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艺术.docx
- 文档编号:30756454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6.50KB
语文教学艺术.docx
《语文教学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艺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学艺术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学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都属于教学艺术应用的范畴。
浅析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王景慧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语文课堂也逐渐的正规科学化。
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能最有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接受。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追求艺术的美,本文将对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上的独特教学艺术进行探讨,看看为什么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节奏人格魅力教学语言特色教学
语文是一门艺术,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展示语文课堂教学之美,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1]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堂也逐渐地正规科学化,对提高教学效果作用尤其显著。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能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其更容易的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使语文教学显著的提高质量。
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追求并达到一种艺术的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
于漪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她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曾任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著有《于漪教育语文论集》等著作。
本文就对于漪老师的独特语文教学艺术进行探讨,本文就对于漪老师的独特语文教学艺术进行分析,学习她语文课堂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鲜明的课堂节奏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规律的变化,万物皆有节奏,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课堂教学也是一动态过程。
分析于漪老师的教学艺术,应把握其教学节奏的艺术规律。
于漪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平淡无奇是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的,课上的呆板,从头到尾一个模式,就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但是如果上的有起有伏,有鲜明的节奏,就会引人入胜,是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教一篇课文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训练不能面面俱到,用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课,不能糊成一片”。
要先教给学生什么,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目的不明确,课堂上随心所欲,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节奏。
教学目的具体实在,轻重得当,课就上的有节奏。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旺盛的求知欲,于漪老师在这方面很是拿手。
(一)教学进程的起伏变化
于漪课堂教学节奏鲜明首先表现在教学进程的起伏变化上,她善于感受,挖掘教学内容的节奏,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讲究波浪起伏。
如《最后一课》中最后一段的教学,就采用了声像并举法把课引入了高潮。
教学《茶花赋》时,于漪老师把“醉”字做为教学重点,采用“前呼后拥”的方法引导学生背诵歌颂祖国山河的古诗,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为讲“醉”字做感情上的铺垫。
接着重点突出“醉”,引导学生体味字中作者对祖国满腔的爱,最后引导学生钻研课文。
课结束时她也丝毫的不放松,或朗读,咀嚼回味;或提炼概括,提高认识;或照应开头,提示主旨。
(二)教学气氛的张弛适度
古人云: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此话与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颇有相通之处,其课堂教学节奏鲜明的另一特点便是张弛适度。
于漪老师的课堂避免单一化,既有令人平心静气的轻松场面,又有使人紧张激奋的高潮场面。
她擅于营造张弛适度的教学气氛,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动静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敞开思路、广开言路,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以营造紧张亢奋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习心理需要,有意安排一定时间的聆听静思,给学生相对松弛的机会,让她们在轻松愉快中驰骋的现象,蓄积新的力量。
(三)教学速度的疏密相间
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讲究详略得当,疏密相间。
于漪老师擅于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恰当安排传授的信息量与时速的分配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
《依依惜别的情深》的教学,全文长,教时少,于漪抓住课题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注意一“别”三敲,紧扣“以事写心,以泪表心”两个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中朝人民的骨肉之情,同胞之谊,在咀嚼课文语言,体察人物心情,琢磨事件描写中理解那“依依惜别”的深情,其他则略讲,疏密相间,缩短的教时,提高了效率。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结合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发展思维能力。
看于漪老师的观摩录像,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是因为于漪老师教法灵活多变的结果。
就以《晋祠》为例来看,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朗读、听写、正音正字,有不同句式的比较,有学生依次介绍祖国的名胜,有学生探讨,有学生模仿岩石,有修辞手法的赏析,还有思维能力想象力的测验与训练等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教法都各有个的特点,构成了她语文教法的独特魅力。
在教导学生方面,于漪老师做到了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她说:
“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
”本着了解学生,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教学同步的思想,于漪老师认真研究课堂心理,研究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中。
她认为:
“教学中只有发扬了教学民主,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
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感情才会融合,思想才能一致,上课就能心心相印。
”走进于老师的课堂,就会感受到一种和谐自由的气氛。
为达到“心心相印”,于老师每个教学步骤,每一个课堂用语,都经过精心设计,在实施中,又能依据学生的心理,随机应变的处理课堂。
在《藤野先生》这一课,学生对“油光可鉴”这一词不懂,于漪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做出了深浅不一的讲解。
她先浅解“涂了油的头发梳得很光,可以当镜子照”。
指出“鉴”就是镜子在此名词用作动词作“照”解,然后又将“鉴”引出朱熹《观书有感》一诗,说明诗中的“鉴”也作“镜子”解,最后又引申指出“鉴”的引申义“警戒”,并列出有关成语,从而使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都满意。
心的沟通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使于漪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引导他们学习。
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有个学生问“几千万万颗中‘万万’是多少,”引得其他人大笑。
有学生说万万就是一亿,这都不知道,造成提问的学生非常尴尬。
于漪老师变接过话题问道:
“万万是一亿,可课文中为何不用‘一亿’呢?
”在引导学生得出用“万万”一是读起来响亮,二是比较多的结论后,她又引导学生想想“这有价值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致使提问的同学走出了尴尬,而且还让其他同学羡慕。
这个教学细节说明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灵活多变的教学充满了艺术魅力。
三、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进入艺术的境界,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刻苦的追求。
首先音高得当,音强适中,具有语声美。
语音过高,声嘶力竭,不断强刺激,会产生疲劳感;语音过低,有气无力,不易听清,就会令人昏昏欲睡。
其次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
语言要精确、精炼、精妙,要将作者文中之情与教者、学者的胸中之情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心理共振的场效应。
再次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语速要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
最后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
幽默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但须注意分寸、火候。
幽默,不同于滑稽,不等于讽刺,更不是油腔滑调,低级趣味。
于漪老师在讲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课时,用这样一段话开场:
“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
一提到零星,我们就会感到无限的微型机,有无穷的力量!
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给春天美丽的景色。
”这段话,给声给色,有景有情,可谓形象、精彩了。
在教学关汉卿《窦娥冤》中的唱段:
“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
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孙悟空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
于漪老师作分析时说:
“看,窦娥的愤怒如火山爆发般强烈!
她的控诉是多么强烈,她的仇恨是多么深沉,她的反抗是多么彻底!
她斥骂和否定了封建社会中至高于无上的天帝投神!
她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统治下的罪恶现实!
”于漪老师那样排比、对仗的语言又是何特等生动有力。
讲求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字字珠矶,句句似诗,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
正如于漪老师说的:
“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
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2]
四、亲近友善的人格魅力
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还来自其与学生自由、融恰的师生亲情关系种。
在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里,洋溢着一种融融的师生情谊,这既是一种师生友情,又是一种长幼亲情,于老师说得好:
“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
”[3]这种感情从进入课堂就开始,师生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自由思考、想象,自由交流、谈话。
这种谈话中学生得到了教益,教师得到了某种启发,教师不是单纯的给予者,学生不是单纯的接受者,双方敞开自己的心扉,互相接纳,互相理解,平等自由,宽容和谐,师生双方把对方看成与“我”交流言谈的人,是一个整体意义的人,有独立的人格,有独到的思想,彼此交流,彼此沟通,彼此理解,建立了一种相互信赖的友情,这有许多事情可以作为例证,有一次于老师要初一学生做题为《四季景色图》的作文,许多同学寻章摘句,生吞活剥,抄袭相当严重,于漪对同学没有指责、训斥,而是面带微笑、感情真挚地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写景尝试,然后启发大家思考失败的原因。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着、笑着,有的扮着鬼脸道出了原因所在:
“抄!
”于老师频频颔首,把自己的笑汇入学生笑的溪流,接着她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
抄袭人家而写得好的文章,像纸花一样,是假的,虽然很美且迷人,但没有生命力,苦学加巧学写出来的文章,像鲜花一样,是真的,它带着晨露,富有生命力,最后于漪要求学生学着写一写《秋色老梧桐》,她依然微笑着,诱导学生,怎样从形色声态方面去写。
面对学生的抄袭,于漪没有简单指责学生“不应该这样”,而是用情感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明白“应该怎样”,于漪和同学之间虽然不是亲人却洋溢着一种融融的胜似亲情的友情,这种人情美正是于漪老师独特人格吸引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情感因素的参与,于漪老师和她的同学们创造了语文教学美,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情感活动被激发起来,使欣赏成为一种审美的享受。
于漪说:
“让学生对课堂生活产生持久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对生活有执著的追求,在课堂中倾注自己的爱。
”[4]的确如此,在教学的创造中,教师由对教学的美好认识而引起强烈的情感活动,并在学生身上倾注了这种感情,才创造出这样动人的美的课堂教学。
情感性是于漪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属性,其课堂教学是师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共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它肯定了师生的本质力量,因此,它不仅是具体形象的,而且是富有强烈感染力的,腾英超说:
“可以说于漪老师自身的人格是她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5]
结语
综上是于漪老师独特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于漪老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对于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是教学中的重要学科。
它在加深国人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激发其学汉语的兴趣,帮助其巩固词汇、语法和修辞知识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本文认为,学习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于漪老师良好的素质修养,会对当好一名语文教师非常有帮助的。
于漪老师独特有创造性的艺术风格是我们要深刻研究学习,并充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必经之路。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1、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效率。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别人怎么教,我也怎么教,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有被驱除殆尽,个别老师还在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我们都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新课改理念,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一些教师在“新理念”下依然独霸课堂,牢牢地控制着课堂,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套子中钻来钻去,而少了一份课堂上师生思想碰撞的精彩。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主动去阅读,主动去感受,主动去体验;而教师则要艺术地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进行心理的沟通,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对学生形成全面而有深度的智力挑战,从而进行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
一句话:
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其实就是在新课标下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研究。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发挥学生求知、教师育人的主阵地的作用、达到高效学习目的研究。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生有时并不是不喜欢语文,更不是不喜欢咱们的语文课,而是因为咱们的语文课被我们自己给上得索然无味了。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则首先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艺术性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的去思考,去阅读,去创造。
从各个环节艺术性地激发学生兴趣,处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和入手,在课堂上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有利于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创新课堂模式。
传统教学的模式是单一的,单调的。
教师往往受自己以往教学经验的束缚,不想也不愿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目的则要打造精品课堂,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材,先学后教,先体验再传授,认真设计教案和学案,这样便于教者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和接受的程度,在推敲各个教学环节中选择和优化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教学模式丰富多样。
4.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主题,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永远追求,因为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教学艺术的追求便也永无止境。
教师要不断的读书,充实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语言,灵活自己的思维,以充满激情而又流畅的语言去震撼学生,用自己的博学多知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灵活机智去调控课堂,所以唯有教师素质的提升才能有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断发展。
一个对自己对学生负责任的老师,除了在平时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电外,而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则更有利于我们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
(一)、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具体体现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认识和适应;教学过程的结构组织;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体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老师与学生、讲解与训练、知识与能力等几种关系的处理;教学流程中如何进行导入、设疑、启发、诱导、巩固、拓展;教师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教态表达、书写示范等等方面。
(二)、研究重点
1、沟通学生的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其实就是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艺术。
学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创设和谐课堂,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轻松地去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
例如,2007年我随市教育局送教下乡。
每到一个乡镇,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学生,我都首先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同学们好!
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听课,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也在。
你们与我又素不相识。
这么多陌生的眼睛都在盯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
(稍作停顿)老师想问一问:
大家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
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此时的心情吗?
生:
“非常高兴”
“有些紧张”
“感到幸运”
“有点激动”
师:
这几位同学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其实呀老师的心情也是不平静的。
我也写了几句话,大家愿意看看吗?
生:
愿意。
师:
(打出课件)“马上就要讲课了,我的心情一直不平静。
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我很高兴;同时又有些担心:
这堂课我能上好吗?
最后我终于有了信心!
”
我的这一段心理描写,写得怎么样?
生:
棒(生大笑,鼓掌)
至此,与学生的交流就达到了目的。
下面的讲课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2、课堂导入的艺术。
开场道白,犹如乐器定调。
这个调定得如何,将决定全部演奏的成败。
语文课上攫人心魄、富于魅力的导语,就是一首交响乐中美妙绝伦的序曲。
好的开头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的。
2008年我讲《鲁迅自传》这节课,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公元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中国文坛上一颗巨星陨落了。
他----就是鲁迅。
噩耗传来,国人痛惜。
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内,宋庆龄亲自主持葬礼。
鲁迅的棺木上,覆盖着一面白旗,旗上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
“鲁迅------民-族-魂”,这是中国人民对他的最高褒奖。
试问:
鲁迅何以如此赢得国人的尊重?
他有哪些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鲁迅自传》这篇文章,一起走近这位巨人。
我的话音一落,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3、课堂提问的艺术
提问方式的巧妙与笨拙,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成败。
唤醒学生读书,思考的欲望,许多时候必须借助课堂上的巧妙提问才能完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得笨。
”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
“巧问”的“巧”,主要表现在提问的时机恰到好处,难易把握准确,有较强的启发性,要恰时提问,提出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问题,提倡“深题浅问”。
如教《背影》一课时,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后,我及时抛出了一个问题:
既然这篇文章表达的是父子真情,是父亲对儿子的爱,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父爱”或“父子真情”“亲情”等来作为课文的题目呢?
下面请同学们合作交流一下以“背影”作为课题的好处。
自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本文的写作方法的探讨上来。
再如我教童话《巨人和孩子》这一课,我领着学生齐读课文的倒数第二段:
“每天下午,孩子们一放学就来找巨人一起玩。
可是巨人喜爱的那个小男孩再也没有来过。
巨人对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友善,然而他更想念那个小男孩。
还常常提起他:
“我多么想见到他啊!
”巨人常常感叹道。
”
读完后,我顺手抛出一连串的问题,把同学们丢进思维的漩涡里:
这个小男孩,他是谁家的孩子?
他有兄弟姐妹吗?
父母都是干什么工作的?
现在又住在哪里?
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巨人为什么那么想念他?
巨人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他是如何想念小男孩的?
巨人在想念小男孩时应该有哪些语言、动作、心理,面部神态如何?
请同学们然后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
同学们思考一分钟后,就畅所欲言,效果很好。
4、课堂对话的艺术
课堂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平台,这就要求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去参与教学活动中,民主地让学生去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交流,以致产生思想的碰撞而激溅起智慧的火花。
在平等交谈中,让学生摆脱被“牵“的处境,拓宽思维空间,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点拔,善于调控,灵活机智地处理课堂生成的问题。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对话氛围。
我在教《伤仲永》时,有一段教学语言是对话,大家听一听:
师:
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得“泯然众人”,责任在谁?
生:
他爸爸。
师:
为什么?
生:
他爸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师: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师:
看来方仲永的爸爸商品经济意识很强,早在宋代就下海了。
为什么?
生:
生笑。
师:
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其父当负主要责任。
是不是别人就没有责任了?
生:
方仲永的妈妈也有责任。
师:
为什么?
生:
她应该劝说丈夫。
师:
有道理。
你知道“贤母教子”的故事吗?
生: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师:
很好。
你的知识面很广。
除去他父母之外,还有谁应负点责任?
生:
方仲永的邻居也有责任。
师:
哪一家邻居?
生:
借给方仲永“书具”的那一家。
师:
你说说看。
生:
他既然借给了“书具”,就应该进一步帮助方仲永,劝说他爸爸。
师:
对。
他应该这样去劝说:
“我说老方呀,你可不能整天这样拉着孩子到处乱跑啊,这样会葬送掉孩子的大好前程啊。
我听说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依我看快点把孩子送到二中去上学,将来肯定会前途无量啊!
”
生:
生大笑。
5、课堂朗读的艺术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语言应该是充满感情的,老师要能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和学生在语文世界里同乐同悲。
语言要么高昂,要么激愤,要么低沉,要么沮丧……课堂语言还应该是丰富的,富有文采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行美的熏陶。
如我在教《海燕》一文时,我就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给学生进行范读: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
再如《最后一次讲演》朗读时就应该走进作者,把自己变成闻一多,怒视敌人,慷慨激昂。
我给大家试读一段: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你出来讲!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
无耻啊!
”
如果这一段不这样去处理,而是和颜悦色的读: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你站出来!
是好汉的站出来。
”岂不会让人捧腹大笑!
6、教学方法的艺术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组合,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堂教学艺术。
方法艺术要因文而设计,因人而设计。
但不管怎样,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融合下面几种教学方法:
(1)传授知识和训练思维相结合。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师在讲课文时,一要善于设疑、启疑、激疑,善于启发学生质疑、析疑、辨疑。
学生要在一系列的释疑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二要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尽量多地提供学生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训练语文能力。
三要精心设计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在解题中训练思维,培养思维的习惯。
(2)传统教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学习语文的特点重在感悟、领会,因此传统的诵读、背诵、评析指点等方法不能少。
但现代教学呼唤教学手段的改革,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把传统教法与多媒体等现代手段结合起来。
我们如今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3)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那么这种学法指导本身又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很广,包括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各个学习阶段。
但学习方法指导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要把学法指导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
7、板书设计的艺术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艺术创造。
板书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板书作为一门艺术,它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运用板书有助于提纲挈领,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好的板书,能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给人以艺术美感,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幅精美的文章结构图,它是文章结构教学的有效手段。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理解、掌握课文的行文线索、层次结构、表现方法,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和形成思维过程。
精美的板书设计,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欣赏一个精美的板书,简直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板书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简洁、准确、美观。
结语: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是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教师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
新课改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学生观、质量关、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教学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