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
- 文档编号:3082719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6.08KB
uber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
《uber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ber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uber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Uber公司战略评估报告
小组成员:
许梦桥邢丽君
章淑蓉宋杨
指导老师:
韩震
Uber公司战略评估报告
一、公司产品及业务领域
UBERTECHNOLOGIES,INC.(简称:
Uber)是一家风险投资的创业公司和交通网络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佛尼亚州旧金山,以移动应用程序连接乘客和司机,提供租车及实时共乘的服务。
Uber移动应用程序在2010年于旧金山地区推出,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的智能型手机。
截至2015年2月,Uber已经覆盖了全球58个国家250多座城市。
乘客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或是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来预约车辆,利用移动应用程序时还可以追踪车辆的位置。
(一)打车服务
Uber不仅仅局限于成为一个出租车公司,其业务范围正在逐渐扩大,逐渐涉猎到生活服务业务及金融服务业务。
Uber基础的打车服务按照服务价格从低到高可以分七类:
人民优步,UberX,UberTaxi,UberBlack,UberSuv,UberLux,UberPool。
2014年7月,Uber与差旅和费用管理公司Concur合作,推出了UberforBusiness服务,针对的是公司用户,允许员工直接将打车的账单记到公司的信用卡上,完全不需要先垫付、再报销。
2014年7月14日,美国智能用车软件Uber“优步”正式宣布进军北京。
8月4日Uber“优步”正式宣布将在北京市场引入一项新的服务“人民优步”。
人民优步是一项惠及更多司机与乘客的公益拼车服务,Uber“优步”不以此服务盈利。
(二)生活服务
Ubermovers(搬家业务),UberTree(送圣诞树),UberChopper(一键呼叫直升机),uberFRESH(午餐外卖),UberDream(一键呼叫CEO),UberRush(及时快递服务),UberDreamCar(一键呼叫周公)。
二、市场定位
Uber根据打车用户的收入水平,将用户分为不同的群体,主要有高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
由于Uber自身强大的实力以及“UberForEverything”的宗旨,Uber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选择了将所有的细分市场都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为此,Uber推出了多种差异性打车服务,其目的就是满足不同群体对打车服务的不同需求。
例如,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其特点是对价格敏感,而对服务没有太高要求,为此Uber推出了UberX服务,服务于老百姓的日常需求,UberX比出租车更便宜,更快,更好。
针对高收入群体,其对价格并不敏感,他们更强调打车的舒适性和追求身份的体现,为此,Uber推出UberBLACK打车服务,该服务为用户提供豪华轿车服务。
及时的专属司机与豪华的车型,不仅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乘车体验,也给用户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
Uber的市场定位采取的是迎头定位。
在中国国内滴滴和快的占据打车市场的情况下,Uber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技术,横刀直入,闯入人们的视线。
在司机和用户两个方面都提供比滴滴、快的更有诱惑力的补贴和福利,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打车服务及相应的生活服务,直接威胁到滴滴、快的的市场地位。
三、PEST环境分析
(一)POLICY环境分析
1.交通部门的表态
(1)2015年3月12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
私家车永远不允许进入专车。
针对目前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交通运输部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2)自2014年1月1日,北京出台了我国首个《小客车合乘指导意见》,给予市民拼车合法身份,“顺风车”收费将不再违法。
2.法律环境
(1)Uber采用的是私家车参与运营的方式,私家车参与运营是不合法的,属于非法营运,对乘客没有安全上的保证,扰乱正常运营秩序,也会增加社会不安全因素,同时还会影响正规出租车的利益。
(2)但目前,我国在专车上的法律是空白的。
出租车是招手即停,而专车则是通过预约,因此用出租车管理办法来约束一个新生事物,是不合理的。
3.Uber表态
针对目前专车在中国政策、法律所面临的障碍,Uber副总裁卡兰尼克表示,Uber非常愿意与政府合作,探索更规范、合理的方式,解决本质存在的安全问题,让发展中带来的一些隐患和顾虑随之消失。
(二)ECONOMY环境分析
“共享经济”允许人们分享资源,而不影响自身的生活。
其逻辑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实用价值和切身体验。
“共享经济”的优点显而易见:
成本低、浪费少。
“共享经济”颠覆了企业所有与个人消费的产业模式,使每个人都可以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成创造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的中心。
“共享经济”的去中心化降低了产品供给的成本,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共享经济有了规模效应。
以Uber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借助于中间平台,核心是按需分配,既合理调配了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险。
闲置的车辆如果从理论上已经是沉没成本时,汽车拥有者通过在Uber平台上注册成为司机,让闲置的车辆物尽其用,不仅增加了司机的个人收入,而且提高了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了新的供需产业链。
(三)SOCIETY环境分析
1.O2O消费习惯逐渐形成
2014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较2013年增长231.7%,移动互联网迈入到“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出行、医疗、教育、餐饮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应用纷纷涌现,多元化生活服务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线上与线下联动(O2O)成趋势,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逐渐形成。
另外,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手机打车软件的发展,打车软件向各个年龄段用户渗透。
2.价格敏感消费心理
在市场机制下,消费者对于价格高度敏感。
2014年初滴滴快递“烧钱大战”,空前的补贴力度使打车软件用户激增,同时打车软件的便利性与智能化也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形成了新的出行习惯。
当然用户对补贴的高度敏感也向Uber等打车软件提出了新挑战——利益补贴并不是维持用户黏性的唯一方式,而应该找准定位,推出更多的创新举措,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四)TECHNOLOGY环境分析
1.手机基站定位服务(LBS——LocationBasedService)
手机基站定位服务又叫做移动位置服务(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站定位一般应用于手机用户,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如GSM网)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定位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基于GPS的定位,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网的基站的定位。
其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精度较高,有时误差不超过100m,给打车软件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支持。
2.云计算技术
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云计算技术,为打车行业提供汽车车辆和驾驶员基本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空车信息、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信息,以及电召服务预约、派单、应答、服务和驾驶员服务质量评价等信息。
这不仅仅提供了规范行业管理和整合行业资源的依据,而且让出租车行业具备更强更灵活的市场适应力。
四、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一)替代品的威胁
Uber的替代品威胁主要来源于公共交通的发展、私家车的增加、出租车的运营等。
1.轨道交通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交通拥挤越来越严重,各国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准时性、快速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部分乘客。
此外,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放弃私家车和打车。
这些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Uber形成了替代品的威胁。
2传统出租车
国内连续不断的出租车司机罢工事件也对Uber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虽然新兴的打车软件发展迅速,但是在目前,传统打车方式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出租车司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一旦他们集体罢工,整个城市的交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虽然从理论上说,不同的出行方式本身就是互为替代品的,但是它们在出行距离和灵活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Uber主要定位的市场而言,它目前所面临的替代品并不多,替代威胁并不大。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1.规模壁垒
打车软件的成本主要来自软件开发方面的投资和软件推广上的支出,这些属于沉没成本,并不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软件一旦投入使用,用户的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成本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摊销在每个用户身上的总成本是不断减少的。
打车软件市场上的在位企业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用户,获得很低的平均成本,后入企业短期内的用户安装基础难以与之抗衡,高成本阻碍了大量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2.网络外部性
一款打车软件的用户安装基础越广泛,它的网络就越庞大,乘客们可选择的司机就越多,司机们面对的潜在乘客也越多,它就能提供较其他软件更快捷的服务,因此也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潜在用户。
对消费者而言,用户规模最大的那种打车软件带给他们最大化的效用,他们自然会选择该种产品,即使其他厂商的产品拥有更优的技术,由于网络规模的限制,也无法完全发挥作用,无法长期吸引用户。
3.规模壁垒和网络外部性共同作用
规模壁垒和网络外部性还可以相互作用——用户规模的扩大降低了单位成本,并引发更大的需求,又进一步扩大了用户规模。
这种相互作用对大规模在位厂商是一种良性循环,但却使规模小于临界值的厂商的用户安装基础不断缩水,导致小厂商的亏损与退出和潜在厂商的高进入壁垒。
上述两种进入壁垒的存在,使得很多小企业和个人无法进入该行业。
但是像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等实体租车公司,它们本身拥有大量的车队、规范的营业执照和基础的用户规模,因此这些企业基于此开发打车软件,上述的两种壁垒对其的阻碍并不明显。
实体租车企业可能是Uber的最大潜在竞争者。
(三)同行业竞争者
同行业竞争者主要包括:
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神州专车。
2015年第1季度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易到用车和Uber分别以80.9%、17.5%和8.1%的比例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
2015年第1季度中国专车服务订单量占比前三名分别是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Uber和易到用车,占比分别为78.3%、10.9%、8.4%。
截至2015年3月31日,易到用车以74个城市位列专车服务覆盖城市数首名。
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覆盖了61个城市,AA租车、Uber仅分别覆盖了13和9个城市。
2015年3月,滴滴快的发布了互联网专车安全与服务标准,这一标准的发布也标志着滴滴快的已经正式将运营重心转移至专车服务,联合发布互联网专车安全与服务标准亦是在向同行业竞争者展示其市场领先地位。
虽然滴滴快的在中国专车服务订单量上已占据了近八成的份额,但这一领域的竞争仍未停止。
继2014年底XX战略投资Uber之后,双方在地图、支付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快速推进。
面对资本、技术和规模都高于自己的竞争对手,易到用车也在努力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陆续与海尔、奇瑞、博泰集团展开合作。
面对激烈的竞争,Uber并不避让处于领先地位的滴滴快的,而是采取迎头定位的策略,凭借极致地用户体验,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社会化营销等手段,向其领先地位发出挑战。
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还在于产品本身——只有优化用户体验,帮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打到车,才能获取更多用户,同时帮助合作的汽车公司最有效利用车辆闲置时间,从而建立与更多汽车公司的合作;与更多汽车公司的合作反过来又可以提高车辆供给,提高服务的可靠度,从而吸引更多用户,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四)供应商
1.汽车租赁公司
目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uber 商业模式 分析 报告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