈到它感到非常熟悉。
(每句1分,意对即可)
12.(2分)山水之乐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意对即可,每处1分)
参考译文:
戊寅冬,我携着一个竹兜,带着一个仆人,游栖霞山,住了三个晚上。
山上下左右,整齐的岩石非常好看,上面刻满了佛像,这些佛像与杭州飞来峰一样都受到破坏,这确实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山顶怪石非常险峻,灌木苍绿繁茂,有一个精神失常的和尚住在上面。
他与我聊天,言语荒诞但有奇理,可惜不能一直追问下去。
下午五点的时候,我攀上山顶去看晚霞,不再是去了解晚霞形成的原理,我坐石上痴痴地看着它。
之后我再次走到庵的后面,看到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在栖霞山麓下,山河辽廓之感油然而生。
(我看到)一个客人盘坐在我前面,他仔细地打量着我,我走上前行礼并询问他,原来是萧伯玉先生,于是坐下和他畅谈,庵僧摆放茶供。
伯玉问到普陀山,我因为那一年正好从海上朝拜回来,谈到它感到非常熟悉。
我的《补陀志》一书
刚刚写成,在箧底,我拿出给伯玉看,伯玉非常高兴,为我的书作序言。
(晚上)我们取火下山,我要他和我一起住,夜很漫长,我们没有不谈的,(第二天)伯玉又要求我再陪他留一夜。
【溧水】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14分)
邓哀王曹冲传
邓哀王冲字仓舒。
少聪察岐嶷①,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
“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
“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
“儿衣在侧,尚啮,况鞍悬柱乎?
”一无所问。
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
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②者,前后数十。
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建安十三年疾病,年十三,太祖亲为请命。
及亡,甚哀。
文帝③宽喻太祖,太祖曰: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言则流涕。
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
(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岐嶷(qíyí):
出自《诗·大雅·生民》,形容少年聪慧。
②宥(yòu):
宽容,饶恕。
③文帝:
魏文帝曹丕。
8.用“/”给下列两个句子正确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2分)
(1)邓哀王冲字仓舒
(2)文帝宽喻太祖
9.下面加点字含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及亡,甚哀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B.咸莫能出其理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C.是以忧戚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D.为鼠所啮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2)儿衣在侧,尚啮,况鞍悬柱乎?
11.《魏略》曰:
文帝常言“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文帝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
选文文意作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一)(14分)
8.(2分)
(1)邓哀王冲/字仓舒
(2)文帝/宽喻太祖
9.(3分)D
10.(4分)
(1)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的样子。
(2)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
11.(5分)首先是因为曹冲本人天资聪慧(少聪察岐嶷),且心地宽厚仁爱,通情达理(仁爱识达)(2分);其次是因为曹操偏爱和赏识曹冲,几次对大臣称赞曹冲,有想把王位传于他的意思(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2分)最后曹冲的死让曹操极为难过,曹丕劝慰曹操的时候,曹操流着泪说: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显然,如果曹冲活着,曹丕等人肯定是无法与其争夺继承人的位置的。
(1分)
【参考译文】
邓哀王曹冲,字仓舒。
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
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太祖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
曹冲说:
“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
”太祖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
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
太祖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
曹冲对他说:
“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动去自首。
”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的样子。
太祖问他,曹冲回答说:
“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
现在单衣被咬了,所以难过。
”太祖说:
“那是瞎说
用不着苦恼。
”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太祖笑着说:
“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
”一点也没责备。
曹冲心地仁爱,识见通达,都像这件事情所表现的那样,本应犯罪被杀,却被曹冲暗中分辩事理而得到帮助宽宥的,前后有几十人。
太祖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要把王位传给他的意思。
建安十三年(208),曹冲十三岁时,他得了病,病得很重,太祖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
到了曹冲死去时,太祖极为哀痛。
文帝宽解安慰太祖,太祖说:
“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
”一说就流下眼泪,太和五年(232),加封曹冲谥号为邓哀王。
【联合体】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
(14分)
题断桥春望图
〔明〕李流芳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便魂消欲绝!
还谓所知:
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
盖山水相映发①,他处即有,澄波巨浸②不及也。
壬子正月以访旧重至湖上辄独往断桥,徘徊终日。
翌日为杨谶西③题扇曰:
十里西湖意,都来在断桥。
寒生梅萼小,春入柳丝娇。
乍见应疑梦,重来不待招。
故人知我否?
吟望正萧条。
又明日,作此图。
小春四日,同子阳、子与夜话偶题。
(选自《西湖卧游图题跋》)
[注释]①映发:
辉映。
②澄波巨浸:
水波清澈的大湖。
③杨谶西:
人名,后文子阳、子与也是人名。
8.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2分)
壬子正月以访旧重至湖上辄独往断桥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便魂消欲绝()
(2)澄波巨浸不及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
11.试赏析诗句中“春入柳丝娇”的“娇”字的妙处。
(3分)
12.文中说“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便魂消欲绝”,正对应诗
中“,
”(填原句)。
描绘西湖风景,文侧重表现了▲之美,诗抓住了▲之美和▲之美。
(4分)
[参考答案]
(一)(14分)
8.(2分)壬子正月/以访旧重至湖上/辄独往断桥(一处1分,每多划一处扣1分)
9.(2分)
(1)消失(或:
断)
(2)赶得上、比得上(一题1分)
10.(3分)湖上水波荡漾,天色微明(1分),仿佛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树上(1分),皎洁的月光照进房屋里(1分)。
11.(3分)“娇”字既表现了初春柳丝的柔嫩(1分),又将柳丝人格化,使人感到柳丝好像娇弱的孩子或娇媚的少女(1分),读来生动、亲切(1分)。
12.(4分)十里西湖意都来在断桥(1分);水(或:
湖、波)、梅、柳(每空1分)
【六合】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
(15分)
【古诗阅读】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剌①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②。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③坏寒螀④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⑤青,秦淮碧!
〖注释〗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公元1332年任职江南,移居金陵。
②畴昔:
从前。
③胭脂井:
在今南京城内。
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被擒。
④寒螀jiāng:
寒蝉。
⑤蒋山:
钟山。
6.这首词将山川风物依旧和六朝繁华不再进行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怀古感慨,下片中“”三字用直白的语言表现了这种情绪。
(1分)
7.全诗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在景物中,试举一例说明。
(2分)
【古文阅读】
〖甲〗石子①以灵岩著称,其实横山、马鞍山、鸭山皆产之,卖石人各山坡拣来,却只挂灵岩名目耳。
各山石子不乏绮绣,然玉质朗润,正背通透无翳障,则灵岩独也。
石质坚且离涧穴久易燥,故居平宜常换清泉浸渍,以养其脉。
天落水次之,河水又次之,井水绝不堪用,令石体透涩滓秽②,又不宜油手触污,斯二者皆石刑也。
(节选自孙国敉《灵岩石说》,有删节)
〖乙〗万历丙申岁,米友石簿书③之暇,觞咏④于灵岩山,见溪流中文石累累,遣舆台⑤蹇裳⑥掇之,则缤纷璀璨,发缕丝萦。
其色白如霏雪,紫若蒸霞,绿映远山之黛,黑洄瀚海之波。
更有天成鱼鸟竹石,暨大士高真⑦,如镜涵影,自然成文。
友石得未曾有,诧为奇观,更具畚锸⑧采之重渊。
邑令所好,风行景从,源源而来,多多益善。
自兹以往,知音竞赏,珍奇琳琅。
(节选自姜二酉《灵岩子石记》,有删节)
〖注释〗①石子:
即雨花石,也叫文石。
②滓秽:
污浊。
③簿书:
公务。
④觞咏:
饮酒赋诗。
⑤舆台:
仆从。
⑥蹇裳:
撩起衣裳。
⑦大士高真:
观音大士真形。
⑧畚锸:
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
①却只挂灵岩名目耳()②以养其脉()③自然成文()④邑令所好()
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画一处。
(2分)
石质坚且离涧穴久易燥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自兹以往,知音竞赏,珍奇琳琅。
11.甲乙两文都写到了雨花石的一个特点:
。
甲文中“斯二者皆石刑也”中“二者”是指和“油手触污”,乙文中“风行景从”、“知音竞赏”突出了。
(3分)
[参考答案]
(一)(15分)
6.(1分)愁如织
7.(2分)示例:
①“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地刻画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孤独惆怅的心绪也如这潮水一般澎湃。
②“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词人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秋露等意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构成一幅意境深远而悲凉的残秋图,写出了昔荣今衰的悲情。
8.(4分)①罢了②来、用来③通“纹”,纹理,花纹④爱好
9.(2分)石质坚且离涧穴久/易燥(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句意,2分)
石质坚/且离涧穴久易燥(能基本读懂字面意思,1分)
10.(3分)从此以后,爱石头的知
音争着赏玩,珍奇的石头到处都有。
11.(3分)朗润通透(或晶莹剔透/缤纷璀璨)用井水养雨花石雨花石收藏热潮被掀起(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甲〗雨花石以灵岩山的最著名,其实横山、马鞍山、鸭山都出产这个东西,卖石人从各个山坡拣来,却只挂出灵岩山的名目罢了。
其他各山的石头不乏十分漂亮的,但是质地朗润,正面背面通透没有障蔽的,则是灵岩山所独有的。
石质坚硬且离开涧谷久了容易干燥,所以平日常换清泉水浸润,用来养护它的脉络。
天然雨水次之,河水再次之,井水绝对不要用,会令石体变得干涩污浊,更不宜用油手触摸,这两个都如施加给雨花石的刑法。
〖乙〗万历丙申年间,米友石在公务的闲暇,到灵岩山饮酒赋诗,看见溪流中有许多文石,就派随从撩起衣裳拾取石头,就发现色彩缤纷璀璨,像头发、丝线般一条条萦绕,那颜色白的如纷飞的雪花,紫色的像升腾的云霞,绿色映照出远山的黛色,黑色回旋涌动如大海波涛。
更有天然成为鱼鸟竹石和观音大士真身的,如镜子里蕴含着影子,自然形成纹理。
友石得到未曾有的东西,惊诧地认为这是奇观,又备好挖运泥土的用具在深渊中采石,县令所喜好的,大家纷纷效仿,收藏的石头源源不断而来,越多越好。
从此以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京市 各区 中考 语文 试题 分类 汇编 古诗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