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课后十首诗附习题.docx
- 文档编号:30755340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23KB
九上课后十首诗附习题.docx
《九上课后十首诗附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课后十首诗附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上课后十首诗附习题
一、《观刈麦》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一、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二、注释
⑴刈(yì):
割。
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
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
盖。
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
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
用竹篮盛的饭。
荷:
背负,肩担。
箪食:
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
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浆:
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
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
青壮年男子。
南冈(gāng):
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
只。
惜:
盼望。
⑼其:
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傍:
同“旁”。
⑽秉(bǐng)遗穗:
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秉,拿着。
遗,遗失
⑾悬:
挎着。
敝(bì)筐:
破篮子。
⑿相顾言:
互相看着诉说。
顾:
视,看。
⒀闻者:
白居易自指。
为(wèi)悲伤:
为之悲伤(省略“之”)。
⒁输税(shuì):
缴纳租税。
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⒂我:
指作者自己。
⒃曾(céng)不事农桑:
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曾:
一直、从来。
事:
从事。
农桑:
农耕和蚕桑。
⒄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
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
石:
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⒅岁晏(yàn):
年底。
晏,晚。
⒆念此:
想到这些。
⒇尽日:
整天,终日。
三、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四、习题
(一)、《观刈麦》理解性默写习题
1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
2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
3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4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是
5《观刈麦》写出了农人虽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饥肠辘辘的生活状况。
请再写出农人生活贫困或劳作艰辛的古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6诗中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
7诗中与“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8诗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
9“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
二、《观刈麦》阅读练习题
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覆fù 陇lǒng 箪dānB.稚zhì携xié 饷shǎngC.灼zhuó 敝bì晏yàn
2、描写母子给在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句子是 。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句从 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从 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艰辛。
4、描写贫妇人“拾遗穗”场景的句子是 。
5、“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来?
答:
6、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
答:
7、
(1)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3)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1、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6、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7、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8、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9、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二、1、B2、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3、正面 侧面4、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5、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6、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7、
(1)“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
(2)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地。
(3)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一、作者
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生平不详。
选自《全唐诗》。
二、注释
(1)选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生平不详。
(2)月色半人家:
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3)阑干:
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4)南斗:
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5)偏知:
才知。
(6)新:
初。
三、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
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四、习题
1诗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是,。
2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
3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
4诗中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诗句是,。
5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
6诗中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的诗句是,。
7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虫声新透绿窗纱。
7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一、作者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
晚唐太原祺人。
诗词兼工,是花剑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选自《温飞卿集笺注》。
二、注释
(1)商山:
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2)动征铎(duó):
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
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
大铃。
(3)槲(hú):
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4)枳花明驿墙:
明:
使……明艳。
枳(zhǐ):
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
驿站的墙壁。
驿:
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意为:
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5)杜陵:
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臵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
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这句意为:
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6)凫(fú)雁:
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7)回塘:
圆而曲折的池塘。
三、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四、习题
1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
2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
3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
4诗中“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4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四、《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一、作者
陆游,选自《剑南诗稿》。
卜算子,词牌名。
二、注释
断桥:
残破的桥。
无主:
无人过问。
更著:
又遭受。
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更著:
更加受到。
一任:
任凭。
零落:
凋谢。
三、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四、习题
1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
2词中写出梅花悲惨遭遇的词句是,。
3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
4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5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
6古诗词中有大量受人欢迎的有关“花”的名句,请写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五、《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一、作者
宴殊,选自《珠玉词》。
二、注释
①破阵子: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又名《十拍子》。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②新社:
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
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碧苔:
碧绿色的苔草。
④飞絮:
飘荡着的柳絮。
⑤巧笑:
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⑥逢迎:
碰头,相逢。
⑦疑怪:
诧异、奇怪。
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⑧斗草:
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⑨双脸:
指脸颊。
三、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
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四、习题
1词中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的词句是,。
2词中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的词句是,,。
3词中表现采桑女心情的词句是。
4词中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的词句是。
参考答案: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笑从双脸生。
4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六、《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一、作者
苏轼,北宋诗人。
选自《东坡乐府笺》。
二、注释
1.簌簌,花朵飘落的样子。
2.缫车:
纺车。
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3.牛衣:
蓑衣之类.
4.漫思茶:
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
漫,随意。
三、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缲车的吱呀声。
身着蓑衣的农民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不可以给碗茶喝?
四、习题
1词中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的词句是。
2词中以由南到北的空间转换从宏观上描绘乡村繁忙、热闹景象的句子是
3词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4词中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的句子是
,,。
5本词中流露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请你再写出连续两句描绘田园风光的名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簌簌衣巾落枣花2村南村北响缲车3牛衣古柳卖黄瓜
4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七、《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作者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字幼安。
二、注释
①永昼:
漫长的白天。
②瑞脑:
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③金兽:
兽形的铜香炉。
④纱厨:
纱帐。
⑥东篱:
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
“采菊东篱下”。
⑦暗香:
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古诗《庭中有奇树》: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⑧销魂:
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⑨西风;秋风 ⑩黄花:
菊花。
三、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
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四、习题
1词中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的句子是,。
2词中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的句子是
,,。
3词中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4词中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的句子是
,,。
5除本词外,请再写出两句表达思念之苦的名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4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蒹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八、《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一、作者
辛弃疾。
二、注释
①南乡子:
词牌名。
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
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②望:
眺望。
神州:
这里指中原地区。
③兴亡:
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
连绵不尽的样子。
⑤兜鍪(móu):
指千军万马。
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⑥坐断:
占据,割据。
休:
停止。
⑦敌手:
能力相当的对手。
⑧曹刘:
指曹操、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
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
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
"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三、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年代太久了。
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习题
1词中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
2词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3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
1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2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九、《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一、作者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
二、注释
骊山: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杜牧《阿宫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阿房一炬:
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
《三辅黄图》: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
”又《史记〃秦始皇本纪》: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后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
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之叹。
萦纡(yíng yú):
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
列国:
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一炬:
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攻入咸阳时方大火焚烧阿房宫。
三、译文
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繁华富貌,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荒凉的草,水流回旋弯曲,到现在留下的遗憾像烟花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灰烬;输了的,都变成了灰烬。
四、习题
1曲中点明怀古之地的语句是,,。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的句子,《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3曲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
4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的语句是
,;,。
参考答案:
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2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3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4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十《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一、作者
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
二、注释
①朝天子:
曲牌名。
②曲儿小:
(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
(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咏物以讽人才得以成立。
③官船:
官府衙门的船只。
④乱如麻:
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⑤仗:
倚仗,凭借。
⑥你:
指喇叭、锁哪。
抬:
抬高。
声价:
指名誉地位。
(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⑦军:
指军队。
愁:
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⑧那里:
同“哪里”。
辨:
分辨、分别。
甚么:
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
和。
⑨眼见的:
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
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⑩吹伤了那家:
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⑪水尽鹅飞罢:
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
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三、译文
喇叭和唢呐,(吹得)曲子虽短,但声音却极为响亮。
官船来往像乱糟糟的乱麻,全都靠你来抬高名誉和地位。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会去辨别甚么真假?
眼看着有的人倾家荡产,有的人元气大伤,最后会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四、习题
1曲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
2曲中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的语句是
,,。
3曲中表现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心理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
1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课 后十首诗附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