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docx
- 文档编号:30823367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2.60KB
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docx
《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
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目次】
序…………………………………………………………………………………3.
第一章緒言……………………………………………………………………5.
第二章大學教育的理念………………………………………………………7.
壹、研究學術探索真理
貳、大學自主學術自由
參、追求卓越提昇品質
肆、結合社區善盡責任
伍、邁向國際學術輸出
第三章我國大學教育發展現況………………………………………………11.
壹、高等教育的普及
貳、大學功能的區隔
參、大學自主的落實
肆、大學教學與研究的品質
伍、終身學習社會的衝擊
第四章我國大學教育問題分析………………………………………………18.
壹、大學教育發展質量失衡
貳、大學教育資源的排擠
參、大學運作機制的調整
肆、大學教育國際化程度不足
伍、大學與社會的互動有待增進
陸、大學評鑑機制亟待建立
第五章大學教育發展策略…………………………………………………29.
壹、研訂大學教育中長期發展計畫
貳、推動大學自行定位給予合理發展彈性
參、兼顧大學教育量的擴增與質的提昇
肆、大學教育資源籌措與分配合理化
伍、大學運作機制法制化
陸、強化大學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柒、加強大學與社會的互動
捌、推動客觀公正的大學評鑑
第六章未來展望…………………………………………………………36.
壹、建立開放競爭的教育機會
貳、強化大學自主的運作機能
參、建立彈性人力培育管道
肆、加強科技人才的培育、延攬與運用
伍、擴增成人回流參與高等教育的機會
陸、調整教育資源的分配與運用
柒、追求大學之學術卓越發展
第七章結語…………………………………………………………………45.
序
政府遷台迄今半世紀間,政治經濟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國內大學教育的發展,也因社會開放、經濟繁榮、資訊快速累積等因素,得以快速擴增。
台灣地區的大學校院由四所增加為一百三十五所,而學生人數亦自五千餘人增至六十四萬多人,高等教育發展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可說是亦步亦趨。
二十一世紀是以知識經濟發展為主軸的世紀,大學已為各國知識創新與人力資源的競技場,大學競爭力即為國家競爭力之重要指標。
回顧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已從菁英教育漸轉化成兼顧普及教育,從經建主導逐漸轉化成兼顧建立教育特色,再者,從就業導向逐漸轉化成兼顧消費性需求,政府主導逐漸轉化成兼顧教育的自主性,從一元的規範走向兼顧多元的需求,並且也從一次性的教育逐漸轉化成終身教育的規劃,大學教育因應時代潮流所產生的轉變,雖滿足了社會部分需求,但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動,宜以新的思考模式,採納新的管理機制,建立新的文化價值觀念,形成新的大學文化,以確實發揮大學的功能,及其社會價值。
時值大學面臨全球化競爭與衝擊、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教育部為因應新世紀之需要,勾劃國內大學教育發展之願景,以作為推動大學教育施政及各大學規劃本身校務發展之依據,達成追求大學教育卓越化目標。
同時,為了讓社會大眾對現今大學教育的政策與做法有更多的瞭解,特研訂「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本白皮書自八十八年八月開始進行規劃,此間承多位關心高等教育發展的學者專家,共同參與撰擬工作並提供建言,本部高等教育司同仁也積極參與蒐集相關資料,經過各分區座談會及多次的學者專家諮詢會議討論修改,終於完成我國「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本白皮書針對目前我國大學教育的發展現況進行分析,就大學教育質量失衡、資源的排擠、大學運作機制的調整、國際化程度不足、大學與社會互動及評鑑機制的建立等問題予以檢討,並據此擬定近程與中程之具體做法及建議,諸如大學的定位、資源的籌措與分配、大學運作法制化、人才培育、提昇國際競爭力、擴增成人回流參與高等教育的機會、追求大學卓越發展等。
本白皮書的完成,是大學教育政策新的開端,也代表對國家知識經濟發展的期許,它將引領大學提升知識創新與國際競爭力,邁向卓越,並與國際一流大學並駕齊驅。
然而,政策的落實,除了必須有縝密完善的規劃及具體而微的執行,更有賴各大學校院積極投入與努力。
白皮書的公布,不是一個完成,而是一個起步,面對瞬息萬變的國內外環境,必須持續檢視所揭櫫的目標及策略,並配合加以修訂,以使我國的大學教育發展能夠在社會變遷與衝擊中調整因應,突破侷限,與時代並進。
對於參與本白皮書編纂作業之各界先進及學者專家,協助之情,謹致謝忱。
本白皮書撰寫過程雖力求嚴謹,惟不免有疏漏之處或遺珠之憾,尚祈各界不吝提出指正,並持續地予以支持。
教育部部長曾志朗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年七月
第一章緒言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的世紀,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紀。
大學教育正是推動國家賡續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源頭活水。
近年來,面對社會的急遽變遷,政治的開放民主、經濟的迅速成長、產業結構的改變,以及價值觀念多元化的衝擊,大學教育的傳承功能與主導地位面臨新的挑戰。
為使今後大學教育的發展,能適應多元社會發展的需求,大學教育應有新的突破,並積極做適切的調整與前瞻的規劃,力求大學教育的精進與發展,開拓大學教育的新境界,以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國家。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之初,台灣只有一所大學(即國立台灣大學),三所獨立學院(分別是一所工學院,一所農學院和一所師範學院),學生數總僅五千餘人。
半世紀後的今天,大學校院已達一百三十五所(含軍警校院及空中大學),學生數逾六十四萬。
在此期間,國民所得也從一百三十七美元增加到一萬四千美元,可以說,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亦步亦趨。
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里程,其一是私人興學的力量助長了高等教育的發展。
從民國四十二年台灣有了第一所私立學院開始,目前在全部高等學府中,私人設立的學校已超過一半;其二是民國六十三年第一所技職體系的大學校院設立,確立了一般大學和技職教育雙軌發展的政策;其三是民國八十三年修訂大學法,確定了大學自治和學術自主的原則。
大學在多元化、自由化、民主化、國際化的趨勢下,各自發展不同的特色。
但也因舊有法令的限制,經費的困窘和各方理念的歧異,而面對諸多共同性的困難與衝擊。
踏入二十一世紀,全世界都將高等教育的發展當作國家競爭力的主要競技場,我國大學教育發展的前景,既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
當前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正從菁英走向普及,從管制走向開放,從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同時,社會的變遷,產業的轉型和觀念的更新,均對大學教育產生衝擊。
放眼全世界的高等教育,各國都朝更開放的方向發展,儘可能讓更多的國民共享學習的機會。
但是,高等教育在量的擴充之際,也要重視質的提昇,因為欠缺高品質的研究和有效的教學,是無法提升國家競爭力的。
有鑑於此,站在教育主管的立場,有必要將大學教育的現況與問題進行全盤分析,並將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研議中的措施及步驟,做詳實具體的說明,讓社會大眾對現今大學教育的政策與做法有更多的瞭解。
期待此一發展藍圖能在各界的增益補充之下,成為我國新世紀大學教育發展的重要綱領。
第二章大學教育的理念
現代的大學,源自歐洲中古世紀,有其深厚傳統與獨特精神。
惟自工業革命以來,社會變遷加速,尤其近十年來,科技進步神速,經濟成長繁榮,政治自由民主,社會價值多元,因而衍生許多問題,形成一股洶湧澎湃的浪潮,衝擊著大學的門牆,迫使大學走出學術的「象牙塔」,面對社會的挑戰;於是大學教育的功能擴張,必須重建大學的體制,才能適應時代的脈動和社會的需要。
我國倣效歐美學制而設大學,應首推一八九八年設立的京師大學堂。
根據民國十八年國民政府公布大學組織法,確定大學的任務為「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可見研究與教學雙重功能在我國大學中同樣受到重視。
而根據新大學法,大學的任務為:
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
在上述多重目標引領下,大學教育成為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交織互動的機構。
因此,當外在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有所變化時,大學教育即受到相當程度的衝擊。
儘管如此,大學教育的若干基本理念仍有其一脈相承的不變性。
壹、研究學術探索真理
大學是學者薈萃、研究學問、追求真理的場所。
大學必須崇尚學術,方便學者長年累月的運用心智,才能致力於真理的探索,也才能在辯難析理的過程中,將錯誤與獨斷的假知識減至最低。
因此,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強調不盲從、不附和、祛除成見、尊重事實、相信證據、系統的推理和客觀的論斷。
是故,西方大學以「學術真誠」作為學者人格的標準。
尤其是大學應從事高深的學術研究,藉以發明新學說,創造新文化,實現新理想。
貳、大學自主學術自由
學術研究必須有尊重專業的態度,才能持續發展,產生高品質且有創意的成果。
學術自由的理想,包括「教的自由」與「學的自由」,亦即大學在教學與研究上,有權自做決定,免於外力干預,這是現代大學的座右銘。
此種傳統,早已在西方大學發展過程中奉為圭臬。
大學自主主要表現在大學與國家的互動關係上。
大學既是社會公器,自然不能違背國家法制,而政策對大學原則上只盡監督的責任,其餘由大學自行發揮,不受限制。
為了使大學朝向民主與效率,必須提升大學自主。
換言之,大學在課程發展、預算編列、經費運用及用人取才上,應擁有更大的自主與彈性。
在尊重學術自由與大學自主之餘,尤應加強學術工作的責任,嚴守學術道德規範,增加研究與教學工作的自我評量,才能提高大學的績效。
此外,品質的維護乃是大學的重要工作,除教學、研究與推廣服務外,尚包括學生素質的提升與學術環境的維護與改善。
參、追求卓越提升品質
大學成員以追求知識與研究學術為職志。
其實,大學的生活往往著眼於明日,是為將來而準備,並不完全遷就於社會現實。
因為今日的大學生,是明日社會的骨幹,大學教育中要有崇高理想的色彩,不但在知識上追求「創造性的學問」,也要培育完美的人格,亦即培養一種擁有人文素養、有品德、有品味、有品質的人,能享受生命,過有意義的生活。
尤其是,二十一世紀乃是知識經濟與數位化的時代,追求高等教育的卓越化,更是知識經濟時代必須掌握的先機。
我國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面對國際競爭壓力下,政府更應積極地透過資源的提供,扮演環境營造的角色,激勵大學之間的競爭發展,使我國大學能依本身所具備的條件,選擇重點發展方向,營造各校特色,不斷追求進步。
肆、結合社區善盡責任
大學教育乃促使社會變遷的酵母,誘發社會進步的動力,地位至為重要。
近年來,大學教育在民主化、全球化的衝擊下,過去傳統式的菁英教育已無法滿足社會多元的需求,因此須推展終身教育觀念與規劃全人教育體系。
大學教育的結構與型態,在回應社會變遷與成人終身學習的需求方面,逐漸朝向普及、開放、回流與多元轉變的趨勢發展。
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強化人力素質與提升國家競爭力乃是現代政府責無旁貸的職責。
面對這樣的經濟時代,每一個人都必須是終身學習者,才能擷取新知識,充實新能力,以配合新社會的脈動,不致於被快速的社會變遷所淘汰。
因此大學教育應提供成人再學習的機會,以獲得大量新知識,並激勵民眾不斷成長,進而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和國家的發展。
伍、邁向國際學術輸出
在人類不斷進步、創新、突破的過程中,大學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大學的進步,除了自發性的努力外,還要靠外來的刺激,才會更加精進。
晚近,便捷的交通方便了學術的頻繁互動,網路通信科技的進步更加速學術的交流。
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大學進步不可缺少的動力之一。
國際化非但延長了大學的命脈,也有助於大學的永續發展。
科技的進步與昌盛,縮短了國家與地區的有形距離,甚而使國界消弭於無形。
大家都體認,這是一個既競爭又合作的時代,大學競爭力經常被拿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而國際化也被認為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大學的國際化無疑的是一個國家國際化中重要的一環。
在大學邁向國際化,與外國大學交流的過程中,有些會被同化,有些則是將他人同化。
尤其是我國大學要從過去師法歐美轉為國際學術界主角之一,則必須要有堅強的學術實力做後盾,才會吸引他人前來觀摩留學。
因此,推動國際化必須長期投入,並搭配具體的計畫才會見效。
第三章我國大學教育發展現況
壹、高等教育的普及
我國大學教育在數量上擴增頗為快速。
民國四十至六十年代,整體而言是緩步成長,民國六十至七十年間,政策上並未開放私人興辦大學,公立大學增設亦少。
但民國七十年以後,私人資源快速投入興學行列,公立大學則為平衡城鄉差距及特殊學術領域之發展(如體育、藝術等學府)而大量增設。
由於國立大學在政策上宣布暫時不再增設,加上甚多私立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近三年來,私立大學數量快速成長,以致私立大學在民國八十八年首度超越公立校院之數量。
就學校統計數字視之,我國在八十九學年度計有大學校院一百三十五所,其中大學五十五所,學院八十所。
以辦學資源分,計公立大學二十八所,公立學院二十九所,私立大學二十七所,私立學院五十一所;以大學規模性質分,計綜合大學三十七所,單科大學及學院九十八所(含師範校院、醫學大學、醫學院、科技校院、藝術學院、軍事校院、體育學院及空中大學等)。
以在學學生人數論,我國八十九學年度大學在學學生人數計約六十四萬七千人。
以公私立大學及學院分,公立大學約十九萬人,私立大學約三十一萬一千人,公立學院約四萬九千人,私立學院約九萬六千人;以在學階段分,計大學部約五十六萬四千人,研究生碩士班約七萬人,研究生博士班約一萬三千人。
由於新校院數量不僅快速增加,且儘可能設置於原本高等教育資源欠缺之地區,我國近年在高等教育之普及方面,可以說締造了相當驚人的成績。
一般而言,我國學齡人口按部就班升學之比率雖甚高,但已就業或非學齡人口中,回流接受大學教育人數則偏低,終身教育觀念尚未普及。
是故,如何引導國民在任何人生階段,均樂於重新學習,且得到學習機會,尚有待加強。
貳、大學功能的區隔
大學的發展,依其規模性質可分為綜合大學、單科大學或學院;依其特色,可有研究型、教學型、社區型。
其中研究型大學特別注重研究所的發展,偏重學術研究。
教學型大學則以大學本科為主,強調教學,並兼重推廣及服務功能。
社區型大學主要在提供民眾選修學分或實用技能課程,除具有銜接大學功能外,亦有利於整體國民素質之提升。
目前,我國大學的發展,依大學法規定,由各校依國家需要及特色自行規劃,報經教育部核備後實施,並由教育部評鑑之。
雖說,大學的發展依其特色及規模性質可有不同的類型,但或許受國人觀念偏差的影響,過去國內各高等教育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多以擴充、升格或改名大學為目標,致使各校皆朝向綜合型的大學發展,且不論自身師資、設備條件,大多企圖發展為研究型大學,造成資源的浪費及功能的重疊。
台灣的大學校院在功能上的區隔有預先設定,也有在發展中自然形成的。
其為研究型或教學型,也因各自的發展條件而有其軌跡。
過去,我國對大學的功能區分曾有幾個較重要的做法。
民國六十三年第一所技術學院的成立,開始了技職和一般高等教育雙軌並行的時代,民國七十六年將師範專科學校全面升格為師範學院後,師資培育的管道全面納入大學教育的範疇。
民國七十五年起,南北陸續成立兩所空中大學,則開展了高等教育的遠距學習及社會教育功能。
這些做法,近年來更因各大學普遍設置推廣及進修課程,而使社會教育與正規高等教育有更多的融合。
不容諱言,當大學教育不再只是菁英教育,則大學必須加速步調以因應不同材質、不同需求的受教者。
其間牽涉到研究、教學與服務功能的比重,牽涉到課程規劃、經費資源的取得與其定位的配合。
如果這些環環相扣的措施,不能得到全面考量,則以實用為主之校院,可能為符合研究取向的評量而顧此失彼;而以研究為重的大學,則因齊頭式的經費分配,無法得到足夠的研究發展經費。
區隔之模糊,也使各校在課程上欠缺機動彈性來配合其定位。
不同性質之大學在功能上如何區隔,應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重點之一。
參、大學自主的落實
民國八十三年大學法修訂實施以前,我國大學校院運作之典章規則,基本上是由行政主管機關教育部訂定,大學本身並無太多自主治校之空間。
民國八十三年大學法修訂,強調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的精神,關鍵性地改變了國內大學教育的運作型態。
政府對大學發展的管制逐步鬆綁的結果,舉凡大學組織、人事、課程、招生、師資聘任等事項,均漸回歸由各大學自主運作;公立大學校長亦不再由教育部直接聘任,而是經由學校遴選程序產生,校務會議則為大學之最高決策會議。
同年,國立大學亦開始試行校務基金制度,取代原有之公務預算制度,課以學校財務規劃之責。
大學自主雖是時勢所趨,卻也造成主觀認知的落差和整體環境步調配合不一的問題。
大學自主之落實,究諸現實面,可謂得失參半。
整體而言,大學自主應包括下列三方面:
學術自主、行政自主及師生權益之保障。
一、在學術自主方面
大學得自行規劃學校之特色發展及系所之設立變更或停辦;大學之教務、課務事項及課程由校內教務會議及課程委員會審議決定;大學教師之聘任、升等、停聘、解聘、不續聘、資遣原因之認定,由校內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學生學籍之相關規範亦由各大學訂定於學則。
二、在行政自主方面
首先,大學之組織由各校依大學法等相關規定自訂章程,報教育部核備;除法定之單位外,並得因教學、研究、推廣之需要,增設相關單位。
其次,國立或公立大學校長須經校內遴選程序遴選,報請教育部組織遴選委員會經第二階段遴定擇聘;私立大學則由董事會組織遴選委員會遴選,經董事會圈選,報請教育部核准聘任之。
副校長、院長、教務、總務及學務三長、系(所)主管之任用,大學有依法擇聘之自主權。
部分已達教育部所訂標準之大學,得自行審查所聘教師之初任及升等資格。
適用之大學並逐年遞增中。
自八十五學年度開始,公立大學分批實施校務基金制度,迄今已全面實施。
教育部更於民國八十八年二月訂頒校務基金條例,作為監督、輔導之準則。
各大學由過去依賴政府補助預算的情況,逐步改變為自籌部分經費,對教育部依賴減少,自主性相對提高。
私立學校則於民國八十七年,依私立學校法施行細則第四十二條私校基金之管理使用原則,得將基金轉投資孳息以資運用,此為私校財務自主之一大突破。
此外,自八十八學年度起,大學校院一律依據各校學雜費收入與其使用於行政管理、教學、訓輔、研究及學生獎助學金等直接相關於學生受教品質之支出,彈性調整其學雜費收取額度,打破以往學費齊頭主義之成規。
三、在師生權益之保障方面
大學教師研究與講學之自由,近年已少受政治或社會力之不當干預。
教師參與校、院、系決策之權利,亦受到大學法及學校組織規程的保障。
有關教師聘任、考核、待遇、退休等事項及相關利益受損之申訴,依大學法第二十條及教師法第三十條,大學應設教師評審委員會及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受理其評議與申訴。
近年我國民主政治之發展和整體經濟之快速成長,對大學生之自我認知及權益意識之覺醒,有極大影響。
大學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明定大學應建立學生申訴制度,以保障學生權益。
大法官第三八二號解釋,進一步對學生之申訴範圍加以闡明:
認為學生之「受教權」如受侵害,得循校內申訴途徑,如仍未得解決時,得依法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
肆、大學教學與研究的品質
大學教育大幅擴充的結果,雖使大學校院得以普及,卻也引發了不少人對大學品質的疑慮。
事實上,大學的品質表現在教學與研究兩方面。
針對教學品質之提升,教育部曾於民國八十三年專案研究,針對個別學校做個案深入探討,提供各校參考,民國八十七年復彙整各校教務主管之意見,提出「維持及提高教育水準的配套措施方案」,供各校參酌改進。
整體而言,大學自主之最終目的,在於使大學資源能更有效提升教學研究之品質,行政主管機關所應為者,一在提供基本之經費需求,二在健全監督及評鑑機制,三在促進資源整合。
不容諱言,重點推動大學學術研究,直接關係到國際學術競爭力和國家的產業與文化發展。
而重要研究需要龐大經費,因此,教育部與國科會合作,在八十八學年度推動「大學學術卓越發展方案」,以四年為期,提撥一百三十億額度之經費,供各校提出競爭性發展計劃。
此一方案,在國家整體財政困窘下,對大學研究水準之維持與提升,應可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伍、終身學習社會的衝擊
終身教育是當前世界先進國家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其最終目的是要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
面對經濟的榮景和市場的需求,高等教育因此快速擴充,亦帶動社會上眾多成人要求開放高等教育機會。
八十年代不僅南北二所空中大學接續開辦,以最能符合在職人士進修之方式,提供高等教育各層次之學習機會;同一時期各大學亦逐漸轉變其僅為培養菁英學術人才之觀念,開始設立各類授予學分或不授予學分的推廣教育課程,嘉惠社區民眾。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大學校院所提供之進修管道已成為高等教育回流的教育體系。
這些回流管道包括空中大學、大學進修學士班、二年制技術系在職班及二年制在職專班、大學轉學生、大學研究所招收在職生以及大學所辦推廣教育班等各種成人進修的機會。
此外,目前已進入立法程序之社區學院設置條例,如能儘早完成立法,則廣泛設置之社區學院將進一步提供多樣性、平民化、普及且實用之專科以上層次進修管道,使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之銜接,更切近民眾需求,也使回流教育之理想得以實現:
即國民有權在人生任何階段,以其可運用之時間,得到最便捷有效的學習機會。
回流教育在高等教育之層次和管道已相當多元,就學人數也與年俱增。
但是,我國大學普遍仍欠缺自我品管的意識,回流教育體系因其「非正規」或「新興」之性質而使品質參差問題更為明顯。
整體而言,往往資源較充裕的公立大學反而較少開辦,空間已呈過度擁擠,師生比亦偏高之部分私校卻大量招生。
第四章我國大學教育問題分析
近十年來,我國大學教育的發展,無論是量的擴增或質的提昇,均有相當顯著的成果。
其所培育的人力資源,對整體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也有積極的貢獻。
但近年來,由於社會急遽變遷,大學教育也面臨了鉅大的挑戰與衝擊,導致大學教育問題叢生,使得社會大眾要求大學教育改革的期望日益殷切。
民國八十三年大學法之修正公布,即反映了此一改革趨勢,也為未來大學教育的發展,建構了一個新的基礎。
由前述大學教育發展現況及其轉變趨勢,進而分析目前大學教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
壹、大學教育發展質量失衡
近十年來,國內大學校院由於政策上引導數量擴充,學校數及學生人數都有快速增長的現象。
顯然,國內大學教育數量的大幅擴增,是從民國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六十五年到七十五年,十年期間,大學校院僅增加三所,學生人數也僅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六。
但從七十五年開始,大學校院數量快速增加,到八十九年已達一百二十七所(不含軍警校院及空中大學),學校數成長了三.五倍,學生人數也增加了二.二七倍(見表一)。
這種數量的擴增,促使高等教育機會普及,更多人得以接受大學教育,既可以避免教育機會不均,也可以避免人才浪費的現象。
在量的擴增中,呈現一個明顯的趨勢:
1.私立學校在大學校院中所占的比重快速增加;2.研究所教育成長的比率大於大學部教育成長比率;3.技職校院在大學校院中所占比重亦快速增加。
表一:
我國大學校院校數及學生人數成長分析表
學年度
大學校院數
在學學生人數
公立
私立
博士生
碩士生
大學部
合計
六十五
13
12
363
4,138
140,857
145,358
七十
14
13
800
6,555
158,181
165,536
七十五
15
13
2,143
11,294
184,729
198,166
八十
28
22
5,481
21,306
253,462
280,249
八十五
37
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教育 政策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