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风险管理.pptx
- 文档编号:30790525
- 上传时间:2023-10-03
- 格式:PPTX
- 页数:45
- 大小:565.02KB
特种设备风险管理.pptx
《特种设备风险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风险管理.ppt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栾殿利,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管理讲座形势与对策规律与理论技术与方法,安全生产发展事故形势状况国际比较分析安全战略对策,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生产规律风险分析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安全文化建设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技术,认识论:
从“宿命论”变为“本质论”;态度:
从“革命精神”变为“科学精神”;伦理:
从“财产优先”变为“生命优先”;认知:
从“安全常识”到“安全科学”;价值观:
从敏感安全成本变为注重安全价值责任:
从单纯效率观点变为综合社会效益,观念文化的六大转变,从“应付文化”变为“预防文化”;预防性从“就事论事”变为“系统防范”;系统性从“事后补救型”变为“超前预防型”;动态性从“约束为主”变为“激励为主”;功能性从“治标为主”到“治本为主”;本质性从不良行为习惯变为行为方式创新;创新性从他律他责到自律自责;自律性从感性及经验应对到规范和科学防范;科学性,行为文化的八大创新,一、安全生产发展现状,
(二)安全理论有了初步发展,5,一切事故都可预防、都应预防,安全对策措施与方法,墨菲法则:
可能发生的都会发生!
6,一切事故都可预防、都应预防为了“万一”的事故、应付出“一万”的努力,安全对策措施与方法,海恩法则:
1293001000,7,一切事故都可预防、都应预防为了“万一”的事故、应付出“一万”的努力安全措施与投入“亏了才好,其实不亏”,安全对策措施与方法,罗氏法则:
15安全投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生产对策-五要素安全文化是根本安全法制是利器安全责任是灵魂安全科技是手段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对策,9,安全生产规律与理论,一、安全原理二、事故法则三、安全系统理论四、事故致因理论五、安全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六、安全对策体系理论七、人的安全素质理论八、安全文化建设理论,10,人本原理定义:
社会和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涵义:
一是“一切为了人”: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管理者),更又是管理的客体(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管理层次上,离开人的需要就没有管理的目的。
二是“一切依靠人”:
即在安全系统中,既有工艺技术、设施设备、操作规章等因素,以及需要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等措施,但这些都是需要人去实施、运作和推动的。
因此,归根结底一切都要依靠人的行为来实现。
安全原理,11,2、弹性动态原理含义:
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保持一定的弹性,即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时适应危险危害因素的可能变化和动态规律,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这称之为安全管理的弹性动态原理。
安全原理,12,3、预防原理基本含义: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安全原理,13,4、强制原理基本含义: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
安全原理,14,、风险最小化原理基本含义生产技术的危险与危害是客观的,技术的风险是可控制、降低和消减的,风险最小化原理就是通过安全技术、管理和文化的手段,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安全原理,15,、风险最小化原理原理风险f(p,l)风险pl式中:
p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l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或严重度;,安全原理,16,安全系统理论,事故系统要素-“4M”要素:
安全系统要素-4要素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不良管理措施欠缺,人因安全素质设备本质安全工艺能量状态安全信息环境,17,安全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一)从历史学看安全哲学,安全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安全文化的发展时代观念特征行为特征古代安全文化:
宿命论,被动承受型近代安全文化:
经验论,事后型、亡羊牢现代安全文化:
系统论,综合型、人机环对策发展的安全文化:
本质论,超前、预防型,
(二)从文化学看安全哲学,19,安全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江泽民同志:
认识论:
隐患险于明火方法论:
防范胜于救灾,(三)从领导思想看安全哲学,人机环境的不符合。
20,安全对策理论,3E理论:
战术“三要素”论:
-形式逻辑:
安全技术对策;Engineering安全管理对策;Enforcement安全文化对策;Education,21,安全对策理论,3P理论:
战术“三要素”:
时间逻辑:
先其未然事前预防Prevention发而止之事中应急Pacification行而责之事后惩戒Precetion,22,事后型的安全管理模式-管理对象:
事故-特点:
经验型;-缺点:
事后整改,成本高,不符合预防原则;,事故发生,现场调查,分析原因,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实施整改,效果评价,23,缺陷型安全管理模式-管理对象:
隐患-特点:
超前管理,标本兼治;-缺点:
存在型,缺乏定量,系统科学有限;,查找隐患,分析成因,关键问题,整改方案,实施方案,审核检查,效果评价,24,风险管理模式-管理对象:
风险-特点:
超前预防型管理,预警机制,定量分级,全面、系统、科学性较强;-缺点:
管理标准高,实施难度大;,安全目标,风险分析,预防方案,动态预警,实时控制,适时检查,效果评价,25,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后果严重程度有多大?
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确定风险程度或级别?
是否符合规范、标准或要求?
风险防范原理风险管理原理,如何预警和预防风险?
什么方法控制和削减风险?
如何应急和消除危害?
有哪些事故、隐患、危害和危险源、危险态?
后果及影响是什么?
原因和机理是什么?
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26,风险“三预”管理技术,
(一)风险“三预”管理系统概述
(二)风险“三预”管理系统模式(三)风险辨识关键技术(四)风险评价关键技术(五)风险预警技术,27,风险“三预”管理关键技术,
(一)风险“三预”管理系统概述概念:
预报、预警、预控现场预报实现生产现场实时预报;专业预警安全管理部门适时预警;全面预控各级各部门及时预控;,28,风险“三预”管理关键技术,
(一)风险“三预”管理系统概述特点:
风险管理对象全面系统性;风险管理过程实时动态性;风险管理方法超前预防性;风险管理效果科学有效性;,29,风险“三预”管理关键技术,
(一)风险“三预”管理系统概述研究开发步骤第一步:
设计风险分析模式(标准、方法)第二步:
进行全面风险辨识第三步:
进行科学风险分级(评价)第四步:
设计风险预警机制及模式第五步:
开发报警、预警信息支持系统第六步:
预警系统试运行第七步:
制定风险动态预警管理办法,30,风险“三预”管理关键技术,风险辨识关键技术风险评价关键技术风险预警技术,31,风险辨识关键技术,辨识单元划分三类风险管理对象第一类对象:
设备、设施和危险源系统;第二类对象:
生产作业过程工艺工况系统;第三类对象:
作业岗位体系,32,风险辨识技术,辨识分析模式1、设备、设施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2、生产作业过程工作危险性分析(JHA)3、作业岗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分析(LEC),33,风险辨识技术,风险类型设备对象:
故障,隐患,缺陷,危险源工艺对象:
生产事故,危险,环境不良岗位对象:
危害,伤亡事故,风险态,34,表一,辨识人:
辨识日期:
审核人:
设备、设施和危险源FMEA风险分析表单位:
编号:
重大危险源名称:
编号:
35,表一,重大危险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实例危险源风险管理表单位:
编号:
重大危险源名称:
编号:
36,辨识人:
辨识日期:
审核人:
表二作业过程风险分析表单位:
编号:
重大危险源名称:
编号:
37,辨识人:
辨识日期:
审核人:
表三作业岗位风险分析表单位:
编号:
重大危险源名称:
编号:
38,一般风险分析表,业务过程:
辨识人:
审核人:
辨识日期:
39,风险辨识技术,风险辨识的原则,充分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40,风险评价技术,风险评价模式,风险程度R危险严重度L危险概率P,41,风险评价技术,42,风险预警技术,
(一)风险预警分级管理,43,风险预警技术,
(一)风险预警分级管理-预警控制描述,44,风险“三预”管理关键技术,
(二)风险“三预”管理系统模式报警模式技术型预报模式管理型预报模式管理与技术综合型预报模式,谢谢!
观念:
影响我们的意识意识:
强化我们的责任责任:
规范我们的行为行为:
表现我们的素质素质:
决定我们的命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设备 风险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