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庄子doc.docx
- 文档编号:3077704
- 上传时间:2022-11-1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5.92KB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庄子doc.docx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庄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庄子doc.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庄子doc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
庄子
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道"亦是循环不息。
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
道家精神在于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于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
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
"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
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
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
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
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
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
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
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代表人物:
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
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
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批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2017-03-14
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道"亦是循环不息。
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
道家精神在于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于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
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
"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
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
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
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
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
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
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
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代表人物:
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
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
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批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2017-03-14
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道"亦是循环不息。
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
道家精神在于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于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
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
"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
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
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
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
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
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
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
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代表人物:
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
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
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批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2017-03-14
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道"亦是循环不息。
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
道家精神在于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于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
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
"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
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
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
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
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
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
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
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代表人物:
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
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
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批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2017-03-14
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道"亦是循环不息。
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
道家精神在于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于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
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
"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
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
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
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
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
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
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
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代表人物:
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
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
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批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2017-03-14
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道"亦是循环不息。
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
道家精神在于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于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
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
"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政治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
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人生观:
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
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
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
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
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
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
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代表人物:
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手抄 资料 庄子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