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学.docx
- 文档编号:30723027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9.17KB
流通经济学.docx
《流通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通经济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通经济学
1.(A)是在市场交易中将进货与销货、进口与出口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交易方式。
其本质特征是买卖双方必须互相购买或交换对方的产品,一方提供产品和技术时,另一方必须用另外的产品、劳务等给予支付,交易中无须使用货币或外币。
A.易货交易B.互购交易C.补偿交易D.加工交易
2.(B)交易双方互相购买对方的产品。
A.易货交易B.互购交易C.补偿交易D.加工交易
3.补偿交易的形式有直接补偿贸易、间接补偿贸易和(D)
A.加工补偿贸易B.易货补偿贸易C.互购补偿贸易D.综合补偿贸易。
4.(D)一国或一地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进口或购进原材料、零部件,利用本国或本地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以及劳动力资源,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相应的附加值或货币收入。
A.易货交易B.互购交易C.补偿交易D.加工交易
5.加工交易的方式主要有:
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B)。
A.贸易业务B.协作生产C.流通业务D.补偿交易业务
6.商品流通是(C)的发达形式。
A.物物交换B.简单商品流通C.社会分工D.商品交换
7.商品交换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B)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
A.经济关系B.社会分工C.流通规模D.社会再生产
8.(A)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但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能够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
A.商人资本B.商品生产C.消费D.分配
9.在(A)市场态势下,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调节着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围绕着这一市场价值波动,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A.相对均衡的市场态势B.买方市场态势
C.卖方市场态势D.一般市场态势
10.名牌产品体现出其社会责任感,即对社会公众安全负责,对社会生态环境负责和(A)。
A.节约能源和资源B.消费者满意C.满足需求D.目标市场细分
11.(A)是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开办商行、购销商品、开展流通所投入的资金。
A.洋行资本B.买办商业资本C.官僚资本D.民族商业资本
12.奴隶社会的商品流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处于(C)。
A.支配地位B.重要地位C.从属地位D.主导地位
13.(C)是产品在开发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价值观、经营观念、营销策略的总和。
A.商品的使用价值B.商品的交换价值C.产品的文化价值D.商品的时间价值
14.(B)表现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被社会接收的程度。
A.商品的使用价值B.商品的交换价值
C.产品的文化价值D.商品的时间价值
15.在(C)市场态势下,商品的市场价值由劣等条件下生产的个别价值来决定。
消费者处于受生产者控制的劣等地位,买方竞争比较激烈。
A.相对均衡的市场态势B.买方市场态势
C.卖方市场态势D.一般市场态势
1.商品竞争包括产品质量竞争、产品品种竞争和(A)。
A.新产品竞争B.价格竞争C.信息竞争D.服务竞争
2.(B)便于顾客直接接触商品,增强对商品的直观认识,因而也在利益上保证了消费者对商品选择的权利。
A.商品明码标价B.商品敞开陈列
C.商品价格低廉D.在一个卖场内分设许多独立的商品部
3.商品文化的特点是把文化因素同(A)融为一体,它所表现的文化是与载体共生共存的、共同流通、共同消费的。
A.物质实体B.商品设计C.信息技术D.流通渠道
4.百货商场在原有市场领域的发展战略有(D)。
A.巩固B.低成本渗透C.撤退D.以上都是
5.采取(A)战略应具备的条件是:
本商场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营优势,通过再造可以强化企业在百货业商场中的竞争地位。
A.巩固B.低成本渗透C.撤退D.异地扩张
6.流通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商品文化、服务文化和(A)。
A.营销文化B.产品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
7.在大流通管理体制下,应该逐步弱化以(A)为重心的系统管理,逐步强化以行为管理为重心的社会管理。
A.主体管理B.社会管理C.行政管理D.产权管理
8.下面哪一项不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D)。
A.对全社会的商品流通活动进行总体规划
B.制定适应于所有流通企业和行为的统一政策
C.为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
D.负责企业的注册登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9.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合理的(D)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体系,促进商品资源的合理流通和分配。
A.流通组织B.流通渠道C.物流渠道D.商流渠道
10.商品流通渠道合理性的标准主要表现为畅通、经济、高效与(A)。
A.适应B.优化C.迅速D.满意
11.名牌产品质量的含义:
符合标准、适合消费、完善服务和(A)。
A.社会责任B.社会标准C.社会价值观念D.社会义务
12.下面哪一种(C)不是票据交易的功能。
A.信用功能B.自动清偿功能C.价格发现功能D.结算功能
13.(B)是流通有序运作的保证,是管理文化、劳动文化、组织文化和规章制度文化的总和。
A.营销文化B.流通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产品文化
14.(D)是指受托人接受他人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代委托人购销或寄销商品,并取得报酬的法律行为。
A.远期合同交易B.自主交易C.票据交易D.信托交易
15.实施信托行为的主体主要有信托公司、寄售商店、贸易货栈和(A)。
A.拍卖行B.经销商C.代理商D.零售商
16.(D)要求百货商场在调整食品结构的基础上,突出一批拳头产品,实行统一进货、经销分离,逐渐形成规模经营。
A.购销合一B.买断经营C.购销合一,买断经营D.购销分离、统购分销
17.(C)的实质是工商企业按照各自的市场分工,建立起正常合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
A.统购分销B.购销合一C.买断经营D.购销分离
18.(B)是流通体制改革地启动点和归属。
A.商店B.企业C.产权D.服务创新
19.下面哪一项不是前联邦德国的行业组织(A)。
A.经济同友会B.工商会C.工业企业行业协会D.雇主协会
20.水产业商会是属于(B)。
A.以地区同乡为对象的行会组织B.以行业组成的行业协会
C.总会D.以商品为对象的行会组织
21.流通作为经济过程和产业,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D)范畴。
A.经济B.消费C.生产D.交换
22.(C)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交换的深度和广度。
A.消费B.分配C.生产D.再生产
23.(A)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在流通领域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者说是社会经济制度在流通经济关系方面的具体化。
A.流通体制B.流通机制C.流通要素D.流通环节
24.(D)是市场流通机制的唯一信号,它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传递,引导他们作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的决策
A.计划机制B.信号机制C.市场机制D.价格机制
25.计划数量指标是计划流通机制的(C),计划流通机制所有的经济决策权都集中在一个统一的中央机关,用自上而下的数量信号来调节流通。
A.重要信号B.唯一信号C.主体信号D.决策信号
26.因为(A)的规模小,商品品种少,陈列位置明确,消费者所花选购时间少,能迅速完成交易过程,立即解决生活急需。
A.便利店B.超级市场C.百货商场D.专卖店
27.新经济体系中,(A)并不是和人力、资本和土地等并列成为制造资源之一,而是唯一有意义地一项资源。
A.知识B.管理C.技术D.信息
28.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行业管理的组织体系呈现了崭新的政企关系,政府通过(A)进行管理。
A.行业协会B.政策C.规范D.制度
29.下面哪一项是商品流通资本的构成(D)。
A.用于购买商品、偿付商品的购买价格而投入的费用
B.商品买卖过程中支出的纯粹流通费用
C.用于商品保管、运输等生产性的流通费用
D.以上都是
30.(C)指的是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生产要素投入而带来的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经济增长D.经济发展
31.(B)实际上是生产效率的竞争,其结果是提高生产效率。
A.非价格竞争B.价格竞争C.产品竞争D.市场竞争
32.(C)是流通文化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流通运行过程中调节流通业人员之间、流通人员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评价体系、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
A.流通文化B.流通物质文化C.流通精神文化D.流通制度文化
33.(A)是由拍卖市场公布拍卖商品地具体情况和拍卖条件,然后卖主在规定地时间内将密封标单递交拍卖市场,由拍卖市场在事先规定地时间公开开启,经比较后选择出价最高者成交。
A.密封投标拍卖B.增价拍卖C.无声拍卖D.减价拍卖
34.现代租赁是指承租人除了获取租赁物的使用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将租赁变为一种(B)的手段。
A.融物B.融通资金C.融物与融资D.使用设备
35.租金是(C)的代价,具有贷款本息的性质。
A.融物B.融物与融资C.融通资金D.使用设备
36.流通方式集约化,本质是运行,核心是(A)。
A.效益B.规模C.流通总量D.资源配置
37.(B)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A.商品关系B.雇用关系C.生产关系D.经济关系
38.市场型配置资源方式,具体表现为市场活动主体之间的自主决策、横向的经济协调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也称为(B).
A.计划型资源配置B.资源的横向配置C.市场型配置资源D.资源的纵向配置
39.如果说市场体系运行是商品经济的灵魂,(A)则是市场体系赖以形成和运行的核心。
A.价格体系B.供求关系C.市场调节D.商品关系
40.利率本质上也是一种价格,即(D)的价格.
A.外汇资金B.流通资金C.货币资金D.借贷资金
41.市场机制运行的动力源是对(B)的追求.
A.宏观流通发展目标的追求B.物质利益C.企业目标D.供求平衡
42.商业街的独特的功能是指(B)。
A.营业时间和商品供应的专属性B.满促人们休闲、购物、娱乐的综合功能
C.商品明码标价D.服务功能多样性
43.特许经营按加盟业务划分为可转换型特许经营和(D)。
A.投资型特许经营B.业务性特许经营
C.单一特许经营D.分支特许经营
44.下面哪一种(C)不是特许经营的纽带。
A.商标B.特殊技能C.电子商务D.经营模式
45.商品流通资本是(A)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态,是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A.产业资本B.货币资本C.金融资本D.劳动力资本
46.(C)是指达成买卖交易所需要支付的劳动,如采购、谈判、签约、向顾客介绍商品、销售等。
A.运输劳动B.保管劳动C.买卖交易劳动D.管理劳动
47.(B)总是构成物化形式或活的形式的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它们,因此是产品的一种扣除。
A.运输劳动B.保管劳动C.买卖交易劳动D.管理劳动
48.商品供给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商品效用性;价值性和(C).
A.经济性B.竞争性C.流通性D.生产性
49.(C)一定要适应商品需求的规律,其内容包括:
质量、数量、时间、空间四个方面。
A.商品需求B.市场竞争C.商品供给D.商品流通
50.市场信息量是指市场参与者掌握市场信息的程度,它与市场选择的(D)成正比。
A.机会B.空间C.时间D.自由度
51.现代租赁采取融通租赁物(A)的方式,以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
A.使用权B.处置权C.占有权D.分配权
52.流通企业地组织要素主要有知识、管理、机制、机构及(A)。
A.文化B.信息C.人员D.服务
53.大流通体制的总体指导思想体现在组织架构上,应形成以行政管理、法规管理、经济管理和(C)相配套的社会流通管理系统。
A.社会事务管理系统B.产权管理系统
C.行业自律管理系统D.法律管理系统
54.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管理部门将进一步调整和减少,如果(D)组织建设跟不上,将会导致行业管理上的“真空”。
A.行政管理组织B.产权管理组织C.流通管理组织D.自律性行业管理
55.(B)是影响商品流通渠道的主要成分,从而也是影响流通渠道合理性最为关键的因素。
A.贸易货栈B.中间商C.经销商D.代理商
56.商品流通资本获取利润的方式是通过(C)实现商品中的价值与增值。
A.流通行为B.生产行为C.销售行为D.购买行为
57.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交易方式的选择,在供应的第一个环节上一般采用(C),再辅之以票据交易方式。
A.现货交易B.现金交易C.地区批发交易D.零售交易
58.“连锁经营”模式的利润来源(D)
A.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B.销售返利C.高于采购价格出售D.批量采购
59.(D)是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并且已经成为特殊的独立的职能,但并不能改变这种职能的非生产性质。
A.运输劳动B.保管劳动C.买卖交易劳动D.管理劳动
60.(C)有许多小企业组成,在这个市场上每一个企业的力量都是微弱的,任何一个企业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数量对整个市场不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A.垄断性市场B.多头竞争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寡头竞争市场
61.(A)上只有一个供给者和需求者,买卖双方选择的自由度比较小,市场机制比较呆滞。
A.垄断性市场B.多头竞争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寡头竞争市场
62.(D)只有几个实力很强的企业进行竞争。
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每个大企业的行动都会对市场过程发生显著影响,其产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化都会引起竞争者相应的反应。
A.垄断性市场B.多头竞争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寡头竞争市场
63.目前我国的商品流通渠道已经基本实现了以(C)为导向的多渠道流通。
A.经济B.物流C.市场D.计划
64.下面哪一项不是商品流通资金的特征(B)
A.垫支性B.专用型C.周转性D.增值性
65.下面哪一项不是流通政策的目标(B)。
A.规范商品流通B.维持市场秩序
C.实现流通资源有效配置D.提高流通效率
66.转变我国商品流通增长方式应该在三个层次上努力,企业层次、行业层次和(A)。
A.政府层次B.微观层次C.宏观层次D.组织层次
67.(B)是一种非完全市场。
在这一市场格局下,供给的货品和市场都是不统一的,产品或销售地点都是不同的,不存在统一的市场价格。
A.垄断性市场B.多头竞争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寡头竞争市场
68.许可证类型有以下四种:
普通许可证、排他许可证、独占许可证和(D)。
A.专有技术许可证B.商标许可证C.专利许可证D.可转售许可证
69.对企业而言,交易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依据(B)和经营风险最小化的原则来选择最有利于经营目标实现的方式。
A.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B.经济利益最大化
C.提高商品周转速度D.促进市场良性发育
70.日用品交易方式的选择,在生产与商业的连接处,(D)对商品的组织运行作用十分明显,同时商业信用交易、票据交易等可对其起到辅助作用。
A.现货交易B.现金交易C.零售交易D.批发交易
判断
1.流通是属于商品交换范畴的经济现象,但不是(是)商品交换的发展形态。
(错)
2.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下,商品的市场价值由优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来决定的,买方(卖方)竞争激烈,市场的选择权偏向于买方一边。
(错)
3.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变革的核心内容在于打破了全部商品流通活动通过国营商业系统单一的流通渠道,实现了通过各种所有制、各条系统和各种经营方式的流通企业及交易市场所组成的多种流通经营渠道进行商品流通的局面。
(对)
4.营销文化(商品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它凝结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通过形态美、色彩美来体现时代精神。
(错)
5.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就是(并不是)指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避免通货膨胀就是(并不是)消除“高”物价。
(错)
6.在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刚性分工和垄断性经营,整个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以行政性指示为手段、以系统管理为特色的管理体制。
(错)
7.商品流通空间结构是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核心,由商品销售供应网络所能服务到的所有消费者和购买者之间构成的空间范围体系。
(对)
8.流通产业之间协调(流通结构协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化程度的均衡、网点布局的均衡、规制幅度的均衡、流通运营方式的均衡。
(错)
9.当实际的需求量和相对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需求总量就会按照各种不同的比例在各类商品之间重新分配,这就会造成商品供求的总量(结构)平衡矛盾。
(错)
10.在商品期货交易中,签订期货合约,实行买空卖空,(一般不会)直接发生商品实体的运动,(也没有)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错)
11.卖方市场态势,一般指供不应求的市场。
在这种市场态势下,商品的市场价值由劣等条件下生产的个别价值来决定。
消费者处于受生产者控制的劣等地位,买方竞争比较激烈。
(对)
12.百货商场单店规模越大越利于成本降低,获得越多的利润。
(错)(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顾客购物过程中对商场的规模存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承受能力,在商场管理上也有一个超过一定规模而造成“规模不经济”的经济规律)
13.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双方都要尽力保证不出现代理关系,即协议明确规定,特许商和加盟商之间不是代理关系,加盟商没有权利代表加盟商行事。
(对)
14.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流通管理体制的根本特征是将各主体分别纳入一定的行政系统之内,并对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实施横向(纵向)管理。
(错)
15.在信托交易中,信托人在接受委托人代购代销业务时,自己可以成为其直接的买主或卖主,也可以变更(在未得到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一般不得擅自变更委托人的要求。
)委托人的要求。
(错)
16.简单商品流通中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不是(是)同时完成的(错)
17.租赁期内,承租人的租金是分期支付的,与商业信用中的分期付款相同(不同)。
(错)
18.伦理文化包括流通义利观,即流通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但不(也)包括流通义务。
(错)
19.决定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流通中心的消费因素并非是商品流通中心周围一定区域内总的消费规模,而是该商品流通中心所能吸引的消费需求规模。
(对)
20.因为消费者购买到其所需要的商品,并获得了使用价值的满足,所以供给能影响需求,但不能(能)制约、决定和创造需求。
(错)
21.期货交易实质上是一种虚拟交易,主要利用期货合约上商品价格波动,通过各种方式来规避现货风险或赚取一定的风险投资利润。
(对)
22.流通潜在规模(流通实际规模)是指现有商品流通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所投入的资源要素的多少以及实际表现的流通能力的大小和流通数量的多少。
(错)
23.社会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制约商品流通规模,是制约商品流通规模的间接(直接)因素。
(错)
24.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不仅被动地反映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它们还对商品供求总量的平衡起到自动调节作用。
(对)
25.市场供给与需求是两种不同主体的经济行为,是相互独立的经济现象。
因此,商品供求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错)
26.远期合同交易要在规定的场所进行,双方交易要受第三方监控,以便交易处于公开、公平、公正的状态,现货交易不受过多的控制。
(对)
27.商品流通微观规模就是单位企业或企业集团流通要素的积聚程度及其相适应的流通任务,其合理配置是商品流通宏观规模和商品流通中观规模合理配置的前提和基础。
(对)
28.商品流通中,为了综合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只要(不仅)从实物数量上反映其增减变动,无须(而且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货币计价。
(错)
29.流通中存在着大量的交易成本,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现代流通可以通过增加交易频率,有效减少交易频率的不确定性,降低资产的专用性,但不能(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错)
填空
1.交易成本是指在市场机制下,交易双方用于寻找交易对象、签约及履约等方面的所有支出,包括金钱的、时间的和精力的支出。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
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的频率。
2.流通文化的基本架构:
流通物质文化、流通制度文化和流通精神文化。
3.许可证交易的内容有专利许可证交易、商标许可证交易、专有技术许可证交易。
4.加工交易有四种方式:
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
5.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条件:
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先进的流通工具和设备、专业化的流通企业。
6.商品文化,商品是由设计、工艺、制造、商标、包装等多维因素的文化价值和劳动价值组成的,是流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
7.交换中的经济利益导向能自动诱导生产者努力地降低产品成本,追求在成本价值以上出售产品。
8.影响商品合理化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分销主体、分销管理体制以及分销环境。
9.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动力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计划经济的动力源则是对宏观发展目标的追求。
10.资源的横向配置是指市场型配置资源方式,具体表现为市场活动主体之间的自主决策、横向的经济协调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11.商品流通固定资金的价值数量,是根据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用折旧的方法,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商品流通费用中去的,它成为商品价格形成的要素,并随着销售的实现而得到补偿。
12.商品流通的流动资金的具体形态,由货币资金、应收项目和存货等基本部分组成。
13.商品流通资金的运动,也就是商品流通资金不断地完成商品购进和商品售卖这两个阶段的交换,交换资金的形式,实现其不断周转运动的过程。
这一过程称为商品流通货币投资循环。
14.盈利模式是构成价值获得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是基于战略层面的以客户和利润为导向的企业资源运营方式,其本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是实现企业利润和价值的最大化。
15.市场体系运行是商品经济的灵魂,价格体系则是市场体系赖以形成和运行的核心。
16.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条件:
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先进的流通工具和设备、专业化的流通企业。
17.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形成机理主要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曲线原理、交易成本理论。
18.交易成本是指在市场机制下,交易双方用于寻找交易对象、签约及履约等方面的所有支出,包括金钱的、时间的和精力的支出。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
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的频率。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通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