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七环节模式课堂讲学要求.docx
- 文档编号:30731601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04KB
三段七环节模式课堂讲学要求.docx
《三段七环节模式课堂讲学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段七环节模式课堂讲学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段七环节模式课堂讲学要求
“三段七环节”模式课堂教学要求
一、计算课教学要求
1、自主探索环节
在学生探索之前应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突出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但其中必然要经历被动估算到自主估算的过程,在设计计算练习时,要考虑让学生在精算前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预测,在计算后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验证。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
现在稍微重视了“说”的训练,但缺乏对说的指导。
在课堂上必须注重开启学生思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说出算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们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低年级教学尤其要重视这一点。
2、合作交流环节
说算理要与算法同步进行,紧密结合,使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依据。
说算理还要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概括法则等做好铺垫,重视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解决问题教学建议
1、自主探索环节
在学生自主探索时要引导学生分析题中已知信息和已知信息间、已知信息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再确定正确的算法。
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都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这样就会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可设计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与数学规律的再发现、再创造,这样学生会体验深刻,掌握牢固,应用灵活。
当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摆脱困境。
2、交流导思环节
在汇报交流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讲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怎样摘录数据、怎样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等,是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在遇到各种新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策略解题。
3、巩固提高环节
我们设计练习时应从实用的角度入手,注重以下几点:
(1)呈现方式多样化:
改变应用题过去“看图应用题——图文应用题——文字应用题(占大多数)”的单一的呈现方式,有机引进表格、漫画、情境图、数据单、示意图等,使枯燥、乏味的应用题变活泼,变生动,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易于接受。
(2)题材内容生活化:
设计一些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生活问题作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感受。
(3)题型结构开放化: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数学问题都具有完整的题型结构,包括“适量”的条件、“唯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
我们的学生在这样一种反复训练中逐步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
应用题中每一个数据都是有用的;条件不足的应用题无法解答;一旦在解答时出现两种以上答案,则说明解答有误……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非如此。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设计一些开放题(条件不唯一、问题不唯一、解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解题策略不唯一)来取代“封闭”的应用题,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空间与图形教学建议
1、图形的认识教学建议
《标准》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能辩认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简单图形;在第二学段要能认识上述图形。
这都属于了解的水平,所以在教学中应大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图形与相应的知识联系起来,不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图形。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实物例子。
如“物体分类”这一课的主要任务是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我们应结合学生常见的球、积木块、文具盒和茶叶罐等,我们学生通过搜集、观察、触摸、分类和讨论等活动,形成对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直观感受。
这一课除分类活动外,还可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开头由形状说出生活中的实物地练习活动,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这四种几何体的表象。
(2)注意设计和组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观察方位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不同。
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涉及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这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这一活动随着年级的增加,应不断扩大观察的范围和难度。
如,高年级可安排“桌上放着一个茶壶,让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画出看到的图”等活动。
(3)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有关图形的知识的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由这些基本几何图形和几何体构成的。
如,正方形、长方形的展开图在物品包装盒上的应用,各种花纹图案的应用等。
2、测量的教学建议
《标准》中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第一学段结合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境,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面积,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周长、面积,第二学段主要是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等。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内容。
(2)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测的意义,建立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及对测量单位的选择,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义。
(3)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测量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可通过实践活动开展教学,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如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可让小组合作提出测量的办法,商讨测量的策略。
(4)要借助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图形与变换的教学建议
对于图形与变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2)让学生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丰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4、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建议
图形位置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这一学段,要求会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第二学段要求比第一学段更进一步,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研究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可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2)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路线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新教材的例子多数以城市的生活场景为便的,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这样学生会有亲切感、熟悉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四、统计教学建议
统计教学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调查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调查活动。
它是灵活、开放和形式多样的,要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
因此,统计教学要创设原始的随机情境,突出活动性,要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突出探索性,要根据统计表描述、分析数据,作出推断,突出统计观念的发展和统计知识的运用。
1、创设原始的随机情境,突出活动性
创设原始的随机情境,突出活动性,让学生亲身面对实际问题,亲自调查、收集数据,先体会随机数据的不确定、杂乱无章,再经历数据的分类整理,凸现随机数据的特点,学生才会深切地领悟到统计思想确实很有用。
问题情境的创设真实,是学生喜爱的话题,统计难度不大,统计数据不复杂才有效。
在问题提出、形成创段,一开始可以由教师直接给出,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问题出现后,要引导学生思考为解决问题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而不应直接告诉学生去收集哪些信息。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可引导学生统计关心一些社会问题,甚至是一些研究性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突出探索性
《标准》强调让学生体验统计全过程,统计全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的过程。
教学应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即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运用的全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用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对自己的分析、思考进行交流和改进。
在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阶段,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收集、记录数据的方式是不唯一的,不必硬性规定。
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分工协作,共享信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合作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在实践中优化收集、整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在数据处理的技能技巧方面得出个性化的学习结果,感受数学创造的快乐。
3、根据统计表描述、分析数据,作出推断,突出统计观念的发展和统计知识的运用
做统计重要的是分析数据,做判断、估计、预测,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是统计的意义所在。
在问题分析和解释数据阶段,要突出问题的解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做图表的分析、解释,不能只局限于图表本身数据的认读。
如,分析“学校阅览室阅览人数统计表”,不能只停留在什么数据最多最少上,还应引导学生判断:
哪种少儿图书最受欢迎?
引导学生做决策:
图书室在添置新书时,你认为应首先考虑添置哪种图书?
让学生看到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建议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
它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的过程。
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
因此,它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多元性、灵活性、操作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把握以下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
《标准》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纵观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性:
学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2、组织探究学习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次完整的探究学习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结果→这样四个阶段。
(1)确定探究主题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
探究主题的生成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
生活诱发式。
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纷繁复杂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在生活的诱发下产生探究主题。
例如:
学生可能在生活中发现自行车、摩车、汽车的车轮均为圆的,从而诱发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的探究主题;学生可能在春节期间拿到许多压岁钱,但却不知如何使用好?
从而引发出“压岁钱怎样用合理?
”的探究主题;学生可能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觉得打电话很有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怎样打电话省钱?
这一主题……
第二种,课堂拓展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主阵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
例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知道了一个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除5整除。
它的个位肯定是“0”,可能会提出“1×2×3×4×5……×99×100所得积末尾连续有几个零?
”等问题,这时,教师就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捕捉探究主题的意义,还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
第三种,学科联系式。
数学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时,必须打破僵化的框架,软化学科体系,让学生从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发现探究的主题。
例如,在数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把数学学科与美术、思品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圆的魅力”这个主题让学生体会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圆的美,知道祖冲之在圆计算上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制订探究方案
探究主题确定下来后,教师便应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方案了。
根据各年级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方案的制定必须经历一个由教、扶到放的过程。
低、中年级,要以“教、扶”为主,高年级要以“放”为主,扶放结合。
在起始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制订一个方案,大致包括项目名称、探究人员、探究目的、探究的内容与方法、探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的探究结果、成果汇报方案等内容。
(3)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方案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方案开展探究活动。
这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部分。
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体现情境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开放性。
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所能获得的成果可能比较微小,但是我们不能看成果评定学生活动优劣,而是要主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多少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着重评价学生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及信息量的多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方式,以及运用的探方法,要注意
注重过程评价。
对于成果的检查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七、复习课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在复习课上,要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回忆等形式再现知识点,并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自主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展现整理成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再建构,形成知识网络,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让学生自主回顾、整理知识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罗列。
由于每个课题都有关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在整理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则可能被遗忘,因而进行知识点罗列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回忆或看书等手段,全面地搜集出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准确地弄清楚每一知识点的具体意义,这是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的重要基础。
当学生搜集出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意义以扣,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整理,实施再创造,而不是通过练习去巩固。
也就是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整合,使知识系统化,这是学生反思学习成果、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要给予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整理时要完成两项任务:
一是将各纵向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二是把各横向的知识点有效地分化开来,组成一个整体。
让学生所学的分散的知识“竖”成线,“横”成块,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其科学的知识网络,这些形成的“线”和“块”就是学生创新的成果。
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归纳与概括”等,整理形式,一般可采用树枝图、表格、图画等学生所喜爱的形式,整理的结果要力求简单,明确,使人一目了然。
在让学生自主回顾、整理知识时,还要让学生记录与此相关的问题和提问,既可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提出自己已懂但又十分有人价值的问题,既可请求同学的帮助,也可向同学挑战,这样既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对知识、对问题解决的期待之中,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又为教师收集信息提供了机会。
在学生自主整理后,要给予他们充分交流展示整理成果的机会。
交流时,学生可以用语言阐述,也可以借助实物、图表和一些外显的动作来讲明自己的整理成果和思维过程。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教师就完全可以用学生“作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如果学生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形成知识系统”这一目标的需要,教师应进行引导、质疑、激发、补充,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建构,准确地建立起各类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知识系统。
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后,教师要给他们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化吸收、自我矫正完善,实施第二次创造优化。
2、突出重点,强化提高
复习时,要先呈现能体现知识重难点的典型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析疑难解,强化重点,再呈现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重点的强化上,教师可利用有针对性地解析典型问题或例题等方式,帮助学生解答疑点,弥补缺漏,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可针对学生在整理、交流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进一步的强化分析,可引导学生进行强化练习,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在练习内容上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在练习形式上要注意抓一题多变,还要注意练习题的层次性,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针对性。
3、注重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复习除了要重温学过的知识、强化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体现提高与发展,将旧知识进行生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而,在复习时还要注重对知识创新点的准确把握,围绕知识的创新点,去积极有效地组织练习,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所谓创新点,即是所复习的知识与生活的实质性联系,与其他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以及先后知识的实质性联系。
寻找这些联系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也是拓展深化的过程。
在内容上,要结合复习的实际,在知识的“高度”、“宽度”上适当向外拓展延伸;在形式上要以综合性练习、探索性练习、开放性练习、解决问题练习等进行呈现。
拓展深化时,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不可任意提高标准,增加学生学习的困难。
4、数学时间要灵活掌握。
本流程反映的通常是一个知识板块(小节、单元、几个单元、整册、整个学段)复习的整个过程。
其操作时间可能会因为知识点的多少、内容的深浅、学生的掌握情况、整理展示的方式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知识点单一、学生掌握程度高、内容较为简单的知识板块的复习,一节课可能能够完成,而知识点多、内容较难、展示交流复杂的知识板块的复习,可以用两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完成。
5、教学流程的操作要灵活机动。
教师可根据重难点的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不同等强化某个环节,弱化或者是去掉某个环节,有的环节还可以以实践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有的课解疑析难点的分量要重一些,有的课则要进行较多的练习,有的课要重整理,有的课则要重交流和争辩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段七 环节 模式 课堂 讲学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