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划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影响.docx
- 文档编号:30770311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40KB
论计划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影响.docx
《论计划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计划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计划经济对我国经济建设影响
浅析计划经济及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2013级政治经济学专业刘海刚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我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主市场经济。
但不可否认计划经济曾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夸张的说没有计划经济就没有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各项成就。
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后选择计划经济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计划经济体制确实是适应了新中国早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体制,是新中国早期客观条件下唯一可行的发展模式。
本文从介绍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必然性开始分析,简单介绍了计划经济的特点、弊端以及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关键字:
新中国;计划经济;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近30年期间的主要经济体制。
在新中国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
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必然
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而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新中国建立后选择了计划经济模式决非偶然,而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正是这种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造成了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
从国内看:
(一)迫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是由于中国长期遭受战争的创伤,使得我国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发展步履维艰,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所在。
在经历了旧中国的极端贫穷落后与极端的社会不公正之后,广大人民对新社会制度下实现社会公正与生活水平的改善抱有极大的期望。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新的贫富分化都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和动摇人民对新政权的拥护。
而贫富分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无法避免的,这就要求政府使用行政手段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产品的分配,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使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有所提高。
所有这一切,惟有通过计划经济方可做到。
(二)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计划经济是生产力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
要摆脱贫穷落后,实现民族的振兴,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时中国各行业都出现资金短缺。
这种生产力状况,如果单依靠民间的原始积累及资金投入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不到那周期长、进程慢,而且效率低、质量差。
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实施工农业剪刀差政策,通过行政权利将全国资源集中在国家手中,然后重点对工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以及需要优先发展的项目和公共产品进行集中投资建设,才能加速中国初级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三)技术赶超和规模经济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无论从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还是从提高现有工业生产能力来说,我国都没有必要再走由落后、分散的小生产逐步发展到先进、集中的大生产的漫长道路,可以直接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建国之初,我国工业技术水平非常落后,“一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建设156项工程就是为了缩短我国工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由于当时资金和技术人员有限,分散的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很难承担这种角色,由中央政府集中地使用投资则能满足这种需要。
从国际看:
(四)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置身于极其恶劣的国际环境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手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使中国不但不能从西方国家获得援助,而且连进行正常的贸易交往都不可能。
(五)新中国最紧迫的任务莫过于要恢复经济,谋求发展。
然而,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在诞生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一直致力于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斗争,几乎没有或者说非常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自己没有经验,就只好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
放眼世界,当时可供中共学习和借鉴的经济建设模式只有两种:
一种是资本主义英美式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一种是社会主义苏联式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对新中国的敌对仇视,使中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苏联经济建设的模式,以苏联为中国经济建设的榜样。
二、我国计划经济的特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高度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已经为计划经济的实行和发挥优越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同,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中国是在一个自然经济为主体的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建立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开始经济建设的。
由于起点极低,新中国的计划经济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一)计划管理表现为高权力和低水平。
由于中国计划经济发展水平低,各级领导者不仅缺乏管理经济的经验,更缺乏必要的经济知识和理论修养。
在发展经济上,更习惯采用战争年代所熟悉的军事化动员和群众运动的方式。
这就使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不可能真正做到严格按计划发展,其经济管理上主观随意性非常突出,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成为中国计划经济的一大特色。
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决策上的主观随意性特点加上这一时期“左”的错误的严重影响,导致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经济发展进程的不稳定性,其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
(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
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中国计划经济实施在社会管理制度上的具体体现。
这种二元社会结构是由于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一压倒一切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其实质目的是保证社会资源的配置与流动由农业向工业集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
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运行也造成了一种二元化的结果:
一方面它有效保证了加快工业化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供给,另一方面这种结构延缓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
这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分配的严重不平衡,即大部分成果被较少部分人(城市居民)所享有。
因此,中国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的发展和延缓中国城市化进程为代价的。
(三)计划权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来回摆动。
中国是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不平衡。
中央集权过多,就导致地方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活力不足;但是权力下放过多,地方之间的攀比和不承担国家宏观平衡的特性又导致混混乱不堪。
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权限的划分表现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这种周期性循环。
(四)市场因素低于同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由于中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无论是在计划经济形成阶段还是确立以后,除少数年份外(如三年“大跃进”时期),计划经济始终做不到铁板一块。
严重短缺和管理成本过高使政府不得不放松控制。
但是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计划经济相比,市场因素仍然要低得多,这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流动、企业自主权和人民公社(集体农庄)对剩余产品的处置权方面。
三、计划经济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积极意义
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计划经济,在当时适应了中国追求高速工业化和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需要,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在实行计划经济的三十余年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保证了高积累和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并在航天、核能、激光、生物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达到或接近了世界领先水平,从而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二)在经济落后和高积累的情况下,抑制了多年的来一直困扰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直接控制,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实现了社会公平。
(三)计划经济造就的经济增长,壮大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为中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同时也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对外开放同样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四)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城乡隔离,在客观上也为后来的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农村人口不能自由流向城市,使得他们不得不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这就为20世纪80年代的体制改革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基础。
(五)计划经济体制虽然管理水平很低,但是毕竟提高了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计划管理的经验教训。
这一点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计划经济的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情况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这一体制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它的主要弊端是: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计划,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
片面强调计划,完全否定市场的作用。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以后,中央集权过多,只讲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不讲或少讲价值规律的调节,从而排斥市场的配置资源的作用。
国家计划对商品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管的过死,市场几乎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
这往往容易导致社会生产与需求脱节,计划管理本身与实际相脱离。
(二)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不断凸显,我国经济建设受到严重阻碍,急需有新的理论成果来指导经济建设。
(三)体制运行呈现低效率、高成本。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制定的计划无所不包,这就使得体制运行的效率低且成本高。
首先,社会经济生活千变万化,具有不确定性。
中央计划机关不可能对全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所有信息,都在活动之前及时掌握。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计划机构实际上并不能掌握现实的全部信息,但却要制定一个预先计划来配置资源,管理和调节全部社会生产与消费,这就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障碍。
同时为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不可避免地要耗费一定的运行成本,且计划越具体广泛,成本代价越高。
(四)促进无限政府。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往往导致生成一个全能无限的政府。
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主要得益于国家权力的运用,这就更易使政府垄断政治与经济权力,从而奠定了集权式政府的基础。
所以,无论计划经济体制的各个结构怎么运转,都是以政府命令为核心,反过来又造成政府权力的不断扩大,并日渐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宰。
当经济没有被看作一个独立的生产过程而是作为政治的一个部分时,政治权力的最高权威性就很容易被张扬出来。
政府的越权不仅使政府的经济职能日渐增大,而且政府计划的日益膨胀又需要庞大的政府机构来保证,因此,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容易造就一个庞大臃肿的机构,政府包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等一切方面的一切管理工作。
(五)计划经济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性需求。
人与其他动物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于人即是高度社会化的又是非常个性化的。
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且人的需求又经常处于变化、演进之中。
计划经济对于整齐划一的需求、一成不变的需求容易满足,对于多样性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五、结束语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现实的选择与变化,有人把过去发展中的许多问题统统归罪于计划经济体制,一概加以否定,这不是历史地看问题的正确态度。
所以,如何看待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与变革,如何看待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和被市场经济体制取代的历史必然性,需要我们结合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深人研究和思考。
如果抛开历史与现实,单纯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只有把它放在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背景中,才有深入思考的真正可能与实际价值。
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历史的选择与存在,必然有其选择与存在的理由,也必然有着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这种价值,除了积累经验,还应该有为多年来中国计划体制下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
否则,许多问题就难以理解,也不符合历史的逻辑。
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主要表现为缺乏动力机制和高度集权下的信息与决策机制僵硬,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要改革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理由。
在两种经济体制选择的转换中,交织着两种必然。
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必然,只有从新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认识和考察,才能有更深的了解和领会,坚定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帆.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成就的客观评价——从历史与可持续发展角度[J].云南财政大学学报,2008,
(2).
[2]赵大兴.中国计划经济的特点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9,(9)
[3]张友仁、李克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199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划经济 我国经济 建设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