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选登《荷塘月色》教案文档资料.docx
- 文档编号:30756594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31KB
优秀教案选登《荷塘月色》教案文档资料.docx
《优秀教案选登《荷塘月色》教案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案选登《荷塘月色》教案文档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秀教案选登《荷塘月色》教案文档资料
优秀教案选登《荷塘月色》教案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荷塘月色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目的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通过景物描写理解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心情。
二、理解本文运用语言的技巧。
例如:
比喻的含义和用词的精当及语言的音乐性等。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设想
⒈教学重点:
荷塘和月色的描写;作者的复杂心情;比喻的含义、用词的精当和语言的音乐性。
⒉教学难点:
怎样认识作者当时的矛盾思想;
通感的理解。
⒊安排二课时:
以赏析为主。
教学媒体
powerpoint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理清思路。
赏析一、二、三段
教学重点:
赏析一、二、三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举出有关描写“月”“荷”的古典诗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唐?
李白《静夜思》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员。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1924年出版新诗集《踪迹》。
1925年8月任清华大学教授,转向散文创作。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说: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
三、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态。
本文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中,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对现实不满而又无能无力,因此在语言中流露出首先是“淡淡的哀愁”。
作者夜游荷塘,为美景所吸引,暂时忘却了现实,于是又有“淡淡的喜悦”,这两种感情贯穿全文。
四、教师范读。
(音乐伴奏)
五、解题并理清思路
本文的题目是一个什么短语?
明确:
题目“荷塘月色”是一个互相修饰的联合短语,意思即“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
这不仅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月色下的荷塘”,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纵观全文,作者的思路为:
月色下的荷塘
想起荷塘——{↓——想起江南——荷塘归来
荷塘上的月色
(问:
作者情作者的心情为什么有淡淡的喜,亦有淡淡的愁呢?
)
「回应“时代背景”」
六、赏析一、二、三段。
本文一开始,就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
问:
本章为什么要从心情写起,而不从“今晚在院子里乘凉……”写起呢?
文章这样开头是有着艺术匠心的。
“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
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片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提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人理解。
文章接着交代了夜深、人静、妻儿将要入睡。
环境是寂静的。
作者怕惊动妻儿,“悄悄地”离开家,去夜游荷塘。
这就很自然地引起下文。
但文章却没有马上写荷塘月色,而是着重描绘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独步的心情。
第二、三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的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荷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环境:
幽僻的路
(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蓊蓊郁郁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幽静(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淡淡的月光
(今晚却很好)
心情: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从容安闲
我也像超出了……到了另一世界里——超脱、没有人事纷扰
什么都可以想……现在都可不理——自由自在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
这种复杂的心情含蓄地揭露了现实不自由,流露作者幻想超脱现实,追求暂时的宁静和自由,想从烦恼中寻求超脱的复杂心情,笼罩着一种“难得偷来片刻的逍遥”,亦喜亦愁。
这种心情实质上是作者不满和反抗黑暗现实的表现。
第三自然段,最后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
七、布置练习
⒈熟读课文
⒉4.5.6段写了哪些景物?
是按什么顺序?
怎样理解这些描写?
第二课时
教学分容:
赏析4.5.6段,及第三办部分(7.8.9.10段)
研析作者精妙的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
辨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及作用叠词,锤炼语言。
教学步骤:
一、听写
二、赏析4.5.6段
这部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了哪些景物?
怎样理解这些描写?
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
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第4段:
按由静到动的顺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没有谈月,却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之下的。
第5段:
写月色。
先正面写“月光”,后写“月影”来反衬。
先分写“月光”与“月影”,再总写“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第6段:
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按照由静到动的顺序,写树、远山、灯光和蝉声、蛙声。
在作者笔下,这是一个宁静而幽美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三、分析7.8.9.10段
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
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无可奈何地回到现实中,并与开头相呼应。
纵观全文,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融为一体,构成《荷塘月色》的特色。
四、内容结构(投影仪打出)
景(轻淡朦胧)情(矛盾)
想起荷塘,带上门出去(呼)颇不宁静
幽僻的路
荷塘的环境蓊蓊郁郁的树开始宁静
月色下淡淡的月光淡
的荷塘荷塘的内部静态:
荷叶、荷花淡
动态:
香、荷波恬静的
如流水(泻)喜
荷夜月光青雾(浮),
塘游(上→下叶子和花(洗)淡
月荷分写不能朗照淡
色塘荷塘的内部月影黑影的
荷塘上(上→下)倩影愁
的月色总写: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荷塘的四周静态:
树、远山、灯光
动态:
蝉声、蛙声
荷塘归来想起江南采莲沉醉
推开门进去(应)不宁静
五、研习本文的语言技巧
⒈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这些比喻句的妙处。
例: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比喻贴切,具体形象、生动,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⒉拟人
例: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写荷花饱绽盛开与含苞欲放两种姿态,“袅娜”形容女子姿态优美;“羞涩”指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用这两个词巧妙地表现了荷花的娇媚多姿,赋予荷花以生命活力和情感)
⒊通感(结合练习)
例:
第1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了几分优雅和宁静。
第2句由视觉向听觉转移。
月的光华与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比喻,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⒋动词(结合练习)
例:
写妻子哄孩子睡觉的情状用“拍”“哼”,真切地再先了生活,很传神;写“我”的动
作用“披”、“带”,熟练轻巧,细心周到。
⒌叠词
请学生找出文中的叠词
例:
“蓊蓊郁郁”不仅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心情的不宁静、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那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塘月色 优秀 教案 选登 荷塘 月色 文档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