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网络专题总结报告.docx
- 文档编号:30739666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459.88KB
4G网络专题总结报告.docx
《4G网络专题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G网络专题总结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G网络专题总结报告
2.3.1.1网络问题短板定位及分析
网管性能分析优化的工作内容主要为,根据高端优化项目制定的全局性优化策略以及多维度发掘的全局性短板,网管性能分析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区性能指标监控、输出质差小区,进行质差小区的优化方案制定和实施,以保障整网优化效果。
2.3.1.1.1网管性能分析优化短板
随着LTE网络的不断建设升级,网络覆盖也越来越健全,LTE网络的接入性、保持性等网管KPI的到很大的改善,但伴随着网络的扩大,用户也是飞速的增长,集中性的业务量以及干扰对网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网管性能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优化分析:
1、高负荷
2、干扰
Ø高负荷指标分析
随着用户数的高速增长,在密集城区的热点区域如高校、车站、商场等出现了小区最大连接用户数超出门限、利用率超高现象,由于其场景的特殊性,用户基数巨大,业务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导致该场景的覆盖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由此引发的接入、掉话、切换、拥塞等KPI问题会导致用户感知急剧下降。
因此如何精准定位网络问题,快速提出优化方案,有效利用现网设备,都是保障热点场景网络稳定与用户感知的关键。
1.省公司感知高负荷定义:
小区类型
定义
感知高负荷标准
大包
每ERAB流量>1000
上行速率<230kbps且上行流量>200MB,或者下行速率<3.8Mbps且下行流量>3GB
中包
每ERAB流量介于300KB~1000KB
上行速率<210kbps且上行流量>200MB,或者下行速率<2.3Mbps且下行流量>2GB
小包
每ERAB流量<300KB
上行速率<190kbps且上行流量>200MB,或者下行速率<1.5Mbps且下行流量>1.5GB
2.高负荷小区趋势
XXX从2017年4月4日起至今高负荷小区总数在1500左右,数量最多集中在周一~周四间,周五~周日间数量有所减少,在800-1000左右。
由于一天中出现高负荷小区也需要入库处理,因此每日较以往高负荷小区基数新增在60个左右,如下图所示: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
(5月11日周四)
按照场景划分:
(5月11日周四)
筛选4月4日至今,包括出现1次高负荷小区总数为6163个,其中仅出现1次的小区数为1675个,整体趋势如下图所示:
用户数分布区间如下:
Ø干扰指标分析
随着LTE建设逐步深入,无线环境也日趋复杂,网络干扰形势日趋严峻。
XXX网络规模大,结构复杂,网络负荷高,且外部干扰多。
通过多维度归纳分析,逐步细分干扰原因,针对性手段整治,为有效分析XXX干扰原因,对全网数据进行多维度归纳分析:
3.维度一:
频段(F/D/E)
主要干扰来自F频段,占比达到七成(69.3%)。
4.维度二:
场景(地铁/高铁/高校/与电信共站等)
结合场景容易分析判断同场景的共性问题,例如地铁场景POI合路器干扰问题,高铁场景专/公网频点无法对齐导致干扰等问题。
5.维度三:
PRB波形特征(整体抬升/单点尖刺/单边斜坡/V型干扰)
通过多维分析,梳理不同频段干扰原因,其中F频段干扰小区中强干扰小区原因分布如下:
F频段强干扰主要为网外干扰,占比达63%,网外干扰主要包括教育公安系统干扰器、DCS1800杂散干扰、GSM互调/谐波干扰等;F频段网内干扰主要包括远距离同频干扰、天馈故障、高业务区域底噪抬升、GPS故障等。
E频段干扰小区主要原因为室分器件问题,占比达93%;由于LTE室分主要通过合路方式建设,前期室分器件老化后功率容量、隔离度、交调指标下降产生干扰。
D频段干扰小区中强干扰小区原因分布如下:
6.维度四:
干扰类型分析
a)杂散干扰
共站的DCS1800M或FDD-LTE杂散抑制不够,会有部分频率落在F频段LTE带内,造成带内杂散干扰。
目前遇到的杂散干扰大部分来自共站DCS1800M,由于干扰频率为是固定的,通常为前20至40个RB,所以可以通过修改LTE频点后观察PRB上行干扰轮询图来判断,也可以通过闭解DCS1800M基站来确认问题,解决措施为在1800侧安装滤波器。
DCS1800M杂散干扰典型波形
另外联通FDD-LTE、电信FDD-LTE和PHS也距离F频段较近,也有可能会造成杂散干扰。
b)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主要现象为在2至3个RB上出现脉冲尖峰,其他RB上噪声正常。
GSM900二阶互调干扰典型波形
当干扰源在多个频率上发射信号(F1,F2)时,不同频率的信号的线性运算结果(F1+F2,F1-F2,2F1-F2等)落在被干扰系统的频率内时,会产生互调干扰。
解决措施为干扰源更换互调指标较好的天线(主要为GSM900M)。
c)谐波干扰
谐波干扰与互调干扰在波形上呈现的现象相同,只在算法上有区别:
当干扰源的发射功率为F1时,则产生的二次谐波频率为2F1。
如果2F1落在被干扰系统的频率内,会造成二次谐波干扰。
主要干扰源也为GSM900;
解决措施为更换谐波抑制能力强的天线。
d)隔离度差造成的干扰
当干扰系统与被干扰系统的隔离度不足时,也会造成干扰,该干扰可通过整改天面位置、增加隔离度、合路天线更换为独立天线等措施解决。
此类干扰一般从PRB轮询图上看没有规律,需要现场勘查确认。
。
e)阻塞干扰
移动F频段TD-LTE可能受到电信FDD-LTE的阻塞干扰,可能导致全频段上行干扰值较高,但此类问题由于非同运营商系统造成的干扰,定位有难度,解决需协调调整天面,修改FDD-LTE中心频率等
2.3.1.1.2集中投诉处理短板
集中投诉处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针对投诉问题,结合话统指标、故障告警、实地测试、干扰分析、信令回溯等方面全方位的定位投诉存在的问题,制定优化方案并实施,促进网络质量改善,对客户进行关怀回访,做到从开环到闭环的全程跟踪,提升用户感知。
在各类用户投诉的问题中,投诉处理的主要短板提现在以下几方面:
1.覆盖类投诉问题
2.通话类投诉问题
3.上网类投诉问题
Ø覆盖类投诉分析
覆盖类问题主要包括无覆盖、覆盖区过大和覆盖区过小。
而覆盖类用户投诉主要集中于密集私房、高层居民区、大型厂区车间等建筑物阻挡严重深度覆盖不足的场所。
常见覆盖类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网络结构不合理,存在覆盖空洞或严重重叠覆盖;
b、硬件故障,如天线老化、RRU吊死导致的信号输出异常;
c、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导致的覆盖异常;
d、建筑物或地形阻挡导致的衰落异常;
e、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的信号重选切换异常;
Ø通话类投诉分析
现阶段网络通话主要分为VOLTE通话及CSFB通话两类,而用户投诉反映的通话类问题主要集中为CSFB终端的短信呼、通话断续语音质量差、通话掉话,VOLTE终端的通话断续语音质量差、通话掉话。
通话类投诉问题主要产生原因有:
a、2/4G信号覆盖合理,如弱覆盖、重叠覆盖等导致的各类通话问题;
b、2/4G上行强干扰,如大气波导、试装干扰器等导致的通话问题;
c、参数设置不合理,如邻区漏配、CSFB回落频点漏配等导致的通话问题;
d、硬件故障,如RRU高驻波、GPS故障等导致的通话类问题;
e、其他,如后台开通VOLTE业务但是终端设置为CSFB,在POOL边界时出现短信呼问题。
Ø上网类投诉分析
上网类问题主要包括4G手机无法上网、上网速度慢、上网经常掉线。
导致用户上网类感知差投诉主要原因有:
a、小区容量不足,PRB利用率过高;
b、网络覆盖较差,电平较低或SINR比较差;
c、基站设备故障,导致丢高过高;
d、4G上行强干扰
e、高铁沿线F频段带宽不足;
2.3.1.1.3网络信令分析优化短板
网络信令分析优化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根据高端优化制定的全网干扰优化策略和整体优化方案,进行端到端信令问题的分析优化和实施,以保障用户感知提升。
随着TD-LTE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和逐渐成熟,以及大数据的存储分析等技术的兴起,通过采集TD-LTE信令数据,对海量用户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从而掌握网络性能成为可能。
TD-LTE信令数据具有覆盖全,容量大,话单清晰等特点,通过端到端信令分析优化解决影响用户使用感知的各种问题,提升客户体验,改善网络质量。
网络信令分析优化的短板主要提现为以下两个角度:
1.MOS质差
2.eSRVCC切换
ØMOS质差分析
研究影响用户感知的语音质差问题为端到端信令优化工作的重点,而随着SEQ平台功能的逐步完善,用户面数据可以全量采集并可以回溯用户语音质差和定界问题。
借助SEQ平台识别全网MOS质差小区,分析给出各种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案,通过重点优化MOS差小区来带动全网MOS均值的提升,可以大幅提升优化效率。
影响MOS的主要因素有语音编码、丢包率、端到端时延、抖动等。
◆语音编码分析
SEQ平台上行MOS主要受AMR速率影响,开启AMRC功能可以通过对语音编码速率的动态调整,中近点采用高速率,远点采用低速率,有效提升小区边缘用户MOS分值及QCI1上行丢包率指标。
待网络升级至11.1版本后,建议全网部署。
◆RTP丢包分析
RTP丢包是MOS提升的重点,相比数据业务,语音对丢包更敏感。
可以通过SEQ平台部署的探针进行问题定界,将丢包分为空口丢包、传输丢包以及核心网丢包。
1)空口丢包可以通过从基站侧VoLTE上/下行丢包率评估,影响上/下行丢包可能因素有:
故障告警、MR弱覆盖、上行干扰、VoLTE用户切换成功率低、重建、小区负荷(用户数、CCE使用率或CCE分配失败率)等。
2)如果传输和IMS丢包,只能协调基站和核心网端到端跟踪抓包才能分析,需要无线、传输和核心网端到端拉通处理。
◆时延/抖动分析
时延和抖动也是影响MOS的关键因素,SEQ平台可以进行问题定界。
目前空口侧时延/抖动影响MOS分低的案例很少见,如果问题出在传输或者核心网,与丢包定位方法类型,需要无线、传输和核心网端到端拉通处理。
语音编码和RTP的丢包是MOS短板指标,是网络提升的重点工作。
语音编码主要面向网络策略优化,RTP丢包面向关联指标体系建立。
ØeSRVCC切换分析
eSRVCC切换是基于对LTE网络覆盖弱或者覆盖盲区的的一个补充,所以在测试过程中是不希望发生ESRVCC切换的发生,但是确实存在弱覆盖或者覆盖盲区时,必须启动ESRVCC切换时,我们需要保障ESRVCC切换的成功。
◆ESRVCC切换失败的原因分析
1)无线测原因:
ESRVCC切换失败无线常见原因分为2个方面:
第一是由于LTE的信号太弱了,在触发往2G切换时由于信号太弱,弱覆盖质差,造成网络无法收到UE上报的ESRVCCRequest,网络侧而无法判决切换,造成一直无法切换而拖死;
第二是LTE发起切换ESRVCCRequest请求后,网络侧也响应了,由于GSM网络信号不好(或者说GSM网络覆盖良好但存在干扰、GSM网络覆盖较差),造成切入GSM网络的时候失败,造成ESRVCC切换失败。
(建议根据现的无线环境对B1/B2切换门限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发起ESRVCCRequest过晚,造成网络侧无法收到ESRVCCRequest请求而失败;还有对发生ESRVCC切换路段的GSM网络优化,避免GSM空口质量差引起切入失败)。
2)终端原因:
手机测量到的信号已满足触发B1/B2事件的门限,终端不上报B1/B2事件,造成拖死掉话。
3)核心网原因:
手机测量到的信号已满足触发B1/B2事件的门限,终端已上报B1/B2事件,核心网收到B1/B2事件,但是核心网在处理过程中出错,造成没有向GSM/TD发起切换。
◆江苏省SEQ信令统计eSRVCC失败原因归类统计
SEQ信令失败原因值
全省失败次数
全省失败占比
XXX失败占比
1Unspecified
57328
37.75%
0.61%
1000Timeout
27822
18.32%
3%
2Handover/Relocationcancelledbysourcesystem
47872
31.52%
7.19%
3Handover/RelocationFailurewithTargetsystem
1958
1.29%
0.37%
6TargetCellnotavailable
49
0.03%
0.03%
7NoRadioResourcesAvailableinTargetCell
1728
1.14%
0.09%
73Noresourcesavailable
273
0.18%
0.03%
8FailureinRadioInterfaceProcedure
1653
1.09%
0.00%
未解析原因
13186
8.68%
0.63%
汇总
151869
100.00%
11.95%
◆常见SEQ信令统计eSRVCC失败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Unspecified失败原因主要是省际漫游问题
Unspecified原因目前看主要是省际漫游问题引起。
省内以苏南为主,其中苏州占比最高,其次为南通、常州、无锡;等待爱立信MME升级16A解决;由于MME需要OSS升级后才能装载,目前按照最快进度和爱立信协商后需要7月初才能开始装载。
2)失败原因1000Timeout
属于SEQ平台统计错误,华为已反馈由于采集问题,后续进行优化;
3)失败原因Handover/Relocationcancelledbysourcesystem:
通常为源小区信号变强,目标小区信号变弱导致;BSRVCC等原因触发导致。
4)失败原因Handover/RelocationFailurewithTargetsystem产生原因有几种:
目标2G小区不存在;解决措施:
需要在4G侧尽快删除。
站点搬迁:
如无锡目标2G小区(未开通)为华为设备计划开通替换现有的爱立信小区,工程在定义LTE邻区定义中直接使用了原有小区的BCCH和BSIC,导致存在4G小区的2G邻区里有2个同BCCH和BSIC的小区。
解决措施:
2G目标小区(CI:
25021)尚未开通,4G侧先删除2G外部邻区关系。
存在华为2G新开站基站系统间允许切换开关没开,贝尔EN-Incoming开关未打开。
MSC中2G小区的BSC定义错误;主要是不同厂家设备替换或部分站点割接调整导致。
5)失败原因TargetCellnotavailable为数据配置错误
目前发现emsc和4G侧MNC配置为46000错误(实际4个XXX机场国漫小区的MNC为46007);EMSC漏配一个新开LAC4600062D7;MSC定义2G小区的BSC错误。
失败原因为NoRadioResourcesAvailableinTargetCell主要是2G侧故障或TCH拥塞,连续失败为厂家缺少惩罚机制。
短时间内连续几十次甚至100多次失败,主要是缺少惩罚机制导致;华为对资源类需要等待11.1版本才具备惩罚机制。
爱立信有参数设置,苏州试点有一定效果,目前考虑推广到所有地市。
中兴无惩罚机制。
6)FailureinRadioInterfaceProcedure;主要是中兴厂家特有,基站上发handovercancel携带原因值不一致导致。
2.3.1.1.4集中测试分析优化短板
集中测试分析优化的主要工作内容为,通过对各场景网络测试数据的分析,进行网络质量评估,并对测试中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实现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的提升。
江苏移动在集中测试优化方面的质量短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网格测试2G语音质量差,LTE上传速率低
2、高校测试下载低速率
3、高速测试低覆盖率
4、高铁专网及车站室分下载低速率
5、地铁专网忙时测试低下载速率
Ø网格测试类短板分析
2G覆盖质量差短板。
伴随网络发展FDD、NB网络实验网占用部分GSM网络频率资源,导致GSM网络质量下降。
随着LTE网络普及,GSM网络负荷逐渐下降,应及时进行网络缩容并进行合理的天面调整,提升CSFB业务及2G终端服务质量。
LTE上传速率低短板。
因TDD网络特性导致网络FTP上传业务远低于竞对网络,在TDD网络特性基础上,应精确控制网络覆盖减少小区间重叠覆盖,同时及时处理网络干扰。
Ø高校测试类短板分析
高校测试下载低速率。
高校网络因网络负荷较高导致集中测试下载速率较低,高校用户密集度较高且施教区与住宿区间呈现规律性的容量迁移,突发性的用户变化对网络容量带来较大的冲击影响用户感知。
日常优化过程中应合理挑选宏站覆盖点,保证覆盖质量及容量,同时扩充室分深度覆盖,按局部最大用户进行容量规划。
Ø高速测试类短板分析
高速测试低覆盖率。
楼宇建设对无线通信网络影响巨大,严重影响高速等干线网络覆盖模型。
日常优化过程中应定期对干线周边建筑情况进行勘察,做到及时发现、提前选点、多点选优,将建筑建设对网络覆盖的影响降低至最小。
Ø高铁专网及车站网络测试类短板
高铁VOLTE全程呼叫完好率低,MOS3.0占比低。
高铁车速较高导致频偏较严重,易导致随机接入失败而脱网至公网,导致VOLTE业务感知较差,全称呼叫完好率及MOS3.0占比尤为明显。
高铁专网及车站室分下载低速率。
高铁及车站室分因网络负荷较高导致集中测试下载速率较低,高铁专网与公网不可避免存在重叠的情况,当高铁周边存在居民区、配套商业或厂区时难以避免公网用户误入专网的情况,对高铁网络容量带来巨大挑战。
日常优化过程中应加强高铁周边居民区、配套商业及厂区的公网室分及边际网建设减少覆盖盲点,同时应加强专、公网覆盖控制,减少重叠覆盖。
专网利用低速用户迁出、高速用户回迁等策略迁出误入专网公网用户、导入误出专网的高铁用户,保证用户感知。
Ø地铁测试类短板分析
地铁忙时测试下载低速率。
地铁网络因网络负荷较高导致集中测试下载速率较低,地铁网络需要适应地铁模型的特性,热点能应对早晚通勤高峰期双向列车及站台、站厅、配套等区域总负荷。
故日常优化过程中对于新建线路需要根据列车规模及线路热点程度,按照至少未来5年的运行规模进行通信系统规划,并做好方案审核及施工质量验收,为后续的网络优化预留空间;对于已开通的线路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协调改造,难度大、周期长,期间通过合理分裂及站台优先改造的策略最大网网络利用率。
系统间互调较大。
地铁覆盖因区间线缆壁挂资源等因素限制多为三家运营商共建,采用POI接入,因接入频段过多且分布系统互调性能难以达标,故极易导致系统间互调干扰问题。
因新建线路多采用双流设计方案,日常优化过程中除常规干扰排查手段外,可通过运营商间协调将互调干扰严重的网络仅开通单流并收发错开,已达到规避互调问题。
2.3.1.1.5网络结构分析优化短板
网络结构分析优化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对网络结构中重叠覆盖、弱覆盖小区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进行优化方案实施和现场确认,降低重叠覆盖小区和过覆盖小区比例,保障网络的覆盖连续和网络质量的提升。
目前网络结构分析优化的短板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
1)重叠覆盖
2)过覆盖
3)弱覆盖
Ø重叠覆盖分析
重叠覆盖是指服务小区信号强度6dB以内且RSRP大于-105dBm的重叠小区数超过3个(含服务小区)的区域,定义为重叠覆盖。
重叠覆盖给TD-LTE网络带来了严重的同频干扰,极大地降低了受影响区域的用户性能。
常见重叠覆盖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超高站点导致覆盖过远且难控制形成重叠覆盖;
b、超近站点导致与周边小区信号深度交叠形成重叠覆盖;
c、超远站点导致主服务小区不明显多个信号叠加形成重叠覆盖;
d、天馈设置不合理,如小区夹角过大或过小、下倾角设置不合理导致信号叠加覆盖;
e、小区功率异常设置导致的重叠覆盖;
f、区域内频率复用过高导致重叠覆盖;
Ø过覆盖分析
过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域。
对现网过覆盖小区,以天馈调整为主要处理手段。
常见过覆盖类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超高站点导致过覆盖;
b、小区功率设置过大导致过覆盖;
c、天馈下倾角过小导致过覆盖;
d、小区天馈方位角不合理,如天线沿街道覆盖出现“波导效应”导致的过覆盖;
e、特殊的无线环境,如大片水域导致的过覆盖;
Ø弱覆盖分析
弱覆盖一般是指某区域内信号强度RSRP小于-110dBm,用户业务体验性极速恶化,一般通过MR统计、测试及投诉发现。
常见弱覆盖类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超矮站点导致覆盖能力不足形成弱覆盖;
b、超远站点导致的覆盖空洞形成弱覆盖;
c、天线方位角、下倾角不合理导致的覆盖异常;
d、建筑物或地形阻挡导致的衰落异常形成弱覆盖;
e、天馈系统老化或硬件故障导致小区输出异常形成弱覆盖;
2.3.1.2短板优化方案
针对中低端服务的5项不同工作内容,我们分别根据上一章短板定位及分析的内容编写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2.3.1.2.1网管性能分析优化方案
通过网管性能分析来维护网络性能指标的稳定、劣化小区的及时处理,从而提升网络的接入性、完整性、保持性,改善网络质量和客户感知。
无线小区性能指标分析是基于网络KPI指标的变化进行网络质量评估。
小区性能指标出现恶化时,首先进行恶化范围识别。
全网性问题的引发通常与站点版本升级、大范围参数调整、大面积外界干扰、核心网/传输异常等有关,问题分析过程中要重点收集此类信息。
如果确认为TOP小区劣化引起,进入劣化小区性能指标分析。
详细短板指标优化实施方案如下:
Ø高负荷优化实施方案
目前高负荷通过覆盖调整、参数优化、负荷均衡、资源扩容等方式需要在热点区域展开,以提升网络容量。
总体实施方案为:
负荷均衡:
优先将业务由宏站向室分迁移,进行业务下沉。
进一步开展宏站或室分的层内均衡。
在双层网F+D的场景中,优先将负荷向低负荷的小区覆盖,在单频段覆盖的宏站中,对于越区覆盖的宏站进行覆盖控制。
小区分裂:
对高负荷室分小区进行覆盖范围重新划分,分裂成多个小区进行负荷分担。
室分整改/天馈调整:
高负荷区域中,由于室分系统故障引起室分弱覆盖问题,导致室分吸收业务能力差,需要进行室分整改。
覆盖控制:
对负荷均衡中确认为宏站越区覆盖原因引起高负荷的,适当通过降低功率以及网络结构调整收缩覆盖。
室分建设:
高负荷区域中,当业务全部为宏站吸收时,如果能精确定位高负荷的用户来源,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新增室分规划建设。
对于部分开通的室分项目,仍需纳入室分建设分类。
宏站建设:
对于站间距大于正常值(市区400米,农村1公里)的高负荷区域,可以提出新增宏站规划建设需求。
对于已规划未开通的项目,仍需要纳入宏站建设分类。
新增扇区:
对于原宏站扇区夹角过大(大于150度),如果能确认扇区夹角之间存在较多用户,需提出在夹角中间新增第四扇区,用于分担负荷。
需充分考虑利用建筑物阻挡来规避模三干扰的问题。
扩容双载波:
对于涉及工程等实施周期较长的方案,采用扩容双载波的方案引入D频段/E频段第二频点临时缓解负荷问题。
需要考虑双载波间业务均衡的实际效果;对于用户分散、无法通过室分建设进行业务下沉的区域,使用扩容双载波作为永久方案来增加容量。
参数调整:
(1)小区重选优先级调整。
降低高负荷小区的频内小区重选优先级,降低低负荷邻区的频间小区重选优先级,让用户重选驻留到低负荷的异频小区。
可将重选优先级有7调整为6或5。
应用场景:
F+D共站址小区间;F+D共覆盖热点区域。
(2)切换偏置调整、切换迟滞、偏移、时延调整。
调整高负荷小区到切换最多的前3个邻区的切换难易度,改变切换带让用户提前切换到低负荷小区。
以最小单位量调整。
应用场景:
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 专题 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