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畸恋.docx
- 文档编号:30826293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3.71KB
台湾畸恋.docx
《台湾畸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畸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湾畸恋
台湾畸恋
来自黄小邪:
芝加哥,城南影事2009-09-2622:
08:
08查看原文
在加州时,“读书会”的台湾朋友Teresa问我为何如此喜欢台湾文化,这个回答很是冗长,希望不会看起来太boring……
感謝Teresa的“作業”,令我有機會略微回想、整理一下這些年來大陸“文藝青年”所喜愛的那部分台灣文化。
當然主要從我自己的經歷出發(如果將自己視為“文藝青年”),略提一下我的所見所聞。
我的看法只能代表自己所見所感的部分,可能會失之於片面和偏頗。
據我所知,台灣文化對於部分大陸年輕人的影響,大致四個部分:
流行音樂、文學、電影、劇場藝術(包括戲劇、舞蹈和傳統戲曲)。
就流行音樂來說(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一面是通過官方媒體(中央電視臺和廣播電臺)而風靡大陸的流行歌手,如費翔、潘安邦、張雨生、姜育恒、周華健等,另一些通過民間和半官方(或引進和盜版唱片)渠道,從早期的鄧麗君到後來的台灣民謠及民謠衍生和延伸出來的音樂風格和歌手,如羅大佑,黃舒駿,齊豫,潘越云,蔡琴,劉文正,蘇芮,李壽全,侯德健等等。
近幾年,胡德夫在大陸有很多聽眾。
還有人專門寫了本書來回顧台灣民謠發展史。
我自己在2001年左右受命寫過一篇關於台灣民謠的文章,貼在附件里,多是資料堆積和個人無病呻吟,如今看來很是幼稚淺陋,請各位不要見笑。
2000年羅大佑第一次在大陸辦個人演唱會,在上海的萬人體育館。
大家期待已久,簡直奔走相告。
當時有位“羅迷”、出版人朋友老六約我寫篇文章,我名之為《擁擠的樂園》,收集在他編的書《之乎者也羅大佑》里,收成即是與他們同去上海看羅大佑演唱會。
記得當晚從北京到上海的火車幾乎成為“羅大佑專列”,全車的人都在唱羅大佑、談/彈羅大佑、穿著印有各式與羅大佑有關圖案、文字的T恤衫。
那些人里有男有女,有中年人也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大家都被一種激情激蕩著,裹挾著,因為羅大佑的音樂伴隨很多人的青春與成長。
“萬體館”是露天的,四周看臺和下面場地都坐滿、站滿人。
大家時常與羅大佑同唱,“萬人合唱”的聲音很動人——此時覺得這些音樂超越了對某個歌手的喜愛甚至音樂本身,而是大家都沉浸在歌聲所浸滿的回憶里,一種難以言明的共同經驗。
在一場演唱會中感受到這種氣氛,於我而言空前絕後。
很多人打電話給無法前來的朋友,讓他們感受氣氛,以至於通訊線路阻塞,電話很難打通。
印象很深的是那晚一彎月牙,遠遠地掛在天邊,注視著大家的狂歡和感傷。
自那以後,“羅大佑熱”在大陸持續很久,演唱會的CD和DVD被四處散播。
老六贈書給羅大佑,并因此相識。
很多“羅迷”自發建網站和論壇,分享傾聽羅大佑音樂的感受和經驗。
近年我喜愛的黃舒駿在大陸雜志開音樂專欄,這兩年又在幾個城市辦演唱會,但無法身臨其境,也愈發孤陋寡聞,不知狀況如何。
遺憾他未能拍成電影《未央歌》。
對於台灣民謠,大陸出過很多版本的CD或DVD,很多包裝精美,難分正版盜版。
2002年在南京,曾有位電臺DJ送給我一套12張CD,包括鄭怡、包美圣、木吉他合唱團、南方二重唱等歌手和組合的音樂。
這幾年雷光夏在大陸的聽眾也頗多。
關於文學,我想很多成長於1980-1990年代的大陸人都讀過瓊瑤、三毛、羅蘭、席慕容等流行作家。
我至今仍覺得某些作品中的情調和浪漫化情結影響到一些少女的人生觀。
當時大陸有《台港文学选刊》和海峡文艺出版社介紹些台灣其他作家,後來其他出版社引進的作家漸多(當然是有選擇性的,吳念真的小說就不大容易在大陸找到,大約因了他的政治立場),陳映真、吳濁流、鐘肇政、鐘理和、賴和、白先勇、張大春、黃春明、朱天文、朱天心、李昂、蘇偉貞等人的作品都可找到(王文華、劉墉等人的我沒有特別關注,但似乎曾經很暢銷)。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王德威編的台灣短篇小說集《第凡內的早餐》是2001年左右介紹台灣文學的不錯讀本,第一次在其中讀到駱以軍、黃錦樹、陳建志等人的作品,驚詫于台灣較年輕一代的作家文字之古雅、描摹精細和立意深厚。
來美國后,可以在圖書館中讀到很多台灣出版的文學書,對林懷民的《蟬》印象深刻,又熟讀王禎和、吳念真等“本省”作家的小說,發現中文寫作在他們手中雜糅古文、閩南方言、日本影響,形成一種非常獨特的風格。
朱天文在大陸讀者眾多,因她的文學作品也因她為侯孝賢諸多電影編劇。
2008年夏天在南京的先鋒書店,主辦方南京大學請了一些女性編劇和導演包括大陸的黃蜀芹、李玉、馮艷,台灣的黃玉珊、朱天文和香港的游靜和張婉婷。
專程來見朱天文的很多,甚至有男生特地從武漢趕到南京。
我想朱天文的從容和溫文爾雅疊印在她的華美文字上,增色不少。
而朱家的作家迭出令很多媒體幾乎將之渲染為一個文學傳奇。
朱天文可以聯繫起台灣文學與電影。
真正更多了解台灣電影是1999年到電影學院之後,學校有侯孝賢捐贈的早期六部電影膠片,不時拿出來放映。
十年前,在學院的電影院裡看《風柜來的人》、《冬冬的假期》、《悲情城市》,那種震撼和欣喜是後來看DVD無法比擬的。
我一直在想侯孝賢和楊德昌作品里蘊含的精神和技法會如何影響到後來的大陸導演的表達,也許可看出賈樟柯與侯孝賢的關聯,包括最表面的,鄉土,長鏡頭,非職業演員,節制情緒,以“少”勝“多”。
2009年春,在芝加哥大學的影院docfilms看林文淇老師促成的“台灣電影回顧展”,系列10部台灣電影,得以重看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青梅竹馬》與《恐怖分子》,及侯孝賢《戀戀風塵》、《悲情城市》、《尼羅河女兒》。
“台灣新電影”的力道依然在,不會隨時間流逝而減弱。
脫離了時代背景風格限制的作品,才會得以超越時間和地理空間的隔閡,成為電影世界里有傳世價值的藝術作品,而非單純的視像化的社會和時代紀錄。
1999年之後,盜版DVD開始風行,常有碟販子送貨上門,每周三在電影學院文學系某個辦公室,全校師生都去“淘寶”。
台灣發行的VCD也流傳過來,大家傳看傳刻錄(印象最深的是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VCD,四張碟片)。
電影學院畢業生莊松冽在北大東門外開有咖啡館“雕刻時光”,放映歐洲藝術片和台灣新電影作品,曾與同學在那裡看過陳坤厚的《小爸爸的天空》。
電影學院后的“黃亭子”酒吧(很快就被拆,成一抔黃土)、清華附近的“盒子”酒吧也常有放映。
各種網絡論壇里都有關於台灣電影的討論。
其時電影學院校內書店和西單圖書大廈售賣台灣出版的電影書,如楊德昌作品評述,“遠流”出版公司譯介的“奇士勞斯基談奇士勞斯基”(大陸譯作基耶斯洛夫斯基)等,都令大陸影迷欣喜不已,慷慨解囊。
其實早在1990年代末,深圳的“先科”出了一批台灣電影VCD,印製精美的方方鐵盒,在一些電子市場和電腦城里售賣,包括《桂花巷》、《晚春情事》、《娃娃》、《稻草人》、《我這樣過了一生》等。
不過不如後來的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人作品的DVD影響深遠。
最近幾年回國“掃蕩”DVD,更在不同城市發現資源可回溯台灣電影史,“軍教片”,1970年代瓊瑤電影、李行拍的“健康寫實主義”作品,甚至《王哥柳哥游台灣》;或關注最新台灣電影,老將重出或生力軍興起:
鄭文堂的《經過》、陳懷恩的《練習曲》、魏德圣的《海角七號》、林書宇的《九降風》、楊雅喆的《囧男孩》、程孝澤的《渺渺》、陳坤厚的《孩子的天空》……
另外,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多年來一直有台灣學生來學電影製作(我們研究生班當年有兩位台灣男生在導演系),這批人尚未見出比較有影響的作品,不知是何道理。
長久以來也有很多台灣學生在北美和歐洲學電影製作,有些已拍出劇情長片,如《九降風》導演林書宇曾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
某次在斯坦福大學與賴聲川聊天,他談及他們這一代“外省人”後代中的一些過從甚密,互通聲氣,彼此協助,合成一股力,對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各個領域有不可忽視影響,文學,音樂,電影,戲劇,舞蹈……楊德昌拍片連檯燈、女兒都問賴聲川借(“牯嶺街”中小四最小的妹妹由賴聲川女兒賴梵耘飾演)已成佳話。
賴聲川的“說相聲”系列和《暗戀桃花源》1999年左右就在大陸流傳,後來賴自己到大陸來都覺得吃驚。
他2001年左右在北京的幾所大學講座并放映他自己的實驗話劇片段。
他對於東西方戲劇的實踐和理論皆有心得,并是個訓練有素的、很有感染力的speaker。
待人謙和親切,毫無很多大陸電影或戲劇導演身上造作的arrogance。
談及舞蹈,自然不能不提林懷民創辦的“雲門舞集”,融合東方古典傳統與西方現代舞實驗,并吸收其他藝術形式中精華創造出獨特舞蹈語言。
其實我只在愛荷華現場看過“行草”,印象深刻。
在大陸可找到他大部分作品的DVD。
林懷民的小說寫得不錯,文字中充滿影像感,似乎是與音樂融為一體而舞的身體。
台灣方面對中國傳統戲曲傳習和創新方面的貢獻,不能不提魏海敏、吳興國和白先勇所作的努力。
儘管褒貶不一,卻在不扭曲傳統、試圖打破“因循守舊”窠臼的同時探尋一種可與當代觀眾溝通的可能性。
另外,侯孝賢在電影中給予閩南音樂、戲曲和其他表演形式的關注,也令我有興趣去自己探尋更多。
如《最好的時光》中的南音/南管,《戲夢人生》中的布袋戲(掌中木偶)和歌仔戲,令我與朋友今年八月特地跑到福建泉州,去聽道地的南音演出,去看掌中和提線木偶,并結識一些民間藝術家。
發現李天祿式的人物,在那裡依然存在。
論及大陸文藝青年的“台灣情結”的緣由,大約是自大陸看去,台灣文化有一種似遠還近、若無還有的恰到好處的距離感。
與香港的英式殖民地文化不同(也因普通話/國語而無與粵語的障礙),台灣因了國民政府遷臺和1949年後無大的意識形態斷裂,更好保存了傳統文化、藝術和價值觀念,而有些來自傳統文化中微妙、精緻、溫柔敦厚的部分,在大陸歷經翻天覆地的政治磨難,幾近全軍覆沒。
審美趣味被敗壞,以為粗鄙才符合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如電影《霸王別姬》中初解放那段,蝶衣與革命幹部的戲劇衝突);而近年又有暴富后的浮夸鄙俗趨向,不僅體現在藝術創作,也在日常行為和待人方式。
曾與兩位北大的朋友談及她們服務的某次學術研討會上,兩岸學者的日常行為舉止,感嘆來自台灣的學者之謙和有禮,甚至自謙說本以為平時已夠禮貌,在他們面前,“簡直是野人”。
台灣文化又因結合了本土閩南文化、日本文化遺留物、更早吸收了西方流行文化(如搖滾樂、民謠、電影、文學等)而變異,帶有新奇/異域(exotic)色彩。
同根和異枝/異花,既比日本文化來得親切,又比北京看上海、東北看西南多了些“時髦”(還是不能低估國人潛意識中的“遠來和尚好念經”情結),甚至於綿軟的台灣國語口音、台灣脫口秀節目,都在大陸頗有市場。
自然,1980年代台灣的經濟奇跡、兩岸經濟狀況的不平衡也給台灣流行文化帶來光環和優越心態。
如今似乎兩岸有種更平衡的交流而非大陸“進口”、“吸收”和“消費”台灣文化。
雙方藝人互訪及台灣藝人在大陸安營扎寨,影片合作、互放,經濟發展趨向平衡且關係更近,去對方領地旅行,獲得第一手經驗……而我這一代人中的某些同好,對於台灣音樂、文學、電影的偏好和記憶,簡直與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長在一起,無法分離。
附记:
Steve回复
HiLing
IreallylikedthearticleyouputtherewithmanysomoviesIliked:
Thearticlealmostsummarizedaveryunusualnostalgiaformetoreadonreferringallthemoviesandrecallingthescenes.
WhenIwatchedthosemoviesfrom70's-90'sbackthenIdidn'tthinkmuchthattheyactuallyrecordedsome,ifnotall,historicmomentsinTaiwanabouthowpeoplewerethinkingandreactingtotheenvironment,untilyoumentionedhowspecialimpressiontheymadetopeople
outsideTaiwan.
Indeed,amixtureoftraditional(before1949)ChineseTaiwan'sandJapanese'ssocialcultureseemedreflectingaevenbetterversion,moreromanticanddelicatesnapshotofpeople
duringthosetimesinTaiwan.
Theoldtimemaynotbeallgoodbutthesemoviescertainlyleftusalotofcollectiveconscious/memorytotreasureandcherish.
Forme,themovies"Brightsummerday"and"Yi-Yi"areespeciallymemorableforasecondgenerationofpeoplefromMainlandafter1949likeme.
Theyareindeedpreciousvisualexperiencesforme.
Thanksagain
Steve
Teresa的回復:
HiLing,
Iwasoverjoyedtoreadyour2articles. Ihadbeenexpecting,atbest,asidedishfromyou(withyourcrazybusyschedule!
)andyouofferedussuchafeast!
IechoesSteve'scommentsregardingfilmsbackin70s-90stoo.拋磚引玉,thatis. Forsongs,
妳寫道「一種民謠,幾樣心事」
真的
一樣的電影和歌謠,在不同的時空,創造了不同質感的記憶
「羅大佑列車」熱鬧得幾乎像文革時北上串連了
(抗議歌手崔健曾受到同樣的歡迎嗎?
)
而在台灣,他的「亞細亞的孤兒」喚起多少人對台灣歷經不同殖民主人的悲涼感
音域寬廣的齊豫的《橄欖樹》,雖然深植在我的青春記憶中
而現在想來,橄欖樹所象徵的意義在台灣也未必有文化的根
鄭怡高亢清亮的《月琴》,和月琴老人陳達樸素嘶啞的嗓音也很難連想在一起
看一位采風的人眼中的陳達:
「在大光里的另一角,還有一個老人,叫做『紅目達仔』,他是六十二歲的陳達。
他無親無故。
孤寂地住在一幢不像人住的土塊厝。
他的屋子四面用土塊疊起,沒有窗戶,只留了一個出入
口,低頭彎腰才勉強能進去,屋頂是以數根大竹筒為樑,舖上茅草而成的。
下午四點的夏天,
我們一進門即感到四面烏黑而悶熱,像在熱鍋中似的難受。
在屋裡,我慢慢地視別有一個床
位在地上,還有些破舊的炊事用具,最後我認出一把月琴掛在牆壁上,這便是“紅目達仔”的全
部財產。
在這黑暗中,貧困與孤獨陪伴著他,他與一把月琴生活在一起。
這個環境已經夠使
人感到深沉的悲慘了!
然而當他拿起月琴,隨著發出那悲啼似的歌聲的時候,從他唱的“思想
起”、“牛尾擺”、“四季春”與“台東調”等曲調,我感到這個被現代都市人們忘卻了的世界,是多麼真實、純樸,而感傷。
後來時代不一樣了,目盲的金門王、李炳南(聽過嗎?
)那俚俗粗獷、充滿滄桑的歌聲就被忠實的錄下來,出了碟片,大賣金門王困頓一生,沒賺到人紅歌紅的進帳,金曲獎得了獎的那晚,還沒領到獎金,前往電台接受訪問,猝死在樓梯上,口袋裡只有六塊錢)
蔡琴的歌聲對年輕的我,有種《金大班最後一夜》的隔閡感
而如今的我,發現其中除了天賦與技巧外,還有點別的
是詩經中哀而不怨的味道
果然,回台北時聽到她接受訪問說
父親是會創造話題又會說故事的商船船長
晚餐總是最快樂的時光
父母還會放起音樂,翩翩起舞
長大之後,她總想在人生中recreate那樣幸福完美的情境,從來沒有成功
於是她就嘗試在歌聲中recreate那樣幸福完美的情境
音樂背後總是有些故事,有些悵惘........
Teres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