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30819996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53KB
毛概复习资料.docx
《毛概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复习资料
毛概复习资料
第一章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具体实际相结合。
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会最新成果。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45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7)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8)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点:
(1)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
(2)认识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0、“三个代表”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三个代表”的关系: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2)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3)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2、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2、毛泽东在1930年5月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
1937年,在《实践论》和《矛盾论》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3、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实事求是的含义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5、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6、与时俱进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三章
1、近代中国的国情:
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时代不同);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量);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前途)。
7、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革命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8、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纲领:
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伟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0、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1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四章
1、毛泽东指出,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是: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组和高级组三个发展阶段。
5、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6、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五章
1、50年代末60年代初:
(1)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2)刘少奇提出,要按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必须立足国情,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4)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5)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他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科教兴国战略基本含义是: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6、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第六章
1、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倾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优化教育结构。
C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D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A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B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C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D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带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
3、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涉外。
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三章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屸嶂嶄嶈嶊幐幒幔幖幼幾庠庤庺庾廌廐廢廦廸建廼廾弬弲彈彌彤彨彾徂徾忀忬忮怨怪恖恘恺恼쳧颵쳧箵曧曧曧曧曧쳧曧曧曧曧曧曧曧曧曧쳧ᔩ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䩡桰ᔸ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䩏䩑䩞䩡⡯瀁hᔸቨ够ᘀ佨휠䀀ʈ䈀Ī䩃䡅䡋䩏䩑䩞䩡⡯瀁hᔭ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䩐䩡桰ᔵ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䩏䩑䩞䩡桰ᔰ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䩞䩡⡯瀁h⠀恼悄悆悈惬惮惰惲惺憆憈憊扴扶找技抂抠抢护挀挂挄揦揨揪搊搌搼搾摶摸撮撰擘據擢擤擦擨攢攤攦攨旴时旸旺晤晦晨晪쳧럌럧쳧럌쳧럌쳧ꃌꃌꃌꃌƒᔸ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䩏䩑䩞䩡⡯瀁hᔭ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䩐䩡桰ᔩ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䩡桰ᔵ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䩏䩑䩞䩡桰ᔰ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䩞䩡⡯瀁h㌀擤攤时晦朘朢株桼楒樒樔樖樚樜樠å케Ï케·케Ïꄀ?
脀?
缀缀Āഀ萎搒ﻼ䑕
葝摧㕑̀$萎搒ﻨ唁ౄ崀ᦄ愀$摧㕑̀$옍䠁萎搒ﻨ唁ౄ崀ᦄ愀$摧㕑̀$萎萑ˆ搒ﻨ唁ౄ圀梅崀ᦄ怀욄愂$摧㕑̀$옍栁萎搒ﻨ唁ౄ崀ᦄ愀$摧㕑̀$옍栁萎萑ﺘ搒ﻨ唁ౄ崀ᦄ怀预懾$摧㕑晪朖朘朠朢朤朦栨株栬栮桺桼梀梂棂棄椆椈楐楒楔槈槊樐樒樔쳧쳧颵쳧颵쳧澃菧菧쳧䣌ᔛቨ够ᘀ졨ꩠ䌀䬀ᡈ愀漀Ĩᔰቨ够ᘀ全༵䀀ʈ䈀Ī䩃䡅䡋䩞䩡⡯瀁hᘦ佨휠䀀ʈ䈀Ī䩃䡅䡋䩡⡯瀁hᔩ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䩡桰ᔸ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䩏䩑䩞䩡⡯瀁hᔭ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䩐䩡桰ᔵ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䩏䩑䩞䩡桰ᔰቨ够ᘀ콨蘥䀀ʈ䈀Ī䩃䡅䡋䩞䩡⡯瀁hᨀ樔樖樘樜樞樢樤樨横樮樲樴樶ᘆ써Խᘆ穨、̏jᘀ穨、唀Ĉᔡቨ够ᘀቨ够䈀Ī䡋䩞䩡桰ఀ樠樢樦樨樬樮樰樲樴樶ýﴀýﴀýýﴀâഀ萎搒ﻼ䑕
葝摧㕑།☀d倀ࣆ摧㷃Āऀ0週ĸ倲뀟⺂뀠䇆뀡܈뀢܈連֠逤֠뀥뀗͓뀘Ϡ逌ƩѢċ
زπϐϠϰЀАРарѐѠѰҀҐπϐϠϰЀАزȨǘǨРарѐѠѰҀҐπϐϠϰЀАРарѐѠѰҀҐπϐϠϰЀАРарѐѠѰҀҐπϐϠϰЀАРарѐѠѰҀҐπϐϠϰЀАРарѐѠѰҀҐπϐϠϰЀАРарѐѠѰҀҐĸŘǸȈȘɖɾ䩐䡟Ё䡭Љ䡮ࠄ䡳Љ䡴ࠄJ怀Jᐌ正文
␃$②䩃䡋䡟Ё䩡䡭Љ䡮ࠄ䡳Љ䡴ࠄ$⁁¡$Ԍ默认段落字体Bi³BԌ普通表格㐀ۖĀ̊l혴ԁ愀϶
ÁԀ无列表
N䀟òNЌἒY页眉'␃ഁࣆȀ္ȁ搦ĆĀ⑇倀ࣆĆ②䩃䩡<Ă<ЌἒY页脚␃ഀࣆȀ္ȁ⑇愀$䩃䩡䭐Ѓ!
誂ᎼúȜ䍛湯整瑮呟灹獥⹝浸걬쮑썪ူﺅ킃멲ꔨ컘䦢絷투᠏뇤樭蒏ऴ傸ࢺ琭ဣ칢箙깕ຠ錘哳嗩桞撅ꮨﯴ⧮ힻㄪ͐➃錉흞埗〔餩咦黩㰹錘转ꐣߜ礤絩脜ጻ绀蝀뛦䣄탄掠ପ흄窠좃〯잊ꂰﯰ耤ꭘ㏇婡튢숐Ⳡ䒰ܰ繪㏨뛟拎ᑾ㹩ឃ췘㌄岿嬆࿘뚬峢쑿ﴡ歒錮ﹳ믔⺐⸘랗憴뿦㾭Ͽ倀͋ᐄࠀ℀ꔀꟖ샧㘀开敲獬ⸯ敲獬辄櫏ッ蜌藯莽緑퉑ᣃ瘥ꔯ䎐ꌯ}⣡桿ᬢᯛ읏ਆࢻꒄ㶩껾曆铡⃧騖ڪ㽃棋盡뼽艿藉Ꞥࠥ硛虰箣뗛뱟텐㲣㇍ꔛ뙈锰༒뱏깒摂집툐䕊㓛③ꝿ熑흟頟ᦞ㛠퍌ᛵ흒怷辮즨돿ッ黌셏꽿х㝮䲔ꅢ⾨口邽斨풪퀞뢵훹ǽ䭐Ѓ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和谐社会的内容:
(1)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主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好实现。
(3)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纲领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4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优化教育结构。
C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D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A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B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C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D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带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
3、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涉外。
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三章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十四章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的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好海外侨胞的联盟。
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4、加强和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第一,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第二,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第三,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十五章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2、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呢?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以任的必然选择。
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딀뤀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