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docx
- 文档编号:3078507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58KB
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docx
《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
篇一:
《爱竹说(仿爱莲说)》
近日,为一网友仿《爱莲说》作一《爱竹说》,录之博君一笑。
原文
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
周人独爱柳。
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
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
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
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
噫!
柳之爱,周后皆离情。
竹之爱,同予者何人?
松柏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周人独爱柳。
源起《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
源自《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陆地上草木,可敬的有很多。
然而周朝人特别喜爱柳树,自孔子以来,人们也多赞松柏。
我却特别喜欢竹子,它生长环境恶劣却不气馁,迎着严寒而四季常青。
竹子内部空畅外部不弯不折。
竹子重节守信,虚怀若谷,人们可以远而敬之而不可忽略怠慢。
我认为柳树,是春天的信使;松柏,书中的大丈夫;竹子,却有君子的高风亮节。
啊!
对于柳树的喜爱,周后人们用来诉离别之情;对于竹子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对于松柏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篇二:
《爱莲说》
教学目的:
1、了解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及“说”这种文体。
。
2、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熟读,品味语言美。
4、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5、把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高中课文《荷塘月色》进行比较,区别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本文重点。
2、映衬的手法是本课难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1.欣赏莲花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
“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
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周敦颐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不是赞美它的美。
那是为了什么呢?
{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
二、新授
1、作者周敦颐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2.读课文,圈划字词。
3.注音:
颐蕃淤濯涟亵鲜噫
4.解释加底纹的词语。
爱莲说可爱者甚蕃
自李唐来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二不可亵玩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君子噫
陶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4.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5)予谓菊,花之隐逸也。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
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
“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5.《爱莲说》译文:
水里、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儿,可爱的很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
自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
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
秽),在清水里洗过而并不显得妖媚,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或:
不长藤蔓,不长丫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在远处观赏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
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
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和艺术。
1、作者是怎样来写莲的?
(学生概括)
从三方面——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气质
2.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
答案:
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分析写法铺垫)
3.根据课文回答,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的花?
为什么?
答案:
不爱,他“独爱菊”。
4.周敦颐爱不爱菊花?
为什么?
理由是:
(1)他自己说“独爱莲„„”。
(2)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度太消极。
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探究主旨,突出重点。
)教师归纳: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个性。
5.“甚爱牡丹”的“甚”字可否删去?
答案:
不可。
“甚”表示爱牡丹的人很多,爱得也很深;若删去会削弱反衬的效果。
下面以刘禹锡的《赏牡丹》印证(投影):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静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6.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7.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
(1)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2)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示自己
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8.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
答案:
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物”,言“洁身自好”之志。
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好,正直坚贞的节操。
(归纳总结)
8.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答案:
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
六、说话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
1.根据课文,把莲、菊、牡丹三种花“品格”的高下排个序,并说明理由。
答案:
“品格”的高下是:
(1)莲,
(2)菊,(3)牡丹。
理由,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准备的理由是:
牡丹虽艳丽,但象征荣华富贵,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然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不值得仿效;莲花的生活态度比菊花积极,它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难能可贵。
注意:
教师要鼓励发言积极,有思想、有文采的学生。
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
为什么喜欢?
请口述一篇“爱说”,要求有思想,有知识,有文采。
{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
教师准备以下材料相机使用(或投影,或写在教室黑板报上,作为“语文环境资料”。
有兴趣的同学可笔记、背诵,以扩大积累):
1.黄巢的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
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此外,还有郑燮《竹石》、陈毅《青松》、《红梅》、《幽兰》、《秋菊》、《含羞草》等。
还可以当场打开班级电脑中同学们的文件夹,欣赏其中关于花木的内容(本班有几个同学有这种积累)。
七、朗读,背诵。
八、作业:
(1)背诵,默写。
(2)完成课后练习。
篇三:
《爱莲说》
《爱莲说》说课稿
铁岭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肖作鹏2013-5-21
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爱莲说》,现就该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文言文,它在全册古文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上承《陋室铭》,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来表达;在语句方面,它又讲究骈散结合,使学生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这对后面的古文学习又有着启下的作用{模仿爱莲说写爱竹说200}.
本文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二)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让学生朗读、尽快成诵以及对托物言志手法的掌握
难点:
根据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并能够运用衬托的手法
二、说学情分析
针对任教班级的学生语文能力相对偏低,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的情况,我利用媒体设备配上音乐、图片、朗读等,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理解“说”这种文体,突破难点
三、说教法设计
1.突出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珐
专家说“教学千法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诵读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教学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要亲自去发现、思考问题的结论和规律,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3.模仿创新,以读促写的教学法
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四、说学法指导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
1.圈点批注学习法
2.自主探究学习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
让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相互影响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并共享资源与成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五、说教学程序(从三方面来说)
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以及师生互动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采用多媒体投影出一幅幅艳丽多姿的莲花,并配以甜美的音乐,通过设疑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这种特有的意境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设置问题如周敦颐为什么独爱莲花呢?
他在文中是怎样描写莲花进而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
这样自然的引入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解释题目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它的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品味赏析,整体感知(共有5小点)
1.反复吟诵
此程序的设计是要学生养成反复诵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2.疏通文义
此程序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文义,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确文中写菊和牡丹的目的是为了对比衬托莲的君子形象,借赞美莲花来赞美具有莲花精神的人,即不慕名利、沽身自好的人
3.总结全文
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4.背诵全文
熟读成诵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课件出示相应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背诵
5.作业以某种植物为题材,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600字左右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而全面地概括教学内容,根据本文的内容和特点,按照“育人为本”的观念,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我这样设计板书,直观形象,从教学需要出发,醒目地突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脉络清晰,突破难点
篇四:
《爱莲说》
《爱莲说》复习课教案
一、文学常识:
1、说:
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
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不长,跟现代杂
文相似,托物言志。
2、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
谥号
二、文言词语
【蕃(fán)】多。
【独】仅。
【盛】大规模。
【予】我。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植】立。
【亵(xiâ)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隐居的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
【宜】应当。
【众】多。
【蔓(màn)】生枝蔓。
【枝】长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仿 爱莲说写爱竹说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