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docx
- 文档编号:30755333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53KB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docx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李爱玲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
1、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2、多实践多锻炼
三、教学难点:
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自立的含义、表现以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全体初一年级同学做家务劳动的情况我们做了一个调查,情况如何呢,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请各组的组长说一说调查的情况。
这个结果令人堪忧,虽然每个同学部希望自立自强,但是,仅有这个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方法才行,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一问题。
(课前分组安排学生就全体初一年级同学做家务劳动的情况进行调查,本节课从调查结果入手,引起学生希望自立的共鸣,导入新课)
1、不能再有依赖(投影)
昨天我发给大家一个村料,是关于外国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的,你们看了之后有何感想?
我们中国的父母又是怎样培养我们的自立精神的?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
中外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不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外国学生认为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而我们中的一些同学认为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现在,我们分为正反两方,来辩论一下。
(活动:
辩论,将辩题投影出来,辩论可事先安排学生准备)
正方: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反方:
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辩论过程(略)
从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的观点各有利弊。
有问题靠父母解决有什么利弊呢。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又有什么利弊呢?
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从有问题靠父母解决的“弊”和有问题靠自己解决的“利”中知道:
随看年龄的增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利大于弊,而且从全年级自立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整体的依赖心理相当严重,自立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此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辩论做适度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辩论中内化知识,并自然得出结论:
不能再有依赖心理,然后,在后面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分清依赖和必要帮助的区别)
2、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投影)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有六大特征,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可见,自主自立对于我们的来来发展有多么重要。
随看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
讨论:
假如你是一个住宿生,半夜时宿舍突然着火,而你又住在四楼,你怎么做?
如果星期一你放学回家后,居委会的刘大妈告诉你,你的爸爸因车祸受伤被送往医院了,而你的妈妈又值夜班,你怎么做?
如果你放学回家后发现家中被盗,你怎么做?
讨论略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自主和自立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你怎么做?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自主和自立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从三个假设中认识到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3、多实践 多锻炼(投影)
现在,我们知道了依赖心理的危害,也知道了什么是自立和自主,同时,我们也有了摆脱依赖、走向自立的决心,那么,是不是这样就能成为自立的人呢?
当然不是,我们还要在实践中多锻炼自己。
想一想:
如果班主任外出学习一周,学校又没有安排其他老师代理班主任的工作,没有了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你将如何安排你的学习。
如果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将如何安排你的生活?
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创造机会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在锻炼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这是本课的落脚点,两个假设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自我管理。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去锻炼,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
)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总结是对本课的归纳和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展现本课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自觉摆脱依赖心理,不断走向自立。
)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说课稿
李爱玲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个框题,是第三课的重点内容。
本框通过分析自立的对立面——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含义和表现的认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从而主动学习如何自立,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断乳”,提高独立意识、锻炼生存能力。
(2)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知识目标
培养自立的方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确立重点的依据:
只有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自立的能力,这是本课的落脚点,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去锻炼,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
2、教学难点:
认识依赖的危害性
确立难点的依据:
现今许多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生活无法自理。
原因就在于未实现“心理断乳”,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的症状。
学生没有意识到依赖的危害性。
二、说学情
首先,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一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
渴望独立,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但遇事又不能自主,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立能力。
其次,从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上看,现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父母在各个方面过于照顾和保护,因此造成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立意识薄弱。
所以,学会自立对于初中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说教法
(一)情境教学法
依据: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故事、小品等为学生创设问题和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从而认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心灵。
(二)启发式教学法
依据:
“施教之路,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说学法
(一)合作学习
依据: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互补,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体验性学习
依据:
根据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一些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
在突破教学重点时,我让学生进行叠衣服等活动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自立能力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自立的含义、表现以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全体初一年级同学做家务劳动的情况我们做了一个调查,情况如何呢,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请各组的组长说一说调查的情况。
这个结果令人堪忧,虽然每个同学部希望自立自强,但是,仅有这个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方法才行,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一问题。
(课前分组安排学生就全体初一年级同学做家务劳动的情况进行调查,本节课从调查结果入手,引起学生希望自立的共鸣,导入新课)
1、不能再有依赖(投影)
昨天我发给大家一个村料,是关于外国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的,你们看了之后有何感想?
我们中国的父母又是怎样培养我们的自立精神的?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
中外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不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外国学生认为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而我们中的一些同学认为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现在,我们分为正反两方,来辩论一下。
(活动:
辩论,将辩题投影出来,辩论可事先安排学生准备)
正方: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反方:
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辩论过程(略)
从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的观点各有利弊。
有问题靠父母解决有什么利弊呢。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又有什么利弊呢?
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从有问题靠父母解决的“弊”和有问题靠自己解决的“利”中知道:
随看年龄的增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利大于弊,而且从全年级自立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整体的依赖心理相当严重,自立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此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辩论做适度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辩论中内化知识,并自然得出结论:
不能再有依赖心理,然后,在后面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分清依赖和必要帮助的区别)
2、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投影)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有六大特征,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可见,自主自立对于我们的来来发展有多么重要。
随看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
讨论:
假如你是一个住宿生,半夜时宿舍突然着火,而你又住在四楼,你怎么做?
如果星期一你放学回家后,居委会的刘大妈告诉你,你的爸爸因车祸受伤被送往医院了,而你的妈妈又值夜班,你怎么做?
如果你放学回家后发现家中被盗,你怎么做?
讨论略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自主和自立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你怎么做?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自主和自立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从三个假设中认识到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3、多实践 多锻炼(投影)
现在,我们知道了依赖心理的危害,也知道了什么是自立和自主,同时,我们也有了摆脱依赖、走向自立的决心,那么,是不是这样就能成为自立的人呢?
当然不是,我们还要在实践中多锻炼自己。
想一想:
如果班主任外出学习一周,学校又没有安排其他老师代理班主任的工作,没有了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你将如何安排你的学习。
如果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将如何安排你的生活?
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创造机会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在锻炼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这是本课的落脚点,两个假设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自我管理。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去锻炼,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
)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总结是对本课的归纳和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展现本课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自觉摆脱依赖心理,不断走向自立。
)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反思
李爱玲
通过这节课的实践,我觉得作为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应作到以下几点:
一、学好新课标、用好教材、开发资源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师向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和教科书,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而这种目标知识和能力不容易区分,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方法指导,在德育目标中缺乏健康心理的要求。
这次新的《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这是发展的基础;过程和方法,这是发展的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发展的方向,这种三维目标的整合,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做教材的主人。
不拘泥于教材原有内容和体系的限制。
特别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选择生活中有趣味性、启发性、教育性的事例或活动,使课堂具有鲜明的生活、时代气息。
例如,这节课为了让学生了解自立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自立能力,我设计了推荐自立明星和缝扣子比赛这两个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自立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亲自体验了要想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在实际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大胆实践、反复锻炼。
这使学生既达到了教学的三个目标又提升了情感。
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课标》,以正确的教学策略,选取有效的活动事例或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二、关注学生、分析学情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倡导一种新型教学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学情的分析是我们课堂教学能否达到有效的关键所在。
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情不同。
这节课同样的教学设计我分别用在了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中,结果却不尽相同。
所以,我觉得教学设计一定要分析学情,如,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疑问。
可以看出贯彻以上几点就是要做好备课这一关,备课要“细”。
三、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问题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希望将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能顺利执行下来,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但课堂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始料不及的情况。
例如,本课第一则材料在预设中是两个观点即大学生招聘完全依赖父母(由父母咨询等)和大学生招聘父母和子女商量并给予意见。
从而得出两个结论大学生由一定的依赖心理;依靠不是依赖。
而学生们只说出了依赖,这就产生了与预设不同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关注处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增强自己的教学机智。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学案
李爱玲
【学习目标】
1.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制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4、知道自立的方法;多实践多锻炼,不再有依赖。
5、学习重点
让学生懂得自立的含义、表现和必要性;
正确分辨自立与帮助和依赖、管束与自由的关系,掌握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并努力实践,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
6、学习难点:
充分认识到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积极意义。
【预习领航】
仔细阅读课本39页——45页的相关内容,试做下列练习。
一填空:
1、告别依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
2、自主就是。
3、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二、是非判断:
4、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是不能在生活中自立的。
…………………………()
三、单项选择:
5、假设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约束了。
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呢?
…()
A、请自己信赖的科任老师安排学习计划 B、请家长为自己订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C、请好朋友为自己安排计D、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6、2007年10月16日,高青县李官小学针对独生子女独立意识差,在校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等情况,在学生中开展了“对自己负责,做自主自立的好孩子”的活动。
对自立自主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立就是自主 ②自立就是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责任
③自主才能明确并承担责任 ④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德国诗人歌德曾说:
“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这警示我们()
A、自尊自信B、自强不息C、自主自立D、做自己的奴隶
8、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当时,这107名儿童在内蒙古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
上路时,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
探险之路才走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求援。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目的地。
日本家长乘车而去,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
结合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外国孩子的自立教育,思考:
(1)为什么日本的少年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肚子?
(2)你认为一个自立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才能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
四、预习之后,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记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新知导航】
一、同桌交换学案,互相检查评价。
批语:
二、讨论体会
1、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
一个五十多岁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
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
此时此刻,她的儿子正在家“赋闲”。
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造成“儿子赋闲、老母应聘”的原因有哪些?
请从儿子和父母的角度进行分析。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
说说你的理由。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这首诗启示我们要培养自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自立的表现,请举三个例子。
你觉得我们应怎样培养自立能力?
【拓展练习】
3、右图漫画《真让人担心》告诉我们…………()
A、父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子女B、要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
C、应该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D、可怜天下父母心,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4、要想尽早获得自立,我们应当增强以下能力()
①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能力②与人沟通、说服他人的能力③心理承受能力④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学后反思】
学习本课后,我有如下思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政治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