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野外地质实习实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0778663
- 上传时间:2023-08-25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68MB
庐山野外地质实习实报告.docx
《庐山野外地质实习实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野外地质实习实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实习区概况 2
第二章地质 3
一、庐山地区地层及岩石特征 3
二、庐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4
三、庐山地史演化简析 4
第三章地貌 4
一、庐山地区地貌类型及特征 5
第四章植被 12
一、庐山地区植被概况及垂直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 12
二、植被演替及生演替顶级群落,植物(被)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19
第五章土壤 21
一、庐山地区土壤类型与分布规律 21
二、各种土壤类型的特征及发生发展过程 22
三、山地土壤与地带性土壤对比分析及土壤改良设想 24
第六章水文水资源 25
一、庐山水文特征以及水系特征 25
二、庐山北部水环境状况简析 25
三、庐山水文水质测量方法 27
结束语 30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本次实习从2010年5月8日开始,至2010年5月17日结束,历时9天。
实习地点为庐山地区,包括庐山山区,牯牛岭。
参加的人员包括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资系08级GIS,成规,资源3个专业学生以及带队老师、队医等共200人左右。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1)熟悉并掌握野外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和研究技巧;
(2)认识庐山地区的地理概况,并对地理学有一个综合的认识;
(3)掌握庐山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水文状况、植物状况;
(4)了解与熟悉依据地理现象进行地理思考和编写实习报告的基本方法、内容和过程;
(5)通过实地考察而巩固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和提高科学认识,
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运用了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次实习是一次广泛系统的地理科学教学认识。
第一章实习区概况
1.1地理位置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位于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
纬29度26分~29度41分。
风景区总面
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
里,庐山山体呈椭圆形,长约25公里,
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
(图
1-1)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清水秀景色泛胜。
图1—1庐山地区区位图
1.2地质地貌
庐山地貌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有山地,沟谷,河川,湖泊,溶洞,瀑布,跌水等各样地貌景观。
庐山总体走向北北东,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
平地拔起一座主峰汉阳峰海拔1473.8米的断块
山。
顶部有峻岭90余座,分别被宽谷相间,岭、谷的排布受到褶皱构造、断裂构造、节理构造以及地层岩性和产状的控制。
庐山由弧形断裂所控制,北东、南西向收敛,形成树叶的形状(纺锤形),
8
断裂抬升形成山体,两个断裂均是正断层,从而形成了地垒构造(图1-2)。
图1-2庐山边界断层
1.3植被土壤
庐山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
庐山山体的垂直气候—生物—土壤地理分带规律鲜明,类型多样,有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如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丛及草甸植被等。
各个植被组中又含有许多群系以及更多的群丛,它们覆盖庐山地区大约45%的面积以及庐山80%左右的山体。
自然状况下的植被类型与土壤发育相匹配。
从江边湖滨到庐山山顶,红壤,黄壤和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与水稻土等,各类土壤的剖面分层结构及理化特征均可一一观察出来和测试。
图1-3庐山地区山貌
第二章地质
2.1庐山地区地层及岩石特征
庐山地处扬子地块(江南古陆)与大别山地块交接带的边缘地带,也是北东向郯庐断裂和北西向襄樊——广济断裂的交汇带南缘。
受其影响,庐山地区各地质时期都具有较大的的构造活动性,岩浆活动强烈,混合岩化明显。
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出露零星,构造形迹明显。
区内除三叠系、侏罗系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其中元古元古界变质岩群是实习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主要分布在山南;山北段由南华系地层组成,其他时代的地层大都出露于山体的外围地区。
多被第四季所覆盖。
本次在庐山山北实习所见为元古代南华记下统莲沱组沉积岩
(Nh1l),它分为上,中,下三层:
1.上层Nh1l3:
为长石石英砂岩,局部为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岩性软弱;完整的算厚度为300米左右。
2.中层Nh1l2:
为含砾石石英砂岩,相对坚硬,厚度为30米左右。
3.下层Nh1l:
为长石石英砂岩,抗风能力强,厚度为110米左右。
2.2庐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庐山地区构造复杂,形迹清晰,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向构造。
主要观察了以下两种构造类型
2.2.1褶皱构造:
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庐山地区三叠纪以前的地层发生挤压褶皱,形成了庐山山体的三背两向褶皱构造以及山体外围的一些褶皱构造。
其中三个背斜分别是:
虎背岭—
—大马颈倒转背斜,大月山背斜,五老峰背斜。
两个向斜分别是:
东谷——王家坡向斜,青莲寺向斜。
受这“三背两向”构造的控制,形成了庐山丰富的地貌特征。
而岩性软硬的不同,导致岩石的差异侵蚀,形成多条次成山、次成谷。
2.2.2断裂构造:
西北边为莲花洞大断裂:
由一组近北东向弧形正断层组成,断裂带内硅化,断层角砾,发育断层崖,断层谷,西南段有石英闪长岩侵入;
东南边为温泉大断裂:
正断层,走向近北东向,呈弧形。
断裂带内具硅化,岩浆侵入。
发育断层崖,断层谷。
以上两条断裂活动性质多变,主要是由早期的左(右)旋剪切性质转化为张性正断层。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剪刀峡断层,以及庐山常见的节理构造,包括发育纵节理,横节理,X形节理,横节理常组成节理密集带等。
2.3庐山地史演化简析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更多同类内容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
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
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
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选自: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
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
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
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云雾频繁,夏季凉爽,是庐山气象的显著特征;土壤呈垂直分布现象;植物显示出中国第三纪植被组成的特点;昆虫形成了庐山特有的种群。
第三章地貌
3.1庐山地区地貌类型及特征
庐山地区的地貌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有山地,沟谷,河川,湖泊,溶洞,瀑布,跌水等各
样地貌景观,是地貌实习的良好基地。
本区地貌特征及其发生,发展是新构造运动,岩性,构造和流水,重力,冰雪,风力等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1.1构造地貌
庐山山体的构造地貌,总体上为(次生)构造地貌。
按照构造地貌类型和空间规模,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断块山;2,褶曲构造地貌;3,断层谷地貌;4,节理构造地貌。
(1)断块山:
从整体山看,庐山是一个地垒式的断块山。
庐山的东南侧为温泉大断裂,西北侧为莲花洞大断裂,此二者构成了庐山的两条边界大断裂。
第四纪以来,庐山主要沿着两条边界断裂大量抬升。
山体受两侧大断裂的控制,总体走向呈东北——西南向延伸,与大断裂走向相一致。
由于边界断裂分别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收敛,因此,庐山山体在平面上呈中间宽两头尖的肾状(或纺锤形)。
两条边界大断裂均表现为正断层,庐山主体以山体一侧为下盘相对上升,从而形成地垒式断块山,边界大断裂附近则形成陡峭的山崖(断层崖)陡坡。
庐山山体抬升量以中部为最,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递减。
断块山由于两侧的边界断裂分别是由一系列的断层组成,在其控制下山体呈阶梯状发育的特点。
(2)褶曲构造地貌:
以庐山中部的九奇峰断裂为界,庐山山体可分为南北两段。
褶曲构造地貌主要发育于庐山北段。
庐山北段的地貌形态主要受复背斜构造控制,以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地层为主,形成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即从西北往东南分别是虎背岭背斜,东谷向斜,大月山背斜,三叠泉向斜和五老峰背斜等褶曲构造。
受这“三背两向”构造的控制,加之地层间岩性变化造成差异侵蚀发育了多条近于平行展布的次成山岭和次成谷底,从而形成了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地貌特征。
①背斜山与单斜山:
背斜山:
大月山背斜形成于庐山北部地区的最高峰岭——大月山(1453m),背斜发育典型,形态完整。
大月山背斜由大月山背斜的核部构成,出露的地层主要是莲沱组下部的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
由于受背斜构造的控制,山体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因中部上升量最大,故该背斜山分别向北东——南西端倾伏(图3-1)。
图3-1庐山北部褶皱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
单斜山:
虎背岭背斜,五老峰背斜与大月山背斜的地质特征基本一致。
虎背岭——大马颈一带的山体,主要是受虎背岭背斜控制形成,出露地层也是莲沱组下部的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但是后来受莲花洞边界断裂的影响和剪刀峡谷底的切割,背斜山的特征主要表现
在山体的东北段大华山一带,虎背岭,喇嘛塔一带则被切割,侵蚀发育成单斜山地貌;与此相类似,五老峰背斜受温泉断裂带抬升山体侵蚀后退以及白鹤涧谷底切割的影响,其东南翼被错开断落,落层崖被侵蚀后退,从而在五老峰——梭子岗——带发育形成庐山最典型的单斜山地貌,山体呈北东——南西,近东西向展布。
②向斜谷:
庐山北部发育了两列典型的向斜谷,为东谷——王家坡谷地和青莲寺谷地。
东谷——王家坡向斜谷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因受剪刀峡断层错动的影响,在日照峰一带隆起,致使王家坡向斜谷和东谷向斜谷分别向东北,西南倾斜。
东谷向斜核部主要由莲沱组上部长石石英砂岩和凝灰岩组成,岩性松软,易受侵蚀,故保留的地层较薄;而王家坡向斜谷莲沱组上部地层已被剥蚀而光,出露的是莲沱组中部的地层。
东谷向斜谷在乌龙潭以上发育较好,而向西南牧马场——碧云庵——带受到次一级河谷切割发育不明显,局部甚至出现地形倒置——向斜山。
青莲寺谷地是受三叠泉向斜控制形成的向斜谷,谷地在青莲寺一带发育最为典型。
③次成山与次成谷:
在背斜构造的翼部,相间出露石英砂岩组和长石石英砂岩组,在这个基础上发育了次成山和次成谷。
在大月山背斜两翼岩性相对软弱的莲沱组中部之下段长石石英砂岩出露的地方,分别形成大校场和七里冲两个次成谷。
而在有相对坚硬的莲沱组中部之上段石英砂岩和砂砾岩出露的女儿城和蚱蜢岭则形成次成山脊。
在虎背岭背斜与东谷向斜之间,则发育了与大校场,女儿城位置相对称的西谷次成谷和牯牛岭次成山。
这些次成山和次成谷均具有两侧坡倾斜不对称的特点。
④断层谷地貌:
庐山沟谷主要有三种形成模式:
一是向斜形成的向斜谷,二是岩性软弱易侵蚀形成的沟谷,三是沿断裂,节理密集带侵蚀形成的沟谷。
其中,以剪刀峡发育比较典型。
该谷地主要受剪刀峡断裂控制。
草地坡与牯牛岭、大马
颈与虎背岭走向一致,可推断出它们原本相连,但是由于右旋平移断层的作用,发生错动,从而形成了剪刀峡。
⑤节理构造地貌:
节理构造地貌的发育主要受不同节理组合和构造部位控制。
在背斜核部发育纵张节理和X节理(图3-1),节理切裂近水平的硬岩层,局部发生岩块崩落而在陡坡上形成凸出的岩块以及凹陷的“洞”或“穴”,如仙人洞。
而自背斜核部的某些部位,因纵张节理发育密集,尽管有坚硬岩层保护,也会被不断剥蚀侵蚀形成地形倒置现象,如芦林湖。
如近水平岩层受多组节理切割,岩块周围被侵蚀崩塌中部剩余部分形成“塔状”地貌,如我们观察到的虎背岭的核部。
在与褶皱构造现象垂直的横张节理密集带部位,因破碎易遭侵蚀常发育横截背斜山或次成山的小河谷,如汉口峡等。
三叠泉也是主要因为受横向节理密集带控制而发育形成的大型嶂谷或峡谷。
著名的锦绣谷主要是沿虎背岭背斜核部的斜交节理形成的。
图3-1在电站大坝所拍摄的X节理
3.1.2岩石地貌
庐山北部地区的地貌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址构造形成的褶曲地貌奠定了其基本骨架,而软硬相间的岩性地层组合则为外力侵蚀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几组相互对称的次成山与次成谷,进一步形成岭谷相间,近乎平行展布的空间风格格局。
以下为庐山地区著名的岩石地貌景观:
(1)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虎背岭背斜核部,岩层产状近水平,岩性为含砾石英砂岩夹千枚岩,比较软弱,有利于岩石的风化、侵蚀和崩塌,形成最初的岩洞,后又加上人为的作用最终形成。
(2)天桥:
可清楚看到河流循断裂或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流水强烈下切侵蚀,谷坡近于直立,形成嶂谷。
由于这里的岩层产状近于水平,节理发育,下面的岩层受到河流侵蚀、崩塌,上面的岩层则横空伸出,看起来似一天然石桥,称为“天桥”。
(3)龙首崖:
龙首崖的形成与天桥类似,但龙首崖因位于庐山最大的峡谷——石门涧峡谷的右侧,相对高差比天桥峡谷要大得多,因而显得异常尽显壮观,龙首崖下。
因谷坡不稳定,岩石崩塌滑落,堆积着许多巨大岩石。
(3)秀峰:
秀峰位于汉阳峰东南4km左右,由香炉峰等尖削成簇的群峰构成,峡谷深邃、瀑布高悬、山峰陡直而秀丽。
秀峰的成因主要有三类:
①岩性:
以变质岩为主,背面为云母片岩,易被风化剥蚀,形成山脊线上的凹缺,而正面的主题则是以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垂直节理,比较陡直②构造:
北东——南西的温泉大断裂为阶梯状的断层涯带,不等量抬升,造成山峰参差不齐,略呈阶梯状分布③流水切割侵蚀:
源于汉阳峰的河川沟谷汇集于此,强烈下切,造成阶梯状分段的瀑布与成串的壶穴。
3.1.3流水地貌
庐山自第三纪形成夷平面及之后新构造运动切割抬升以来,遭受了长期的流水作用,不同地带形成了不同的流水地貌类型和特征。
(1)河谷:
庐山的河谷形态自上山到山下,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特征。
就庐山本身的河谷而言,可分为4段:
上段表现为宽谷,中段表现为宽谷中套有V型谷,下段表现为峡谷,出山麓段大部分为深宽谷,个别为峡谷。
上段与下段之间形成裂点。
流水的切蚀作用形成了宽谷、峡谷、谷中谷的特殊地貌,宽谷代表了谷地的老年期阶段,峡谷代表了谷地的幼年期阶段,而谷中谷代表了谷地的发育的不同阶段(图3-1)。
图3-1河谷
发育剖面示 意图
(2)宽谷与峡谷:
庐山的河谷形态自山上到山下,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特点。
就庐山本身的河谷而言,可分为四段:
上段表现为宽谷,中段为宽谷中套有V型谷(图3-2),下段表现为峡谷,出山麓段大部分为深宽谷,个别为峡谷。
上段与中段之间形成裂点。
宽谷(U形谷)多适应地质构造,与地层或构造线走向一直,谷地形态一般谷地宽浅谷坡平缓,代表河谷发育的老年阶段,属于庐山抬升前的老谷地;峡谷(V形谷)谷地深切,谷坡陡峭,有的成阶梯状,发育多级裂点和瀑布,代表河谷的幼年和青年期;谷中谷表现形态是宽谷中嵌套发育V形谷,代表了河谷从幼年像青年发育的过程。
图3-2“V”型峡谷
(3)谷中谷:
是宽谷中发育的V型谷地,由于一次抬升达稳定后又经一次抬升,河流再次溯源侵蚀形成,被称为“回春”。
如大校场谷地出口处,东谷庐山大厦以下的谷中谷等。
(4)裂点:
庐山地区的裂点根据成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为旋回裂点,二是构造裂点,三是岩性裂点。
①旋回裂点是由于庐山第四纪山体抬升,山麓河流的基准面相对下降,山间河流复活溯源侵蚀河床下切形成的。
如大校场谷地裂点。
②构造裂点是河谷下切中遇到横截河谷的断裂或节理密集带造成的裂点,由于此种裂点波折落差大常形成瀑布叠水。
如三叠泉瀑布等。
③岩性裂点则是由于河谷上下段的岩性软硬不同形成的,也可以形成叠水瀑布,如秀峰的龙潭瀑布等。
(5)水系及其演变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庐山地区河流水系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受构造线和抬升中心控制,大致存在两个分水中心
(岭):
山体北部较明显,以虎背岭—
—牯岭——日照峰——大月山为中心,主要河谷分别呈水平状向北东、南西展布;山体南部则不明显,空间形态以仰天坪——小汉阳峰——汉阳峰一线呈之字形,庐山三大谷地(庐山垅、白鹤涧、王家坡)中庐山垅、白鹤涧谷地分别呈近羽状和树枝状展布于两侧。
河流袭夺:
按照构造的形态,水流的方向本应基本与构造走向一致,或者相互平行,大致都为北东—西南向。
但由于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
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
北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故袭夺了北东——南西流向的河
图3-3汉口峡河流袭夺示意图
流。
袭夺河的地貌现象表示在形成袭夺河与被袭夺河,在中间形成风口,被袭夺河称为断头
河,而袭夺河会出现不自然的拐弯。
河流袭夺得三要素:
坡降大的河流,且流速较快,存在风口或断头河,袭夺河和被袭夺河连接形成袭夺湾河流袭夺六大要素:
被夺河,袭夺弯,袭夺河,反向河,断头河以及风口。
且在风口处常常存在棕红色网纹泥。
【汉口峡河流袭夺】屋脊岭和女儿城被汉口峡切穿,形成近乎平行的水系。
汉口峡存在一个90°的转弯,是因为此处发 生了河流袭夺作用。
在汉口峡地带发育较多密集的横节理,水系顺沟谷流动,沟谷高低不同,溯源侵蚀,岩石破碎较容易被侵蚀,切穿山岭,夺取新的水源,,遂发育成汉口峡。
由于存在地势的高低差异,东谷里的河流基面比大校场里长冲河的基面低,所以在重力作用下,原本流经大较场谷地的水部分被流经东谷的水袭夺。
所以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汉口峡的景象。
(图3-3)
图
3-4
【交芦河河流袭夺】交芦河为横节理进
一步发育成的沟谷,由于它切穿了分水岭,
而东谷和大较场谷地存在着高差,使得大较 交
芦
场河被袭夺。
袭夺河为交芦河,袭夺湾为芦 河
林湖。
反映了向斜谷中的河流是强者,袭夺 河
流
能力强。
(图3-4) 袭
夺示意
【如琴湖河流袭夺】虎背岭背斜核部 图
3-5
发育许多张性节理,流水侵蚀使虎背岭发生
断裂,东谷基面低于西谷,东谷的长冲河袭 如
夺西谷河流,袭夺的标志主要有:
○1花径风 琴
湖河9流袭示意图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口○2天桥袭夺湾。
(图3-5)
18
3.1.4夷平面:
庐山山上和山麓均存在夷平面,后由于地壳上升,地面遭受侵蚀切割,夷平面面积不断缩小,大约被侵蚀了90%左右。
庐山是一座断块山,受地块的抬升,所以在庐山上存在平坦的古老地区,呈现阶梯状,这些地区即为夷平面,指示老地面被抬升的高度,分为山上夷平面和山麓夷平面。
在庐山北部,主要是以牯岭为中心的东谷、西谷、大校场谷地一带,海拔1000m左右,面积16km2;而在庐山的南部,主要是仰天坪一带,海拔1300m左右,
面积2km2。
两个夷平面为同期经差异抬升形成。
夷平面为牯岭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夷平面
图3-6 庐山夷平面图
的变形说明了第四纪以来庐山及山麓的不等量上升。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体的侵蚀与水流的作用会导致夷平面面积的进一步缩小。
3.1.5冰川,泥石流地貌辨析
对于庐山地区是否发生过冰川作用,多少年来,学术界存在较大的分歧。
以李四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庐山地区曾发生过冰川现象,并形成诸多冰川地貌的遗迹;另一面的以施雅风教授、李吉均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庐山地区曾经发生的是泥石流地貌现象。
而在我们实习的期间,在大校场谷地的出口处有一处泥砾混杂堆积物。
其特征为:
1、堆积物是冰碛物;2、红色的碎石泥砾(有一定的层理)3、堆积物剖面分层,棕黄土块砾;4、巨砾层、长石石英砂岩(基岩分化层)。
对于这些现象,两面的学说分别作此做了解释:
冰川学说的依据是:
①用冰川擦痕,那是流水搬运而成的;②既有泥又有砾,泥是被冰川研磨形成的;③此处的巨砾,只有冰川才能搬运动它,其他外力无法搬运它。
泥石流学说的依据是:
①擦痕不是典型的冰川擦痕,而且泥石流也能产生擦痕;②相关专家称找到了泥包砾,这是泥石流典型特征;③红色的碎石,泥砾层的砾石方向进行统计,认为符合泥石流的特征。
自己的观点:
在大校场谷地,我们具体观察了其出口处混杂堆积物的特征与成因。
从其剖面分析而言,我个人认为泥石流学说比冰川学说更有说服力。
首先,此处的岩石巨大,假设根据冰川学说,要搬运如此巨大的石块,必须有大体积的冰川才能搬运,但是大校场谷地比较浅,在高差上不符合。
而且,我们并没有看见冰川常见的长条擦痕,砾石的排列一直堆积到谷地的最上源,也不符合冰期物的堆积特征。
其次,此处土壤颜色明显偏红,代表土壤是在湿热的环境下氧化形成的,铁锰结合,含量比较高,并且具有明显的层理,是典型的湿热环境下流水沉积而成。
巨大的砾石并非冰川搬运,而是冰原环境下融冻作用形成的。
由于冰冻寒冷,造成物理风化崩解,岩石受冻崩塌。
3.1.6重力地貌
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或有水参与下,发生位移,成为体块运动,从而形成各种地貌,叫做重力地貌。
(1)滑坡
在芦林湖至月照松林的路段可见一中等滑坡。
滑坡处原始植株被破坏,所以此处植株相对于别处较小,另外滑坡处地形有下凹,树形倾斜。
形成滑坡的条件主要有四种:
①存在一定的坡度②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冲刷③岩性软弱,如此处的岩性是长石石英砂岩,容易被风化④人为的工程形成了凌空面
滑坡一旦发生,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很大的危害。
所以在规划的角度来讲,
从四个方面来防治:
1、减:
尽量减少坡上的堆土;2、固:
在坡腰处固定;3、拦:
坡角建挡墙;4、排:
用排水管排水。
图3-7滑坡地貌
(2)蠕动
蠕动是斜坡上的松散碎屑缓慢的向坡向移动的现象。
其过程由于过于缓慢而不可见,但似乎其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能造成山坡上树木与电线杆等的倾斜,墙体的倾斜与倒塌。
蠕动是一种自然灾害,因其肉眼难见,所以很难预防。
形成蠕动的条件主要有两个:
①冷热条件造成的冻融交替:
这种情况在中高纬度比较常见,是粘土中的水体遇冷结冰膨胀,将砾石顶高,使地层松动,冰融化后,砾石下降,在重力作用下岩石稍下滑,产生蠕动②干湿变化:
在中低维度比较典型,是由于粘土物质吸湿膨胀后体积交替变化而产生。
3.1.7工程地貌
地点:
庐山电站大坝(图3-8)
介绍:
电站大坝位于“V”型谷中,是一个相对较陡的峡谷,有构造裂点、X节理,石门涧基准面比较低,产生溯源侵蚀。
地理位置:
处于海拔800米左右,东经29º33’13’’,北纬115º57’19’’
庐山大坝选址条件:
1、熟悉周围的地质与地貌背景;2、考虑庐山地区的库容,即库容要尽量的大;3、将少泥沙,为减少淤积可建拦沙坝;4、库区边坡比较稳定,避免以后的滑坡等地质灾害;5、坝址比较稳定。
那么,庐山大坝现在选址在这,有哪些优势呢?
1、此地水量丰富,位于东谷的向斜谷中(大月山、芦林湖的断头河等都流入此地);2、工程量小,蓄水面积比较大,有一定的库容;3、修建小的水泥坝,挡住泥沙,要定期的清淤,后工程量大,而在挡沙坝内清淤,工程量小;4、避开有滑坡、泥石流的地方;5,、此处的岩性:
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庐山 野外 地质 实习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