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行测.docx
- 文档编号:30772996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49.36KB
选调行测.docx
《选调行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调行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调行测
湖南省2007年选调生选拔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答题须知:
1、本试卷共有5个部分,共120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其中31–45题、76–100题每题0.5分,其余各题均为1分,总分100分。
2.答题前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准确填涂准考证号。
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4、答题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相对应的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
5、考试结束后,将题本、答题卡放在桌上,严禁携带题本、答题卡出考场。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选词填空:
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一个填入句子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最准确。
1.在汉字精密照排研究方面,王选比同行起步晚,他利用自己数学和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基础,直接研制最先进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机。
后来的实践,当代的科研开发,应当尽可能地选择“顶天”的技术,要敢于实现技术上的。
( )
A.不过 证明 超越B.可是 证明 跨越
C.可是 表明 跨越D.不过 表明 超越
2.①为了把幼儿园办成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乐园,她把全部心血都 在天真烂漫的孩子身上。
②中央财政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仅能使亿万学童享受真正义务教育的 ,也会减轻乡镇财政的负担。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 显得太单薄了!
( )
A.贯注 权利 未免B.贯注 权力 不免
C.灌注 权力 不免D.灌注 权利 未免
3.①10月8日,知名作家周国平莅临北京市第二中学,师生们有幸 了周国平先生题为“拥有心智生活”的精彩报告。
②一般而言,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 多了。
③卫生部将公布哈医大二院巨额医疗费事件的调查结论和处理结果,目前正在对最后的结论和处理意见进行 。
( )
A.倾听 淡薄 审查B.聆听 淡泊 审查
C.倾听 淡泊 核查D.聆听 淡薄 核查
4.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总是把兴利除害的希望 那些充满善良人性的“侠义英雄”身上。
②新任厂长年富力强,群众 厚望,希望他能尽快扭转工厂的亏损局面。
③他从不 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④咱们的手工艺往往费大 刺绣、刻丝、牙雕,全部在细密上显能耐。
( )
A.寄予 寄于 隐晦 功夫B.寄于 寄予 隐讳 工夫
C.寄予 寄于 隐讳 工夫D.寄于 寄予 隐晦 功夫
5.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 、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的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 )
A.理念 震荡 反省B.观念 振荡 反思
C.观念 振荡 反省D.理念 震荡 反思
二、成语使用辨析:
4小题,每小题1分,共4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
“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
C.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我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日本最近加快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与中国在对亚洲政治和经济影响方面的竞争与日俱增。
B.“小灵通”占据了移动通信的市场份额,致使电信业竞争加剧,通信资费走低,各电信公司鹬蚌相争,有关电信主管部门从中得利。
C.如今大街小巷各种小广告泛滥,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些广告大都良莠不齐,既误导了消费者,又污染了环境。
D.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在海外闻名遐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经验。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莎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三、言语理解:
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注意:
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10.居室是人们休息、睡眠和学习的场所,又是家庭团聚、儿童成长发育、人们健康生活的地方。
人在一生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在住宅中度过。
环境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居室环境条件的好坏,特别是居室空气污染情况,与居民健康水平、某些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儿童生长发育均有密切关系。
因此,( )。
A.注意保护和改善居室环境,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B.居室环境条件的好坏,决定人的健康状况
C.居室是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
D.居室空气污染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11.信用制度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现代社会是建立并运作在信用制度之上的。
现代信用制度是在古代信诺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民俗民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现代的“信用”与古代的“信诺”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用”字。
古代人的信诺是一种人格操守,是由自然经济和人身依附关系所决定的一种个人道德品质;而现代人的信用制度则是一种契约关系,是由工商经济和相互依存关系所决定的一种互惠制度。
古代的信诺只是涉及到少数人的事情,而现代信用制度则涉及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
古代是否守信诺,只会造成道德上的益或损;而现代人不遵守信用制度所受的惩罚主要是经济和法律上的。
根据这段话,对现代的“信用”和古代的“信诺”理解正确的是( )。
A.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是以“信”为基础建立并运作的
B.“信用”不仅体现了古代的“信守承诺”,而且突出了“信”在现代社会的使用价值
C.古代的“信诺”讲的是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强调“义”;现代的“信用”讲经济上的互惠,强调“利”
D.现代的“信用”已成为社会的基本制度,古代的“信诺”仅是一种哲学理念,它们都与社会经济形态无关
12.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的区系:
一个是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它们形成、出现的时间距今约有六七千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都有自己的“根”,也都有自己的标志。
仰韶文化的一种标志是玫瑰花(枝、叶、蕾和花或仅有花冠),而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仅是龙鳞。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中心意思是( )。
A.中国有以龙和花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B.中国古文化的两个重要区系在什么地方
C.两种古文化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D.两种古文化出现的时间相近
13.新兴的光子产业首先在通信领域找到了突破口。
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体曾经一度是电子,然而,由于采用光子传输信息,能够获得比电子传输更高的效率,因此,新兴的光子通信大有取代电子通信的趋势。
在光子通信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全光通信。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光子传输信息效率高B.光子产业最先落脚的是通信领域
C.光子通信大有取代电子通信的趋势D.全光通信在光子通信中最有发展前途
14.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神经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减肥手术可能导致记忆衰退或丧失。
这种被称为韦尼克脑病的失忆综合症会影响大脑及其神经系统,从而导致记忆模糊、思维混乱及肢体动作失调等症状。
而缺乏维生素B1是引发韦尼克脑病的直接原因。
因此,( )。
A.医学界对减肥手术应持审慎态度
B.接受减肥手术的病人都会记忆衰退或丧失
C.接受过减肥手术的病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B1
D.减肥手术会影响大脑及其神经系统
15.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理学家先后发现了反电子、反质子、反氘核等反粒子和反原子核。
当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两者会全部消失,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比普通可见光强25万倍的伽马射线,这被称为“湮灭”反应。
美国天文学家们就是通过卫星观测伽马射线而确定了银河系中存在反物质“喷泉”的。
对这段文字中加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天文学家利用先进的伽马射线来探测卫星,才确定了银河系中存在反物质“喷泉”
B.美国天文学家利用卫星来观察伽马射线,从而确定了反物质“喷泉”的位置在银河系中
C.美国天文学家通过卫星观测,凭对伽马射线的分析,断定了银河系中存在反物质“喷泉”
D.美国天文学家通过先进的观测卫星,发现了银河系中物质源发射的强烈的伽马射线
16.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农业发展和流入城市的农民所积累的资金,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启动资金,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位置优越、交通
便利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小城市则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又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如此相辅相成,也就为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铺平了道路。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A.应当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
B.乡镇企业将发展成为农村的小城市
C.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举措
D.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将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7.植物的进化依据新的动力来进行,这就是不同物种间的吸引。
自然选择更为喜欢那些能够固定住花粉传递者注意力的花,那些能够吸引住采集者的果。
其他生物的种种欲望在植物进化中变得极为重要了。
道理很简单:
那些成功地满足了这些欲望的植物会有更多的后代。
美作为一种生存策略出现了。
下列与“新的动力”有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能够成功地满足其他生物欲望的植物,后代会更多
B.昆虫受到花的吸引,有时会将花粉传到错误的地方
C.为满足动物的欲望,花粉以极快的速度广泛传播
D.拥有花粉的植物和传播花粉的动物之间存在吸引
18.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作者胡森创制了“教育社会”这一概念,突出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强调现代教育传播手段、职业生活、文化与娱乐活动的教育潜力,畅想“每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
下列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能够满足每个人为适应生活而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需求
B.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
C.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非传播的教育方式进行
D.现代教育传播手段、文化娱乐活动等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教育作用
19.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
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
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特定的时代、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
B.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总体性的转变
C.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在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质变
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
20.由于意义表达受制于语言文化背景,寻求翻译的对等实际就是寻求两种语言所在语境的对等。
因此,译文要反映原文的文化背景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使译文在有差异的语言文字组合中起到在原文所起到的一样的作用。
例如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将一个民族的习惯用语进行直译,同时对其加以阐释。
这段话说明的问题是( )。
A.在翻译中措辞要准确恰当B.译文要跟原文保持语义上的一致
C.如何翻译民族习惯用语D.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背景差异
21.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
在文字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
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时代性似乎就越有价值。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
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要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
所以说,( )。
A.书籍有助于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B.媒介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C.媒介文化应该引导人们思考而不是相反D.人应该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22.中国古代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都受到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的强烈影响。
它不仅是宗族凝聚力的一种保障,而且是王权的重要支柱。
君权、地方行政权都渗透了宗法父权的因素。
这是封建专制制度得以长期牢固统治的条件之一。
在国家的立法中,不仅确认了有关封建宗法制度的大量内容,而且承认宗法家规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国法的重要补充。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论点是( )。
A.宗法制度强烈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立法以及司法
B.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的坚固基础
C.宗法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支柱
D.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立法基础
23.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
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下列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者都反映了构成微观物质世界的结构,即小粒子的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
B.它们含义不同,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
C.前者指的是各种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的是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
D.它们含义相同,两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各种小粒子
24.李渔《闲情偶寄》中说,萱花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
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
”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借助萱花表达自己的主观愿望B.萱花的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等
C.萱花具有忘忧、宜男的作用D.萱花不具备使用价值
四、阅读理解:
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本部分共2篇短文,阅读完一篇短文后,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㈠根据下面文字,回答25–27题。
据奥组委透露,让奥林匹克的圣火登上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承诺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火炬手今年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测试攀珠峰。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奥运圣火象征和平与友谊,她的每一次点燃,都会激起人们对奥运精神的憧憬与热爱。
而且,如果这个创意真的变成现实,那么其象征意义将远大于其实质意义。
而这种象征意义,无疑将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方式的弘扬与提升,完全可以写进奥林匹克的历史。
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我们可以不计后果与代价,来让奥林匹克的圣火在珠峰点燃。
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现实的困难,考虑到作为奥运圣火传递这一重大公共事件应该力避争议,考虑到奥运圣火登珠峰,在其实际操作中,是否已经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等现实问题。
如果权衡利弊得不偿失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奥运圣火登珠峰的计划再次斟酌。
众所周知,登山作为一种时尚运动和个人爱好,虽然近年来方兴未艾,但是却一直饱受争议。
尤其是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遭遇雪崩,5名队员不幸遇难事件,更是把这种争议推向了白热化。
这一生命的惨剧,引起了公众对于“攀登的意义”的持续追问和深入思考。
非官方数字显示,2006年已经有15人攀登珠峰死亡。
《英国医学期刊》的报告称,很多年以来,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直大约是十分之一。
至今已经有近200人葬身珠峰。
珠穆朗玛峰攀登先锋埃德蒙德·希拉里爵士说:
“人的生命远远比攀登珠峰更为重要。
”
因此,即使准备再充分,即使考虑再周全,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风险仍将很大。
毕竟,攀登珠峰的不可抗拒因素太多了。
试想,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如果真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这显然是有违人文奥运之精神与理念的。
退一步讲,即使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顺利而归,那么这一活动给珠峰造成的环境的伤害,也必将是不可避免的。
据估计,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至20世纪90年代,有约50吨塑料、玻璃和金属被倾倒在珠穆朗玛峰。
而像这种不容有失的登顶,相信参加协助登顶的人数自然也不在少数,并且为了新闻报道和电视直播的需要,各路记者和各行人员,以及大量的物资到时候都将齐聚珠峰。
在这过程中,势必将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势必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5.就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奥运圣火登珠峰计划将于今年启动,火炬手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攀珠峰测试
B.奥运圣火登珠峰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的弘扬与提升,必将写进奥运会的历史
C.奥运圣火登珠峰危险重重,自人类首次登顶五十多年来,已有200多人不幸遇难
D.奥运圣火登珠峰很可能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2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运圣火能在世界之巅点燃,激发人们对和平、友谊等奥运精神憧憬与热爱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质意义
B.对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作者虽然肯定其创意,但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态度诚恳,观点明确
C.作者以北大山鹰社五名队员不幸遇难的事件为例,说明人的生命远比攀登珠峰重要,告诉人们要珍爱生命
D.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其中夹以大量事实数据,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27.根据文意,作者反对圣火登珠峰的原因不包括( )。
A.圣火登珠峰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B.作为重大公共事件应力避争议
C.风险大,若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有悖人文奥运理念
D.势必破坏珠峰环境,有悖绿色奥运理念
㈡根据下面文字,回答28–30题。
中国的史料记载往往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即使各种名列“正史”的著作也不例外,居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就广采博纳了许多传说。
《史记》中那些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比如项羽、陈胜、刘邦,并不是史学家司马迁一手“创作”的。
离开民间传说的哺育,个人的想象是达不到如此多样化的地步的。
司马迁曾以“网罗天下放矢旧闻”作为自己治史的座右铭。
他公开宣布,自己非常重视参考、吸收民间传说。
如《鸿门宴》这样的场景,当事人早已去世,又无官方的详细记载予以披露,司马迁的想象力再丰富,也不可能活现出如此生动的个性冲突的戏剧性场面。
其中“项庄舞剑”一段,后代民间说书的风格与之十分接近,与其说是后来的民间说书人受了《史记》这部巨著的影响,还不如说二者同受民间传说形式的影响。
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以后史学界有直接影响。
“二十四史”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民间传说,以至于有志者完全可以从中勾勒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
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些为数更多的稗史、遗闻、野语、历史演义和历史剧里的历史传说。
如果把二者加在一起,数目总量将在希腊神话传说和印度故事之上。
28.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开了民间传说,即使像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家也不可能撰写出真正的历史著作
B.《史记》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有赖于民间传说和作者的想象力
C.多样化的想象是司马迁能在《史记》中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
D.民间传说丰富了史学家的想象力,从而为塑造历史人物打下了基础
29.文中引述了“项庄舞剑”的史实,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庄舞剑”中富有戏剧性的、生动的描写反映出民间说书艺人对《史记》的影响
B.“项庄舞剑”这个片断描写生动,极具戏剧冲突,这也是后代民间说书艺人说书的特点
C.司马迁对“项庄舞剑”的描写明显受到了民间传说的影响
D.后代民间说书的风格与《史记》中的一些描写相似,并不能说明后代的民间说书人受到了《史记》的影响,而是二者都受到民间传说的影响
3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中大多数历史著作吸收了民间传说,因此可以据此编写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
B.《史记》是“二十四史”中首部依据民间传说来撰写历史的史学著作
C.把“二十四史”中民间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故事加起来,数量将超过希腊神话和印度传奇故事
D.“二十四史”中民间传说成分少一些,希腊神话和印度故事的民间传说成分则多一些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5小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二、数学运算:
10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41.七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14B.12C.10D.16
42.含钾20%的溶液90千克,要使溶液的浓度提高到40%,需加钾多少千克?
( )
A.18B.22.5C.27.5D.30
43.某单位年底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捐款,9个人每人平均捐款90元,其中6人平均每人捐款70元,其余3人平均每人捐了多少元?
( )
A.150B.140C.130D.120
44.一菜店有大白菜和萝卜共97筐,取出大白菜的1/3和5筐萝卜送给某学校后,剩下的大白菜和萝卜的筐数相等。
菜店原有大白菜和萝卜各多少筐?
( )
A.69,28B.63,34C.72,25D.75,22
45.一只小虫从点A出发向北偏西30°方向爬了3cm到点B,再从点B出发向北偏东60°爬了3cm到点C。
请问A点到C点的距离约为( )。
A.4.2cmB.3.3cmC.4.5cmD.5cm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规律的一项。
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