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精品教学课件.pptx
- 文档编号:30781154
- 上传时间:2023-09-06
- 格式:PPTX
- 页数:162
- 大小:15.90MB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精品教学课件.pptx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精品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精品教学课件.pptx(1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度单位教材解读,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录,本单元是“图形与几何”中“测量”教学的起始单元,是后续“测量”教学的基石,因此,要高度重视本单元的教学。
课程实施中,通过亲身经历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丰富的数学活动建立长度单位表象;通过实际测量,感受小单位的局限性,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材编排特点,01,02,03,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更加尊重知识形成的本源,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还原长度单位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尝试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课程实施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
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难点是估测物体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会根据物体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例1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使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就是用“单位”量。
教材首先呈现古人用庹量巨石的宽度、用拃量布的长度以及用脚长量竹竿的长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同时了解到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
通过用拃量同样大小课桌的长,让学生了解由于各人的手大小不同(如师、生),“柞”的长度也因人而异。
因此,量的结果也会不同。
让学生明白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从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例2介绍了我们最常见的长度单位之一“厘米”,直尺是我们最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用厘米进行测量的基础。
为此例2借助实际大小的厘米尺,让学生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再通过比画、比较等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
同时给出了表示厘米的符号“cm”,让学生了解。
例3教学用厘米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具体方法的指导,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
从而领会为什么测量时,尺的刻度“0”要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例4认识米尺和米。
从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引入,其目的在于体现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到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之后,通过观察米尺、比画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米的认识,逐步形成1米的实际表象。
例5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米尺,找出长度计量的基本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做一做”安排了用米作单位量绳子的活动。
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又可以进一步巩固测量长度的方法,为学生积累一些测量经验。
1.注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2.简化米和厘米关系的教学。
3.恰当把握对单位符号的教学要求。
例6认识线段。
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从具体到抽象,分为3个层次。
“做一做”第1题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直的”特点。
第2题以趣味的形式呈现,通过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使学生一方面体会线段“直的”特点,另一方面为教学“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作了铺垫。
1.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2.注意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同时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例7教学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
教材通过小精灵的话对基本的画法进行了指导:
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你知道吗”中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以丰富学生对测量工具的认识,使学生结合其适用的情境体会到:
生活中,由于测量的具体环境不同、要求不同,人们发明了各具特点的长度测量工具,实际测量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例8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进而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
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特别突出了判断(估测)的方法,即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既有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测量思想的渗透。
回顾与反思环节,则是以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这两个环节中,都突出了用长度表象解决问题,使学生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谢谢欣赏,THANKYOUFORLISTENING,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材解读,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目录,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它是在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教材编排特点,01,02,03,04,将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选取学生熟悉、富有儿童情趣、具有相关联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计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迁移、学具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度的专项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初步运算能力。
同时,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与“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连贯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式题。
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境图展示了二年级4个班的学生和老师来到博物馆门前,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分别排队准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
情境图中每个班的人数和“每个班由2名教师带队”的信息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计算提供了实际背景。
情境图是对本单元第一小节“加法”所学主要内容的整体概括。
二
(1)班、二
(2)班的人数和“每个班由2名教师带队”为学习不进位加法提供了实际背景;二
(1)班和二(3)班的人数为学习进位加法提供了实际背景。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开始,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学生一年级就已经会口算了,所以教材通过聪聪明明直接提出了口算的要求,复习口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为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作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小精灵聪聪提示大家“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而引出笔算。
为了突出竖式的写法,教材结合小棒图呈现了列竖式计算的过程,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列竖式时要把个位与个位对齐的道理,又清楚地反映出竖式计算的过程,特别是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
例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重点解决竖式对位问题,并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教材采用了与例1相同的编排方式,结合小棒图有序地呈现了“35十32”的竖式计算过程。
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列竖式时要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材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观察虚线框中竖式计算的过程,并说一说自己是从哪一位加起的,思考竖式计算的顺序,适当强调了先从个位加起。
1.通过口算,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2.充分利用学具加深理解;3.交流算法,明确竖式计算的顺序;4.及时巩固,全面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例3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中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位的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教材采用与例1、例2相同的编排方式,结合小棒图有序地呈现了“35十37”的竖式计算过程。
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加法中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
在竖式计算中重点突出个位5加7得12,向十位进“1”以及进位的写法。
一方面重视了笔算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另一方面突出了竖式中进位的写法。
“做一做”重点巩固进位加法中如何进位的问题,要求不仅能“做”,并且能说出“想”的过程。
情境图展示了一些学生正在看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场景。
金牌榜上呈现了前5名的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这些金牌数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提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
情境图是对本单元第2小节“减法”所学主要内容的整体概括。
美国代表团和俄罗斯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为学习不退位减法提供了素材;中国代表团和美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为学习退位减法提供了素材。
例1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材通过解决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题,在中国和美国所得金牌数的比较中引出减法算式“48一36”。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教材在这里直接通过直观图配合笔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及算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减法竖式的写法及计算过程,教材特意在虚线框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其目的是强调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要先从个位减起。
例2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材通过解决提出的问题,在美国和英国所得金牌数的比较中引出减法算式“36-19”。
教材结合小棒图有序地呈现了“36-19”的笔算过程,清楚地反映了当个位不够减时退位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例3教学被减数的个位是“0”的退位减法,教材直接给出算式“50一24”,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由于有了前面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这里只通过提示“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退位问题。
例4主要教学用加、减法计算解决包含有“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教材创设了“二年级卫生评比”的情境,并以文字呈现了用加、减法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情境图中的小旗图既渗透象形统计图的知识,又为学生画图分析问题进行了启发。
教材呈现了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
例4的第
(2)题也是用文字呈现的“二年级卫生评比”的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减法计算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材在本例题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灵活运用画图的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理解题意时,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明确要求的问题;画图表示、分析数量关系时,让学生自己“照第
(1)题的方法画一画,自己从图示中明确列式解答的方法;检验反思时,更应让学生形成自觉检查的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材通过摘南瓜的情境引出连加(例1),再通过运南瓜的情境引出连减(例2)。
这两道例题是有关联的,例1中连加的和就是例2连减中的第一个被减数。
在例2的教学中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说明连加、连减分步计算时,每一步可以根据计算数据的特点选择口算或笔算;二是渗透加减混合算式的列式计算。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教材在例1连加的教学中先安排用两个竖式分步计算,再根据两个竖式的联系给出连加竖式的两种简便写法,并在第二种简便写法中提示如何使竖式计算简便。
例3是通过公共汽车上下人的情境引出加减混合计算(不含括号的)。
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教材让学生通过类推来掌握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例4教材完整地呈现了第一个竖式,让学生补充完成第二个竖式,并通过聪聪引导学生思考竖式是否有简便写法。
例5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目的在于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去掉第一个问题即为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
因此,教材在审题时就让学生明确“要解决两个问题”,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以两个学生对话的形式,突出了连贯思考的分析过程。
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作准备。
为了更好地起到桥梁作用,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谢谢欣赏,THANKYOUFORLISTENING,角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目录,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平面图形的知识。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同时在研究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上也离不开角。
借助实物图来理解角的概念都是认识角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选择合适实物图,按一定的顺序抽象出直角、锐角和钝角,对学生建立角的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在实物图中不仅仅是静止的物体,如:
尺子、小旗子等。
教材中也呈现能动态变化的物体,如剪刀、钟面等,这对学生感知动态角存在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
教材编排特点,01,02,03,结合生活情境与实际操作活动认识角。
将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整合进“角的初步认识”中。
发挥三角尺的教学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分类、性质探讨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理解角的概念,能用三角尺比较角的大小;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观操作、归纳、类比、证明等机会,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尝试用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教学难点,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有一副三角尺有序拼出钝角)。
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中可以找到很多角。
如球门上的角、三角板上的角、剪刀上的角、钟面上指针形成的角等。
由此引出角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能力。
主题图中的角,涵盖了锐角、钝角和直角,其中以直角最多,其原因有二:
一是它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学生最容易感知;二是它是认识锐角、钝角的基础。
图中的角有的是固定的、静态的,如球门上的角等;有的是动态形成的。
如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剪刀上的角等。
从而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并初步渗透角的大小的知识。
例1呈现了主题图中的3种实物图,并用色线标出了实物中的角,进而展现了从3种实物图中抽象出的角(锐角、钝角、直角),让学生感受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抽象出的3个角,类别开口方向、所画的角两边的长短都有不同,这些不同更能突出角的特征:
一个顶点、两条边,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角。
做活动角、折角、比角的活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同时体验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一叠合法,并直观地体会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例2以两幅动态的图展示了画角的步骤与方法,同时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例3认识直角。
通过让学生观察国旗、椅子、双杠上的角,使学生体会到这些角的大小是一定的。
由此引出直角的概念,进而抽象出直角的图形(包括直角的标志)。
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说明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并为画直角、学习锐角和钝角作好铺垫。
最后结合用纸折直角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例4以3幅连续的直观图,呈现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画直角的方法,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体会直角的特点。
第2题通过数图形中的直角,进一步巩固对直角的认识,并渗透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角的特征。
例5认识锐角和钝角。
由于学生已经对各种大小不同的角有了印象,教材在这里通过让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实物上的角的活动,抽象出锐角、钝角的图形,说明角的名称,让学生从分类的角度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通过在三角尺上找锐角、用活动角变出锐角和钝角的活动,既能巩固学生对3类角的认识,也能渗透三角形角的特点,第2题各个角的顶,点的位置、角的开口方向变化较多,需要学生灵活运用三角尺进行判断,尤其是对于直角的判断。
1.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时,应准确把握住这一点,只要学生能把一个角和直角进行比较,知道它是锐角或钝角就可以了。
2.强化直角表象,充分利用直角表象提高判定角的类型的效率。
例6让学生解决“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的问题。
继续让学生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道了什么”中,关键在于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并知道自己可以利用的都有哪种角,同时调动关于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大小关系的知识,为“拼”作好准备。
在“怎样解答”中,教材呈现了两种策略:
一种是通过直接拼的方式去尝试;一种是根据钝角与直角的关系,以直角为基础和锐角去拼。
在“解答正确吗”中,学生可以通过用直角比的方式对拼出的角进行检验,也可以用道理加以说明。
注意突出拼角活动的数学内涵:
教师在活动中加以适当引导,做到:
活动前让学生理清思路,活动中为学生留足空间,活动后让学生充分交流。
留足空间,就要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去拼,进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谢谢欣赏,THANKYOUFORLISTENING,表内乘法
(一)教材解读,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目录,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遵循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基本规律基础上,提供大量同数相加的现实情境,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加明白乘法的意义。
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的准备,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材编排特点,01,02,03,04,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教学。
乘法口诀的编排顺序,尊重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重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教学。
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数感。
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培养学生“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4、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主题图展示了游乐园和便利店的情境,由远及近,有坐过山车的、有坐小火车和小飞机的,还有坐旋转木马的,然后是“快乐便利店”,为学习表内乘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习内容的整体概括。
坐过山车、坐小火车和小飞机的情境是学习“乘法初步认识”中例1的素材,气球图是学习例2的素材;“福娃”是学习5的乘法口决的素材;“棒棒糖”是学习3的乘法口决的素材;坐旋转木马的情境是学习乘加、乘减的素材。
生动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乘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模型,并让学生认识到,同数连加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
同时通过与非同数连加情境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提供了丰富的同数连加的生活情境。
如坐小飞机、小火车和过山车的情境,并根据具体问题,呈现了同数连加的算式。
突出强调了乘法意义的本质。
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3个问题情境,采取逐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情境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表征出来,使学生能概括地认识同数连加问题的特征,在列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写法和读法的基础上,进行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
1.运用情境让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数学 年级 上册 全册各 单元 教材 解读 精品 教学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