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 文档编号:30752882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25.91KB
《学案》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学案》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案》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7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物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学案37 生态环境的保护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共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
C.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
D.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解析:
人口增长过快会破坏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答案:
D
2.下列哪项不是人口增长直接引发的问题( )
A.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水源紧张D.泥石流频发
答案:
D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学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答案:
C
4.人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 )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同时也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所以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森林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
答案:
D
5.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B.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C.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
答案:
B
6.全球变暖导致很多地区水稻产量下降,极端干旱地区甚至颗粒无收。
日本研究人员在菲律宾干旱地区种植水稻中发现了一种能让根系在生长中深入土壤的基因,并使用这种基因培育出了新型耐旱深根稻。
新品种在轻度干旱环境中与湿润环境相比几乎没有变,在极度干旱状态下产量也只下降了30%,耐旱能力显著提高。
这一实例充分体现了( )
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深根”基因的存在能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C.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抗旱性状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使用这种基因培育出了新型耐旱深根稻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
新品种属于水稻同一物种,B错误。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
让根系在生长中深入土壤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抗旱性状,D错误。
答案:
A
7.为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人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
A.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
B.利用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酒精来部分替代石油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D.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
解析:
重金属随着食物链,会进入动物和人体内,并不断积累,最终造成伤害,A错误;利用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酒精会浪费大量粮食,B错误;沼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不宜造田,C错误;在现有生产基础上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是切实可行的方法,D正确。
答案:
D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解析:
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就越高;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与人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
D
9.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污水中的Mg2+
D.该人工湿地使污水净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
由于污水中有大量有机物,该生态系统总能量包括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为群落中不同物种,同一物种高低分布不同不属于垂直结构,B错误;藻类吸收Mg2+为主动运输,C错误;生物在生态方面表现的价值为间接使用价值,D错误。
答案:
A
1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 )
选项
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
层次
A
班上同学中,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
物种多样性
B
美国纽约市的居民中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
物种多样性
C
江苏境内除了有平原外,还有丘陵、湖泊和沼泽等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校园中既有开黄花的菊花,也有开红花的玫瑰等
遗传多样性
解析:
班上同学中,白人、黑人、黄种人为同一物种,故A、B中为遗传多样性,A、B错误;菊花和玫瑰为不同的物种,故D中为物种多样性,D错误。
答案:
C
11.最近我国云南省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地生态系统抵抗干旱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干旱只影响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并不影响基因多样性
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增强
D.长期干旱,会使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直接价值受到影响
解析:
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严重干旱使当地物种多样性下降,每一个物种都具有本身特有的遗传特性,当多样性下降时一定影响基因多样性;长期干旱,当地物种多样性会持续下降,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会继续减弱,B、C错误,A正确。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2.研究发现,汞污染中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
在湿地生态系统等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功能。
图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目前人们依据________的理论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2)甲基汞通过________的富集而危害人体神经系统。
研究发现,在甲基汞的作用下突触间隙会持续存在较多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同时发现甲基汞高度亲脂又能与蛋白质结合,请推测乙酰胆碱增多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底泥中存在与B类细菌类似作用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_。
浮游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外,其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题干信息,请提出一种有效降低水体汞污染危害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净化水体 空间(垂直和水平) (生物)群落演替
(2)食物链 甲基汞导致突触前膜过量释放乙酰胆碱(也可以从影响酶活性的角度或影响载体蛋白的角度回答)
(3)分解者 分解者和浮游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种植能大量吸收汞的植物,再从这些植物中回收汞(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投入一定量的B类细菌或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投入能分解甲基汞的真菌)
13.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则被称为“绿潮”,“绿潮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看出,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3)试解释“绿潮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的死亡,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
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6)在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域内种植了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芦苇等挺水植物能净化水体污染,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芦苇等挺水植物除了能吸收污染物外,还可以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这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氮、磷增多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图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无机盐浓度高所致。
(2)该湖泊的上游受到轻度污染而下游的污染大大降低,说明湖泊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
(3)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一方面阻挡了空气与水的接触,另一方面大量的蓝藻死亡后,会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消耗大量的氧气,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大量降低。
(4)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的死亡,主要原因是藻类的大量繁殖导致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
(5)蓝藻是原核生物,绿藻是真核生物,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来判断。
(6)在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域内种植了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芦苇等挺水植物能净化水体污染,这属于生物的生态功能,即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芦苇等挺水植物除了能吸收污染物外,还可以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这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1)无机盐浓度
(2)抵抗力稳定
(3)一方面阻挡了空气与水的接触,另一方面大量的蓝藻死亡后,会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消耗大量的氧气(答案合理即可)
(4)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 (5)成形的细胞核(答案合理即可)
(6)垂直 间接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4.2005年,北江水体受到镉等重金属严重污染,严重影响水体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有关技术部门开展投入聚合物降低水体污染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相关的技术数据,与此同时,北江流域下游城镇自来水厂也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镉浓度不超过0.005mg/L)。
下表是在镉污染水体中投放聚合物后对四种植物的研究数据。
植物
种类
水分
含量
/%
镉/(mg·
kg-1)
呼吸速率/
(μmolCO2·
m-2·s-1)
聚合铁/
(mg·kg-1)
聚合铝/
(mg·kg-1)
叶绿素/
(mg·
g-1)
A
95
0.0204
2.53
0.0032
0.0051
1.52
B
60
0.0153
1.81
0.0182
0.0024
4.04
C
40
0.0028
1.48
0.0201
0.0009
7.05
D
80
0.0091
1.97
0.0057
0.0047
3.18
请你据此进行回答:
(1)在发生严重的镉污染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投入水体降低污染程度,使该水体达到工业排水的标准。
(2)测定__________的含量时,常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3)当水体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时,水中动物的群体数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食物链将受到________。
此外,当植物体内镉含量较高时,植物呼吸速率呈现________。
(4)某课外小组同学探究不同程度镉污染的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①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浓度镉污染的水对水稻浸种发芽率影响的数据记录表。
解析:
(1)在发生严重的镉污染时,可以采用聚合铁(或聚合铝)投入水体降低污染程度,使该水体达到工业排水的标准。
(2)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时,常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3)当水体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时,水中动物的群体数量将会下降,食物链将受到破坏。
此外,当植物体内镉含量较高时,植物呼吸速率增强。
(4)探究不同程度镉污染的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实验假设为镉污染的水对水稻浸种发芽的影响呈负相关。
答案:
(1)聚合铁(或聚合铝)
(2)叶绿素 (3)急剧下降(下降或减少) 破坏 较高(相对较高) (4)①镉污染的水对水稻浸种发芽的影响呈负相关(或合理答案) ②制作水稻发芽率数据记录表
(相对合理即可。
原则上要有四个点:
有温度梯度,有蒸馏水对照,有镉浓度梯度并含饮用水0.005mg/L浓度梯度,表中左上角分隔栏标明温度、发芽率和水中镉浓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案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37 生态环境 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