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30734760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54.98KB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教学大纲
中文系
第一章:
美学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 美学课简介
一、课程定位:
“美学原理”课是汉语言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必修课),是文艺理论课程群当中的核心和基础部分。
课内学时48课时,学习时间为16周,3学分。
二、主要内容
对美学学科的介绍与说明,对人类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发生、审美活动的独立的整体探讨,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价值类型、现实的审美活动、现实审美活动的个性的具体分析,以及对美的哲学探讨,从而对人类的审美现象形成全面剖析。
三、教学目的:
通过“美学原理”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美学的基本特性与问题,把握与理解审美活动的结构与特点,了解美的类型或形态,体悟美的文化意蕴以及审美活动的人类学起源与宇宙学根据,从而增强学生的美学修养,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
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正确地分析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课程、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美学虽然是中文系的课程,但严格地说,美学的学科性质却应归属于哲学。
也就是说,美学在本质上与哲学一样,运思面对着的是永恒无解的难题,永远在问题的境域之中。
没有问题就没有美学,这是美学的困惑也是美学的魅力,所以,学习美学要有“问题意识”,要把美学问题与中外美学史联系起来,倡导“交流”“对话”的解释学的思想方法,因为美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
“美学”是一门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课,以讲授为主。
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并要求学生对少数经典文献要做较为深入的阅读和讨论。
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审美问题的能力。
讲授中突出重点难点,解决疑点。
适当地安排审美鉴赏实践,如观摩影像,举行文艺作品研讨会,在审美实践中学习美学,提高审美能力。
第二节 美学与文艺理论课程群
一、何为课程群:
在研究对象具有交叉和相互联系的一些课程称之为一类课程群。
我们将从理论上把握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相关课程称作广义的文学理论课程群。
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角度,最终为理解文艺的丰富性提供帮助。
二、文艺理论:
从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4个方面建构有当代感的理论体系。
尤其是对于“文学活动”的认识,从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入手,把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作多层面的系统性的把握,提出了“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含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这样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
三、文艺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阐释文学活动过程,因为一般的认识论是无法代替审美心理学的。
三、中国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
对中国古代有关文艺的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
四、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与美学又分为古典与现代两大部分。
西方现代文论变化大、问题新、流派多,更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它体现出的社会批判的转向、语言学的转向、反理性的转向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分析。
五、马列文论: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具有的批判意义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论依然是一股活跃的学术力量。
主要讲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的文艺思想。
广义的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自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法兰克福学派到当今最有影响的两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詹姆逊和伊格尔顿――的思想。
六、美学概论(原理、导论):
从哲学的角度去探讨包括艺术在内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特点与价值意义。
本课程选用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另外可参考
王旭晓《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周长鼎、尤西林著《审美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法《美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七、美学其它分支学科
中国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现代西方美学、文艺美学、比较美学
第三节 美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美≠美学:
审美活动很早就出现,“美学”学科出现得较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审美作为精神活动
美学的史前史
二、是“美”还是“审美”
“美”具有本质论之嫌疑,而“审美”是以实践论为基础,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实践关系。
三、“美学”一词命名和翻译
1、“美学”一词出现的哲学背景
一般认为,美学学科的名称Aesthetica(英文是Aesthetics,现代德文Ästhetik),是德国哲学家的鲍姆加通(Baumgarten,1714一172)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2、鲍姆加通所说“美学”的内涵
aesthetics(感性学),鲍姆加通所谓的“Aesthetca”还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美学”。
鲍姆加通的“Aesthetica”的对象和范围是比“审美”广泛得多的“感性认识”,他的定义是:
“Aesthetica(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的学说、用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类理性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3、“美学”名称的定型
康德对三大批判对知、情、意的讨论。
黑格尔及谢林时代这一名称仍然处于争议当中,他们对“美学”概念作了狭隘化改造:
艺术哲学。
黑格尔《美学》(Ästhetik)。
直到费舍尔(黑格尔传人)于1846-1857年发表六卷本《Ästhetik或美的科学》,才使这一名称被确定下来。
4.“美学”一词是通过日本学人的转译而进入中国学界的。
用美学来译aesthetics,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是有问题的,现代汉语在形成时模仿西方近代文化的明晰性,区分性和机械观,这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另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
在汉语语境中,“美”成了与“美感”相对的词,完全客观化了,“美学”因词生义就成了“美”的科学。
第四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既是很年轻的,也是发展变化很大的,问题很多,这是学习美学的困难所在,也是学习美学的乐趣所在。
一、美学是“一门奇怪的学科”
一)研究对象人言人殊
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这却是个人言言殊的问题。
国内美学界就有些不同意见,
1)“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
2)“美学是艺术哲学”
3)“美学研究是以研究审美心理为中心的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审美经验)
4)研究审美关系的一门学问
5)以审美活动为逻辑起点
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而言,美学的研究对象是:
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李泽厚)
美的本质、观念和美的认识(蔡仪)
人的主客观的审美实践(朱光潜)
二、美学学科在当代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一)西方强势美学话语(理性-感性二分和本质论思维)与非西方的美学现象的不协调
二)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分析哲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反本质论趋向以及对传统美学是个假问题的指责
三)社会学和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有关文化资本、口味区隔(distinction)对美学的挑战
四)消费文化、日常生活审美泛化对美学的冲击
(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与犬儒主义cynicism)
三、美学的人文学科属性
一)近现代以来的学科分化:
“学科”概念分析:
基本含义;学科的历史规训性
社会科学的这种分类实际起因于17、18世纪的自然科学分化:
18世纪末自然哲学断裂为各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就是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的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而社会科学稍后又从道德哲学中分裂出来。
正是从这时起,现代意义上的诸种学科才正式诞生。
“人文学科”(humanities)这一名称本身就是科学所界定的,是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
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语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艺术史。
二)何为人文学科?
A、从近代以来学科分化的历史看
知 情 意
(逻辑 真)(感性认识 美) (伦理 善)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学科)
人文科学在德文中又称“精神科学”,它包括传统的语文学及历史、哲学、文学、美学、伦理学等,它具有关注“精神”、“理想”、“价值”的特点。
B、从词源学看
humanities的词源是humanitas(拉丁文,有“人性”或“人情”的意思,又与“paideia”即“开化、教化”相通)
源于古罗马西赛尼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思想,指古罗马时代成长为人,即“公民”(自由民)所必修的科目:
哲学、语言修辞、历史、数学等。
C、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1)以作为主体的人为对象,从主体性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人的各类活动
人文学科是一种价值导向:
任何一门学科都可因偏重于主体修养功能而人文学科化。
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科学)
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人发展自身相应能力素质的一种自我实现活动(人文学科)
2)评价性而非事实性
应当是什么?
终极目标是:
“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
为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实践活动提供价值尺度和目的观
3)体验性
参与而非认识
第五节 美学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一、美学的任务:
促进生活审美化
探索和帮助人们理解审美活动与美
指导审美实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学学习方法参考
朱光潜先生的总结:
1980年10月11日在全国高校美学老师进修班上的讲话
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
坚持马列第一义,古今中外要贯通。
勤钻资料忌空论,放眼世界需外文。
博学终须能守约,先打游击后攻城。
锲而不舍是诀窍,凡有志者事竟成。
老子决不是天下第一,要虚心争鸣,接受批评。
也不作随风转的墙头草,挺起肩膀,端正人品和学风!
要重视基础理论
重视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培养和树立崇高美好的人生观
知识面要宽:
哲学、历史、心理学、各类艺术、创作;新学科
附录:
美学理论课基本书目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单行本或《马恩全选集》第42卷)
康德《判断力批判》
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四讲》
宗白华《艺境》、《美学散步》
思考题:
1、简述美学的人文学科属性。
2、谈谈你对美学学习方法的理解。
第二章关于美的本质
第一节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美是什么”――“哪些东西是美的”
一)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美的本质问题的解决,是解决美学中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了作为它的反映形态一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的解决。
二)拉图之问
柏拉图著作《大希庇阿斯篇》中记载希庇阿斯的以下三种定义均有局限性
第一,“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
第二,“美是黄金”。
第三,“美是恰当”。
苏格拉底的总结:
第一,“美就是有用的”。
第二,“有益就是美的”。
第三,“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
三)柏拉图之问的价值
二、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本质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点的最著名的代表有柏拉图、普罗丁、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克罗齐等
三、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讨美的本质
与以上相对的,是亚里士多德、狄德罗、柏克、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
四、西方现当代对美的本质的讨论
1.审美心理学
心理学崛起对传统形而上学探讨的冲击,建立各派心理美学――美感是怎样形成的。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美是一种“直觉”。
不同于认识的态度和方式,只感受对象的外在形象,直觉中的对象与实用性、概念性割断了关系,表现为诉纯粹的直觉形象。
直觉又是心灵对待事物的形式。
心与物在直觉中相互结合,主体产生美感。
德国谷鲁斯、英国浮龙•李提出,“内摩仿”产生美。
观看外物时,人的内心产生相应的起伏。
运动、线条、对称 内摩仿是产生美和美感的关键
德国立普斯认为,“移情”产生美。
欣赏时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象当中,使对象有自身的情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矣,雨雪霏霏”
瑞士布洛认为“距离”产生美。
心理距离与超功利态度
均抓住了审美心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来展开研究,各有贡献。
2、形式美学
英国贝尔“美在形式”
俄罗斯形式主义 语言手法和形式
捷克、法国结构主义诗学
3.分析美学与存在主义美学
维特根斯坦
可证实与不可证实
摹状形容词与谓词(判断)
海德格尔
第二节 我国当代美学界对美的本质的讨论看法
一、缘起
1956年,朱光潜自我批判引发其它美学家的讨论,最热烈的是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
二、主要观点
第一,主观论,“美是观念”。
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太。
第二,客观论(自然说),“美在物本身”、“美是典型”。
代表人物是蔡仪。
第三,主客观统一论。
代表人物是朱光潜。
他给美下了如下定义:
“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
第四,客观论(社会说),“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代表人物李泽厚。
思考题:
1、简述西方有关美学本质的探讨史。
2、我国当代对美的本质有哪几种观点?
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述要
一、概述
中国美学可分为古代与近现代两大阶段。
中国古代美学严格的说是不是美学而是美学思想,严格意义上的美学,即把美学当作一个学科的美学,那是近代由王国维等人从西方引进过来的。
中国古代哲学与重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西方哲学不同,它的人生论与伦理学的色彩更为显明。
“人为天地之心”,中国哲学始终把人生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注意对人的性情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它特别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信奉“尽心、知命、事天”的儒家美学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设定了审美价值的层面,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道家美学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拓展了审美心态的层面,而主张“一朝风月,万古长风”的禅宗美学则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开启了审美境界的层面。
中国古代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儒、道、释三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是把天人合一当作了自己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审美的极致。
以儒、道、释思想为精粹部分的中国古代美学有着丰厚的人文蕴含,它体现着中国古人对人生诗意与心灵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二、儒家学派在哲学与美学上的贡献
儒家推崇的精神境界“体仁”:
“因为与万物为一,无所窒碍,胸中泰然,岂有不乐之理。
”(《朱子语类》卷三十三)儒家的“体仁”境界既是道德的境界,也是审美的境界,它具有一种准宗教的性质。
“中国文学人间性最丰富,始终不离教化,有助于族类之凝聚与旺盛。
历代诗人除歌咏自然外,以天伦恩爱、亲朋赠答、吊古怀旧、伤时悯乱之作为多。
中国人心魄所寄为现世今生,于平凡生活中体会无穷之人情美,并以历史情感替代宗教感情,使自然与古往今来之大群相融合。
”(许思园:
《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
三、道家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深刻影响
“道可道,非常道”。
道家之道本身就充满了美学的韵味,道不仅具有宇宙本体论的意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可以提升人的现实的存在,使人与道合一,使宇宙论与人生论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这也是审美的境界。
“体道”是“澄怀观道”,道内化为人生逍遥的审美境界,一种自由的境界。
四、禅宗对中国美学的贡献
禅宗讲顿悟与涅槃,这些既是人生论也是审美论。
禅宗主张“自性本自具足”的佛性论,主张“一切法皆从心生”,特别强调“心”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个体心灵感受的唯一实在性。
禅宗认定“法”由“心”生、“境”由“心”造,而“心”是空寂的,所以“心”所显现的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属虚幻不实,“名相不实,世界如幻”,“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一切境界,本自空,无一法可得”(《五灯会元·卷三》)。
因此,禅宗主张彻底破除任何对语言、概念、思辨、修养、权威的执着,才可能顿悟。
禅宗的顿悟是一种非逻辑非认识的直觉,是一种浑融的个人心理体验,它打破了心物的二元对立,使人的意识与潜意识得到沟通融汇,在顿悟里像盐溶于水一样地融入了理解、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
禅宗的顿悟与审美经验是相通的,在涅槃的境界里,微尘中可见大千,刹那间便是终古,从而达到万物一体、梵我合一的境界。
中国美学特别强调“有意境自成高格”,强调“境生于象外”,讲究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意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正是禅宗的顿悟与涅槃孕化出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境界论。
五、近现代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结构与价值系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西学东渐,美学也被引进了中国。
近代,日本曾是我们接受西学的一个重要渠道。
日本人中江肇明(1847-1901)把Aesthetics翻译为汉语“美学”,并为汉语界广泛地接受。
王国维是较早把美学引进中国的中国学者。
用西方的美学观念去分析评论《红楼梦》。
在《人间诗话》,把审美与人生联系起来,对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作了颇具新意的解释。
对美学学科倾注了毕生精力的是朱光潜。
他比较系统地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而且早在40年代就一方面接受王国维意境说的影响,一方面接受了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一些美学思想(如克罗齐的“直觉说”,李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审美距离说”)的影响,并把它们整合成为一个自己的美学系统。
他认为美是人的心灵的创造,是人的心灵与外物的一种契合而产生的有表现性质的情趣与意境。
他还强调审美态度,认为这种情趣与意境的产生与审美态度有关,而审美的态度是一种不同于道德不同于实践的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
50与6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美学大讨论(前面介绍过)。
80年代,中国又一次出现“美学热”。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自由的形式”。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美学的历史变迁和特征。
2、以王维诗歌为例说明禅宗的美学意义。
第四章 审美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应该将对象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指出: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实践活动就是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且这种关系是有规定性的
实践活动只指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动物与世界不存在这种关系: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实践活动与主客体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没有不涉及主客体关系的实践活动,也不存在与实践无关的主体客关系。
与实践活动无关的“关系”不是主客体关系。
因此,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人同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也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要比归结为“人的活动”更恰当。
3)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二重化”:
人与自身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在现实中和意识中都可以将自己化分为二,:
现实或实践中,人的本质既存在于自身,又外化于对象之中;在意识活动或精神活动中,人既是自意识的主体,又是自意识的客体。
因此,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存在着双重的主客关系:
其一是同外界对象发生主客关系,其二是同自身发生主客关系。
二、人的实践活动有别于动物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就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
“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
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子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
)
三、在关系中去理解审美活动
导课:
略:
人的需要及层次:
自身作为生物的需要
马斯洛:
生理、安全一、归属和爱;尊重;趋优欲望)
劳动对需要的发展:
生产对象,再生产意识
1)人掌握(“掌握”的意义包括两方面:
A、认识;B、实践 世界的四种方式
“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
哲学精神的(理论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体现的也是人同世界的主客体实践关系。
人同世界的物质关系:
从人与自身(有机体生存、代谢)到人与自然(与物的流通、改造)再到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是物质的)
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
三种 认识关系;功利关系和审美关系(实际上三者不可分割)
认识关系――主客观是否相合,知识性。
通过实践认识对象世界(包括外貌、本质、联系、规律)的真实情况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功利关系――伦理关系,对象与人的实际需要,衣食住行、安全、病重、友谊、爱情等等。
通过实践在对象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意志,并根据目的和意志实现的情况考察对象对主体的益损利弊,作出功利评价。
伦理道德规范,趋利避害,利于群体生存发展。
审美关系:
一方面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外界对象和主体自身,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从对外界对象和主体自身的观照中体验到身心的自由与生活的美好,从而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愉悦,使得身心保持和谐、平衡、有序的。
指向人和人生的审美化。
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 认知关系 功利关系 审美关系
对象的性质 真 善 美
本质力量的性质 知 情 意
作为掌握世界的方式 理论的(科学的) 实践-精神的 艺术(审美)的
对应学科 哲学领域 认识论 伦理学 审美学
其它领域 自然科学 人文学科 现实审美
社会科学 伦理道德 艺术审美
工艺技术 行为制度 (创作、欣赏)
2)在审美关系中理解审美活动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缺一这种关系就不能成立。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
…因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对那个与它的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
”
“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因为正是这种有关系的规定性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眼睛对对象的感受与耳朵不同。
…第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恰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方式。
”(《1844年手稿》第79页)
第二节 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的特殊性
外部看:
直接指向形式,享受形式,创造形式
内部看:
基于一种精神生活、情感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原理 美学 原理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