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届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强化训练题.docx
- 文档编号:30762825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0.88KB
广东省广州市届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强化训练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届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强化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届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强化训练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届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题
2020届广州市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B 陈胜、吴广乃谋曰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项燕为楚将 楚人怜之
C 贤能为之用 D二世杀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发闾左谪戍渔阳闾左:
(2)度已失期度:
(3)会天大雨会:
(4)宜多应者宜: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
必然性:
(二)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1、.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E.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答:
和
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 ]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
(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答〕
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翻译: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答: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答: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屠惧,投以骨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A.┤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彼竭我赢,故克之
┌一狼径去 ┌止增笑耳
C .┤ D.┤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非梧桐不止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
②其一犬坐于前。
译:
3、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 ”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
4、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纳:
(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答:
(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题。
嗟夫!
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翻译: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4.“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答:
(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⑷执策而临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答:
(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吓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闲情记趣》)
1、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细察其纹理(细小) 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喷以烟(慢慢地)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蹲其身,使与台齐。
翻译: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翻译:
3、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
(八)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练习题。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把洒问青天 ( )
(2)念无与为乐者(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
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5.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文。
完成第练习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4.【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
(十)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完成练习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1.说出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如涉及通假字须写出本字)
(1)甚矣,汝之不惠( )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4)河曲智叟亡以应(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含义与愚公精神一致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2)“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文内容和下面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对话。
智叟:
你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读书、当朝廷大臣之类的,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参加搬山,你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子孙,剥夺子孙生活的自由,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愚公:
5.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往古之时,四极(天的四边)废,九州裂,天不兼覆(不能全部笼罩大地),火焱而不灭,水浩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善良的人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浮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女娲补天的困难有哪些?
她和愚公克服困难的方式有何不同?
答:
(2)这篇短文与《愚公移山》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什么精神?
答:
(十一)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
(3)然则何时而乐耶 然则(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请简述一例。
(十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词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
( )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光: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
3、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
受此启发,绿荫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 ”
(不超过30个字)
5、进谏时,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
甲段中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
请简述理由。
答:
(十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屋舍俨然 俨然:
( ) (2)阡陌交通 交通:
( )
(3)窥谷望反 反:
( ) (4)皆生寒树 寒:
( )
2、翻译下列句子: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甲文中“急湍甚箭,孟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中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
4、从乙文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 , )两句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5、甲文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水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的生活情趣;乙文通过描写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 )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十四)〖甲〗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乙〗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丙〗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写出加点字的古今义:
狱:
古义( ) 今义( )
2、从丙文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写出与其相通的字:
( )通 ( )
3、翻译下列句子: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
(2)人恒过,然后能改。
翻译:
4、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
( )
然后能改 可以一站 小大之狱 征于色
吴广以为然 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还于旧都
5、这三段文字的相同之处都是谈论( )之道。
(甲)文中的“忠之属也”指的是 ;
(乙)文认为,要想使国家兴旺发达,君主必须做到 ;
(丙)文中,作者看来要想使国家长盛不衰,就应该有 ;
(要求筛选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十五)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亮躬耕于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州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乙】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甲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躬耕垄亩( ) 2谓为信然( ) 3太息曰( ) 4若为佣耕(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
1莫之许( )2辍耕之垄上( )3怅恨久之( ) 4鸿鹄之志( )
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翻译:
(2)苟富贵,无相忘。
翻译: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两篇传记的开头,都写到传主少时的事情,试比较他们生活经历中的异同点。
答:
5、《史记》、《三国志》、另加前后《汉书》,号为“四史”,是中国史书的经典,你认为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各有何特色?
你更喜欢哪一种?
请把理由说出。
答:
(十六)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川,百姓孰敢不箪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业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度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芥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甲段文字中“胄”字的读音是( ),“身”字的意思是( );乙段中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
2、从两段文字看,甲段的“将军”也就是乙段的( ),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广州市届九年级语文 文言文强化训练题 广东省 广州市 九年级 语文 文言文 强化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