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
- 文档编号:30775821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80KB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背景意义
xxxx镇中心小学位于xxxx中游,xxxx县北部xxxx镇内。
学校环境优美,办学历史悠久。
xxxx镇中心小学的前身是xxxx书院,设在风景宜人的xxxx寺。
楠溪两岸的名流,如徐定超、徐象年、郑贯生、潘冠英等都曾到此求学。
后随新思想的传播,1890年—1908年,表山籍进士郑继恒和天津教武堂毕业生周启章创办了xxxx学堂。
xxxx年,xxxx学堂迁址xxxx屿山脚下进行扩展,郑继恒、周启章、谢文锦、戴玉波、叶志林、金则康共同参与新学校的创办,并将xxxx学堂更名为xxxx第八高等小学甲部。
后又迁址xxxx老宗祠,也就是现在的xxxx镇中心小学学校地址。
xxxx镇中心小学管辖7个校区(下烘、西岸、下日川、溪南、芙蓉、霞美、苍坡),中心本部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生1181人,教职工58人。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单位、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县绿色学校、县平安校园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体系上的一大突破,其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
。
纵观农村小学的学生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农村学校的学生存在对社会缺乏深刻认识,对家乡缺少深入了解,对处理问题缺少强烈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一理念,本校以楠溪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支撑,以“基地建设,参与活动”为突破口,以“热爱家乡,走进自然,学会感恩”为主题,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构建有xxxx镇中心小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操作框架。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为目标,落实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为努力打破学校教育的封闭性,打破知识传承的单一性等开通了渠道。
它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目标:
亲近自然,了解家乡,走进社会,学会感恩,学会服务,学会生活。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发现自我,热爱家乡,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
(一)学生层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初步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
3、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5、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组织、指导、参与和管理,转变课程观、教学观,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改进教师的评价方式。
从关注学生知识获取、技能习得与发展,更多地转向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习惯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
改变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身份,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课程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课程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
(1)探索自然
(2)热爱家乡
(3)学会感恩
2、活动范围:
(1)指定性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2)非指定性领域:
“四节”活动;节日文化;班队活动;民风民俗;感恩实践活动教育。
3、内容安排:
每学年征集教师及学生意见,设计并确定每个学期的主体研究内容,形成菜单,以下是围绕学校所设计的部分主题,供学生和教师选择。
三年级:
(1)探索自然——植物类:
走进桃花园、校园的松树、我和牵牛花有个约会……
(2)热爱家乡——xxxx岩奇:
雄伟的石桅岩、走进十二峰、人工奇景龙瀑仙洞……
(3)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我为父母做件事、母亲节、我们这一家……
四年级:
(1)探索自然——动物类:
家乡的猪、可爱的小猫、喜鹊你在哪……
(2)热爱家乡——xxxx水秀、滩林美:
xxxx水质调查、滩林的形成、保护水资源……
(3)学会感恩——尊敬老师:
老师那厚厚的备课本、一只粉笔、教师节的来历……
五年级:
(1)探索自然——环保:
垃圾袋的自述、二氧化碳吸收、汽车尾气排放调查……
(2)热爱家乡——xxxx的瀑布:
七折瀑的美、百丈瀑、龙湾潭瀑布的由来……
(3)学会感恩——追忆先烈:
寻找谢文锦、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红十三军的足迹……
六年级:
(1)探索自然——楠溪特产:
走进湾里葡萄、xxxx田鱼、xxxx沙岗粉干……
(2)热爱家乡——xxxx古村、书院(芙蓉古村、苍坡古村、千年古镇枫林、芙蓉书院、琴山书院、xxxx书院……)
(3)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小小楠溪导游、夸夸我的家乡、xxxx护江在行动……
五、基地建设:
1、宗旨:
为有序、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
2、目的:
(1)丰富学生阅历,开阔学生视野,锻造学生个性,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拓展学生生活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3)加深学生对xxxx历史、人文、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树立继承传统、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
(4)加深学生对xxxx镇经济建设的了解和认识,体味“劳动创造价值,科技引领进步”的真谛,进一步明确“学好知识,立足社会,回报家乡”的人生目标。
3、基地活动指导:
(1)活动原则:
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综合提高、全面发展。
(2)活动内容:
观摩生产流程,亲自动手操作,参观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感受xxxx耕读文化,体验技术进步的力量,做好调查及学习情况记录。
(3)参加活动人员:
xxxx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及全体学生。
(4)活动时间:
每星期每位同学至少参加一次,由各年级综合实践课老师组织实施,活动时间由各年级向学校申报,由学校组织负责落实。
(5)活动评价:
根据xxxx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4、主要基地:
(1)自然风光基地:
文峰塔景点、四海山森林公园、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狮子岩景区、大若岩景区、石桅岩景区、石柱滩林……
(2)风土人情基地:
xxxx丽水街、楠溪古村落、五尺红十三军旧址、校园进士牌楼、xxxx养猪场、xxxx环保所基地、xxxx麦饼摊、xxxx金粉夹市场、湾里葡萄生产基地、东皋红柿基地、沙岗粉干作坊……
六、实施策略:
1、宏扬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亲历实践,主动探究”,是一门促进学生内在生命充分发展的课程,应让学生作为主体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完成学习对象于自我的双向建构进而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实现主动发展。
2、营造氛围:
结合学校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全息对话,让学生体验活动乐趣,促进自身发展,完善健康人格。
3、加强合作:
认识和交往是共生的,学生的学习本质是一种社会性建构活动过程。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参与合作及竞争意识得到增强,保障所有学生都在自由的空间中得到充分发展
4、注重整合:
把学校的专题活动、主题教育、班队活动贯穿起来,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5、操作程序: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交流与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
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确立活动主题:
主题一般由教师与学生商量决定,也可参照学校设定的课程内容中的自主选题菜单确定主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第二步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和学生一起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条件及预期的活动成果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特别注意的是活动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帮助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2)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阶段。
教师根据活动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式,给予学生最有效的帮助。
活动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独立进行。
在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时,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起指导作用,做必要的专题讲座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活动的生成性,对学生作出恰当地评价。
整个活动要做好记录和台帐整理,并加强安全工作。
(3)交流总结阶段:
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做出合理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每个主题活动总结交流阶段一般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调查成果整理、统计;学生制作活动的作品、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
第二步,组织学生交流作品和活动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评价。
6、教学建议:
(1)撰写教案基本步骤
主题名称——选定主题目的——活动目标——活动计划——活动过程与方法(活动准备、调查了解、收集整理资料、资料分析)——总结交流——活动评价——活动反思
(2)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访谈、资料查询(网络搜集、图书图片)。
(3)成果展示方式:
汇报——答辩——辩论——演讲
(4)校外活动应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家长,听取家长意见,争取家长的参与支持,也有利于校外活动的安全保障。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建立机构:
A、课程专家指导小组:
顾问:
xxx(市教师教育研究院书记、副院长)
组长:
xx(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室副主任)
副组长:
xx(县局教育一科科长)周玉珊(xxxx学区主任)
xxx(县教研室副主任)xxx(县局教育一科副科长)
成员:
xxx(xxxx学区副主任)xxx(xxxx学区教管干部)
麻建强(xxxx学区教管干部)周杰(xxxx学区教研员)
潘忠清(xxxx学区教研员)
B、学校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
xxxx(校长)
副组长:
xxxx(副校长)
组员:
xxxxx
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实施的领导、协调和督察工作。
C、学校课程指导小组:
组长:
xx
副组长:
xx
组员:
教研组长班主任
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计划的制订、落实和指导工作。
(2)健全制度:
学期初,校长室、教务处、年级组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类计划,即学校综合活动计划、年级组综合活动计划及班级综合活动计划。
在此基础上及时记录活动情况,监督与调控,做到反馈及时,总结及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和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3)课时安排:
每周三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搭配,使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2、师资保障
以全员提高为目标,以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着力提高学生素质,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教师培养
xxxx年,校区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县优秀论文5篇,骨干教师4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5名。
xxxx年,学区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公开教学不少于6人。
市、县优秀论文8篇,市级以上论文发表5篇、课题研究3个,骨干教师培养4名。
xxxx年,县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公开教学不少于4人,市、县论文发表、获奖10篇,市、县级综合实践活动大课题结题,综合实践活动县级优秀教师2名、骨干教师5名。
(2)课堂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
师资的培养就要把老师工作的兴奋点聚集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堂研究,树立以课堂研究为主阵地的意识。
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展示课
每学期,学校均组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平时,学校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由执教老师向其他老师阐述课堂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同时,学校组织本校优秀教师、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
②青年教师评优课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评比活动,让更多的教师深入研究课堂艺术。
同时,认真组织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课题研究
全体教师要围绕学校主课题,根据自身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把课题研究真正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要求教师坚持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参与教学论文、案例的评比活动。
3、舆论、经费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绝不是凭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因而必须要加强舆论宣传,以争取社会、家长和各学科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使本课程得以有序、扎实开展。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每年提供约5万元的经费保障,确保老师能有机会外出学习培训,确保各项考察、调研活动顺利进行。
八、课程评价: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
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评价要强调师生、学生之间对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和鉴赏。
本课程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1、评价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而不仅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但只要学生经历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让学生体验成功。
(1)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了解学生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
(3)促进教师转变角色,改进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知识,提高素养。
2、评价原则:
(1)注重发展:
评价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不在于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
只要学生经历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给学生积极的评价。
(2)体现多元:
改变以往以教师评价为唯一标准的现象,实现评价主题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化。
(3)关注差异:
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多照顾后进生,让每一位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强调自评:
重视学生自我评估、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得失,以便更好地做好未来的行动。
3、评价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包括活动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活动方案制定状况、具体行为方式、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各种良好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如环保意识、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等)
(2)对教师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的参与态度、指导能力、继续学习、指导效果、资料编写、经验总结等。
4、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对学生的评价有汇报、成果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评比、成长记录评定等。
对课程开发实施者评价可采用看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后的评定,学生问卷调查,查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编制的资料,查看教师的备课工作和论文等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综合 实践 活动 课程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