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七.docx
- 文档编号:30824518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4.90KB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七.docx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七
宋苏轼撰。
轼有《东坡易传》,已著录。
是书《宋志》作十三卷,与今本同。
《万卷堂书目》作二十卷,疑其传写误也。
晁公武《读书志》称熙宁以后专用王
氏之说进退多士,此书驳异其说为多。
今《新经尚书义》不传,不能尽考其同异。
但就其书而论,则轼究心经世之学,明於事势,又长於议论,於治乱兴亡披抉明
畅,较他经独为擅长。
其释《禹贡》三江,定为南江、中江、北江,本诸郑康成,
远有端绪。
惟未尝详审《经》文,考核水道,而附益以味别之说,遂以启后人之
议。
至於以羲和旷职为贰於羿而忠於夏,则林之奇宗之。
以《康王之诰》服冕为
非礼,引《左传》叔向之言为证,则蔡沈取之。
《朱子语录》亦称其解《吕刑篇》
以“王享国百年耄”作一句,“荒度作刑”作一句,甚合於理。
后《与蔡沈帖》
虽有“苏氏失之简”之语,然《语录》又称:
“或问诸家《书》解谁最好,莫是
东坡?
曰:
然。
又问:
但若失之太简?
曰:
亦有只须如此解者。
”则又未尝以简
为病。
洛闽诸儒以程子之故,与苏氏如水火,惟於此书有取焉,则其书可知矣。
△《尚书全解》·四十卷(内府藏本)
宋林之奇撰。
之奇字少颖,号拙斋,侯官人。
官至宗正丞。
事迹具《宋史·
儒林传》。
之奇辞禄家居,博考诸儒之说,以成是书。
《宋志》作五十八卷。
此
本仅标题四十卷。
考其孙畊《后序》,称:
“脱稿之初,为门人吕祖谦持去,
诸生传录,仅十得二三。
书肆急於鋟梓,遂讹以传讹。
至淳祐辛丑,畊从陈元
凤得宇文氏所传《书说拾遗》手稿一册,乃《康诰》至《君陈》之文。
乙巳得建
安余氏所刻完本,始知麻沙所刻,自《洛诰》以下皆伪续。
又得叶真所藏《林、
李二先生书解》,参校证验,釐为四十卷。
”然则《宋志》所载乃麻沙伪本之卷
数,朱子所谓“《洛诰》以后非林氏解”者。
此本则畊所重编,朱子所未见,
夏僎作《尚书解》时亦未见,故所引之奇之说亦至《洛诰》止也。
然僎既称
之奇初稿为吕祖谦持去,则祖谦必见完书,何以《东莱书说》始於《洛诰》以下
云“续之奇之书”,毋乃畊又有所增修,托之乃祖欤?
自宋迨明,流传既久,
又佚其三十四卷。
《多方》一篇,通志堂刊《九经解》,竭力购之,弗能补也。
惟《永乐大典》修自明初,其时犹见旧刻,故所载之奇《书解》,此篇独存。
今
录而补之,乃得复还旧观。
之奇是书,颇多异说。
如以阳鸟为地名,三俊为常伯、
常任、准人,皆未尝依傍前人。
至其辨析异同,贯穿史事,覃思积悟,实卓然成
一家言。
虽真赝错杂,不可废也。
屡经散佚,而卒能完善,亦其精神刻挚有足以
自传者矣。
前有《自序》一篇,述《尚书》始末甚详,然舛误特甚。
《汉书·艺
文志》已明云《古文尚书》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不立於学官,而用伪孔《传序》
藏於家之说,并谓刘歆未见。
《儒林传》明言伏生壁藏其书,汉兴,亡数十篇,
独得二十九篇,而用卫宏《古文尚书序》使女传言之说,并谓齐语难晓,尤其致
谬之大纲。
阎若璩诸人已有明辨,兹不具论焉。
△《郑敷文书说》·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郑伯熊撰。
伯熊字景望,永嘉人。
绍兴十五年进士,累官吏部郎,兼太子
侍读,进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出知宁国府。
卒谥文肃。
其诗文有
《景望集》,今已不传。
此乃所作《尚书讲义》,皆摘其大端而论之。
凡二十九
条,每条各标题其目。
《浙江通志》称:
“伯熊邃于经术,绍兴末伊洛之学稍息,
伯熊复出而振起之。
”刘埙《隐居通义》亦谓:
“伯熊明见天理,笃信固守,言
与行应。
”盖永嘉之学自周行己倡于前,伯熊承于后,吕祖谦、陈傅良、叶适等
皆奉以为宗。
是书虽为科举而作,而尚不汩于俗学。
惟误信《书序》,谓真孔子
所作。
故于《太甲序》则以为体常尽变,存正明权,得《春秋》之法;于《泰誓
序》则以为经称十三年者误,当依《序》作十一年;于《洪范序》则以为所称胜
殷杀纣,亦诛独夫纣之义:
皆未免牵合旧文,失于考证。
然其大端醇正。
如释
“作服汝明”则发明服以象德之义,释“俶扰天纪”则推言天人相应之机,《大
禹谟》言“谦受益,满招损”,《仲虺之诰》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皆能
反覆推详,以明其说。
于经世立教之义亦颇多阐发,有足采焉。
△《禹贡指南》·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毛晃撰。
晃,《宋史》无传,其始末未详。
世传其《增注礼部韵略》,於
绍兴三十二年表进,自署曰“衢州免解进士”,盖高宗末年人也。
是书《宋史·
艺文志》不著录。
焦竑《经籍志》载《禹贡指南》一卷,宋毛晃撰。
朱彝尊《经
义考》云“未见”。
又云:
“《文渊阁书目》有之,不著撰人,疑即晃作。
”则
旧本之佚久矣。
今考《永乐大典》所载,与诸家注解散附经文各句下。
谨缀录成
篇,釐为四卷。
以世无传本,其体例之旧不可见,谨以经文次第标列,其无注者
则经文从略焉。
其书大抵引《尔雅》、《周礼》、《汉志》、《水经注》、《九
域志》诸书,而旁引他说以证古今山水之原委,颇为简明。
虽生於南渡之后,僻
处一隅,无由睹中原西北之古迹,一一统核其真,而援据考证,独不泥诸儒附会
之说,故后来蔡氏《集传》多用之。
亦言地理者所当考证矣。
△《禹贡论》·五卷、《后论》·一卷、《山川地理图》·二卷(永乐大典
本)
宋程大昌撰。
大昌有《易原》,已著录。
《宋史·艺文志》载大昌《禹贡论》
五卷、《后论》一卷,又《禹贡论图》五卷。
陈振孙《书录解题》则谓《论》五
十二篇、《后论》八篇、《图》三十一。
王应麟《玉海》则谓淳熙四年七月大昌
上《禹贡论》五十二篇、《后论》八篇,诏付秘阁,不及其图。
盖偶遗也。
今诸
论皆存,其图据归有光《跋》称吴纯甫家有淳熙辛丑泉州旧刻,则嘉靖中尚有传
本,今已久佚。
故《通志堂经解》惟刻其《前、后论》,而所谓《禹贡山川地理
图》者则仅刻其《叙说》。
今以《永乐大典》所载校之,只缺其《九州山水实证》
及《禹河》、《汉河》二图耳。
其馀二十八图,岿然并在,诚世所未覯之本。
今
依通志堂《图叙》原目,并为二卷,而大昌之书复完。
大昌喜谈地理之学,所著
《雍录》及《北边备对》,皆刻意冥搜,考寻旧迹,是书论辨尤详。
周密《癸辛
杂识》载“大昌以天官兼经筵,进讲《禹贡》,阙文疑义,疏说甚详,且多引外
国幽奥地理。
阜陵颇厌之,宣谕宰执云:
六经断简,阙疑可也,何必强为之说?
且地理既非亲历,虽圣贤有所不知,朕殊不晓其说,想其治铨曹亦如此。
既而补
外”云云,与《自序》及陈应行《后序》所言,殊相乖刺。
夫帝王之学与儒者异,
大昌讲《尚书》於经筵,不举唐、虞、三代之法以资启沃,而徒炫博奥,此诚不
解事理。
然以诂经而论,则考证不为无功。
盖其失在不当于经筵讲《禹贡》,而
不在辨定《禹贡》之山水也。
其《前论》於江水、河水、淮水、汉水、济水、弱
水、黑水皆纠旧传之误,《后论》则专论河水、汴水之患。
陈振孙讥其身不亲历,
乌保其皆无牴牾,亦如孝宗之论。
归有光亦证其以鸟鼠同穴指为二山之非。
要其
援据釐订,实为博洽,至今注《禹贡》者终不能废其书也。
△《尚书讲义》·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史浩撰。
浩字直翁,鄞县人。
绍兴十四年进士。
孝宗为建王,浩以司封郎
中兼直讲。
即位后,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累官右丞相,致仕。
事迹具《宋史》本
传。
此书《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二卷。
《文渊阁书目》、《一斋书目》并载其
名,而藏弆家已久无传本。
故朱彝尊《经义考》亦注云“未见”。
惟《永乐大典》
各韵中尚全录其文。
谨依经文考次排订,釐为二十卷。
案宋《馆阁书目》云:
“淳熙十六年正月,太傅史浩进《尚书讲义》二十卷,诏藏秘府。
”盖本当时经
进之本,故其说皆顺文演绎,颇近经幄讲章之体。
其说大抵以注疏为主,参考诸
儒而以己意融贯之。
当张浚用兵中原时,浩方为右仆射,独持异论。
论者责其沮
恢复之谋。
今观其解《文侯之命》一篇,亦极美宣王之勤政复雠,而伤平王之无
志恢复,则其意原不以用兵为非。
殆以浚未能度力量时,故不欲侥倖尝试耶?
《朱子语类》尝称“史丞相说《书》亦有好处,如‘命公后’,众说皆云命伯禽
为周公之后,史云成王既归,周公在后,看‘公定予往矣’一言,便见得周公且
在后之意”云云,其后命蔡沈订正《书传》,实从浩说。
则朱子固於此书有所取。
孙应时《烛湖集》有《上史越王书》云:
“《书传》多所发明帝王君臣精微正大
之蕴,剖抉古今异同偏见,开悟后学心目,使人沛然饱满者,无虑数十百条。
”
又云:
“欲以疑义请教者一一疏诸下方。
”则浩此书实与应时商榷之,亦非率尔
苟作矣。
△《尚书详解》·二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夏僎撰。
僎字元肃,号柯山,龙游人。
时澜作是书《序》,称其少业
是经,妙年撷其英,以掇巍第,则尝举进士也。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是书集二
孔、王、苏、陈、林、程、张及诸儒之说。
以时澜《序》及书中所引参考之,二
孔者,安国、颖达之《传》、疏。
苏者,苏轼《书传》。
陈者,陈鹏飞《书解》。
林者,林之奇《尚书全解》。
程者,程子《书说》。
张者,张九成《尚书详说》。
惟王氏澜《序》不之及,盖王雱《新经尚书义》,讳言之也。
然僎虽博采诸家,
而取於林之奇者实什之六七,盖其渊源在是矣。
明洪武间,初定科举条式,诏习
《尚书》者并用夏氏、蔡氏两《传》。
后永乐中《书经大全》出,始独用蔡《传》,
夏氏之书浸微。
亦犹《易》并用程朱,后程废而独用朱,《春秋》并用张、胡,
后张废而独用胡也。
今观其书,视蔡《传》固不免少冗。
然其反覆条畅,深究详
绎,使唐、虞、三代之大经大法灿然明白,究不失为说《书》之善本。
淳熙间,
麻沙刘氏书坊有刻版,世久无传。
今惟存钞帙,脱误孔多。
浙江采进之本,《虞
书·尧典》至《大禹谟》全阙,《周书》阙《泰誓中》、《泰誓下》、《牧誓》
三篇,又阙《秦誓》之末简,谨以《永乐大典》参校。
惟《泰誓》《永乐大典》
亦阙,无从校补外,其馀所载,尚并有全文。
各据以补辑,复成完帙。
书中文句
则以《永乐大典》及浙本互校,择所长而从之。
原本分十六卷,《经》文下多附
录重言、重意,乃宋代坊本陋式,最为鄙浅。
今悉删除,重加釐订,勒为二十六
卷。
△《禹贡说断》·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傅寅撰。
寅字同叔,义乌人。
尝从唐仲友游,仲友称其职方、舆地尽在腹
中。
是编其所著《禹贡图说》也。
案朱彝尊《经义考》有寅所著《禹贡集解》,
二卷,通志堂尝刊入《九经解》中。
而《永乐大典》载其书,则题曰《禹贡说断》,
无《集解》之名。
又《经解》所刊本称原阙四十馀简。
今检《永乐大典》,不独
所阙咸在,且其《五服辨》三千馀言,《九州辨》千数百言,较之原注缺文多至
数倍。
又《山川总会》及《九河》、《三江》、《九江》四图,《经解》俱误编
入程大昌《禹贡论》中,与其书绝不相比附。
而《永乐大典》独系之《说断》篇
内。
盖当时所见,实宋时原本,足以援据。
而《经解》刊行之本,则已传写错漏,
致并书名而窜易之,非其旧矣。
书中博引众说,断以己意,具有特解,不肯蹈袭
前人。
其论《孟子》“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为古沟洫之法,尤为诸儒所未及,
洵卓然能自抒所见者。
今取《经解》刊本与《永乐大典》互相勘校,补阙正讹,
析为四卷,仍题《说断》旧名,而於补阙之起讫,各加注语以别之,庶几承学之
士得以复见完书焉。
△《书说》·三十五卷(内府藏本)
宋吕祖谦撰。
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
是编《文献通考》作十卷,赵希
弁《读书附志》作六卷,悉与此本不合。
盖彼乃祖谦原书,未经编次,传钞者随
意分卷,故二家互异。
此本则其门人时澜所增修也。
原书始《洛诰》,终《秦誓》。
其《召诰》以前,《尧典》以后,则门人杂记之语录,颇多俚俗。
澜始删润其文,
成二十二卷。
又编定原书为十三卷,合成是编。
王应麟《玉海》云:
“林少颖
《书说》至《洛诰》而终,吕成公《书说》自《洛诰》而始。
”盖之奇受学於吕
居仁,祖谦又受学於之奇,本以终始其师说为一家之学,而澜之所续则又终始祖
谦一人之说也。
澜,婺州清江人。
厉鹗《宋诗纪事》收其诗一篇,而不能举其仕
履。
考周必大《平园集》有祭澜文,称“从政郎差充西外睦宗院宗学教授”,而
澜《自序》则称以西邸文学入三山监丞,盖作是书时为监丞,其后则以教授终也。
吴师道曰:
“清江时铸字寿卿,吕成公同年进士,与弟鋹率群从子弟十馀人悉
从公游。
若沄、若澜、若泾,尤时氏之秀。
成公辑《书说》,澜以平昔所闻纂成
之,今所行《书传》是也。
”然则是书一名为《书传》矣。
又朱彝尊《经义考》
是书三十五卷之外,又别出时澜增修《书说》三十卷,并注曰“存”。
今三十卷
者未见,不知所据何本也。
△《尚书说》·七卷(内府藏本)
宋黄度撰。
度字文叔,号遂初,新昌人。
绍兴间登进士,宁宗时为御史。
尝
劾韩侂胄误国,又劾内侍杨舜卿、陈源,又奏吴曦必反,以正直称。
累官礼部尚
书、龙图阁学士。
谥宣献。
事迹具《宋史》本传。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笃学
穷经,老而不倦。
晚年制阃江淮,著述不辍。
时得新意,往往晨夜叩书塾,为友
朋道之。
其勤挚如此。
所注有《书说》、《诗说》、《周礼说》。
《诗》与《周
礼》说今佚,惟《书说》仅存。
此本乃明吕光洵与唐顺之所校。
前有光洵《序》,
述度始末甚详。
当度之时,吴棫《书裨传》始出,未为世所深信,尚不知孔安
国《传》出於梅赜托名。
故度作是编,其训诂一以孔《传》为主。
然梅赜当东晋
之初,去古未远,先儒旧义,往往而存。
注《尚书》者要於诸家为最古,度依据
其文,究胜后来之臆解。
至於推论三代兴衰治乱之由,与夫人心、道心、精一、
执中、安止、惟几、绥猷、协一、建中、建极诸义,亦皆深切著明。
以义理谈经
者固有取焉。
△《五诰解》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
昔韩愈称“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宋儒如吕祖谦《书说》,亦先释周诰而后及虞、夏、商书。
盖先通其难通者,则
其馀易于究寻。
简作是书,惟解《康诰》以下五篇,亦是意也。
简受学於陆九渊,
好举新民保赤之政,推本於心学。
又当《字说》盛行之后,喜穿凿字义,为新奇
之论。
措辞亦迂曲委重,未能畅所欲言。
然如《康诰》言“惠不惠,懋不懋”,
则归重於君身。
“服念旬时”,则疑孔《传》三月为过久。
《酒诰》“厥心疾很”,
指民心而言。
《召诰》“顾畏于民碞”,谓民愚而神可畏如碞险。
《洛
诰》“公无困哉”,谓困有倦勤之意。
皆能驳正旧文,自抒心得。
至如先卜黎水
用郑康成、顾彪之说,封康叔时未营洛邑用苏氏《书传》之说,“复子明辟”之
训诂、“圻父薄违”之句读用王氏《书义》之说,又能兼综群言,不专主一家之
学矣。
此书世久失传。
《文渊阁书目》作一册,焦竑《经籍志》作一卷,朱彝尊
《经义考》以为“未见”。
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案条薈萃,惟阙《梓材》一
篇,馀皆章句完善。
谨依《经》文前后,釐为四卷。
△《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袁燮撰。
燮字和叔,絜斋其自号也,鄞县人。
淳熙辛丑进士,官至显谟阁
学士。
谥正献。
事迹具《宋史》本传。
燮之学出陆九渊。
是编大旨在於发明本心,
反覆引申,颇能畅其师说。
而於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
王应
麟发明洛闽之学,多与金谿殊轨。
然於燮所解“儆诫无虞”诸条,特采入《困学
纪闻》中。
盖其理至足,则异趣者亦不能易也。
其书《宋史·艺文志》作十卷,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为燮子乔录其家庭所闻,至《君奭》而止。
则当时本未竟
之书,且非手著。
绍定四年,其子甫刻置象山书院。
盖重其家学,不以未成完帙
而废之。
明叶盛《菉竹堂书目》尚存其名,而诸家说《尚书》者罕闻引证。
知传
本亦稀,故朱彝尊作《经义考》注云“未见”。
今圣代博采遗编,珍笈秘文,罔
不毕出,而竟未睹是书之名,则其佚久矣。
谨从《永乐大典》所载,采辑编次,
俾复还旧观。
以篇帙稍繁,釐为一十二卷。
蠹残賸简,复显於湮没之馀,亦可云
燮之至幸矣。
乔字崇谦,尝为溧阳令。
与燮相继而卒,未显於世。
故《宋史》但
有其弟甫传,而不立乔传。
据真德秀所作燮《行状》,称燮有子四人,乔其伯子,
甫则其叔子云。
△《书集传》·六卷(通行本)
宋蔡沈撰。
沈字仲默,号九峰,建阳人。
元定之子也。
事迹附载《宋史·元
定传》。
庆元己未,朱子属沈作《书传》。
至嘉定己巳,书成(案此据《自序》
年月,真德秀作沈《墓志》称数十年然后克成,盖误衍一数字)。
淳祐中,其子
杭表进於朝,称《集传》六卷、《小序》一卷、朱熹《问答》一卷,缮写成十二
册。
其《问答》一卷久佚。
董鼎《书传纂注》,称淳祐经进本,录朱子《与蔡仲
默帖》及语录数段,今各类入《纲领辑录》内。
是其文犹散见於鼎书中,其条目
则不复可考。
《小序》一卷,沈亦逐条辨驳,如朱子之攻《诗序》。
今其文犹存,
而书肆本皆削去不刊。
考朱升《尚书旁注》,称古文《书序》自为一篇,孔注移
之,各冠篇首。
蔡氏删之而置於后,以存其旧。
盖朱子所授之旨(案陈振孙《书
录解题》载朱子《书古经》四卷、《序》一卷,则此本乃朱子所定,先有成书。
升以为所授之旨,盖偶未考)。
是元末明初,刊本尚连《小序》。
然《宋史·艺
文志》所著录者亦止六卷,则似自宋以来即惟以《集传》单行矣。
元和异孙《十
一经问对》称吉州所刊《蔡传》,仍以《书序》置之各篇,初不害其为蔡《传》。
盖一家之版本,非通例也。
沈《序》称二《典》、三《谟》经朱子点定,然董鼎
《纂注》於“正月朔旦”条下注曰:
“朱子亲集《书传》,自孔《序》止此。
其
他大义,悉口授蔡氏,并亲稿百馀段,俾足成之。
”则《大禹谟》犹未全竣。
《序》所云二《典》、三《谟》,特约举之辞。
鼎又引陈栎之言曰(案栎此条不
载所作《书传纂疏》中,盖其《书传折中》之文也):
“朱子订传原本有曰:
正
月,次年正月也。
神宗,说者以为舜祖颛顼而宗尧,因以神宗为尧庙,未知是否。
如帝之初等,盖未尝质言为尧庙。
”今本云云,其朱子后自改乎?
抑蔡氏所改乎?
则《序》所谓朱子点定者,亦不免有所窜易。
故宋末黄景昌等各有正误、辨疑之
作。
陈栎、董鼎、金履祥皆笃信朱子之学者,而栎作《书传折衷》,鼎作《书传
纂注》,履祥作《尚书表注》,断断有辞。
明洪武中修《书传会选》,改定至六
十六条。
国朝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亦多所考订釐正。
盖在朱子之说《尚书》,
主於通所可通,而阙其所不可通,见於《语录》者不啻再三。
而沈於殷盘、周诰,
一一必求其解,其不能无憾也固宜。
然其疏通证明,较为简易。
且渊源有自,大
体终醇。
元与古注疏并立学官(见《元史·选举志》),而人置注疏肄此书;明
与夏僎解并立学官(见杨慎《丹铅录》),而人亦置僎解肄此书:
固有由矣。
△《尚书精义》·五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黄伦撰。
《宋史·艺文志》载有是书十六卷。
陈振孙《书录解题》亦著於
录,称为三山黄伦彝卿所编,知为闽人。
此本前有余氏万卷堂刊行《小序》,称
为“释褐黄君”,则又曾举进士。
然《闽书》及《福建通志》已均不载其名,其
仕履则莫能详矣。
其刊书之余氏,亦不知何时人。
案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称,
世所传九经本,以兴国于氏及建安余仁仲本为最善。
又林之奇《尚书全解》亦惟
建安余氏刊本独得其真,见之奇孙畊所作《跋》语中。
此篇所称余氏,当即其
人。
是在宋时坊刻中犹为善本也。
其书薈萃诸说,依经胪载,不加论断。
间有同
异,亦两存之。
其所徵引,自汉迄宋,亦极赅博。
惟编次不以时代,每条皆首列
张九成之说,似即本九成所著《尚书详说》而推广之,故陈振孙颇疑其出於伪托。
然九成《详说》之目仅见《宋志》,久经湮晦,即使果相沿袭,亦未尝不可藉是
书以传九成书也。
其他如杨氏绘、顾氏临、周氏范、李氏定、司马氏光、张氏沂、
上官氏公裕、王氏日休、王氏当、黄氏君愈、颜氏复、胡氏伸、王氏安石、王氏
雱、张氏纲、孔氏武仲、孔氏文仲、陈氏鹏飞、孙氏觉、朱氏震、苏氏洵、吴氏
孜、朱氏正太、苏氏子才等当时著述,并已散佚,遗章剩句,犹得存什一於是编。
体裁虽稍涉泛滥,其裒辑之勤,要亦未可尽没矣。
其书传本久绝,朱彝尊《经义
考》亦曰“已佚”。
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采撮编缀,梗概尚存。
惟《永乐大
典》之例,凡诸解已见前条者,他书再相援引,则仅注“某氏曰见前”字。
其为
全录、摘录,无由考校。
今亦不复补录,姑就所现存者釐订成帙,分为五十卷。
存宋人《书》说之梗概,备援证焉。
△《尚书详解》·五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陈经撰。
经字显之,一云字正甫,安福人。
庆元中登进士第,官至奉议郎,
泉州泊幹所。
著有《诗讲义》、《存斋语录》诸书,已佚不传。
是编《宋史·艺
文志》作五十卷。
今钞帙仅存,检勘卷目,犹为完本。
宁宗之世,正蔡氏《传》
初出之时,而此书多取古注疏或间参以新意,与蔡氏颇有异同。
每援后世之事以
证古经,盖赵岐注《孟子》已有此例,无庸以驳杂为嫌。
惟如解说筑傅岩引伊川
访董五经事之类,稍为泛滥,当分别观之。
至於论舜放四凶云“欲安其居止,俾
无所忧愁”,则欲明先王爱物之心,转失圣人惩恶之义,颇有未协。
又《自序》
称“今日语诸友以读此书之法,当以古人之心求古人之书。
吾心与是书相契而无
间,然后知典、谟、训、诰、誓、命皆吾胸中之所有,亦吾日用之所能行”云云,
尤近於陆九渊“六经注我“之说,殆传金谿之学派者,亦不可立训。
然其句栉字
比,疏证详明,往往发先儒所未发,实可与林之奇、夏僎诸家相为羽翼。
固无
庸拘蔡氏之学,执一格以相绳焉。
△《融堂书解》·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钱时撰。
时字子是,淳安人。
受学於杨简。
嘉熙中,以丞相乔行简荐,授
秘阁校勘,迁史馆检阅。
案时《两汉笔记》之前载有尚书省札,列时所著诸书,
有《尚书启蒙》。
又载严州进状,则称《尚书演义》。
同时案牍之文,已自相违
异。
《永乐大典》所载则皆题钱时《融堂书解》,其名又殊。
然《永乐大典》皆
据内府宋本采入,当必无讹。
朱彝尊《经义考》以《尚书演义》著录,盖未睹中
秘书也。
旧本久佚,今采掇裒辑,重为编次。
惟《伊训》、《梓材》、《秦誓》
三篇全佚,《说命》、《吕刑》亦间有阙文,馀尚皆篇帙完善,不失旧观。
时之
意,主表章《书序》,每篇之首,皆条具大旨。
其《逸书》之《序》,则参考
《史记》,核其时事以释篇题。
复采《经典释文》、《史记集解》、《史记索隐》
所引马融、郑康成说,引伸其义。
虽因仍旧说,不知《书序》非《诗序》之比,
未免稍失考证,然用意则可谓精勤。
所解如“羲和旷厥职”则本诸苏轼,康叔封
卫在成王时则仍用孔安国《传》,《康王之诰》则兼采张九成《书说》,不专主
一家之学。
至以《泰誓》为告西岐师旅,《牧誓》为告远方诸侯,皆不傍前人,
自抒心得。
又谓《武成》本无脱简,前为武王告师之辞,后为史臣纪事之体。
《康诰》首节,以周公初基定为东都营洛邑,封康叔以抚顽民,不当移置於《洛
诰》,尤为不惑於曲说。
亦宋人经解中之特出者也。
其书省札、进状皆不著卷数,
《经义考》作八卷,未知何据。
今以篇帙颇繁,谨约略离析,勒为二十卷。
△《洪范统一》·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赵善湘撰。
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孙。
仕至资政殿大学士,封文水郡
公,赠少师,事迹具《宋史》本传。
据其子汝楳《周易辑闻序》,善湘於《易》
学用力至深,而所著书五种皆不传。
此书藏弆之家亦罕著录,故朱彝尊《经义考》
注曰“未见”。
今从《永乐大典》缮录,复为完编。
书成於开禧时,《宋史》谓
之《洪范统论》,《文渊阁书目》又作《统纪》。
今据善湘谓“汉儒解传只以五
事庶徵为五行之验,而五行八政谓畴散而不知所统,徵引事应,语多傅会。
因采
欧阳修《唐志》、苏洵《洪范图论》遗意,定皇极为九畴之统。
每畴之中,如五
行则水、火、木、金皆统於土,五事则貌、言、视、听皆统於思,得其统而九畴
可一以贯之矣”云云,则《永乐大典》题曰《洪范统一》为名实相应矣。
考朱子
与陆九渊论皇极之义,往复辨难,各持一说,此书以大中释皇极,本诸注疏,与
陆氏合。
复谓九畴皆运於君心,发为至治,又合於朱子建极之旨。
盖能通怀彼我、
兼取两家之说者。
生当分朋讲学之时,而超然不预於门户,是难能也。
△《尚书要义》·十七卷、《序说》·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宋魏了翁撰。
了翁谪居靖州时,著《九经要义》,凡二百六十三卷。
皆摘注
疏中精要之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书 总目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