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包含整体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docx
- 文档编号:30780912
- 上传时间:2023-09-0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89.35KB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包含整体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docx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包含整体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包含整体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所表现的亲情,噢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同时深化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
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朗读教学要有示范,要有指导,要多让学生自己练读,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3.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
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4.抓住精彩的、关键的词句进行理解、赏析,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5.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单元教学重难点:
L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朗读教学要有示范,要有指导,要多让学生自己练读,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6.抓住精彩的、关键的词句进行理解、赏析,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7.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由“呵护亲情”主题内容构成。
亲情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
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同样真挚而令人难忘,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
《秋天的怀念》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散步》本文通过记叙祖孙三代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写沐浴着母爱的“我”幻想变成一朵金色花,默默地为妈妈做些事情,让她生活得更美好,歌颂了母子情深和母子之爱。
《荷叶•母亲》是一首母爱的赞歌,由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从而讴歌伟大的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镉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记叙元方与父友人的对话,表现了元方聪明善辩,懂得为人的道理,也启示人们做人要讲诚信,有礼仪,否则会失去很多。
“无礼”“无信”为全篇核心。
在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读后肯定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单元教学方法:
教学本单元,要综合考虑,整体设计,不应孤立地教读篇篇课文。
例如。
不妨以写作或口语交际活动为先导,让学生先调动自己的亲情体验或阅读经验(小学阶段,读过哪些表达亲情的诗文),为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和阅读期待。
《秋天的怀念》情感丰富厚重、深沉含蓄,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可以先教《散步》。
这两篇课文应作为本单元学习重点。
《散文诗二首》重在朗读与感受,教师不宜过多过深地挖掘讲析。
《(世说新语)二则》是中学阶段初次学习文言文,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训练文言语感,内容方面不必过深分析。
第一,这个单元教学的两个重点分别是继续学习朗读和把握抒情特点。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割裂开来。
朗读水平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更贴切、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情感,而对文章情感的深层次解读、理解,又能使学生的朗读更加声情并茂。
第二,学习完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要对各篇文章的抒情特点进行总结和比较,感受不同的抒情笔法,体会不同的抒情方式。
如果课时与学情允许,还可做些拓展延伸、比较链接的阅读。
第三,单元课文学完后,可安排一次写作或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围绕亲情主题,沟通课内外,进一步认识到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回顾单元学习之初的体验和活动,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
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课文和语言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品位文学语言的精炼优美。
充分调动学生先前对文学的认识投入其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作者投入其中的真实美好的情感,将学生对文学作品原有的模糊认识清晰化,并提升品中人物的心境,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去发现文学作品对自己各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到一定的高度,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并对它充分信心。
乔拉克铁热克镇寄宿制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组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
张龙
主备时间
2022.9.1
执教人
执教班级
研备时间
课题
5.秋天的怀念
课时数
3课时
教学目标
1.揣摩合适的朗读语气,在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
2.学习运用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体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教学重点
1.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
教学难点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导入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执教人复备)
第1课时(执教时间:
)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
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
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整体感知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师生静心聆听。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明确:
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儿子,直至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
3-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
课文写了四件事:
①“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②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③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④母亲的临终嘱托。
目标导学二:
探究人物形象
1•文中的“我”双腿瘫痪后,脾气怎样?
体现在哪里?
明确:
脾气暴怒无常。
表现为:
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②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③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
2•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
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②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③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慈爱,宽容,细心,善良,乐观,坚强,睿智,无私。
目标导学三:
品味伟大母爱
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试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
1•母亲就恒他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简领也听着我的动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明确:
动作、神态描写。
母亲“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
''悄悄"写出了母亲动作之轻,怕打扰“我”,对儿子的理解,为儿子伤心,突出了母亲的细心:
“偷偷”写出了母亲对“我”的不放心和关注,表现了母亲的慈爱;眼边儿“红红”表现了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母亲无私地关爱、呵护儿子。
2•母亲抄过来机住我的手,心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明确:
动作、语言描写。
“扑”“抓”“忍”三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疼爱和痛苦的心情,表现出母爱的坚定、执着和母子生死相依的感情。
3•她癖睁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明确:
神态描写。
“憔悴”暗示出母亲已病入膏肓;“央求”表现出母亲的执着。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扃个
明确:
语言描写。
表现母亲要“我”对生活永远充满信心,充满美好的回忆;说明了“我”答应去看菊花使母亲心中十分快乐,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课堂小结:
升华情感,感悟人生:
1.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
引发学生对“好好儿活”的思考。
2.“好好儿活”是怎样的活?
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刻领悟。
3.引进“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组委会”为史铁生撰写的颁奖词,深化对“好好儿活”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生字词语:
按照田字格规范抄写,注意笔顺。
2.朗读重点片段,理解疑难语句的含义
3.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第2课时(执教时间:
)
-、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理清线索,体会情感
1•课文三次写到看花。
请勾画出相关句子,完成下面表格。
看花
“我”的态度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我可活什么劲儿!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好吧,就明天。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2.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
明确:
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为了转移瘫痪给他带来的痛苦,更是为了让他找到生活的勇气。
3•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明确:
“我可活什么劲儿"(绝望)f“要好好儿活”(再生)。
4•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语句,体会其深层意思。
明确:
在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中: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为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的“暴怒无常”而懊悔。
目标导学二:
分析细节,理解标题
1•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2•母亲把“好好儿活”这句话重复了两次,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明确:
①要接受现实,不要自暴自弃,你的路还长着呢。
②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被病痛压倒,要笑看人生。
③她要在仅有的时间陪伴儿子好好儿活。
3•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
明确:
《秋天的怀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
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目标导学三:
拓展理解
几十年后,回忆起母亲,史铁生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请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
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明确:
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作者完全理解母亲了……
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理解了史铁生,其实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
对于一个双腿瘫痪的残疾人,我们本来也许是充满同情,但我们对史铁生却是充满了敬重,因为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贵。
人生的道路很长,当苦难和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好好活,更应该用这种好好活的心态,去关爱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
二'布置作业
1.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和《同步练习册》第5课。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用《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也可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内心),给妈妈写一封信。
第3课时(执教时间:
)
1.练习讲解:
《能力培养与测试》第5课
2.练习讲解:
《同步练习册》第5课
3.点评学生写作作品《妈妈我想对您说》
板书
设计
秋天的怀念
“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母亲的临终嘱托母爱伟大
秋天的怀念
爱 更爱
Y 、Y 、
菊花 母亲 史铁生
(淡雅) (聪总) (怀念)
(高洁) (坚忍的意志) (怏悔;
(热烈) (•宅不张扬的爱) (悲伤:
(潦沉)
教学
反思
三级
签批
教研组签批
教研室签批
校长签批
乔拉克铁热克镇寄宿制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组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
张龙
主备时间
2022.9.4
执教人
执教班级
研备时间
课题
6.散步
课时数
3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朗读语气、节奏的技巧。
2.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3.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导入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执教人复备)
第1课时(执教时间:
)
一'导入新课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的美好情感
—亲情。
其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
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明确:
(1)散步的时间:
初春
(2)散步的地点:
南方的田野上
(3)散步的人物:
“我”、母亲、儿子、妻子
(4)散步的原因:
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5)散步的经过:
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6)散步的结果:
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f②一全家一起散步一f③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一④一'‘我"决定委屈儿子f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一一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3-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明确:
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目标导学二:
理解内容,分析人物
1•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
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明确: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却要依从孙子,走小路。
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一起走小路。
2•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
因为小路难走,恐怕稍有闪失,摔伤了自己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慎重。
表现了“我”和妻子的责任感,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
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
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
作者运用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写出了自己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文中的母亲、“我”和妻子的认识。
明确:
母亲:
能听从儿子的劝告来散步,可见母亲性格温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宁愿委屈自己,顺从孙子的心愿,可见母亲善良、无私、关爱家人。
“我”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选择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
妻子:
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是一位贤妻。
目标导学三:
联系生活,体会亲情
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
示例:
把遥控器交给爷爷奶奶;主动将台调到戏曲节目频道。
(结合“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和“尊老爱幼”的主题展开阐述。
)
课堂小结: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
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就会像-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三、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生字词语,按照田字格规范抄写,注意笔顺。
2.朗读重点片段,理解疑难语句的含义。
3.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4.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第2课时(执教时间: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品读语言之美
请找出你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1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
如生动的景物描写,贴切的修辞,特殊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
1•写景的句子
(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明确:
这句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明确:
这句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祖母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老师适时点评)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明确: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由此可以明白,要表现什么情态,就用什么样的语言。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明确:
比得真妙!
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明确:
句子:
①有的浓,有的淡。
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⑤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作用:
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目标导学二:
分析手法之美
1•第二自然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
有什么作用?
明确:
插叙。
补充说明散步的原因,突出孝敬父母这一中心。
2•散步这样的小事,作者是如何把它写得波澜起伏的?
明确:
作者采用了一波三折的写法。
母亲不愿散步却被“我”劝出来了,解决大小路的分歧——“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改变了主意。
亲情、伦理、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辉。
3.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大词小用,以小见大,你能找出几例吗?
为什么要用这种写作手法呢?
明确:
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①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②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③“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
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即:
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
(板书:
小事情表现大主题)。
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其实,在我们经过的平写出凡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
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二'布置作业
1.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和《同步练习册》第6课
2.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妈妈的生日,请你编辑一条短信发送给他们,为他们献上生日的祝福!
(要求写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
第3课时(执教时间:
)
1.练习讲解:
《能力培养与测试》第6课
2.练习讲解:
《同步练习册》第6课
3.点评学生作品:
为父母做的一件事和祝福话语的写作情况。
板书
设计
散步语言之美写景
传情
对称
写法之美以小见大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
我和妻子 }和谐
儿子 J
教学
反思
三级
签批
教研组签批
教研室签批
校长签批
乔拉克铁热克镇寄宿制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语文
备课组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
张龙
主备时间
2022.9.8
执教人
执教班级
研备时间
课题
7.散文诗二首
课时数
3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2.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
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学习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检测法、小组讨论法、互动质疑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执教人复备)
第1课时(执教时间: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
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
(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了一份甜美的回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问你躲哪儿去了。
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装满了幸福。
现在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们的心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朗读指导
老师配乐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回答:
1•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
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题?
明确:
感觉十分温馨、幸福。
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
2•要读出这种温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语文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教学 设计 包含 整体 目标 教材 分析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