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文言文诗歌复习.docx
- 文档编号:30757875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2.84KB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文言文诗歌复习.docx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文言文诗歌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文言文诗歌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文言文诗歌复习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目标
1.掌握语句朗读的节奏;2.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3.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4.把握常见的特殊句式;5.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6.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方法
一.掌握语句朗读的节奏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如:
予/尝求/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
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
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
(四)、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
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论贵粟疏》)
(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
其一犬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
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
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
其一/犬坐于前。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二.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
⑴通假字:
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
古汉字通假的主要特点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例如:
①满坐(同“座”)寂然,无敢哗者。
②便要(同“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同“返”)焉。
④政通人和,百废具(同“俱”)兴。
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①依据字音,求得本字。
例如在《陈涉世家》中“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一句中的“唱”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讲通了。
②凭借字形,求得本字。
例如在《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讲通了。
初中阶段实际上把古今字和异体字都当作了同通假字,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进行深究。
考试中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它的读音、指出它的意义。
⑵古今异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有相当数量的词语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给阅读带来了障碍和困难,为此我们也必须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古今异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词义扩大。
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
在现代汉语里,“江”“河”则泛指一般江河水流。
②词义缩小。
例如“池”,古代常跟“城”连用,专指“护城河”;现代汉语里则只指“池塘”。
③词义转移。
例如“卑鄙”,古代“卑”指地位低,“鄙”指见识浅;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指“品质恶劣,不道德”。
⑶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一个意义。
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
时
①季节,指春夏秋冬: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时候、时间、时辰:
明月何时照我还?
③时代: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④时机、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⑤时运:
是不利兮骓不逝。
⑥按时:
学而时习之。
⑦那时:
时先主屯新野。
⑧时常、经常:
冻风时作。
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呢?
①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习惯。
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不断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学过的词语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整理。
⑷词类活用:
文言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一类词,这就是词类活用。
如名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状语等。
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下面举几个常见的句子: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一狼洞(打洞)中;一鼓(击鼓)作气。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
③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尔敢轻吾射(射箭的本领)。
惧有伏(伏兵)焉。
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将军身被坚(坚固的铠甲)执锐(锐利的武器)。
⑤名词作状语。
例如:
其一犬(像狗一样)坐于前。
西(向西)行百二十步。
⑥使动用法。
例如:
苦(使……苦恼)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
⑦意动用法。
例如:
不耻(认为……可耻)下问,渔人甚异(认为……奇异)之。
三.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
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
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可译为“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
(《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
如:
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
(《隆中对》)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
(《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
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如: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如: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
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如: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如:
“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如: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
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
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四.把握常见的特殊句式
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由于历史的演变、语言的发展,它们之间也有相异之处,作为初中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四种即可。
⑴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表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是”表示判断,通常情况下用“……者,……也”、“……也”、“……者,……”,或主谓之间用“即”、“乃”、“则”等词语表示判断。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常用“于”、“见”、“味”、“见……于”、“为……所”等形式表被动。
例如:
帝感(于)其诚;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⑶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主要有四种类型:
①主谓倒装。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②定语后置。
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宾语前置。
例如:
何陋之有?
④介宾短语后置。
例如: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⑷省略句。
例如:
(村人)见渔人,(村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近几年中考虽未出专门考查文言文句式特点的试题,但从文意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的角度也都考查了这一知识和能力。
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有助于全面准确理解文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五、翻译文言句子
翻译文言文一是直译,即对原文一字一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而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尽可能照顾原文的词义。
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在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绝境”就不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无法生活”。
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的问题。
“绝境”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的意思。
(二)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土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就泄尽了。
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三)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应用意译。
例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里的“东西”“南北”实际都是“到处”的意思,用意译就比直译好。
(四)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
例如:
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
其中的“而”是连词,译为“和”。
为使译文简洁,这个“和”字就省去了。
(五)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
例如: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讳,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照抄不译。
(六)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介词宾语前置句,动词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它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
例如:
子何恃而往?
(《为学》)——你倚仗什么去?
屠惧,投以骨。
(《狼》)——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冯婉贞》)——于是召集谢庄中精通武术的少年告诉他们说。
(七)译文应注意保持原文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六.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
如何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呢?
⑴略读全文,猜测文章大意。
中考文言文的选材一般都较为短小,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通过略读我们完全可以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下一步打下一个基础。
⑵精读全文,落实词句含义。
猜测了文章的大意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落实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进一步落实开始获得的整体印象。
⑶研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
在研读阶段,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脱离“语境”,凭空猜想;不要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拔高文章的主旨。
七.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表明,通过阅读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是较为流行的考题,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必须多加注意,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答题时必须做到两点:
①要有感而发。
②要有的放矢。
我们学习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文言文共31篇,而我们考试就一到两篇,当我们看到文言文阅读时,很多同学经常会把文言文的内容弄混淆,那么今天,我们将对我们所学习的这些文言文做个归纳,按照一定的分类,让同学们对我们学习过的文言文内容更加清楚。
一、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学过的这些文言文按内容分成四类,分别是:
(一)山水篇
(二)人物篇(三)道理篇(四)说明篇
(一)山水篇包括:
《桃花源记》、《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观潮》
(二)人物篇包括:
《五柳先生转》、《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公输》、《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庄子》故事两则、
(三)道理篇包括:
《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马说》、《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曹刿论战》、《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送东阳马生序》
(四)说明篇:
《核舟记》
二、我们对以上三类文章再做更详细地分析:
(一)山水类:
1、作者因贬谪而用山水体现出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被贬黄州,因无人与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寻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
《小石潭记》:
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总结:
以上两篇游记因作者被贬而表现内心的凄苦悲凉。
《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借作此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好友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朋友。
《醉翁亭记》:
作者虽被贬谪,但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总结:
以上两篇,作者虽被贬,但却无被贬的悲凉,而是心中想着国家想着天下百姓。
2、通过描写景色来感受自然。
《三峡》:
通过对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色的描绘,激发出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答谢中书书》:
通过对秀美的山川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与朱元思书》:
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含蓄地传达出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总结:
以上三篇通过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满井游记》:
作者抓住了早春生机盎然的景色描写,表现出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
《湖心亭看雪》: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西湖雪景,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表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桃花源记》:
在文中作者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观潮》:
本文是一篇写景记事的佳作,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和观潮的人群。
就写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总结:
以上三篇借对不同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人物类:
1、不结交出仕、淡泊名利、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是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率真自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借“鸱得腐鼠”的来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借“鹓鶵”来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立场。
《隆中对》: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这句话可以看出诸葛亮绝不轻易结交出仕,淡泊名利。
《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显示出诸葛亮的淡泊名利。
总结:
以上四篇文章中的三个人物都有着“淡泊名利”的品格。
2、机智、有勇有谋、敢于斗争
《陈涉世家》:
陈胜在起义前做好舆论准备,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展现出自己的有勇有谋;在起义前先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臣。
不难看出他在面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时早已胸有成竹;在于秦王正面交锋中,不为秦王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表现了唐雎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公输》:
墨子在对付公输盘和楚王时都是先让他们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中,让他们理屈词穷,显示出墨子的机智;在面对公输盘点杀机时,更显示他的有勇有谋,充分显示出哦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总结:
以上三个人物在面对着强大的敌人时,不仅表现出机智勇猛,而且还显得镇定自若。
《曹刿论战》:
围绕着长勺之战,着眼于表现曹刿的“远谋”。
他具有卓越的才能,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果断地号令军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中考 专题 文言文 诗歌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