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二三单元.docx
- 文档编号:30772265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5.61KB
五年级第二三单元.docx
《五年级第二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二三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第二三单元
第二单元诗词诵读
(一)
第五课《登金陵凤凰台》教案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路漫漫在屈原脚下求索,诗悠悠在汨罗江畔飘零,秋雨是杜甫笔下的残梦,月亮是李白头顶的乡愁.我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通过诗人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世界.
二、介绍诗人李白及其有关写作趣事:
介绍李白(略)
写作趣事:
黄鹤楼与凤凰台
黄鹤楼与凤凰台同为中国历史名胜。
它们的出名,是与两位诗人分不开的。
传说崔颢游览黄鹤楼,留诗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久,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非常欣赏。
当时有人要李白题诗,出于对崔颢的尊重,李白谦虚地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于是“无作而去,为巨匠敛手”。
文坛因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然而,李白毕竟属于那种充满创作天才的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没有尽情尽意,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
也就是过后不久,李白在游览金陵凤凰台时,步崔颢原韵,作《登金陵凤凰台》。
诗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一出,马上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许。
确实,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不过,细读起来,不难发现李诗的概括力和意境都比崔颢高。
李诗前两句概括了崔诗前四句的意境,腾出第二联怀古,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崔颢怀古为“思乡”,而李白怀古却是“忧国”,两者相比,李白的思想境界也要比崔颢的高。
四、朗读诗歌(反复读)
五、翻译诗歌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讲解:
金陵:
今江苏南京市,战国时楚威王曾置金陵邑,故名。
凤凰台:
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相传南朝宋元嘉间有异鸟集于此,时人以为凤凰,遂筑此台。
颔联意谓:
当年吴宫的繁花茂草,均已埋没在这幽静的小路旁;东晋的名门望族,如今也只剩下一片坟场。
吴宫,三国时孙吴曾建都筑宫于金陵,盛极一时。
晋代,东晋也曾以金陵为首都。
丘,坟墓。
颈联意谓:
那遥远的三山,地半如在青山的;大江的二支,左右共夹白鹭洲。
三山,在金陵西南,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二水,秦淮河流经金陵时分两支,一支入城,一支绕城。
白洲,《寰宇记》载:
“白鹭洲在(江宁)县西三里……在大江中,多聚白鹭,因名”。
浮云蔽日:
阴云遮住太阳,比喻奸邪贬抑忠良。
赏析:
本诗熔名胜古迹与眼前景物于一炉,寄寓伤时之感于怀古。
高步瀛云:
“太白此诗全摹崔颢《黄鹤楼》,而终不及崔诗之超妙,惟结句用意似胜。
”
六、拓展活动
读一读杜甫的《咏怀古迹》
七、小结:
意境是古代诗歌特有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主要由诗中的“景”和所要抒发的“情”所构成。
一首优美的诗,其外是美丽动人的景,其内是深邃感人的情。
只有“景”和“情”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才能构成摄人心魄的意境。
第六课《古诗两首》教案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汴河怀古》《题乌江亭》
教学重点: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教学难点: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
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
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
隋炀帝开大运河的动机,不外乎满足一己的淫乐,大量耗费民脂民膏,成为他最著的暴行。
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咏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
今天我们来学习和大运河有关的一首诗。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汴河怀古》
介绍诗人:
皮日休(834至883),晚唐著名文学家。
他的诗,包括两种不同的风格。
一种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以《正乐府》10首、《三羞诗》3首为代表。
《三羞诗》其二写人民所受征兵之苦,其三写人民遭旱蝗而流离饥饿之苦,《正乐府》的《卒妻怨》、《橡媪叹》、《贪官怨》、《农夫谣》、《哀陇民》写人民种种不同遭遇之苦,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他同情人民、抨击暴政的态度。
另一种诗,走韩愈逞奇斗险的一路,以在苏州时与陆龟蒙唱和描写吴中山水之作为代表,沈德潜说皮、陆“另开僻涩一体”(《唐诗别裁》)者即是。
至于所谓“吴体”和回文等作,则大都缺乏现实内容。
朗读诗歌(反复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
2、范读诗歌。
3、指导全体学生朗读诗歌。
4、自读诗歌,了解诗意。
讲读诗歌
汴河怀古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
汴河:
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隋家:
隋王朝。
水殿龙舟:
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的船只。
不较多:
差不多。
2、学习《题乌江亭》
介绍诗人: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
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
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李杜」。
杜牡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并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之中。
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
不务奇丽,不涉习俗。
不古不今,处于中间”。
(《献诗启》),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朗读诗歌(反复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
2、范读诗歌。
3、指导全体学生朗读诗歌。
4、自读诗歌,了解诗意。
讲读诗歌
《题乌江亭》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
“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
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
“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
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
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
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
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
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此诗借古抒怀,诗人重评历史,暗含诗人以英雄自许的气质风范.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惋惜、批判之意,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
六、拓展活动
读一读王安石的《乌江亭》体会与《题乌江亭》有什么不同?
七、小结:
第七课《诗词两首》教案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
2、注重诗中的用词。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通解诗意然后背诵。
重点难点:
诗歌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西塞山怀古》
简介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
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晚年曾任太子宾客,后世称刘宾客。
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地位。
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四海统一,《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
朗读与背诵课文。
范读——学生齐读——自己读——背诵
讲解诗意
解题: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对南京的美称。
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
)有名的军事要塞。
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赏析课文:
1.怀古:
首联写出了什么气势?
那两个字用得好?
词前两句写西晋王濬率领着高大威武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
一“下”:
符合地里形式——上有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西晋攻下了东吴;一“收”,东吴的望风披靡,自孙吴以来,凡是建都金陵的王朝,都相信自己占据了这龙蟠虎踞的有利地形便可以永保江山稳固,所谓的“金陵王气”对统治者都起过强心作用。
事实呢,在王俊军队的强劲攻势下,“金陵王气”黯然收敛,孙吴王朝彻底覆灭了。
不仅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个个短命。
颔联:
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
什么手法?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向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对比的手法。
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长长的铁链极不情愿地沉入到江底,投降的白旗却寂静冷清地挂在石头城头上。
“沉”和“出”两个字也极其细腻传神,点出孙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溃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
这四句诗简洁,洗练,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然而,诗歌本义并不在描写这场恢弘的战事。
我们更深一层想,一个既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又拥有强大的防御工事的要津,为什么在转眼间就化为乌有了呢?
我们从作者的另一首诗歌《金陵怀古》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民心所背,任何“天堑”都会是“得民心者”的通途。
这两联都是咏史诗的叙述部分,首联是总叙,声势逼人;次联是具体描绘,形象生动。
2.感今: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或许并不仅仅指上文西晋王濬进攻东吴的事,金陵经历了若干的朝代的兴亡,这样的兴亡交替都让后人浩叹,升起伤怀之感,但金陵古城却“山形依旧枕汉流”,那么一个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一个国家的兴衰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势的险要而是人事的治乱。
“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的《再过金陵》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脚。
尾联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
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
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
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
曾经的“金陵王气”,曾经的“西晋楼船”,今天都成为了一片荒凉之地;曾经雄踞一方,不可一世的割据势利,今天也只是人们“伤”的陈年往事。
诗人在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叙事描写当中,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做了迎头痛击——历史的大流永远是“大一统”,民心所向,不以割据者的意志为转移,想要分裂国家,发动战争,最终也不过就是徒让后人“伤往事”而已。
(二)学习《西塞山怀古》
1.作者简介。
张养浩:
元代诗人,散曲作家。
字希孟,号云柱,济南(今山东省)人。
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为人刚直,敢言时弊,后辞官归隐。
其诗歌、散曲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揭露。
2.题解及中心思想。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3.教师范读后,学生反复诵读。
4.结合课文小注,翻译本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震怒。
华山在腹,黄河守门,好一条潼关路。
遥望长安古西部,思绪沉郁又起伏。
途经秦汉故地,引出伤感无数。
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泥土。
唉!
一朝兴起,百姓受苦;一朝败亡,百姓还受苦。
5.分析结构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头三句):
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二层(四一七句):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
“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
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
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第三层(末四句):
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
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
“亡,百姓苦”好理解。
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兴”,怎么也“百姓苦”呢?
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
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
三、拓展活动
找一找张养浩其他的做品,读一读。
四、小结:
第八课《诗词两首》教案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
2、注重诗中的用词。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通解诗意然后背诵。
重点难点:
诗歌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
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焚书坑》。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焚书坑》
介绍诗人:
章碣(836—905年),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
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
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章碣赋《东都望幸》诗: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目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平,广为人们传诵。
章碣首创“变体诗”。
在律诗中,一变通常只需偶句押韵的格律,要求偶句、单句平仄声各自为韵。
一时赶时髦者竞起效仿。
有《章碣集》一卷传世。
章氏三代,皆以风雅著称,浙中一时传为佳话。
朗读诗歌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
2、范读诗歌。
3、指导全体学生朗读诗歌。
4、自读诗歌,了解诗意。
讲读诗歌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
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
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象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
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
“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可见。
“竹帛”是古代写书的材料,这里指书。
“帝业虚”是虚写。
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致。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
“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崤山、华山等。
贾谊《过秦论》: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说“关河”,便概括一切可以倚恃的地理险阻。
秦都咸阳四周虽有这许多关山河川包围着,但仍然锁守不住,所以《过秦论》又说:
“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
”再坚固的“篱笆”也挡不住起义军队的长驱直入。
诗以“关河空锁祖龙居”一句总括了整个秦末动乱以至秦朝灭亡的史实,言简意深;并且以形象示现,把“帝业虚”这个抽象的概念写得有情有景,带述带评,很有回味。
“祖龙”指秦始皇。
这里不用“始皇”而用“祖龙”,决非单纯追求用典,而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项传说:
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
“今年祖龙死。
”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过后自作解释说:
“祖龙者,人之先也。
”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
而今江山易主,“祖龙”一词正话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对秦始皇的绝妙讽刺,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诗歌用语韵味。
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
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
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
“未冷”云云是夸张的言辞,旨在突出焚书行为的乖谬,实际上从焚书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前后相隔整整四年时间。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
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
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
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
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从“竹帛”写起,又以“书”作结,首尾相接如环,显得圆转自然。
议论性的诗歌,既要剖析事理,又要显示意象,委实很不容易。
这首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
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
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
如果说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现,那么,它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手法。
(二)学习《永遇乐经口固亭怀古》
介绍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由作诗转为填词,到了辛弃疾时,则更进一步以词代文,表情达意,这首《永遇乐》,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之作。
朗读诗歌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
2、范读诗歌。
3、指导全体学生朗读诗歌。
4、自读诗歌,了解诗意。
讲读诗歌
词的上片是缅怀两位古代英雄。
一是写孙权,作者感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之后,镇江的高山大江依然如故,而曾在这里建都的吴国君主孙权,却已无处寻得了。
当年亭台殿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二是写刘裕,传说当年刘裕就曾居住在京口的普通街巷之中。
东晋时,刘裕就是从这里起兵去平定桓玄之乱,又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于南朝刘宋王朝。
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下片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
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
有人认为作者写这段历史是以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他主张要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紧接着,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时,竟引出了对43年前一段经历的回忆:
在他21岁时,曾经穿越过那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
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太武帝的祠庙。
那里也记录着北宋末年统治者纷纷南逃的耻辱与仇恨。
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
在这里,作者又是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
这番议论正气凛然、言语犀利,正是作者爱国真情的体现。
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意!
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
而自己呢?
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
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
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
三、拓展活动
读一读《鹧鸪天代人赋》体会一下其中的田园情趣以及描写重点。
四、小结:
第三单元魅力汉语
第九课《对联》教案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主备人:
教案序号: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 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 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对联常识的介绍;
2、难点:
对联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先给学生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片段
一乡二里共三父子不识四书五经竟敢教唆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厘四两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恰恰
风风雨雨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师生共同分析对联妙处,导入新课。
(二)教学目标展示:
今天我们要学习:
1、对联起源
2、对联特点
3、学对歌诀
4、对联种类
(三)、讲析目标:
1、对联起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2、对联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第二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