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 文档编号:30821578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0KB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2017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用时: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
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
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
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
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
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
非也。
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
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
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
你不会。
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
不会。
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
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B.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C.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D.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C.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
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B.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卢志字子道,初辟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
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
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
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
志曰:
“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
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颖从之。
及伦败
,志劝颖曰:
“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颖纳之,
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
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
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
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
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
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
志复劝颖早发。
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
及使呼入,道士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
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
志入,帝问志曰:
“何故散败至此?
”志曰:
“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帝曰:
“甚佳。
”于是御犊车便发。
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
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休庆。
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
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
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卢志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B.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C.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D.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辟”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授”“拜”等词语。
B.“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勇猛精锐的兵士。
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赦书”是皇帝用来颁布赦令、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
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气量出众,便给予他重任。
B.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
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用兵的奇谋。
C.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
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慢博取民心。
D.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
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诚不渝的将士护卫皇帝。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5分)
(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天边行①杜甫
天边老人②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注】①此诗当作于764年,当时杜甫复自梓州来阆州,拟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
此诗为杜甫重到阆州时作。
当时吐蕃犯境,陇右失守,被战争波及的民众背井离乡,骨肉分离。
②天边老人:
杜甫自谓。
8.首联“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9.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人临江“哭”的原因有哪些?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和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举起酒杯,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的骈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医心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
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
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
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
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
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
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
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
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
先生死了这条心吧!
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
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
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
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
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
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
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
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
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
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
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
游击队员不解,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
王仁甫端
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
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
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
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1)下列对这则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E.小说设置伏笔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如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的颤抖,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3)这篇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列举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她以双耳听乾坤吴晓都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新闻学系。
她不是个多
产的作家,25年来只写过5本书。
她的作品主要是纪实文学,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记录了二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充满了人性的悲悯。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学先师阿达莫维奇是苏联时代的著名作家、学者,他的小说将纪实性与艺术性有机地融为一体,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卫国战争中白俄罗斯的历史原貌,他的作品风格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作家创作纪实文学起了引领作用。
白俄罗斯评论家在评论斯维特兰娜等后起的白俄罗斯作家的创作时说“他们都来自阿达莫维奇”,阿列克谢耶维奇正是这些后起之秀中的成就突出者。
上世纪80年代,苏联进入所谓“重建”时期,30年代的“清洗”与肃反扩大化的历史题材进入白俄罗斯作家的视线,原来占据主流的苏式现实主义写作式微,而“去苏联化”的文学创作思潮盛行开来,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创作崛起时期遭遇的正是这样的时代。
她的作品大多是苏联晚期与后苏联时代社会乱象、生活苦痛与心理情绪的形象记录。
早在1984年,在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前夕,实力不俗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一部内容别致的纪实型战争小说《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登上苏联文学的中心舞台。
小说
以女性的视角回顾那场长这4年的战争苦难,作者完全以普通女性的身份来叙述前人没有讲述的战争体验,彰显、深化、延展了俄国与苏联文学悠久的人道主义创作传统。
作为一个和平时代的作家和媒体人,她将编年体式的记录聚焦点,主要投射在妇女与孩童这些战时受
难的更脆弱的生命体上。
在结构上,《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由短篇故事串联而成,总体上的纪实特征、口语体的文字风格,使它好似一部情态各异的个性化的口述体战争野史。
诺奖评委给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授奖词极为简明,但其中“多声部的”这一关键词标明了她的作品的复调性特征。
“多声部”原本是俄罗斯语言哲学家和文论家巴赫金专门用来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创作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反映通常不是独白式的,而是在思想交锋时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多声部语态。
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双耳听乾坤”的人,阿列克谢耶雏奇不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后继者吗?
她在倾听了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故事后,将其记录在案。
《最后的证人——100个非孩子的故事》记述的就是100个7—12岁孩童口中的战争微叙事,从100个孩子的“童年”视角,勾勒出不为成年人记忆所展示的卫国战争中普通苏联人刻骨铭心的苦痛画面。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情绪也呈现出多声部的形态:
既有苏联传统的主流意识,又有“重建”时期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反思;既有男性的声音,也有女性的声音;既有成年人的话语,也有过早成熟的孩子们的嗓音。
阿列克谢耶维奇善于表现悲剧。
她坚持“文学是人学”的人文传统,尤其关注那些被命运忽略的小人物,《锌皮娃娃兵》就艺术地记录了“阿富汗战争”时期,参战小人物的苦痛经历与独特感受。
茨威格谈到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古典文学时,说其有一种独特的苦难审美。
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这种文学传统延伸到20世纪对灾难的审美,“灾难审美”的苦难文学成了她创作的新题材。
不能忘记却被世界忽略的、深受切尔诺贝利灾难影响的白俄罗斯人的凄凉境遇催生了她笔下的《切尔诺贝利的祈祷》。
这部纪实作品几乎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深度采访的记录,她那感伤的记述和感慨最后都归结为一曲现代哀歌,一首人类核时代的《安魂曲》。
阿列克谢耶维奇有足够的自信:
“我们很快就会忘记二十或五十年前的我们是什么样子。
但我的作品由上千人的声音、命运、生活与存在的碎片所组成;每本书都花费三到四年之久,我的‘编年史’容纳了几代人。
”“艺术可能撒谎,但是纪录永远不会。
”她的获奖,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发生爆
炸,引发
恐怖的核事故。
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切尔诺贝利城因此被废弃。
(摘自“XX百科”)
②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她早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徐鹏远《口述史,成就了这位“丘吉尔第二”》)
③她的书中从不选用特殊的英雄人物,而对于那些在以往的军事文学中很少讲到的,人在战争中、在丧失理智时会变成什么样,则用尽了笔墨。
(孙若茜《文学奖:
在新闻和小说之间》)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为白俄罗斯作家中的佼佼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写作中不追求高产,而擅长表现俄罗斯和苏联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B.上世纪80年代,苏联进入所谓“重建”时期,受时代氛围的影响,阿列克谢耶维奇放弃了现实主义写作传统,选择了纪实文学。
C.《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最后的证人》《锌皮娃娃兵》等作品采用纪实手法,以独特的视角来表现战争母题,记录战争的残酷以及普通人的苦难经历。
D.阿列克谢耶维奇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苦难审美延伸到20世纪对灾难的审美,创作了反映核灾难中白俄罗斯人凄凉境遇的《切尔诺贝利的祈祷》。
E.因为描写特殊的英雄人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战争的残酷与悲惨,所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往往以小人物甚至是孩子为写作对象。
(2)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的“复调性特征”。
(6分)
(3)本文在介绍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情况时,为什么要反复提及俄苏文学的创作传统?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为什么说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义学奖是“情理之中”?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他在音乐方面确实有过人的天赋,而且又非常用功,很多同学都。
②古代希腊的艺术成就是当时其他地区难以的,它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是极其崇高的。
③尤赛恩•博尔特是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他的成绩让其他短跑运动员。
A.望尘
莫及望洋兴叹望其项背B.望洋兴叹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C.望尘莫及望其项背望洋兴叹D.望洋兴叹望尘莫及望其项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意见》明确,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要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
B.你知道每斤蜂蜜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C.这个部门在落实“三严三实”活动中,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D.患者的小肠由于对钙磷的吸收不良等障碍,病人常常表现出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和生长缓慢等症状。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王澍的建筑设计好在哪里?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提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
他所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如果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王澍的建筑设计是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坏来评价的。
无论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位置,的确无人能敌。
A.因为他有完整的逻辑体系,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无法有效批判他。
B.自成一体的逻辑是严密而完整的,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无法全面批评他。
C.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你也许能理解他,但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你依然无法有效批判他。
D.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那么,你无法批评他,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导致很难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州市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