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docx
- 文档编号:30826007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82KB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doc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清湿热退黄疸之茵陈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t.或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又名:
臭蒿、黄蒿、西茵陈、安吕草、茵陈蒿、狼尾蒿、野兰蒿、婆婆蒿。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
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原植物滨蒿又名北茵陈、猪毛蒿,除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不产外,分布几遍全国;茵陈蒿又名白蒿、青蒿、绒蒿、臭蒿、土茵陈、桐蒿草、棉茵陈、猴子毛、小马尿蒿,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川、贵州。
本品药材性状: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
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
气清香,味微苦。
花茵陈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
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2~3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1~2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
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
瘦果长圆形,黄棕色。
气芳香,味微苦。
本品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中医临床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茵陈有利胆,保肝,抑菌,抗真菌,抗病毒,杀虫,降血压,降血脂,解热,镇痛,消炎,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利尿,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抗遗传损伤,扩张冠脉,抗内毒素血症作用,对平滑肌有作用,对黄曲霉毒素有显著抑制效果。
花茵陈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并使之接近正常。
能明显减轻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
茵陈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茵陈蒿。
谓“味苦,平。
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久服轻身,益气耐老。
”《本草图经》曰:
“茵陈蒿,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而不及泰山者佳。
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秋后叶枯,茎杆经冬不死,至春更因旧苗而生新叶,故名茵陈蒿。
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今谓之山茵陈。
江宁府又有一种茵陈,叶大根粗,黄白色,至夏有花实。
阶州有一种名白蒿,亦似青蒿而背白,本土皆通入药用之。
今南方医人用山茵陈,乃有数种。
或著其说云:
山茵陈,京下及北地用者,如艾蒿,叶细而背白,其气亦如艾,味苦,干则色黑。
江南所用,茎叶都似家茵陈而大,高三、四尺,气极芬香,味甘、辛,俗又名龙脑薄荷。
吴中所用,乃石香葇也,叶至细,色黄,味辛,甚香烈,性温。
误作解脾药服之,大令人烦。
以本草论之,但有茵陈蒿,而无山茵陈。
本草注云:
茵陈蒿叶似蓬蒿而紧细。
今京下北地用为山茵陈者是也。
大体世方用山茵陈疗脑痛,解伤寒发汗,行肢节滞气,化痰利膈,治劳倦最要。
详本草正经,惟疗黄疸,利小便,与世方都不应。
今试取京下所用山茵陈,为解肌发汗药,灼然少效;江南山茵陈,疗伤寒脑痛绝胜。
此见诸医议论,谓家茵陈亦能解肌下膈,去胸中烦。
方家少用,但可研作饮服之。
本草所无,自出俗方。
茵陈蒿复当别是一物,主疗自异,不得为山茵陈,此说亦未可据。
但以功较之,则江南者为胜;以经言之,则非本草所出。
医方所用,且可计较功效,本草之义,更当考论尔。
”
古代早期的茵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同名异物者甚多。
已知有菊科植物滨蒿、茵陈蒿,玄参科植物马先蒿(Pedicularisresupinata)和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splendensNakaiexMaekawa)。
茵陈蒿有别于茵陈,专指菊科植物滨蒿和茵陈蒿。
茵陈蒿无栽培史,也不曾是蔬菜。
香薷有很早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即本草中的“菜中茵陈”(《本草拾遗》)和“家茵陈”。
濒湖“茵陈昔人多莳为蔬”的记载,是把菊科茵陈蒿误为早期本草中的“菜中茵陈”和“家茵陈”。
同时说明明代香薷已不再称为“茵陈”了。
山茵陈的历史始于宋代,出自民间俗方。
其来源有玄参科的阴行草,唇形科的石香葇(MoslachinensisMaxim.)、白花茵陈(OriganumvulgareL.)。
菊科茵陈蒿在北方虽然也称山茵陈,但与江南的山茵陈功效迥别。
根据苏颂的意见,茵陈蒿不应称山茵陈。
白花茵陈在两广、福建作祛暑药,与其它中药配伍煎汤作凉茶饮。
这与苏颂“江南山茵陈亦能解肌下膈,去胸中烦,方家少用,但可作饮服之”的记载是一致的。
白花茵陈是江西省的道地药材,主产于赣北山区,素以量大质优而闻名,20世纪50年代便有出口。
《中国药典》(1977年版)和《中药志》(1988年版)以“牛至”为药材名曾予收载。
但不论是产地或销地均无人称白花茵陈为“牛至”,本草著作也无此药名。
谢宗万先生本草考证认为,正品茵陈即绵茵陈,植物来源有二:
一为猪毛蒿(滨蒿),另一为茵陈蒿。
铃茵陈即《滇南本草》之金钟茵陈,《植物名实图考》之阴行草。
植物来源为玄参科的阴行草S.chinensis。
山茵陈在本草中也有异物同名现象,明代以前的山茵陈,实为野生的茵陈蒿,或称石茵陈,以与家茵陈之名相区别;清代以后的山茵陈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
现时江西和云南所称的白花茵陈,其原植物为唇形科的牛至,《证类本草》和《本草蒙筌》中的江宁府茵陈很可能就是此种。
以绵茵陈以外的品种混称茵陈,均不应该,以茵陈的老枝混称青蒿或黄蒿,也不应该。
为了临床的需要,可以正品茵陈的幼苗称为绵茵陈,秋季采收的地上部分称茵陈蒿。
滨蒿含挥发油,其成分有丁醛、糖醛、桉叶素、葛缕酮、侧柏酮、侧柏醇、丁香油酚、异丁香油酚、α-、β-蒎烯、α-姜黄烯、茵陈二炔等,另有绿原酸、对-羟基苯乙酮、大黄素、胆碱。
绿原酸是滨蒿幼苗及幼苗抽茎期含量最高的有效成分(接近2%),随着生长的继续,其含量先迅速后平缓下降,它在植物体中分布广,存在于整个植物生长过程中。
滨蒿花蕾(花和果实)主要成分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约含1.4%)。
花序含芸香苷、槲皮素-3-O-葡萄糖半乳糖苷、异泽兰素、东莨菪素等。
地上部分含蒿黄素、紫花牡荆素、匙叶桉油烯醇、因陈素。
张启伟等从中分离出3’-甲氧基蓟黄素、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6,2’,5’-三甲氧基黄酮和蓟黄素。
测定结果表明,3’-甲氧基蓟黄素在花蕾和茎中含量差异较大,花蕾中含量比茎枝中含量高约6~12倍,样品含量亦有一定差距,最大者约差3倍。
又从滨蒿花蕾和叶中分离鉴定出4个黄酮:
3’-甲氧基蓟黄素、蓟黄素、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和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
这些成分均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林生等研究滨蒿花蕾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为金丝桃苷、泽兰黄酮、胡麻素、5,7,2’,4’-四羟基-6,5’-二甲氧基黄酮。
从中又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
β-谷甾醇、6,7-二甲氧基香豆素、6-去甲基茵陈色原酮、茵陈香豆酸乙、华良姜素、异东莨菪苷。
谢韬等从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
7-甲氧基香豆素、isosabandin、6,7-二甲氧基香豆素、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绿原酸正丁酯、isoscopoletin-β-D-glucopyranoside、β-谷甾醇;又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capillone、capillin、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柯伊利素、茵陈黄酮、木犀草素、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仙人掌苷、异鼠李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苷、金丝桃苷、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茵陈蒿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类。
香豆素类:
6,7-二甲氧基香豆素、东莨菪素、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和茵陈炔内酯(即因陈素)。
色原酮类:
茵陈色原酮、7-甲基茵陈色原酮、4’-甲基茵陈色原酮、6-去甲氧基-4’-甲基茵陈色原酮。
黄酮类:
茵陈黄酮、异茵陈黄酮和蓟黄素。
香豆酸及其它有机酸类:
茵陈香豆酸A,B和绿原酸。
挥发油成分,萜类:
α-、β-蒎烯、柠檬烯、α-、γ-松油烯等20多种。
苯乙炔、双亚乙基类:
茵陈二炔、茵陈烯酮、茵陈炔酮等。
酚类:
苯酚、邻-甲苯酚、对-甲苯酚、间-苯酚及丁香油酚等。
脂肪酸:
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油酸、肉豆蔻酸等15种。
其它:
薁、3,5-二甲氧基甲烯炳基苯、茵陈素等。
滨蒿、茵陈蒿的主要保肝利胆成分的存在方式,有其共同之处,即幼苗期为绿原酸(水解后,生成咖啡酸),花穗期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蒿花穗又含茵陈色原酮等。
日本YoshinobuK等报道,6,7-二甲氧基香豆素含量与茵陈蒿花穗的保肝活性呈正相关的周期变化,茵陈色原酮也有类似的周期变化,提示这两种成分与茵陈蒿的保肝活性有关。
茵陈色原酮的保肝活性最强,但其含量仅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1/10,因此,认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为茵陈蒿保肝作用的代表成分。
毫无疑问,中药茵陈的利胆保肝作用是这些成分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绿原酸的极性较大,而二甲氧基香豆素及茵陈色原酮等极性较小,因此在设计制剂生产工艺时,不免发生问题。
例如配制茵陈复方注射剂,用幼苗或花穗配制,肯定注射剂内所含有效成分不同,且其药效差别也较大,应予以注意!
茵陈蒿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除肝胆疾病外,还用于高血脂症、冠心病、蛔虫症等。
临床也有报道用于治疗母婴ABO溶血性非流产。
其在化妆品工业中也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用超临界CO2提取茵陈蒿130分钟,所得的提取物可用作化妆品的基质。
茵陈中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咖啡酸等可以刺激头发生长。
茵陈入药,清代以前历代多种本草书籍记载,其采收期为“五月、七月”或“五月、立秋”,约相当于公历6月、8月。
直到《植物名实图考》中才有“四月茵陈五月蒿”之说,故茵陈用春季幼苗可能是从清朝开始演变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981年调查了7个省、市8个药材公司的茵陈药材,其中大部分地区使用幼苗,惟云南省却一直习用花蕾期植株,这可能是古传至今,不一定是误用。
又据进一步分析研究,其利胆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幼苗中不存在,仅存在于花序和果序中;茵陈香豆酸甲、乙和茵陈色原酮等也均是在花蕾期的花序中出现,含量高峰在9月份。
药理实验也证明9月(花期)采收的样品较4、6、8月采收的样品利胆作用强。
滨蒿植株夏、秋季采集比春季产量大,主要利胆有效成分含量高,因而夏秋采收较为合理。
故《中国药典》从1990年版始,除1985年版规定的春季采收的幼苗外,增收了花期的植株,采收季节也改为春季采收或秋季采割,药材性状分为二,前者称“绵茵陈”,后者称“茵陈蒿”。
民间有以“茵陈”幼苗食用的习惯,故传“三月茵陈四月蒿”,可能是以食用采收时间误为药用采收时间。
《本草纲目》记载:
“茵陈昔人多莳为蔬,故入药用山茵陈,所以别家茵陈也。
……今淮扬人,二月二日犹采野茵陈苗,和粉面作茵陈饼食之。
后人各据方土所传,遂致淆乱。
”
宋小军等报道,据以往调查结果绵茵陈分布很广,但以陕西产的为佳。
从市售绵茵陈药材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分析,不同产地的药材含量差异较大。
因此应对药材的采集、贮存进行严格管理。
同属植物及易混品:
(1)印度茵陈蒿,分布于云南丽江中甸,与茵陈同供药用;
(2)柔毛茵陈蒿,分布于云南丽江,与茵陈同供药用;(3)东北丝裂蒿,又名阿氏蒿,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全草苦,凉,用于风热咳嗽,吐泻,咽喉痛,乳蛾;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曾有以本品之嫩苗作茵陈药用;(4)碱蒿,又名大莳萝蒿,叶长3~4.5cm,2~3回羽状全裂,小裂片丝状条形,宽1~3mm,先端钝,茎表面带红褐色,断面黄绿色,纤维性;分布于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幼苗清热利湿,清肝利胆,可作茵陈的代用品;内蒙古蒙医在商品茵陈中混用;(5)莳萝蒿,茎被蛛丝状毛,后变光滑,分枝多而开展,叶具柄,叶片2~3回羽状全裂,长2~4cm,宽1~3cm,裂片线形,宽不及1mm,下面被白色蛛丝状毛,基部的裂叶抱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极多数,排列成密集的复总状花序,常多少下垂,总苞球形,直径约2mm,总苞片3层,被白色微毛,花序托锥形,被密长托毛,托毛与小花等长或稍长,瘦果斜卵形,长不及1mm,无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四川,幼苗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茵陈的代用品之一;西北、山东、天津有以其幼苗作茵陈,在天津有较长的药用历史,并认为香味浓,质量好;(6)金黄蒿,茎平滑,分歧,下叶及中叶2回羽状分裂,裂片丝状,最上叶单一,丝状,圆锥花序疏散,大,但形成总状的头状花不密,带金黄色,下垂,总苞广钟状,外侧片卵状,钝头,膜质,有光泽,花管状,果实长1mm,花托裸出;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产地曾有以本品嫩苗作茵陈药用;(7)纤杆蒿,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幼嫩茎叶用作茵陈的代用品;(8)海州蒿,茎高35cm,散有蛛丝状毛,幼苗时毛更多,基生叶具长柄,柄长2~11cm,叶片轮廓宽卵形,2~3回羽状全裂,最中裂片线形,先端稍膨大,钝圆,上面被蛛丝状毛,下面毛更密,茎下部叶与基生叶同形,但较小,茎中部叶无柄,长1~3cm,2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上部叶1次羽状全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在枝端稍偏一侧,下垂,排列成不太开展的圆锥状,总苞近陀螺形,直径约2mm,被极少数蛛丝状毛,总苞片近4层,花序托近锥形,有托毛,短于小花,瘦果长0.7~1mm;山东滨海地区和浙江宁波、天津等地有以其幼苗作茵陈药用,在天津有较长的应用历史;据张黎华等报道,实验显示莳萝蒿、海州蒿均有较强的利胆作用,且莳萝蒿的作用较茵陈持久,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两药的毒性并不比茵陈大,说明可作为茵陈的代用品;(9)冷蒿,又名白蒿、刚蒿、小白蒿,干燥药材全株被蛛丝状毛,有灰白色光泽,卷曲、绵软,常具叶的无性枝,小叶2回羽状分裂,裂片全缘,披针状线形或狭线形,急尖,长2~5mm,宽0.5~1mm,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5~7mm,下垂,质软,体轻,气清香,味微苦;分布于东北东部、华北北部、西北及西藏,全草用于胆囊炎,蛔虫病,蛲虫病;东北及内蒙古蒙医、新疆部分地区以幼苗作茵陈代用品;(10)牡蒿,全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外,均有分布,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中暑,疟疾,肺痨潮热,高血压症,创伤出血,疔疖肿毒;河南称其为大茵陈,浙江宁波有以此充茵陈;(11)矮蒿,全国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作茵陈的代用品;(12)小亮苞蒿,分布于云南东川、昆明及会泽,为云南特有药用植物,称其为东川蒿,全草(滇茵陈)除湿热,散风解郁,发汗利尿;(13)万年蒿,又名白莲蒿,草本,高40~100cm,揉之有香气,侧根多数,线状圆锥形,茎直立,基部木质化,多分枝,暗紫色,有条纹,被白色细短毛,基部老时变无毛,叶互生,有柄,具假托叶,叶片轮廓卵圆形,长3~5cm,2回羽状全裂,第1回裂片有小柄,第2回裂片披针形,边缘具锯齿或全缘,中轴呈栉齿状,上面深绿色,有细油腺点,下面密被灰白色的细短绵毛,头状花序小而多数,半球形或钟形,成狭窄的圆锥花丛,有短梗,花黄色,全部管状,边花雌性1列,长约1mm,盘花两性,长约2mm,瘦果椭圆形,长约1mm;除台湾、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全草用于肝炎,肠痈,小儿惊风,阴虚潮热,创伤出血;东北部分地区作茵陈的代用品;本品之变种铁杆蒿在东北亦混作茵陈药用;其亚种东北白莲蒿安东有以之为茵陈者;功效与分布相同的尚有灰莲蒿;(14)密毛白莲蒿,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河南,全草清热解毒,止血,利湿;可作茵陈的代用品;(15)大籽蒿,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江苏、福建、河南,全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内蒙古蒙医在商品茵陈中混用;(16)短叶蒿,又名直茎蒿,与滨蒿极相似,惟本种基生叶较小,分裂较少,茎生叶较短,被灰白色绢毛,头状花序较大,直径2~3mm,被毛,无梗,多集成小穗,一般不偏侧着生,外列总苞片绿色,有窄膜质边缘,瘦果也较大;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幼苗清热利湿,西藏以其作茵陈的代用品;(17)毛莲蒿,又名万年蓬、结血蒿;茎直立,基部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叶互生,2~3回羽状全裂,裂片卵形至长圆形,长1.5~2cm,宽1cm,上面被疏毛,下面被白色绒毛,上部叶线形,具柄,头状花序小,排列成复总状花序,花全部管状,缘花雌性1列,盘花两性,总苞片内层木质,瘦果小,被白色毛,具微棱;分布于西北、西南及河北、内蒙古、湖北、广西,全草用于瘟疫内热,四肢酸痛,骨蒸发热;云南大理以其枝叶作白茵陈药用,西藏以幼苗作茵陈入药;
(18)黄褐香青(菊科),又名广西香青,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全草清热泻火,燥湿;广西个别地区称其为水茵陈;(19)鼠曲草,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全草用于咳嗽痰喘,风寒感冒,蚕豆病,筋骨疼痛,带下病,痈疮;广东称其为土茵陈;(20)松毛火绒草,分布于贵州、云南,全草舒筋活络,润肺理气;四川西昌地区称其为白茵陈;(21)火绒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河南,全草用于急、慢性水肿,尿血,淋浊;干燥地上部分内蒙古蒙医作茵陈药用;(22)长叶火绒草,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西藏,全草清肺,化痰,止咳;干燥地上部分内蒙古蒙医作茵陈药用;(23)绢绒火绒草,分布于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干燥地上部分内蒙古蒙医作茵陈药用;
(24)毛麝香(玄参科),揉之有类似麝香的气味,干时黑色,全体被黏质腺毛,茎粗壮,基部圆柱形,上部四棱形,中空,常有分枝,叶对生,具柄,叶片披针状卵形至宽卵形,长2~7cm,宽1~4cm,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有毛,下面有明显而稠密的橙色腺点,花单生叶腋,或在茎枝顶端集成总状花序,花萼钟形,花冠二唇形,紫红色或蓝紫色,长约18~28mm,蒴果卵形;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全草用于小儿麻痹症初期,受凉腹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黄蜂螫伤,蛇伤,皮肤湿疹,瘾疹,瘙痒;广西博白混称其为茵陈;(25)绵毛鹿茸草,全体密被白色绵毛,呈灰白色,主根粗短,有多数弯曲支根,茎多数,丛生,老时木质化,通常不分枝,叶交互对生,着生茎下部的密集而短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中部叶长12~20mm,花数朵成顶生带叶的总状花序,花冠稍呈二唇形,淡紫色或近白色,5裂片近等大;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全草用于感冒,烦热,小儿高热,风热咳喘,牙痛,吐血,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小儿鹅口疮,乳痈,外伤出血;湖南长沙、衡山称其为土茵陈,黔阳称毛茵陈;(26)松蒿,又名土茵陈,全体具腺毛,有黏性,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2.5cm,宽1~2cm,羽状分裂,两侧裂片长圆形,顶端裂片较大,卵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萼钟状,5裂,长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花冠筒状,2唇形,淡红色,长约1.5cm,喉部有2黄色条纹,蒴果卵状长扁圆形,种子椭圆形,具网纹;除青海、新疆外,全国各地普遍分布,全草用于黄疸,水肿,风热感冒;贵州个别地区及江浙一带作土茵陈入药;(27)阴行草,其药材性状见“刘寄奴”项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宁夏,全草用于经闭癥瘕,产后瘀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烧、烫伤,痈肿,民间用于黄疸;本品江西大部分地区以全草作土茵陈入药,湖南、广西也称土茵陈,云南、贵州称金钟茵陈,安徽、江苏、浙江一带称铃茵陈、灵茵陈、黄花茵陈或角茵陈,江西彭泽称八角茵陈,四川称黑茵陈,湖南称罐子茵陈,另有山茵陈、草茵陈、铁杆茵陈之称;阴行草始见于《本草图经》,为山茵陈的一种,至明代则称之为金钟茵陈,清代又复称山茵陈,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书首正误篇中对此也有类似记载;阴行草之名出现较晚,见于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谓:
“……阴行、茵陈,南言无别,宋《图经》谓茵陈有数种,此又其一也。
”由此看,今南方大部分地区以阴行草作土茵陈入药亦有其本草依据;据报道,本品功效与茵陈蒿相似,湖北英山、罗田等县利用其植物资源的优势,长期以来习惯以金钟茵陈代替茵陈入药;临床实践证明,金钟茵陈在治疗肝病方面的疗效优于茵陈蒿,二者药理研究表明,它们的不良反应极小,并均有保肝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说明它们虽然种属来源及植物形态不同,但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而在北方地区,则作北刘寄奴或刘寄奴入药,且至少有将近400年的应用历史;(28)腺毛阴行草,又名光亮阴行草,全株有腺毛。
叶三角状长卵形,基部具长翼柄,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总状花序,花萼筒状,膜质,有棱10条,萼先端5裂,萼裂较长,长约为萼筒的1/2至1/3,花冠灰黄色,蒴果长椭圆形,种子椭圆形,有皱纹;分布于浙江、江西、河南;江、浙一带称其为草茵陈;(29)线纹香茶菜(唇形科),茎直立,四方形,分枝,叶对生,纸质,揉之有黄色液汁,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9cm,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红褐色腺点,具柄,花细小,淡紫色,集成聚伞花序,再排成腋生圆锥花序,萼钟状,花冠2唇形,果实由4个小坚果组成;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全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退黄,驱虫;广西称其为土茵陈;(30)溪黄草,分布于东北、中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四川、贵州,全草用于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跌打瘀肿;广西梧州称其为土茵陈;(31)石香薷,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四川、贵州;浙江称其为山茵陈;(32)石荠苎,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吉林、辽宁、北京、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浙江武义、丽水称其为土茵陈、草茵陈;(33)牛至,又名土香薷,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地上部分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吐泻,水肿;湖南、江西和云南昆明称其为白花茵陈,福建称茵陈、土茵陈、山茵陈,广东、广西称茵陈、土茵陈;湖南、广西等地以带花枝叶作土茵陈入药;本植物在科、属及形态上与菊科茵陈相差很大,竟然也有“茵陈”之名,何故?
考《证类本草》有“江宁府茵陈”,观其附图极似本品;《证类本草》谓其“叶大,根粗,黄白色,至夏有花实”亦相吻合,说明古今均有以牛至混茵陈的例证;另台湾有一种“北茵陈”,为本品之变种,以其带叶的花枝入药;(34)亚洲蚤缀(石竹科),分布于内蒙古锡盟、阿盟、大青山地区;干燥根蒙医作茵陈药用;(35)毛梗蚤缀,分布于内蒙古锡盟、乌盟;部分蒙医以其干燥根作茵陈药用;(36)卵瓣雪灵芝,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
全草退烧,止咳,降血压,滋补;干燥根部分蒙医作茵陈药用;(37)兰香草(马鞭草科),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全草疏风解表,祛痰止咳,散瘀止痛;广西称其为茵陈、土茵陈、茵陈草;(38)假黄麻(椴树科),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全草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贵州称其为铁茵陈;(39)粗糙楼梯草(荨麻科),广西博白误称其为茵陈;(40)角茴香(罂粟科),茎多数。
基生叶12~18枚,长1.5~9cm,叶片有白粉,轮廓倒披针形,羽状全裂,1回裂片2~5对,约3回细裂,小裂片条形,宽约0.3mm,先端尖,茎生叶小,裂片丝状,聚伞花序具少数或多数分枝,萼片2,花瓣黄色,蒴果条形;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河南,全草用于咽喉痛,目赤;河南与山西北部称其为茵陈;(41)海金沙草(海金沙科),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江苏及河南,全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福建泉州混称其为土茵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中药 品种 论述 湿热 黄疸 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