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解读 语文版.docx
- 文档编号:30724912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51KB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解读 语文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解读 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解读 语文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解读语文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解读
文中有这么一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让我们由“也许”说开去,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也许”,往往是针对出现的结果和状况,推测起因和由来。
之所以“也许”,往往是因为不确定、不清楚、不明白。
但谁说,不清楚不明白就要淘神费力地去“推测”呢?
不推测、不理会不行么?
但“我”不仅推测了,还一连列举了三个事实——而且不要忘了,之后还有“省略号”。
看来是要打破砂锅、自问到底啊!
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推测“是什么”,或许才能知道他的推测是“为什么”?
——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
所有这些,似乎全都是我调皮捣蛋状;而“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你就尽可以想象了。
“我”将这等顽劣之事,作为家人送我到三味书屋的原因。
可见,在我的心里,离开心爱的百草园去往这最严厉的书塾,实在是一件极为不情愿的事。
不愿去却逼我去,这不是对“我”的惩罚又是什么?
那么,我到底做过哪些错事、犯下了哪些罪孽呢?
就不由得不回头去想想。
于是,就只有掰着手指头数了:
一件两件三四件,五件六件七八件……想了一件又一件。
一面翻出来这些“罪过”,一面又一个个否定掉——不至于吧?
难不成只因这个缘故,就给我这样严厉的惩罚?
于是,便找不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来,于是便“无从知道”,于是就更其觉得无辜。
心里极不平衡,却又无从反抗,不能反驳,不敢确认——这些个事或许家人本不知道,说了,岂不是自揭老底么?
只得乖乖就范。
这可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
“我”那一脸的无奈和无辜,你是可以想象的。
向蟋蟀、覆盆子、木莲们告别,岂止是对百草园的留恋与不舍啊!
分明就是壮士临行前的“悲歌”啊!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可是偏偏还要弄点花样、闹点新词、说点洋话——Ade。
真是服了他!
这一段,孩童的情态毕现。
此之谓:
“童趣”。
童趣,可不是童年的趣事啊!
这给人启发: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的“
趣”,不正是“趣”在这个小不点上么?
那些人、景、事、物,都远远没有“我”来得
更有意思!
谁才是此文的主角?
“我”,是当仁不让的!
趣,不在文字中;趣,都在文字中。
无论如何,需要我们读者根据文本,依托想象,把这弦外之音补全出来。
这样读鲁迅的此类作品,或许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天地——你可以想想,一个45岁老男人,如此用心良苦地忆写当年自个儿身上的“童真童趣”,你说是为什么呢?
还能是为什么呢?
你再想想,首段分明写着——“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那为什么后文所写,又“似乎确凿”不是野草呢?
作者写的确实是孩童的情态,但他所要表达的,却又分明不是孩童的情态,而是一个成人对孩童情态追忆的过程——或者说是成人感受和孩童心理的距离。
那既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又是一线之隔的、若即又若离的朦胧。
写的虽
是儿童,但审美的视角和审美的标准,却与孩子无关。
童趣,是属于成人的。
成人可以发现童趣、可以找回失落了的童心、童真;却无法回
到童年,无法做回儿童。
童趣,实是一种成人的祭奠和缅怀……
按照这种视角和标准,我们觉得故事的最趣之处,不在百草园或是泥墙根一带的景象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而在“我”儿时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有滋有味、奇趣横生!
谁曾想到,百草园虽趣,但“我”的世界却比现实的世界丰富百倍、千倍。
而这,当然是写不出来的。
鲁迅倒是很巧妙: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
耐人寻味的是,“我”为什么要拔它起来,甚至不惜毁坏泥墙。
看看上一句你就知道:
当然不是为了找到那独特的一个,看它的样子,或是珍藏起来,而是为了——吃了它成仙啊!
成仙!
?
这实在太不靠谱了!
但“我”就是那样相信。
相信,让孩子拥有了最简单的快乐!
而且乐此不疲。
同样的,“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是触觉描写还是听觉视觉描写,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他是怀揣着怎样的心理,去“按”这一下的。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倘若”、“也曾”、“从来”、“如果”都告诉我们,他是很有经验的哦!
他对“按”的结果早有预知。
按照这种视角和标准,我们觉得故事的最趣之处,不在美女蛇的传说多么神妙,或是飞蜈蚣如何神异,而在“我”对某种情境是何等的想入非非、念念不忘。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
稍微仔细一点,我们就可以发现,这和下文美女蛇的传说什么关系也没有。
赤练蛇
和美女蛇,不过有点蛇的共性而已;至于书生遭遇美女蛇的那个院落,长妈妈也说得清楚:
那是在一处“古庙里”,而并非在百草园里。
但本不相关的两个事物,恰恰就被“我”联系起来了。
此乃男孩子们固有的活泼和好奇!
当然,这和
长妈妈讲故事的本领也不无关系——从文中所写的来看,长妈妈是一再留了悬念的,而其中所模拟的各种声响,想必对“我”也是极有吸引力的。
一种莫名的东西,却在后面:
“……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
最后不经意的一句,如果不是多余……
那就一定有种小小的遗憾和小小的失望——只因从未遇见过美女蛇。
可是,前面明明就写着“做人之险”、“有些担心”、“不敢”。
其
实
,“我”所真正期待的,既非美女蛇,也非飞蜈蚣——没有了前者,后者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所期望的,不过是一种冒险的经历:
美女蛇前来索命,沙沙沙……
豁的一声,飞蜈蚣就结果了她。
电光火石。
单骑护主。
难道我们看不出吗,鲁迅想告诉我们的乃是:
百草园的乐趣,本不在百草园本身,而全在这个有情趣、爱幻想的小人啊!
按照这种视角和标准,我们觉得故事的最趣之处便不在捕鸟之法有多妙绝,也不在所捕之鸟数量如何惊人、种类如何繁多,而在“我”捕鸟失败的遭遇: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
“明明”一词,藏着我心中多少的失望、不解和无辜:
为什么呢,凭什么呀!
?
鸟儿明明进去了,
我也明明是照着闰土爸的方法去做的,怎么就捕不到呢!
于是,抓耳挠腮!
但“我”不死心,费了半天力,终于捉住三四只。
那么,“我”得失的缘由在哪儿呢?
正如闰土父亲所说的:
我太心急!
譬如,“我”是那样急切地想看到自己的本领和自己的“战利品”,所以,“走”都嫌慢;于是,满心期待地“跑”去一看……只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由此,你还可以想象,“我”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同一个错误,却又毫不觉察问题的所在——鸟雀尚未走进竹筛底下,“我”就早将绳子一拉。
在一个旁观者看来很是明白的问题,他却无论如何都想不通、改不了。
这个沉不住气的小傻瓜!
这样一来,对着闰土爸满叉袋的收获,也只能投以“羡慕不已”、“五体投地”而又怀疑的目光了!
这时,我们仿佛看到了“我”嘟囔着的小嘴。
“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唉呦呦,心都撞碎喽!
!
当捕鸟时的急不可待、迫不及待,连同随后出现的失望、不解、无辜,以及心痒痒、眼巴巴的羡慕嫉妒恨的情态,统统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的时候,你想想,这是否才是最富有意趣的!
?
按照这种视角和标准,我们觉得故事的最趣之处不在“怪哉”这虫的奇异故事,而在于学生和老师这一问一答间的滑稽情态。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一个是求知欲很强的好奇学生,一个是不耐其烦(而不是“不厌其烦”)的严厉老师——仅是两相对照,就有无限趣味。
不过,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试想一下:
作者为何把这件事放在三味书屋诸多趣事之首来写?
也许“我”对于“怪哉”传说的疑问由来已久。
只是有学识的人不愿告诉“我”,愿意告诉“我”的阿长又没学识、不懂得;于是,“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的欲望便一天天加增,已经不容再等下去了。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来到了三味书屋,那么,他要做的第一样事,当然就是弄明白这回事。
先生断然没有“不知道”的道理的,因为在我的心中,先生的学识和东方朔这个传奇人物的渊博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因而“我”对先生能解答“我“的疑问,是深信不疑的;于是满心欢喜、十分期待又万分虔诚地发问。
在那一刻,你能看见“我”那急切的眼神和那难掩的兴奋吗?
——“先生,‘怪哉’
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先生应该是侧过脸去,瞪大了眼,作不可思议状。
意思是说:
噢、噢、噢……你居然问出这样的问题,在我讲学的时候!
我没听错吧……真是气死我了!
——你居然问得出口,居然敢问!
?
在我还没有发怒之前,你赶快退下去吧!
比较起先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而恼羞成怒来,这种猜测是不是要更合情理一些?
——作先生的,根本就不想听到这种发问,也根本不屑回答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不知道’
!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这句和“先生非常生气,勃然大怒”相比,就会发现,在原句中作者特别强调了两个词——一是“似乎”,二是“怒色”。
大可琢磨一番。
看来,“我”问了这个问题后,非常在意老师的反应。
而在这种非常仔细的注视下,老师的生气也只是依稀可辨,“我”也只是隐约地感到老师的不大痛快,所以,才用了“似乎很不高兴”和“还有怒色了”这样的字眼。
可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更没有直接指斥:
作学生的居然问出这样乱七八糟的东西,太不像话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老师似乎有怒而未发;他在隐忍、在克制。
其原因大抵如此:
A先生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也该勤学善问,岂有问而不答的道理;满不高兴地说声“不知道”就已经是极限了。
B先生在生活中也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一个有修养、有学识的人,岂能随意动怒呢,何况又是在讲堂之上。
C多了,多了,一声“不知道”,就已是言之过多了!
讲堂之上,面对学生不合时宜的发问,先生最该是不屑置辩的——不置一言一语,就是最好的回应;你可以想象,“不知道”这三个字,是老师在怎样的恼火下,从齿缝里挤出来的,算是给学生一个“很有耐心”的交代和回应了,也算是维护了自己的威严!
也许在先生看来,即便私下里也没有这样乱问的道理。
然而老师的态度不好,一句简单的“不知道”和一脸的怒色,是“我”先前怎么也料想不到的。
不曾想到会碰壁,不曾想到会被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不曾想到会因发问而遭如此冷遇,难免失望、郁闷而又沮丧。
翻翻小眼睛、吐吐小舌头。
走开了。
但是,小小年纪的“我”也知道拿曾经碰壁的经验来宽慰自己:
“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好几回了”;既然别人都不愿说,那么,渊博
的宿儒、我的先生就不更屑回答这样的问题了——这是当然的,只是我不懂做学生的规矩罢了!
其中的利害,我慢慢懂得。
我毕竟是识趣的,而且在诸多次碰壁之后,总算是有些长进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请注意这个“才”字。
先生的“怀怒未发”,“我”的“热脸碰上冷屁股”,以及师生情态和心理的两相比照,我们读来是否也觉得奇趣横生呢?
按照这种视角和标准,我们觉得故事的最趣之处不在于先生读书时是如何痴迷、如何怪趣,而在于身边那个看读书、思读书、品读书、赏读书的人——“我”的种种情态!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来,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老师声情并茂的语态、读姿固然让人好笑,但还不是最有趣的;
老师夸张的语态、语调自然让我等捧腹,但“我”为何不笑呢?
——此时的“我”还很专注。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想象一下——在先生极度投入、十分亢奋、淋漓挥洒之时,他身边坐着的那个可爱的小人儿,是如何的将书本丢一边
,双手托腮,是如何的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地注视着先生的神情姿态。
时而跟着摇头晃脑,心中默猜:
他的头大约要拗过去了吧、拗过去了吧——当然要拗过去的;时而又点头、微笑、默叹,心中想着:
这定是极好的文章吧。
其实,啥也不懂,只是看其读书时的面部表情、神情姿态,觉得如此。
不是么?
——且看: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
‘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大伙儿读书时,既无句中停顿,也不见其语气、语调,就只知扯着嗓子,放开喉咙,闹腾一阵子;可见,我们只知其字,而不知其言,不知其文,不知其意,更不知其味,这样的读书自然无趣,于是,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
最后,就完全演变成那个老同志的独角戏了。
于是,那惊叹与羡慕又添了十二分:
哇,先生好厉害哦!
我们读得一头雾水,他却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如若我也能读出这文章的滋味来,那可就太好了!
满脸的虔诚与仰慕呵!
老师读书的情态固然有趣,起初,我听得也固然专注,看得也固然仔细,心中也固然涌出许多敬佩和羡慕来;但时间一长,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没完没了……又不解其意,一窍不通,自然乏了味、走了神,做起自己的游戏来;先前的敬佩和羡慕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只知趴在桌上“埋头苦干”。
先生居然也毫不发觉!
若用电影镜头中的“特写”或“快进”,来展示“我”神情的变化,定然是其乐无穷的。
这是另一种幽默。
静静的描写中竟让人品察出这如许味道来!
百草园中的找乐子和私塾后园里的寻乐子,雪地里的捕鸟和课堂上的游戏,听美女蛇的故事和问“怪哉”虫的奥妙,是否有着一一对应的某种关联呢?
但是,作者最留念的,却仍然是自己——
拔何首乌时“我”的小小蛮干,遭遇美女蛇精时飞天蜈蚣单骑护主的狂想,捕鸟不成时的纳闷与困惑,别离乐园时的无辜与悲壮,问师解疑时的冷水扑面,先生读书入神时的盲目崇拜……
相信自己的直觉,依赖自己的想象,换一种读法,我们也许就会折服于鲁迅对于童趣的体察,也许就会发现:
留恋,追忆,和那总也“抓不住”的童年感觉,才是本文的主旋律。
也许在鲁迅回忆、写作的那一日——那一个白天或夜晚,他再一次地迷恋上了最初的生命时光;这是一个人与自我的恋爱,是一个人与青春的约会。
童年、童心,那些纯真与美丽,让鲁迅心中又生发了多少“守护”的欲望、生存的毅力和斗争的坚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本解读 语文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文本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