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21世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docx
- 文档编号:30760814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7.58KB
医学21世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docx
《医学21世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21世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21世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第六章 医学--21世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第一节医学科学发展态势
一、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已从单纯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因此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从生物学单方位研究及治疗转变到心理、社会、生物学全方位的研究及治疗,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和影响,特别重视前二种因素的作用。
精神(心理)卫生已成了21世纪卫生工作的重大课题。
有60%~70%的人处于没有疾病却感觉不健康的“第三状态”(Thethirdstatus)或称“亚健康状态”(Subhealthstatus)。
我国死亡人数中,有70%是死于心身疾病。
一项调查表明,癌症患者发病前6个月受到巨大精神刺激者占52%,性格急躁者占60%,忧郁者占56%。
15%内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疾病是精神因素引起的。
神经病患者发病率已从80年代的22.21%上升到90年代的33.1%,其中有直接社会、心理因素的占72.29%。
各年龄段都有其特有的社会、心理问题,青少年的学业竞争,以致有些无法对付而走向绝路;青年人的激烈竞争,日本就时有“过劳死”的发生;中年人的家庭、婚姻、经济、就业等,有所谓“下岗综合征”者;老年人的“退体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等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我国心理障碍发病率达5%,即6000万人。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15大报告指出:
“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
八十年代以来,现代医学临床医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以经验为基础转变为以证据为基础。
以经验为基础的医疗模式,是以医生的临床经验为主要依据,观察的终点指标为“不满意终点”,而不是“满意终点”。
例如,用心痛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的终点指标是“症状缓解”,而不是“寿命延长”。
又如,评价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是以用药前后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消长的情况为标准。
评价降血压药物疗效的标准是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
这一切都涉及治疗对病人预后即死亡率的影响。
于是,由于“心痛定”降血压效果明显,价廉、副作用少,据此经验,心痛定成了国内外极为广泛应用的降压药物,国内不少医生还把它列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首选药。
可是,新兴证据医学(Evidancebasedmedicine)证明,这种降压作用快而强的药的安全性存在问题,可能增加病人心肌梗死与死亡的危险。
这种发现是因为现代医学临床医疗模式与传统的“经验模式”在临床对药物的评价方法不一样。
在“经验模式”下,临床对药物的评价可由一家或数家医院由少数医生观察几十个病例即可完成。
这显然是不完善、不准确,欠科学性的。
证据医学的临床评价药物,大多为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的研究,需要对成千上万的疾病人群进行长达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追踪观察。
大多为跨国界的几十家或百家医院参加,而且设有安慰剂对照组。
观察的终点目标为延长寿命与否。
经验模式与证据模式比较可以发现,在美国,凭经验治疗心律失常导致病人意外死亡的人数,超出了美国航空史上所有空难死亡人数与朝越两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频发复杂的室性早搏是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人们企图通过干预室性早搏改善病人的预后。
可令人感到意外和失望的是,80年代CAST试验的中期结果表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能有效减少病人早搏症状,然而其猝死率与总死亡率却是使用安慰剂病人的2.5~3倍!
相反,β阻滞剂对室性早搏的疗效虽然远不如常规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却显著降低了心肌梗死后病人的猝死率、再梗塞率和总死亡率。
与此同时,证据医学证明,溶栓治疗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效果明显。
他汀类降脂药物如舒降之等对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具有重大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获得重大改善。
所以证据医学的临床医疗模式是现代临床医学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它将大大有益于人类的健康长寿。
二、疾病谱、死亡谱的转变
从以单纯生物病原因素明显的急性传染病过渡到社会、心理等多因素作用或影响明显的慢性疾病。
目前全国平均每天约1.3万人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国总死亡的70%以上。
人类卫生保健已经历了两次革命。
(一)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
1.对象 急性传染病
寄生虫病
2.武器
(1)预防接种:
1796年琴纳发现痘疫苗,1978年消灭天花,1988年第41届WHO大会提出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要求:
美洲区-1990
非洲区-2000
欧洲区-2000
东南亚区-2000
用的是口服疫苗、乙肝的阻断也只有寄希望于疫苗。
(2)杀虫灭菌
1865年巴斯德发明灭菌术,使外科克服了三大障碍的一大障碍。
每一天灾人祸的发生,必须采取杀虫灭菌措施,才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3)抗菌药物
1928年弗来明发明的青霉素,在二战时与原子弹齐名为两大发明。
1935年磺胺问世
1941年Volkman发现链霉素,使结核从此由不治变为可治。
(二)第二次卫生革命
1.对象
(1)心身疾病:
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因素多阶段发病的慢性病已成为最主要的疾病和死亡原因。
(2)退行性疾病:
由于人口老龄化,糖尿病、老年痴呆、骨质疏松、帕金森氏病等已成为下一个世纪重点研究及防治的疾病。
2.武器
(1)社会医学
(2)心理医学
(3)行为科学
我国十大死因排序为:
①心脏病;②脑血管病;③恶性肿瘤;④意外死亡;⑤呼吸系病;⑥消化系病⑦传染病;⑧泌尿系病;⑨神经精神病;⑩内分泌病。
1997年武汉第9位上升到第8位,呼吸系病与吸烟有关,消化系病与饮酒、暴食有关。
前3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0.3%。
在这些死因中,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吸烟、饮酒过量、不当的膳食和缺少体力活动)在致病因素中占44.7%。
比前几年的统计升高了7个百分点。
前几年统计的影响因素:
生活方式与行为 37.73%
环境因素 20.04%
生物学因素 31.43%
保健服务制 10.80%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所有癌症的诱因35%与饮食有关,其中90%的胃、大肠癌与饮食有关;50%的宫体、胆胰、乳腺癌与饮食有关。
如能改善饮食与控制吸烟,癌症发病率可降低70%。
有关专家向癌症患者建议每日膳食:
一个水果,二匙油,三种蔬菜,四碗粥,五杯汤水,六种蛋白。
彭佩云在1996年10月26日全国卫生科技大会闭幕式上说:
“我国正处于第一次卫生革命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相互交叉与逐步过渡的时期。
第一次卫生革命所承担的控制、消灭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所要防治的很多重大疾病的技术还有待发展。
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即使处于第二次卫生革命时期,某些新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相当严重。
1.已控制的传染病还会死灰复燃
(1)结核:
原是不治之症,称白色瘟疫,自链霉素问世,PAS、雷来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相继合成,已成为可治之症,美国在80年代初甚至认为本世纪末可以消灭结核,但是由于:
①近20年世界许多地区政策的疏忽,使结核防治系统遭到破环甚至消灭;②结核病和HIV的恶性联系从而使结核病暴涨;③近十年在人口出生率高的地区,儿童已达结核高死亡率的年龄段;④多种抗药性菌株(MDS-TB)的产生。
使结核在1984年开始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成为公共卫生上严重的问题,据估计每年全球有2000万例结核病感染,死亡300万,全球已有5亿感染者。
WHO1993年4月22~23日在伦敦提出“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
我国结核病600万,每年死亡23万。
美国1986年采取行动,方案为DOT(DirectlyObservedTreatment),1994年下降到1984水平。
WHO1995年提出结核控制战略,内容包括:
①控制传染源(stopTBatthesourse);②直接监督治疗(DirectlyObservedTreatment);③短程化学治疗(ShortcourseChemotherapy),简称DOTS。
有人认为:
DOTS是二十世纪公共卫生的重大突破。
(2)性传播疾病(SexTransmissionDiseases,STD)
(3)病毒性肝炎:
现已发现7种
甲型:
感染率 8.09%
乙型:
感染率9.75%
丙型:
感染率3.20%
丁型:
感染率1.15%
戊型:
感染率17.2%
庚型:
1997年4月中国医科大人民医院首次发现
TTV: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王海涛教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最近在我国检测出第七种肝炎病毒—非甲非庚病毒(TTV)感染者,并从感染者血清标本中克隆出病毒的部分基因片断,测定了核苷酸的序列。
这种病毒是DNA病毒,可经输血传播,还可能存在其它传播途径。
2.新的传染病还会出现
60年代出现库鲁病(Kuru),70年代出现军团病(Legionelosis),80年代出现艾滋病(AIDS)。
自1981年美国医师Gottlib在新英兰医学杂志报导4例浆细胞肺炎(PCP)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漫延,WHO统计,1996年HIV感染者已达2260万,累计有2940万人,病例超过840万,死于AIDS总人数640万。
从80年代的美非转移,到90年代的非亚转移,WHO预测,到2000年亚太地区的HIV感染者和患者总数将超过1000万人,因此,未来亚洲防治HIV感染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在亚太地区,澳、柬、日、中、马、新、菲、韩、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越南等10个国家共确诊的AIDS达16.8万,HIV感染者250万。
人类疯狂地破坏热带雨林,打开了原生的病毒库,于是巴西暴发了奥罗波凯症,1.1万人发病。
旅游的南斯拉夫人感染了马尔堡病。
亚非迁移的难民引起几十万人流行登革热。
避暑的美国人造成了汉塔病的大传播。
一连串的大规模流行病在公共卫生不发达的国家肆虐:
巴西的萨比西病、墨西哥的霍乱、印度的鼠疫、扎伊尔的埃博拉病……。
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遭殃,进入1996年2月份英国的“疯牛病”搅得嗜吃牛扒的英国人人心惶惶;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H5N1)”,使最喜欢吃鸡肉的香港人忧心忡忡。
1997年3月我国在重庆发现了国内外罕见的棒杆菌,60多人感染。
此病表现为青霉素过敏,注射部位红肿化脓,引流后也长期不愈,长达2~3月之久。
三、健康概念的扩展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伊始,就对健康下了个比较全面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这是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重要标志。
但是,人群能达到WHO的健康标准的只5%,因此,有些医学家认为可以把这标准放低一点,改为“心理和社会上能良好适应”。
达到这一标准的也只有15%。
不过,已确诊有病,明显属于不健康者仅占人群的15%。
这样,在健康和不健康两者之间状态的人群,实际上还是大多数,医疗保健界将此状态称为亚健康(Subhealth)或次健康,前苏联学者称它为第三状态,亦有谓之中间状态、游离状态、游移状态和灰色状态等。
据估计,处于此种状态的人群占25%~28%,这是医疗保健品市场的潜在消费者。
亚健康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就出现轻度心身失调,表现为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此时谓之潜临床阶段,约占人群的1/3。
其特征是:
(1)三种减退:
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的减退;
(2)三高一低:
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液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潜临床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就到达了前临床阶段,此时机体已有病变,但症状不明显,或未求诊断,或一时查不出来。
此阶段约占人群的10%。
可见健康与疾病之间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发展过程,即健康→亚健康→潜临床→前临床→疾病。
实际上,许多自称无病之人,说不定已处于疾病的前期阶段。
因此疾病的防治,应贯彻于整个生命过程。
WHO专家指出:
20世纪,85%的医生从事诊治工作。
21世纪,85%的医生从事关注病前状态的工作。
坐在医院等病人求医者只15%。
健康不单纯是无病,而是一种社会、心理、躯体的和谐状态。
由此今后的医疗卫生服务面临四个扩大:
1.由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护理模式也从功能性护理→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
2.由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积极的健康观和开展“三级预防”工作是贯彻我们卫生工作“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
一级预防是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这是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二级预防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是提高疾病治愈率是重要保证。
三级预防是功能恢复,所以康复治疗(作业疗法、职业康复)应贯彻于医疗的始终。
3.由医院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推行全能医师(GP)制度,加强病人的健康教育及信息获取。
4.由个体服务扩大到群体服务:
对群体进行大力的行为生活方式、精神卫生的宣传,以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forallbytheyear2000)目标。
前卫生部长陈敏章谈大医院改革方向时说: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要逐渐更新观念,从过去注重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现在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包括提供一些社会、心理行为服务。
所谓以病人为中心,为包括:
为病人一切服务;为一切病人服务;一切都为病人服务。
四、卫生需求的转变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个衡量指标,谓之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费总支出的比重。
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
武汉1997年为49.8%,1998年1~4月降至45.2%。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卫生需求也不断增长、拓展。
1.温饱时期:
生存与发展,以生存为主,卫生需求只停留在有病能医,有药的水平,保健要求层次低。
2.小康时期:
生存与发展,以发展为主,卫生需求除了有医有药外,还有一定的保健需求,以强健身体,参与“竞争”。
3.中富时期:
发展与享受,以发展为主,卫生需求不但是有医有药,还要有经常性的保健要求,而且也有这种经常性保健的条件。
此时更应重视的是生活行为方式的保健。
4.富裕时期:
享受与发展,以享受为主,卫生需求特别高,要求有私人的医生,特殊的医护条件,特别重视长寿。
必须十分注意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
针对卫生需求的变化,新世纪医疗改革应朝以下方向发展:
1.从等病人到找病人:
美国从60年代后期开始,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实施社区性的病前综合干预,近30年间,年发病率下降37%。
中国大城市冠心病发病率则是两位数上升,成为十大死因的首位。
据估算,病前综合干预所需费用只是病后治疗的15%~23%。
2.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目前,实际只有已病或前临床者得到医学帮助,占人群15%~25%,更多人被冷落。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预测,如能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病,人均寿命将延长10.2岁。
爱丁堡宣言指出:
“一个效率高、成本效益好的卫生体制,必须有全科医生(GP)对病人进行筛选,解决大多数人的健康问题,而把小部分转给专科医生”。
全科医学(GeneralMedicine),又称通科医学(GeneralPractice)、家庭医学(FamilyMedicine),它以对病人实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全面、连续的终身服务。
美、英、法、日等医学院校设有全科医学系,约70%医学毕业生从事GP;在英国,97%的人都有自己指定就诊的GP;在国外,GP满足居民80%以上的卫生保健需求。
3.向群众传递保健信息:
早在唐代,王冰注释《黄帝内经》时,已提出“(疾疴)非天降之,人自为之”。
人们至少可以自我掌握健康的2/3主动权。
因此,传递保健信息尤为重要。
例如,过分抱负、敌意感过强的A型行为,是冠心病高危因素,有10%将发展成冠心病(无此行为者只3.8%),还易发高血压。
自我克制、情绪低沉、悲观、内向者C型行为,肿瘤发病率比非C型者多出3倍。
五、人口结构的变化
主要反映在两大方面:
人口数量与年龄老化。
1.人口数量:
人口过快增长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困难,是由于资源的相对匮乏,所以,计划生育是我国长远的基本国策,始终是我们科学研究的重点。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将会减慢。
1996年联合国经济社会信息和政策分析部人口处报告:
1990~1995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长1.45%,明显低于1975~1990年1.72%。
其中发达国家只有0.4%,发展中国家为1.8%。
国际上这几年对人口问题是由计划生育(FamilyReproduction,FR)转向生殖健康(ReproductiveHealth,RH)。
生殖健康的概念,在国际上酝酿了五六年,最先由WHO提出,1994年9月在开罗召开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初步达成了共识。
其基本内容应是以计划生育为中心,可以概括为:
生育节育,母亲健康,婴儿健康,性健康四个方面。
展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愿望也将稳步下降,实行计划生育最终将成为社会绝大部分家庭的自觉行动,但人们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会不断上升。
1997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主题是“母亲安全”。
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800万~1000万妊娠妇女是避孕失败,有500万人由于非意愿妊娠而进行人工流产。
在不发达国家每年有20万妇女死于人工流产。
每年与怀孕和分娩有关的疾病死亡的妇女50万,即每年1分钟就有1名妇女死于与妊娠有关的并发症。
另外每年有340万新生儿死于出生后一周之内。
这些死亡的妇女和新生儿都是由于孕期和产期缺乏应有的卫生保健所致。
上海两个婴儿就有一个生于剖宫产,比率高居世界之最。
这一趋势如不控制,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两组各千例妇女5年随访、对比表明,剖宫产妇女的子宫粘连、下腹痛、贫血、劳动力下降和宫外孕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
发生学习困难学生、感知综合失调小儿多为剖宫产儿童,剖宫产使这些儿童丧失了只有在自然分娩才能获得的人生极为重要的一次触觉训练等生理和心理体验。
生殖健康不仅是育龄人群的自身健康,而且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从这个意义说,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
在计划生育研究的另一发展趋势是“知情选择”。
人们曾经期望发展出一种最理想的避孕节育技术,迄今为止,这种期望并没有成为现实。
现用的任何一仲避孕节育术都有不可忽视的缺点。
展望未来,人们不再期望发展出这样一种“理想的”、适合所有人的方法。
较现实的策略是开发系列化的生殖健康相关技术,帮助每个人做出自己特点的选择,即所谓“知情选择”。
例如:
北京第三制药厂和国家计生委药具服务中心共同研制开发的“毓婷”(左炔诺孕酮),是国内首次生产并由卫生部药政局批准上市的紧急避孕药品,不同于长期、中期、短期避孕药,它是在避孕措施失败后或未采取措施同房后72小时内服用的紧急避孕药,副作用小,失败率低,而且是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里很方便地买到。
2.年龄老化
老龄的标准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而有所不同的。
例如在1899年英国法律规定5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而目前欧美各国均以65岁以上为老年人,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则改为60岁。
老年人在总人口的百分比称老年系数,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程度。
一般认为,若以65岁为划分线,老年系数高于10%为发达国家,低于5%为不发达国家。
美国为12.9%,英国16.3%。
国内最高者为上海,达9.42%,北京为6.42%。
另一个指标是平均期望寿命,我国解放前1930年,平均仅为35岁,解放后逐渐增长,现已超过70岁。
1997年,武汉市居民平均寿命74.47,男72,女76.98%。
但是,知识分子的寿命令人堪忧。
上海市高职中年知识分子,75%处于亚健康状态。
北京中关村,科技产业精英分子人均寿命仅53.34岁。
某医学院102名40岁以上高知,仅2人勉强属健康。
肩负事业、家庭重任的中年人,2/3将死于心脑血管病,1/10将死于肿瘤,1/5将死于吸烟引起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障碍病,过劳,只有1/10安享天年。
这些精英们常受五病综合症的折磨,即:
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中风。
1990年以来,我国老年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长,预计本世纪末,将有1.32亿,占总人口10.5%,为老年型国家,2040年3.74亿,占24.48%,那时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因此衰老机制的研究及老年医疗服务是下个世纪医学科学的重点。
在衰老机制的研究中,特别强调扩大“寿命三角”的面积。
寿命三角底边为遗传,两边为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如图:
行
为环
生
活
方境
式
遗传(衰老基因的研究)
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美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点为老年性痴呆(Alzheimer氏病,也称原发性痴呆)及骨质疏松,除了在临床探索治疗方法外,在基础研究方面也深入到分子医学的水平。
我国老年人中患痴呆者不在少数,但其病因与欧美国家不同。
在欧美国家老年性痴呆以Alzheimer氏病多,而在我国(日本也然)则以多梗塞痴呆(Multi-infarctdememtia,也称血管性痴呆)为多。
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多,多梗塞性痴呆是脑血管病的后果。
此外,一些退行性病变也应列为下世纪研究的重点,这包括糖尿病、帕金森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人的寿命是有极限的。
著名的海弗里克极限就证明了生物(也包括人)绝不可能长生不老。
医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延长寿命,必须注意保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英国老年医学会有名的座右铭是:
“Add life to year,notyeartolife”翻译为“在年龄上加活力,不在生命上加年份”,我国一句成语“寿而康”就充分表达了这种观念。
具体到医疗服务上就应尽量做到减轻痛苦及保持功能。
例如,老年人常见的股骨颈骨折,提倡尽可能进行手术治疗(内固定或置换人工股骨头)。
即使手术冒一定风险,还是值得。
对患绝症而又极度痛苦的老人,就是采用“DNR”(不作复苏)。
到下一世纪,安乐死也将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遗传在衰老作用的研究已进入分子、基因水平,人们正在寻找类似“邱吉尔基因”的基因。
美国一位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与衰老有关的基因,这篇论文有四家杂志争取刊登,最后以投标方式,“Cell”杂志用137000美元取得了刊登这篇论文的权利。
《Nature》杂志最近报道,日本国立精神、神经中心锅岛阳—和黑尾诚科研小组发现抑制老化的遗传基因,命名为Clotho(生命之神),它可能通过激素等控制老化过程。
六、环境意识的加强
据统计,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472万人因此丧命。
环境恶化,不仅破坏我们的生活质量,将直接威胁我们的生命。
一切生命的发展,就是繁殖、变异和突变。
引起突变的化学物质叫突变原,突变原作用于组织细胞,会造成性状上的病变,进而造成遗传上的变异。
这种变异也许几代后才能看出来。
被动物学家认为是继人类和黑猩猩之后最狡猾的哺乳动物老鼠,面对滥施农药和剧毒鼠药,一次次卷土重来。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仅仅使老鼠的天敌消灭殆尽,老鼠本身也获得超乎寻常的抗药性和变异。
1995年安微一地区几百斤的大肥猪被老鼠咬得遍体鳞伤,湖南邵阳一个村130头猪被老鼠咬伤。
都市的老鼠变得什么都能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21 世纪 充满 挑战 机遇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