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文件.doc
- 文档编号:30780923
- 上传时间:2023-09-06
- 格式:DOC
- 页数:44
- 大小:111.50KB
矿山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文件.doc
《矿山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文件.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企业
采矿初步设计委托资料内容
(试行)
.采矿专业.
全国冶金系统设计院采矿业务建设网
一九八九年二月
关于印发“矿山企业采矿专业施工图
设计深度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提高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质量,统一设计标准,根据1987年11月采矿业务建设网采矿专业昆明会议的决定,委托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起草的“矿山企业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试行),现已编制完毕,印发给网内各单位试行。
在试行过程中如有新的建议和意见,请函告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采矿室,以便今后作必要的修订。
全国冶金系统设计院采矿业务建设网一九八九年二月
编制单位:
冶金工业部
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
院长唐昭武
院副总工程师李鼎权
科技处迟贵德
采矿室主任刘儒臣
主任工程师罗绍裘吴寿峥
编写杨庆铨
一九八九年二月
编制说明
“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编制说明如下:
1.本“规定”内容包括露天矿、露天矿大爆破,砂矿床水力开采、地下矿和炸药加工厂等五个部分的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由于各矿山的条件不同,生产工艺有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对各部分列出的施工图项目和深度要求,可根据各矿山具体情况决定取舍和增减。
各设计单位专业分工有所不同,其深度要求不受影响。
2.“规定”着重阐明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和深度,至于设计步骤、方法和制图标准,请另参见其他有关资料和规定。
3.施工图中所附的各种表格(工程量表、材料表、座标表、断面特征表等)型式和图形符号,均以《矿业工程制图》中的规定为准。
4.“规定”是根据国家和冶金部已经颁发的有关规程、规范编制的,如将来有所变动,则以新的规程、规范(如安全规程、矿业工程制图、矿业工程术语等)为准。
5.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不妥之处难免,请在试行中批评指正。
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一些单位和同志的大力支持,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
采矿室一九八九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施工图设计的原则要求 5
第二章露天矿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6
2.1设计图纸的基本内容 6
2.2露天矿施工图设计内容 6
2.2.1采(矿)剥(离)工程 6
2.2.2开拓运输工程 8
2.2.3通风、施工井巷工程 10
2.2.4露天矿防、排水工程 10
第三章露天矿大爆破工程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12
第四章砂矿床水力开采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14
第五章地下矿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16
5.1设计图纸的基本内容 16
5.2地下矿施工图设计内容 17
5.2.1平巷工程 17
5.2.2斜井工程 21
5.2.3无轨斜坡道工程 25
5.2.4硐室(中、小型)工程 26
5.2.5采矿方法及采准、切割工程 27
5.2.6充填系统工程 34
5.2.7防、排水系统工程 36
5.2.8通风系统工程 37
第六章炸药加工厂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38
第一章编制施工图设计的原则要求
1、为提高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质量、统一设计标准,特制定“采矿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2、施工图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及矿山安全规程、矿业工程制图等有关规程、规范。
3、施工图设计是施工建设的依据,亦是监督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4、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必须满足矿山施工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编制工程预算的需要。
5、施工图设计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为基本依据。
在本阶段设计开展前或设计过程中,如上阶段设计原则或方案有变更时,则新更改的内容必须报请原设计审批机关批准后,方能继续进行施工图设计。
6、施工图设计应具备下列必要的条件:
(1)、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上阶段设计文件。
(2)、必要的地形、地质测绘资料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地震等基础资料。
(3)、露天矿边坡设计时,应有经鉴定和审批的边坡岩体力学试验研究报告资料。
(4)、露天矿大爆破工程,必须具备地形、地质资料和爆破试验资料。
(5)、在水下、主要运输干线或建筑物下进行地下开采时,应具有岩体力学试验报告资料。
(6)、改、扩建矿山应有矿山开采和井巷工程现状实测资料。
(7)、设备安装资料。
(8)、对矿体赋存条件较简单的小型矿山,可适当简化上述某些资料的要求。
7、施工图设计由计算说明书和图纸两部分组成。
要求计算数据准确,文字叙述清楚,便于审核,并归档入库。
设计图纸能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绘图清晰、美观,符合制图规定。
第二章露天矿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2.1设计图纸的基本内容
(1)座标网及座标值,指北标志。
(2)矿体、岩层、地质构造界线及代号。
(3)勘探工程及编号。
(4)地面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及编号。
(5)井巷工程及编号。
(6)座标表。
(7)工程量表。
(8)材料表(安装、支护、铺轨等)。
(9)图例。
(10)必要的文字说明。
2.2露天矿施工图设计内容
2.2.1采(矿)剥(离)工程
1、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本图旨在控制采场境界范围及采场内主要开拓工程位置及轮廓,需要计算和标明主要控制点的座标与标高及其他内容。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
(2)、(3)、(4)、(6)、(9)、(10)外,尚需下列内容:
(1)露天采场境界最上开采水平和露天底的开采轮廓线及其坡底线的各控制点。
(2)采场内主要开拓运输系统起始点、终点及转折点。
(3)采场内部与外部运输线路交接点。
(4)各阶段水平开采终了平台及其标高。
(5)爆破危险界线。
(6)采场外地形线及采场内外重要的地质构造线。
2、露天采场基建终了平面图比例:
l:
2000或1:
l000
本图旨在控制基建范围和基建工程的位置。
需要计算和标明主要基建控制点的座标及标高等。
除2.1节基本内容
(1)、
(2)、(3)、(4)、(6)、(9)、(10)外,尚需:
(1)基建终了采场最外轮廓线及坡底线主要控制点。
(2)各基建阶段边坡推进位置坡底线主要控制点。
(3)采场内部与外部运输线路交接点。
(4)出入沟及开段沟坡底线(单壁时)或中心线(双壁时)的控制点。
(5)防、排水设施及主要生产设备布置。
(6)采场外地形线及采场内、外重要地质构造线。
(7)基建工程量(矿、岩、土)总表。
3、基建水平平平面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除2.1节中基本内容
(1)、
(2)、(3)、(6)、(7)、(9)、(10)外,尚需:
1)本图应标明以下控制点的座标和标高:
(1)基建阶段边坡推进位置及坡底线主要控制点。
(2)开段沟开挖界线,出入沟中心线控制点。
(3)采场内部与外部运输线路交点。
2)开段沟横断面规格尺寸。
4、露天采场横剖面(纵剖面或辅助剖面)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1)在地质横剖面(纵剖面或辅助剖面)图上绘制开采终了阶段坡面线和各种平台及开采水平标高。
(2)标明截水沟位置及其规格尺寸。
当需要加固坡边时,还需标明边帮加固部位及加固工程轮廓图。
5、边坡加固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1:
500
除2.1节中基本内容(7)、(8)、(9)、(10)外尚需:
(1)绘制边坡加固位置、加固工程结构及其几何尺寸和角度等。
(2)需要卸载的边坡尚需画出卸载剥离范围并计算出剥离工程量。
(3)当改、扩建矿山边坡需增修疏干、排水工程(如钻孔、导流水沟或巷道),则应绘制工程平面及断面布置图,并标注有关尺寸。
2.2.2开拓运输工程
当采用斜坡卷扬或胶带运输开拓时,需和总图、矿机等专业共同会商上述开拓系统的起始点和终点、破碎站或调车场的空间位置。
只有在采用平硐溜井(或溜槽)开拓时才由采矿(或矿建)专业独立完成该系统如下的施工图。
1、平硐一溜井(或溜槽)开拓系统平面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除2.1节基本内容(6)、(9)、(10)外,尚需:
(1)在地质地形图上标出露天采场境界,各溜井(或溜槽)的平面位置,并标注各井口(或溜槽口)的座标和标高,以座标表型式表示各种井、槽之间在地表的平面相关尺寸。
(2)用虚线表示出平硐、施工导坑(遇有导坑时)、通风、排水等井巷工程。
2、平硐一溜井开拓系统纵投影图(沿运输平硐方向剖视图)
比例:
1:
2000或1:
1000
(1)在地质地形剖视图上,标出溜井(溜槽)、检查井巷、各种硐室、运输平硐、通风及施工井巷等的立面位置,相互连接关系。
(2)溜井(或溜槽)上、下口及变段部位的标高,运输平硐坡度。
3、平硐(或运输巷道)及导坑(有施工导坑时)施工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
(2)、(5)、(6)、(7)、(8)、(9)、(10)外、尚需:
(1)标明溜井装车(或运输)水平平硐、导坑(有导坑时)及联络道、装矿硐室、操作室、除尘硐室、通风、检查、施工等井巷工程及相互连接关系。
(2)装车(或运输)平硐及导坑硐口、平硐交岔点、平硐转折点的座标及标高。
4、平硐、导坑、联络巷道断面图见5.2.1节。
5、平硐、导坑巷道璇岔施工图见5.2.1节。
6、各种硐室施工图见5.2.4节。
7、主溜井、装矿硐室和准轨平硐断面及璇岔等施工图见矿建专业有关规定。
8、溜槽施工图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7)、(10)外尚需:
(1)平面图比例:
1:
1000或1:
500
在地形图上绘制溜槽平面图,并标出溜槽中心线、底部宽度,上、下口中心座标及标高,不同商度的横断面编号及排水沟位置。
(2)纵剖视图比例:
1:
1000或1:
500
标出溜槽底面几何尺寸,上、下部标高及连接关系,车档位置。
加固部位及其有关尺寸。
(3)横断面图比例:
1:
500
绘制对应平面图上溜槽不同高度的横断面规格尺寸,边坡倾角。
2.2.3通风、施工井巷工程
通风工程主要包括平硐一溜井系统的装卸矿硐室、操作室、运输巷道和地下防排水系统的水泵房、变电所、车场巷道等通风井巷工程;施工井巷工程专指为加速平硐一溜井施工进度而掘进的施工平巷、竖井、斜井等井巷工程。
1、平硐一溜井通风系统图比例:
1:
1000或1:
500
2、平硐一溜井施工井巷系统图比倒:
1:
1000或l:
500
以上两图尽可能在平硐一溜井总平面图和立面图上表示清楚。
3、通风或施工平巷、斜井、立井、硐室等施工图以上诸图与地下矿施工图设计有关部分相同。
2.2.4露天矿防、排水工程
露天矿防、排水工程,一般包括露天采场地表防、排水和深凹采场或地下排水的自流或机械排水系统。
l、露天采场地面截水沟施工图比例:
1:
1000
本图主要是在采场之外修建截水沟(或拦洪坝、排洪隧道、河流改道等),防止地表水流入露天采场内。
按照单位分工,有的由总图或其他(如隧道工程)专业出图。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6)、(7)、(10)外,尚需:
(1)在条带状地形图上绘制出水沟长度、宽度、中心线及其转折
点的座标和沟底标高。
(2)在水沟断面图上标注水沟断面规格尺寸、支护型式及厚度。
(3)有跌水消能池时,亦应标明其规格尺寸、支护型式及厚度。
2、露天采场防、排水系统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1)采用自流排水方式时,在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上布置截水沟
及其他防、排水设施,并标注水沟坡度、流向及水沟中心线转折点的座标和标高。
(2)配合机械排水时,则还需标明集水坑、水泵站、排水管道等
设施。
井标注集水坑和水泵站结构尺寸、标高及水泵扬程高度和出水口标高。
3、露天一地下联合防、排水工程系统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本图着重表示露天防、排水工程与地下泄水井巷工程之间的相互
关系。
(1)在露天采场终了平面图上用虚线表示地下泄水巷道一斜井、
平巷、天井和阶段集水平巷及中央排水竖井(或斜井)等排水工程。
(2)深凹采场截水沟等排水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地下泄水工程的连
接关系。
4、地下泄水斜井系统图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6)、(7)、(8)、(10)外,尚需:
1)平面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1)将泄水斜井、阶段泄水平巷(或天井)、底部集水巷道等,水平
投影到与露天采场相对应的座标网的平面图上,表明上述工程在平面上的相互连接关系。
(2)标出斜井上、下口、斜井与阶段泄水平巷(或天井)交点、采场
平台与泄水平巷(或天井)交点的座标。
2)斜井纵剖视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1)标明泄水斜井、阶段泄水平巷(或天井)、露天采场平台截水沟
以及底部集水巷道等工程的立面位置及相互关系。
(2)标注上述工程的长度、高度、角度、坡度和水流方向。
3)地下泄水井巷断面图比例:
1:
50标出断面规格尺寸、支护
型式及厚度。
5、底部集水平巷施工图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6)、(7)、(10)外,尚需:
1)平面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在有座标网的平面图上布置集水平巷、泄水斜井底部、水仓(用
机械排水)、外部排水设施(自流出地表)等工程、标明上述工程之间相互连接关系及平硐硐口(自流出地表)、转折点、平巷与其他工程连接点的座标。
2)平巷断面图比例:
1:
50
标明断面规格尺寸、支护型式及厚度。
3)平巷璇岔施工图见5.2.I节。
6、地下排水泵房系统图比例:
1:
1000或1:
500
该图由采矿或矿建专业出图。
其内容: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5)、(10)外,尚需:
图中着重表示排水井(竖井或斜井)、车场、进水巷道、防水门、
沉淀池、水仓、配水巷道、吸水井、管子道、清仓绞车硐室或排泥设施、水泵房、变电所等工程的平面位置及相互关系。
上述工程单项施工图设计深度详见矿建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要
求和地下矿防,排水系统工程。
第三章露天矿大爆破工程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大爆破作业广泛应用于矿山基建剥离、路堑开挖以及蓄水、拦砂
筑坝等工程。
本章内容仅适用于矿山基建剥离。
1、大爆破工程平面布置图
比例:
1:
1000或1:
500、1:
200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3)、(5)、(6)、(7)、(8)、(10)外,尚
需:
(1)在地质地形图上布置平硐及主、副药室(多层药室爆破时可用
阶梯状平面剖视图表示)。
并标注平硐口中心线及其转折点和药室中心点的座标和标高。
(2)标明平硐、药室、剖切线的编号。
(3)标出爆破危险界线。
2、药室及装药施工图比例:
1:
100或1:
50
除2.l节中的基本内容(7)、(8)、(10)外,尚需:
(1)在药室三视图(正视、俯视、侧视)上标出药室规格尺寸,底板
标高及支砌型式,药室与平硐或横硐连接关系。
(2)在三视图上标出炸药堆放结构尺寸,主、副起爆药包位置及
炸药类型和装药量。
(3)堵塞体位置、规格尺寸及堵塞材料类型和用量。
3、平硐和横硐断面图比例:
1:
50
标明断面规格尺寸、支护型式。
4、起爆网路联接示意图
(1)药室主、副网路布置及联接关系。
(2)起爆雷管、端线、联接线等规格及型号。
(3)材料消耗量。
第四章砂矿床水力开采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1、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比例:
l:
2000或1:
1000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
(2)、(3)、(6)、(9)、(10)外,尚需:
1)标出露天开采最终境界。
2)计算并标出采场内以下各点的座标和标高:
.
(1)阶段水平最终边坡(坡底线)的控制点;
(2)矿(砂)浆输送或溢流的固定泵站、管道、沟坑等的主要控制点。
3)绘出开采境界外的地形及矿(砂)浆输送管线。
2、基建终了平面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
(2)、(3)、(4)、(6)、(10)外,尚需:
1)需要计算和标出采场内以下各点的座标及标高:
(1)采场基建范围最外轮廓及主要控制点;
(2)阶段水平基建终了边坡(坡底线)的主要控制点;
(3)矿(砂)浆输送或溢流的移动或固定泵站;
(4)输送管道及沟坑等的主要控制点。
2)绘出采场基建范围外的地形线、输送管线敷设和运输线路布
置等。
3)基建工程量(矿、岩、土)总表。
3、基坑(或堑沟)开拓系统平面图
比例:
1:
2000或l:
1000、1:
500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
(1)、
(2)、(3)、(4)、(6)、(9)、(10)外,
尚需:
1)标出采矿场、输送系统,运输道路、排弃场、洗选厂、工业场
地等的位置及互相联系,工作面水枪、泵站、矿(砂)浆池、输送管道、溢流沟等平面位置。
2)计算并标出基坑(或堑沟)中心线控制点、采场内、外部线路连
接点的座标及标高。
4、堑沟施工图比例:
1:
1000或1:
500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7)、(8)、(10)、外,尚需:
1)在堑沟平面、断面和纵剖面图上标出水枪,冲矿(砂)沟、供水
管等的位置。
2)堑沟规格尺寸、沟底标高及坡度。
3)冲矿(砂)沟的规格尺寸及矿(砂)浆流向。
5、基坑施工图比例:
1:
1000或1:
500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7)、(8)、(10)外,尚需:
1)在基坑平面、断面和纵剖面图上标出水枪、矿(砂)浆池、砂泵
站、输送管道和供水管道的位置及有关尺寸。
2)标出基坑和矿(砂)浆池规格尺寸。
6、平硐一溜井开拓系统图
设计和深度与露天矿平硐一溜井开拓系统图基本相同。
但需增加溜井下口装配图、消能池施工图、巷道溢流沟施工图等。
7、采矿方法图比例:
1:
100或l:
50
1)在平面和剖面图上标出台阶高度、阶段坡面角、水枪冲采的宽度、坡度、冲矿(砂)沟和管线的敷设位置。
2)如需预先剥离或预先松动,则应标出预先剥离或预先松土的范围。
8、矿(砂)浆溢流沟施工图
除2.1节中的基本内容(6)、(7)、(10)外,尚需:
1)平面图比例:
1:
1000或1:
500
(1)在地形图上布置溢流沟,标注其中心线溢流方向及其与矿床、砂泵站的衔接关系。
(2)标注沟底中心线控制座标和标高及沟底坡度。
2)断面图比例:
1:
100或1:
50
标出断面规格尺寸及支护厚度。
3)纵剖视图比例:
1:
1000或1:
500
标出溢流沟各段水平长度、总长度及坡度等。
9、松动爆破(或剥离)施工图
(1)在地形图上标明基建时期松动爆破(或剥离)的范围和孔网布置。
(2)表示出松动(或剥离)方式的主要参数、设备布置等。
10、砂泵站配置图见有关专业深度要求。
第五章地下矿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5.1设计图纸的基本内容
(1)座标网及座标值,指北标志。
(2)矿体、岩层、地质构造界线及代号。
(3)勘探工程及编号。
(4)井巷工程及编号。
(5)座标表。
(6)工程量表(包括掘进、支护工程量)。
(7)材料表(包括井巷装备、支护用木材和钢材及巷道铺轨等)。
(8)图例。
(9)文字说明。
5.2地下矿施工图设计内容
5.2.1平巷工程
1、平硐硐口施工图比例:
1:
100或1:
50
平硐硐口施工图包括硐门和明路堑设计图。
硐口岩石条件较好、硐口上部山坡较缓的可只做硐门框设计,岩石条件不好的硐门施工图,包括以下内容。
除5.1节中的基本内容(6)、(7)、(9)外,尚需:
1)正式图
(1)标明硐门形式及端墙、翼墙规格尺寸(包括基础深度、宽度和端墙嵌入路堑边坡岩层内的深度)。
(2)平硐断面规格尺寸,轨道、水沟、人行道布置及有关尺寸,轨面或平硐底面(无轨)标高。
(3)路堑边坡的坡度及硐顶水沟底面坡度。
2)纵剖视图
(1)标明端墙仰坡、厚度和硐顶仰坡及坡脚与端墙背面的水平距离。
(2)硐顶回填土厚度及水沟规格尺寸。
(3)硐口支护长度及支护型式。
(4)与正视图相应部分的规格尺寸。
3)俯视图(用以上两视图能表示清楚的可不出俯视图)
(1)标明硐口外3m范围内的路堑、水沟、轨道布置及其与外部连接关系和相关尺寸。
(2)硐口座标点及座标值。
(3)与正视图、纵剖视图相应部分尺寸。
2、平巷断面图比例:
1:
50或1:
30
有轨、无轨和各种拱形(园弧、三心、半圆)平巷断面图的深度要求基本相同。
断面图应表明以下内容及尺寸。
(1)断面形状、规格、最大运输设备、管线、集电弓、支架等轮廓,轨道、人行道、水沟、预埋件的位置。
(2)锚喷支护的巷道应绘出锚杆分布、型号;钢筋砼支护的巷道应绘出钢筋分布、型号;钢纤维砼和钢丝网砼支护的巷道应标明钢纤维型号及钢丝网规格。
(3)宽度尺寸,应标注支护厚度、巷道及最大运输设备、安全间隙、人行道、水沟等宽度,轨距、双轨中心线间距、轨道中心线至墙和巷道中心线的距离。
(4)高度尺寸,应标注巷道墙高、拱高、净高、总高以及水沟、基础深度,管线、支架预埋件高度,架线和运输设备顶部至轨面、轨面至巷道底板的高度,以及巷道大、小拱半径。
(5)巷道断面特征表。
(6)注明断面用于何处。
当采用钢筋砼轨枕、预制水沟盖板、预制砼支架等,应另绘制结构图和统计每件材料消耗。
3、平巷交岔点(旋岔)施工图比例:
1:
100
本图一股只需绘制平面图和附扩大断面特征表即能满足施工。
当需要表示管道跨越璇岔时,可加绘管道跨越处断面图,以表明管道固定和连接关系。
施工图应表示以下内容。
(1)标明管道型号及规格尺寸、轨道中心线和巷道中心线曲线参数及璇岔起、止(一般过墩柱尖后两米)界线。
(2)分断面编号及间距,岔心至璇岔起点和墩柱尖(一般墩柱宽5OOmm)的距离,轨道中心线至墙的间距以及巷道宽度、支护厚度、璇岔长度等尺寸。
(3)分断面特征表和工程量表。
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支护时,则需计算材料消耗和绘制钢筋配置图。
并附钢筋表。
铺轨材料可列入阶段平巷中统一计算。
4、三角道施工图比例:
1:
200或1:
100
(1)标明轨道中心线及曲线参数,道岔型号及规格尺寸,巷道之间的连接尺寸及两轨道中心线交点与岔心点之间的距离。
(2)巷道宽度、长度、支护型式及厚度。
(3)各段巷道断面图及璇岔施工图
(4)工程量表
包括璇岔、曲线巷道掘进及支护工程量。
铺轨材料可计入阶段平巷部分。
5、阶段巷道平面布置图比例:
1:
2000或1:
1000
本图一般在已探明了矿体边界的阶段地质平面图上,布置本阶段的各种井巷工程。
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除5.1节中的基本内容
(1)、
(2)、(3)、(4)、(5)、(6)、(7)、(8)、(9)外,尚需:
(1)阶段运输、装矿、采准、通风、排水、充填等巷道及井底车场、水泵房等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及相互连接关系。
(2)竖井或斜井、电梯井、设备材料井、泄水井、充填井、矿石和废石溜井、通风或人行天井、斜坡道等的上、下口座标和标高,及其与阶段巷道的连接关系。
(3)各种硐室的平面位置及其与阶段巷道的连接关系,风门、防水门、防火门等的位置。
(4)采区(或盘区)、矿房及矿柱的划分。
(5)轨道中心线或巷道中心线(无轨)的曲线参数及其交点和轨道或巷道转折点(中心线)的座标、标高。
(6)不同规格巷道断面、璇岔施工图
6、竖井井底车场施工图
1)车场平面图比例:
1:
500或1:
400
除5.1节中的基本内容
(1)、(4)、(5)、(6)、(7)、(9)外,尚需:
(1)根据运输能力大小和主井、副井、主溜井位置及阶段运输巷道、石门的相互位置关系确定车场的型式(立式或卧式、环形或尽头式)。
(2)在有座标网的平面图上,布置车场运输线路,包括坚井或主溜井的空、重车线路及材料车、人车、矿石车、废石车、调车线等。
(3)主井、副井、主溜井、车场巷道、各种硐室(调度室、讯号室、等候室、变电所、水泵房、沉淀池、水仓、排泥硐室、通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采矿 专业 施工图 设计 深度 规定 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