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docx
- 文档编号:30773175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968.47KB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docx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
.
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
绪论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
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为专业基础课性质。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理论体系的形成
1、形成标志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
2、体系的确立
《难经》:
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
(《伤寒论》)、(《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中药学专著。
(二)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
针灸学专著。
《脉经》:
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
病因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
《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寒凉派
张从正:
攻下派
李杲:
补土派
朱震亨:
滋阴派
3、明清时期
温病学:
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
《瘟疫论》:
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
《医林改错》:
重视实践,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4、近现代时期
中西汇通:
主张西学中用。
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
指一个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
Ø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
Ø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Ø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Ø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
Ø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联系
(1)季节气候的影响
生理:
夏季多汗而少尿,冬季少汗而多尿。
病理:
冬春季多呼吸道疾病,夏秋季多消化道疾病。
(2)昼夜晨昏的影响
生理:
白天人体阳气盛,夜晚阳气较衰。
病理:
白天病情较轻,夜晚病情较重。
(3)地方区域的影响
生理:
南方人腠理多疏松,北方人腠理多致密。
病理:
地方病,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辨别证候,讨论确立治则、治法。
Ø证候:
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Ø症状:
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Ø病:
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症状与证候的关系: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病与证候的关系:
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1、同病异治
相同的病,出现了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如:
同为感冒病风寒感冒证:
辛温解表——麻黄汤。
风热感冒证:
辛凉解表——银翘散。
1、异病同治
不同的病,出现了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如:
胃下垂、肾下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为不同脏腑病变。
若均表现出为“中气下陷”证,则均可采用“补中益气升提”之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概念的形成和沿革:
Ø仅指日光的向背:
如“阳者,高明也。
山之南,水之北也。
”
Ø概括事物属性的方法:
如寒热、明暗、昼夜、日月、水火等
Ø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
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二、阴阳属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一)普遍性
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事物之中,但有其规定性。
普遍性:
如寒与热、明与暗、昼与夜、冬与夏、水与火、动与静等。
规定性:
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某些事物和现象。
(二)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1、无限可分性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如昼为阳上午:
阳中之阳。
下午:
阳中之阴。
夜为阴上半夜:
阴中之阴。
下半夜:
阴中之阳。
2、相互转化性
即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
事物阴阳属性相反,如:
寒与热、明与暗、水与火等。
制约:
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意义:
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阴平阳秘。
如: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互根: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阴根于阳,阳根于阴。
如:
上为阳,下为阴。
无上,无所谓下;而无下,也无所谓上。
互用:
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如:
气为阳,血为阴。
气推动血的运行,血为气的物质基础。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和阳经常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如:
四季气温变化
冬-→春-→夏:
阴消阳长
夏-→秋-→冬:
阳消阴长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阳:
上半身表背六腑心心阳
阴:
下半身里腹五脏肾心阴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Ø气为阳,血为阴。
气推动血的运行,血为气的物质基础。
Ø五脏为阴,主贮藏人体精气;六腑为阳,主传化水谷。
脏腑阴阳相互协调,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本质为阴阳失调。
1、阴阳偏胜
阳胜则热——实热:
高热,大汗。
阴胜则寒——实寒:
形寒,肢冷。
2、阴阳偏衰
阴虚则热——虚热:
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阳虚则寒——虚寒:
面色晄白,畏寒肢冷,溲清便溏。
3、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
阴虚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
阳虚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指导诊法
Ø面红、发热、口渴、脉数:
热证—阳
Ø面白、畏寒、口不渴、脉迟:
寒证—阴
2、指导辨证
八纲: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阳:
表、实、热。
阴:
里、虚、寒。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指导养生防病
2、确立治则治法
(1)阴阳偏胜的治则治法
实则泻之,损其有余。
Ø阳胜则热—实热:
清热。
Ø阴胜则寒—实寒:
祛寒。
(2)阴阳偏衰的治则治法
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Ø阴虚则热—虚热:
补阴(以抑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Ø阳虚则寒—虚寒:
补阳(以抑阴),“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Ø阴中求阳:
适用于阳虚。
补阳为主,兼以补阴。
Ø阳中求阴:
适用于阴虚。
补阴为主,兼以补阳。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四气(性)分阴阳温、热:
阳
凉、寒:
阴
五味分阴阳辛、甘、(淡):
阳
酸、苦、咸:
阴
升降浮沉分阴阳升、浮:
阳
沉、降:
阴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概念的形成和沿革
Ø五材说: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
Ø五种元素说: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
Ø哲学思想
五行学说:
运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说明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Ø木曰曲直:
引申为升发、柔和、条达、舒畅——肝主疏泄。
Ø火曰炎上:
引申为温热、升腾——心阳温运血脉。
Ø土爰稼穑:
引申为化育、承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Ø金曰从革:
引申为清肃、敛降——肺主肃降。
Ø水曰润下:
引申为滋润、下行——肾主水。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归类
1、取象比类法——类比法
2、推演络绎法——类推法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五五五五五季
音味色化气方节
五五五形五五变
脏腑官体志声动
角酸青生风东春
徵苦赤长暑南夏
宫甘黄化湿中长夏
商辛白收燥西秋
羽咸黑藏寒北冬
木
火
土
金
水
肝胆目筋怒呼握
心小肠舌脉喜笑忧
脾胃口肉思歌哕
肺大肠鼻皮悲哭咳
肾膀胱耳骨恐呻栗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相生
概念:
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资生、促进作用。
次序:
木、火、土、金、水、木依次相生,循环往复。
母子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
概念:
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削弱作用。
次序:
木、土、水、火、金、木依次相克,循环往复。
所胜、所不胜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概念: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途径:
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均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种关系。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4、五行相乘
概念:
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我克”一行的过度克制。
次序:
与相克次序一致。
原因:
克制一行过亢或被克一行过衰。
5、五行相侮
概念:
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克我”一行的反向克制。
次序:
相克次序的反向。
原因:
克制一行过衰或被克一行过亢。
乘与侮的联系与区别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归属人体的组织结构,反映内外环境的统一。
(见五行归类表)
(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见五行特性)
2、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
(1)相生方面的联系:
肝血养心血—木生火。
肾精生肝血—水生木。
(2)相克方面的联系:
肝主疏泄,制约脾气的呆滞——木克土。
肾主水,防止心火的亢盛——水克火。
(三)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
如肝血虚—→心血虚:
心肝血虚。
子病及母:
如心火旺—→肝火旺:
心肝火旺。
2、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传变:
如肝脾不和,肝气犯胃——木旺乘土。
相侮传变:
如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母病及子、相侮传变:
病情较轻。
子病及母、相乘传变:
病情较重。
(四)指导疾病诊断
1、指导诊法
面红、口苦、脉洪:
心火上炎。
面青、口酸、脉弦:
肝失疏泄。
2、推断预后
如肝病面青见弦脉:
常—本脏脉
沉脉:
顺—相生之脉
浮脉:
逆—相克之脉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1、控制疾病的传变
如: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2、确立治则治法
(1)根据相生规律
Ø治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
Ø如心肝血虚:
补肝血以养心血。
心肝火旺:
清心火以泻肝火。
Ø治法:
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
(2)根据相克规律
Ø治则:
抑强、扶弱。
Ø如肝脾不和:
疏肝健脾
Ø治法:
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3、用于针灸和精神疗法
如精神疗法的以情胜情法。
第二章藏象
概说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
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
通过观察在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来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治规律的学说。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
1、早期的解剖实践
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奠定了藏象学说的生理和病理学基础。
3、反复的临床实践
奠定了藏象学说的诊断和治疗学基础。
(三)脏腑的生理特点及分类
五脏:
化生贮藏人体精气,藏神,“满而不能实”,“藏而不泻”,多为实质性脏器.
六腑:
受盛传化水谷,以通为用,“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多为空腔性脏器。
奇恒之府:
形态上类腑,功能上似脏。
(四)藏象学说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器官不同于解剖学中的生物器官。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一)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
Ø心气强健—→血脉通畅:
面色红润,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
Ø心气虚—→心血瘀阻:
心前区憋闷、刺痛,面色晦暗,脉涩、结、代。
Ø心血亏虚:
心悸,面色苍白,脉细无力。
2、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指神志活动由心所主。
“心藏神”。
广义:
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气
Ø心血亏虚,血不养心: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Ø痰迷心窍:
神昏,痴呆,举止失常。
Ø痰火扰心:
狂躁。
(二)心与形体官窍的联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Ø心血充盈:
面色红润,脉搏和缓有力。
Ø心血亏虚:
面色苍白,脉细无力。
Ø心血瘀阻:
面色晦暗,脉涩、结、代。
2、心在窍为舌,在液为汗
“舌为心之苗”,主发声及味觉等,与心相关,与五脏六腑均有联系。
Ø心血充盈:
舌体红活荣润。
Ø心血亏虚:
舌淡无华。
Ø心血瘀阻:
舌暗瘀癍。
Ø心火上炎:
口舌生疮。
Ø心神失常:
舌强语謇。
二、肺
(一)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
肺主气,指肺有主理、调节全身之气的生理功能。
(1)主呼吸之气
肺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完成体内外气体交换。
主呼吸之气失常:
咳嗽,气喘。
(2)主一身之气
宗气的生成:
由肺吸入之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为全身动力。
气机调节:
肺的呼吸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2、肺主宣发、肃降
(1)宣发,指肺气相上、相外的升宣和布散作用。
Ø呼出体内的浊气。
Ø将水谷精气和津液布散于周身和皮毛。
Ø布散卫气,行使其温养皮毛、防御外邪、司汗孔开合作用。
宣发失常:
咳嗽,汗出异常,易患感冒。
(2)肃降,指肺气的清肃与下降功能。
Ø吸入自然界清气。
Ø向下布散水谷精气。
Ø肃清呼吸道异物。
肃降失常:
气喘,胸闷,痰多。
宣发与肃降相反相成,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
3、肺主通调水道
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水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Ø通过宣发,将水液布散于周身和皮毛,部分生成汗液。
Ø通过肃降,将上焦水液向下布散,部分生成尿液。
“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
宣降失常,水道失于通调:
尿少,颜面及周身水肿。
水肿:
宣肺利水—“提壶揭盖”。
4、朝百脉
朝百脉,指全身的气血均通过经脉朝会于肺。
Ø助心行血
Ø气体交换
5、主治节
主治节,指肺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调节。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Ø治理调节呼吸。
Ø治理调节气机。
Ø治理调节血液。
Ø治理调节水液。
(二)肺与形体官窍的联系
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肺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喉为肺之门户
肺气滋养鼻,鼻助肺呼吸,保护肺。
Ø外邪通过口鼻内舍于肺:
咳嗽,气喘。
“肺为娇脏。
”
Ø风寒犯肺:
鼻流清涕。
Ø风热犯肺:
鼻流稠涕。
Ø肺气失宣:
鼻塞,嗅觉失灵。
喉主通气发声,与肺相关。
Ø金实不鸣(肺气失宣):
失音。
Ø金破不鸣(肺阴虚损):
声音嘶哑。
三、脾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运化:
运输和消化。
(1)运化水谷
运化水谷,指脾气具有消化、运输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
脾气虚-→脾失健运:
纳呆,腹胀,便溏,倦怠,乏力。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运化水液
运化水液,指脾气具有运行转输水液的生理功能。
脾气虚-→水湿不运:
痰饮,水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2、脾主升
脾主升,指脾气具有向上输布水谷精微和固护脏器的生理功能。
升清失常:
Ø清气不升,清窍和全身失养:
眩晕、倦怠等。
Ø中气下陷,内脏下垂:
如胃下垂、肾下垂、直肠脱垂及子宫脱垂等。
3、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指脾气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的生理功能。
脾气虚-→脾不统血:
尿血、便血、崩漏、发斑等。
脾不统血的出血特点:
多发生在下半部,色淡等。
(二)脾与形体官窍的联系
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四肢和肌肉全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充养。
脾气虚,气血生化无源,四肢肌肉失养:
四肢肌肉痿软无力,甚或不用----痿证。
中医治疗痿证常从脾胃入手——“治痿独取阳明”。
阳明:
这里泛指脾胃。
2、脾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其华在唇
口味和唇色变化可反映脾的生理功能。
脾气虚:
口淡无味,唇色浅淡无华。
脾胃不和:
口涎增多。
四、肝
(一)肝的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和宣泄的生理功能。
(1)调畅气机
促进气的升降出入的有序运动。
肝失疏泄-→气机失调
Ø疏泄太过:
头胀,头痛。
Ø疏泄不及:
胸胁两乳胀满疼痛。
(2)促进津血的运行和代谢。
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
肝失疏泄-→气机失调:
Ø气滞血瘀:
瘀血。
Ø气滞水停:
痰饮,水肿。
(3)促进脾胃的运化
肝失疏泄
Ø脾胃升降运化失常:
恶心,呕吐,纳呆,腹胀。
Ø胆汁生成排泄障碍:
胁痛,口苦,纳差,黄疸。
(4)调畅情志
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受肝主疏泄功能调节。
肝失疏泄-→情志失调:
Ø肝气亢奋:
急躁易怒。
Ø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多疑善虑。
(5)促进和调节生殖机能
女子胞月经的排泄以及胎儿的孕育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受肝主疏泄功能调节。
肝失疏泄-→月经不调:
痛经、经期紊乱等。
2、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人的机能状态不同,血量的分布也不同,由肝进行调节。
肝藏血还可以防止出血。
藏血失常:
Ø肝血亏虚:
血不养目:
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甚至夜盲。
血不养筋:
肢体麻木,震颤,甚至动风。
血海空虚:
女子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Ø肝不藏血:
吐血、衄血、崩漏等。
(二)肝与形体官窍的联系
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1)筋膜需赖肝血的滋养。
Ø肝血亏虚,血不养筋:
肢体麻木、震颤,甚至动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爪为筋之余,也赖肝血滋养。
Ø肝血不足:
爪甲脆薄、色枯。
2、肝在窍为目,在液为泪
肝的功能失常,常可导致目和泪的变化。
Ø肝血亏虚:
两目干涩,视物昏花。
Ø肝经风热:
目赤肿痛,羞光流泪。
Ø肝阳上亢:
头目眩晕。
Ø肝风内动:
目睛上视。
五、肾
(一)肾的生理功能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藏精,指肾有闭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精,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肾的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Ø幼年期(男八、女七):
肾气渐充,齿更发长。
Ø青春期(男二八、女二七):
肾气进一步充盛,天癸至,具备生殖力。
Ø中年期(男五八、女五七):
肾气渐衰,形体开始衰老。
Ø老年期(男七八、女七七):
肾气进一步衰减,天癸竭,失去生殖力。
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肾的精气不足:
肾阴、肾阳均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
肾阴:
元阴,真阴,为一身阴气之根本。
肾阳:
元阳,真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
肾为阴阳之根,水火之脏。
2、肾主水
肾有主持调节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3、肾主纳气
肾有摄纳肺吸入清气的生理功能。
保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有利于气体的充分交换。
肾气虚-→肾不纳气:
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二)肾与形体官窍的联系
1、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齿为骨之余,依赖肾精充养。
发为血之余,肾藏精,精生血,血养发。
2、肾在窍为耳及二阴,在液为唾
肾气充养耳,肾精气不足:
耳鸣,耳聋。
二阴:
前阴:
生殖与排尿。
后阴:
排泄糟粕,与肾相关—肾司二便。
唾:
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
“饮玉浆”可养肾气。
第二节六腑
六腑的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传化水谷,其生理特点是以通为用,“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
七冲门:
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一、胆
(一)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的功能受肝主疏泄功能调节。
Ø肝失疏泄,肝胆不利:
胁痛,口苦,纳差,黄疸。
(二)主决断,调节情志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调节情志。
Ø胆虚痰扰:
口苦,呕逆,心烦不寐,惊悸不宁。
二、胃
(一)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
接受和容纳饮食物。
“胃为水谷之海”、“太仓”。
腐熟:
胃中阳气对饮食物的蒸化作用,形成食糜。
胃气:
泛指脾胃的运化功能。
(二)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后,须及时下降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
Ø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三、小肠
(一)主受盛与化物
受盛:
盛受胃下降来的饮食物。
化物:
进一步消化吸收。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
(二)主泌别清浊
将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
精微经脾运化输布全身,糟粕下降于大肠。
吸收大量水液,与尿液相关。
Ø利尿可治疗腹泻—“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四、大肠
(一)主传导糟粕
大肠主传导糟粕,排泄粪便。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
(二)大肠主津
大肠能吸收部分津液。
Ø大肠液亏:
便秘。
Ø大肠湿热;下利脓血。
五、膀胱
膀胱的功能为贮尿和排尿,与肾直接相关。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
Ø肾失气化,膀胱不利:
小便不利—癃闭。
Ø肾失封藏,膀胱不约:
遗尿,尿失禁。
Ø膀胱湿热:
尿频,尿急,尿痛。
六、三焦
关于三焦的部位和形态,历代医家有不同认识。
现一般认为指上、中、下三焦。
有“孤腑”之称。
(一)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均以三焦为场所。
(二)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
Ø三焦气化不利,水道不畅:
痰饮,水肿。
第三节奇恒之府
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
因这类器官形态中空而类腑,功能多藏蓄精气与六腑有别,故称奇恒之腑。
一、脑
(一)脑为髓海,主宰生命活动。
(二)脑主感觉。
(三)脑主肢体运动。
传统的藏象学说认为大脑的精神活动属心的生理功能。
二、女子胞
(一)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肾中精气的作用
Ø青春期:
肾气盛,天癸至,月经来潮,具备生殖力。
Ø老年期:
肾气衰,天癸竭,绝经,失去生殖力。
Ø育龄期:
肾气虚,月经迟发,经少,闭经,不孕等。
2、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女子胞月经来潮、胎儿的孕育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故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
4、冲任二脉的作用
冲脉和任脉为奇经八脉中的两条经脉,均起于女子胞,与女性生殖机能关系密切。
Ø青春期:
冲任二脉气血充盛,月经来潮,具备生殖力。
Ø老年期:
冲任二脉气血虚衰,绝经,失去生殖力。
Ø育龄期:
冲任失调,经孕失常。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气与血的关系。
(二)心与脾
血的生成与运行的关系。
(三)心与肝
血液与情志方面的关系。
(四)心与肾
阴阳相交、水火既济的关系。
(五)肺与脾
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的关系。
(六)肺与肝
气机升降平衡方面的关系。
病理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胁痛易怒,咳痰带血。
(七)肺与肾
水液和呼吸方面的关系。
(八)肝与脾
消化和血液方面的关系。
(九)脾与肾
先后天和水液方面的关系。
病理:
脾肾阳虚:
腰膝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十)肝与肾
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