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摄影与摄像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30721838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66.10KB
广告摄影与摄像复习资料.docx
《广告摄影与摄像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摄影与摄像复习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告摄影与摄像复习资料
广告摄影与摄像复习资料
1.古典诗词中的摄影摄像
(1)古典诗词中的摄影摄像·图片摄影意境
长焦镜头远摄的特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唐扬万里《小池》
广角镜头拍摄的春景——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前实后虚,定焦拍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广角镜头展示的画面——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2)古典诗词中的摄影摄像·MV摄影意境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注释:
是诗人对河边采摘野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关关:
水鸟叫声。
雎(音居)鸠:
水鸟,生有定偶,常并游。
洲:
河中沙洲。
窈窕:
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淑:
善,好。
逑(通仇):
配偶。
以比兴的手法描写一位小伙子看到他暗恋的少女时的场景和心境
文学形象的出色描绘:
声画并茂。
MV:
自然美丽的风光,动静结合的意境,美景、美人,怎不令人心旷神恬-
(3)古典诗词中的摄影摄像·广告摄影意境
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硕人
注释:
硕人:
高大白胖的人。
荑(音题):
白茅之芽。
蝤蛴(音求其):
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
瓠犀(音户西):
瓠瓜子儿。
螓(音秦):
似蝉而小,头宽广方正。
蛾眉:
蚕蛾触角,细长而曲。
倩:
笑靥美好貌。
盼:
眼儿黑白分明。
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一位古代妇人的美貌
文学描写的细腻柔美,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画面形象
一则优美的广告摄影:
美甲;美肤、牙膏、唇膏、睫毛、健身美容广告----
2、图片摄影
1、图片摄影的起源、发展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
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构成永久性的影像,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复杂技术,被称为摄影术。
上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摄影:
室内照相:
是社会、家庭重要庆典、纪念的一项时尚、奢侈活动。
室外照相:
最早的胶片为黑白,国内把航空胶片,电影胶片裁剪卷成胶卷用于室外拍摄。
后国内开始生产专门用于室外拍摄的胶卷:
8º、21º、24º;正片、负片-----相纸,放大纸,1——4号。
拍摄、修底、冲印、放大、着色-----
百年叱咤风云一朝名利衰落
柯达Kodak
1888年Kodak牌相机出生,它内部有100张胶片,
1890年又出了带48张胶片的Kodak牌折叠相机。
公司改名EastmanKodak。
1896年柯达发明X光成像产品,后人广泛用于医疗检查。
1928年推出了彩色电影胶片,结束了黑白电影时代。
1942年发布世界上第一种彩色胶卷,
1976年,柯达制造出全球首部数码相机,
此后,柯达又拥有了多达1000余项的数码成像专利技术,世界上第一台商业数码相机也是由柯达于1991年研制。
一个曾经几乎垄断了全球摄影技术、资源的企业;一个拥有摄影若干第一创造发明,并推动了摄影发展的企业;
2、熟悉数码相机
A、外部机身熟悉并掌握的数码相机的系统操控按钮(部件):
一般按钮部件(拍摄必须操控按钮、必要的调整光圈、速度、焦距、回放、------)
、进入系统按钮部件(根据需求调整既定设置,查看有关数据------)
、特殊按钮部件(不轻易或偶尔启动的环节设置------)
越复杂精细的机器——操作掌控越方便
熟悉并掌握的数码相机的系统操控按钮(部件)
拨盘
AUTO全自动档。
P档A档和S档的组合,光圈快门组合。
TV(S)档快门速度优先模式。
对光圈进行调整,
AV(A)档光圈优先模式。
对速度进行调整,
M档全手动档,
B、感光元件:
熟悉并了解数码相机的感光摄影原理
、CCD用于接收进入镜头的光源,相当于传统相机的感光胶片。
、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与CCD相似。
将光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
、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专用DSP,比如CANON数码相机采用的图像处理芯片DIGIC,用于进行图像的压缩、转换、滤波、修正等工作,是相机的“大脑”。
、对焦感应器决定相机对焦点的位置,数量、对焦速度等。
C、其他元件知晓数码必要元件
、快门和光圈互动
、取景器主要有:
闭合式及帘幕式、与光圈互动使用
光通过透镜
(1),被反光镜
(2)反射到磨砂取景屏(5)中。
通过一块凸透镜(6)并在五棱镜(7)中反射,最终图像出现在取景框(8)中。
当按下快门,反光镜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反光镜
(2)被抬起,图像被被摄在CCD(4)上,与取景屏上所看到的一致。
C、镜头相机的眼睛
人眼的水平可视角度是120度,垂直可视角度是60度
不同镜头拍摄的图片视觉不一样
定焦:
5085200---
中焦:
35-135MM
广角:
15-35MM
长焦:
135MM以上-----
上述中、广、长焦也称之为变焦教头。
特殊:
鱼眼、微距、移轴
3、色温与白平衡
色温
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光源发射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随着温度不同,黑体呈现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渐变过程。
<3200K
温暖(带红的白色)
稳重、温暖
3200-5600K
中间(白色)
明快
>5600K
清凉型(带蓝的白色)
冷
掌握摄影、摄像关于色温的有关专业知识,可以拍摄你想要的正常色彩画面、或根据剧情、创意需要拍摄你需要的特定影调画面。
白平衡
“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3、影调与气氛
影调:
景物的明暗关系表现在影象上的明暗层次,是构成影象的基本因素。
是造型处理、画面构图、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
黑白摄影:
影调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高调明快、淡雅,低调庄重、深沉,中间调(灰)和谐、平稳。
影调只有与具体的形象、物象相结合,才能赋予作品以鲜明的、生动的感染力。
高调:
给人以光明、纯洁、轻松、明快的感觉。
比较适合于表现妇女、儿童的形象。
低调:
让人感到坚毅、稳定、沉着、充满动力,低调表现的感情色彩更强烈、深沉。
灰色调:
善于表现大自然的景观。
灰调善于造成柔和的、恬静的、素雅的秀美情境。
4、构图
常规构图:
九宫黄金分割法、视觉趣味中心、三角构图(稳定均衡)、S型构图(优雅舒展)、放射构图(不稳失衡)、对角构图(富于动感)
熟悉摄影构图的各类法则;是在有限的既定平面空间中去表现主题,因此,在构图表现内容方面,要强调主体、主题突出,主次、层次分明:
、景物
布局合理,结构清晰,既强调纪实、纪录再现;也体现写意、会意——意境。
、人物(或以人物为主的风光摄影)
掌握基本构图法则,重在扑捉体现人物的表情、姿态、神情、姿态——神韵。
摄像构图与景别
特写:
展示人物细微表情,或景物的细节,固定镜头;
近景:
人物胸部以上,或景物局部,固定或跟移镜头;
中景:
人物膝盖以上,或景物局部,两人以上常用调度运动镜头
全景:
人物全身,或景物全貌,群体人物常用调度运动镜头;
5、用光
光是摄影的灵魂
基本用光:
能够较好体现景物、人物的明暗、轮廓、线条、形态------。
艺术用光:
扑捉或营造特殊的影调、气氛,使画面更为生动、灵动,更为突出主题。
光的类型:
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光、散射光
光的组合:
主光(直射主体)、辅助光(辅助主光的对比光)、轮廓光(逆光、侧逆光)、背景光(使主体的背景明亮)、眼神光(人像摄影专用)
光照方向:
顺光、逆光、侧光、顶光、顺侧光、侧逆光
反光板:
斜射的阳光—反光板为被摄者面部补光使人物轮廓线条清晰,表情生动
静物拍摄
、无缝背景
、勾光消除阴影
、强调质感(运用高光突出质感)
混合光
斜射的阳光—人工光
、为人物面部、胸部补光使人物表情生动、肌肉健朗
、为人物背影投光使人物轮廓清晰、富于质感
6、色彩
色调(色相)对色彩的一种直观感受。
明度(有时被称为亮度或照明度)是对色彩明暗度的一种衡量方式。
饱和度(或色度)通常指色彩的纯度、生动度或强度。
暖调
红色:
兴奋、热烈、欢乐、喜庆、富有生命力----;
橙色:
明亮、华丽、健康、辉煌、易动人----
黄色:
明亮、辉煌、灿烂、愉快、亲切、柔和----;
冷调
蓝色:
崇高、深远、纯洁、透明、智慧------;
绿色:
孕育、充实、平静与希望------;
白色:
明亮、干净、朴素、雅洁、纯净;
黑色:
阴谋、肮脏、黑暗、(深沉、坚毅、果敢)。
灰调(中间调)界于暖调和冷调之间
7、创意
常规应用:
光影再现(新闻纪录、图片凭证、生活留影------)
艺术摄影:
光影创作(艺术创作、广告推广)
常规:
只是作为瞬间留下的定格时空平面影像。
创意:
、以光影为造型手段,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并通过特殊的摄影手段,使之成为能令人欣赏、品味或是足以使人受到艺术感染的作品——艺术摄影。
、以光影为造型媒介,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并通过特殊的摄影手段,使作品起到对某个诉求的宣传推广作用——广告摄影。
三、影视概论
1、电视的发展
1908年:
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技术的理论。
1923年:
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
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5年:
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人们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
同年美国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至2011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基数为18730万户(国家广电总局)
一、1个省行政区有1个省级电视台,每1个市有1个市级电视台,每个县1个县级电视台,还有约一半的镇有镇级广播电视站。
二、1个省级电视台平均约有4个频道,市级电视台平均约有3个电视频道。
三、每1个省行政区有广播电视有线公司的广告频道、收费频道,约6个频道,市级公司约4个。
县级的1个。
四、中国大陆有32个省行政区,333个地级市,2860个县,41040个镇。
计算结果:
大陆电视台32╳1+333╳1+2860╳1=3225个。
省级电视台32个,中央台1个。
镇级广播电视站20520个。
电视频道:
32╳6+333╳4+2860╳1=4384个。
1958年—1983年
1958年,中国最早的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播出——
这一时期(含文革),电视是极少人可以收看的奢侈品。
1983在北京召开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的方针。
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360家,广播电视台1300家。
电视节目套数205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4.54%。
上世纪90年代——1978年中央批准“新闻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电视媒体开始经营广告后,逐步由财政拨款转为经营创收(自收自支),广播电视列为第三产业(传媒)。
至今,我国电视媒体已发展成为重要产业实体。
其中,电视媒体的广告份额占中国广告GDP30%。
仅中央电视台2012年广告招标总额就为140多亿。
江苏电视台:
30多亿南京市台10多亿----。
通过近30年的发展,电视媒体转化为新兴产业实体后:
1、最新、最快、影响力最大地传播中央声音(政策、法规、形势--)
2、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3、进入广电系统从业人员近百万
4、形成了当今社会新的产业发展链
目前可收看开放频道近100多个,以中央、省级卫视、地市为主
中央台:
我国电视传媒主流:
正统、传统,持主导地位。
各大卫视:
于2000年前后先后上星覆盖全国,以娱乐、情感、访谈节目及先播电视剧形成各自优势和竞争格局。
地市级、区县级:
受体制及覆盖范围等因素所限,发展缓慢,乃至停滞不前。
因素:
节目成本增加(购买引进成本、自制节目成本)、人员富余冗多,体制困惑、广告创收竞争激烈,不具优势。
如何把握东西方文化共同认可的文明共性:
在道德观念方面:
1、爱国、爱家、爱人。
2、崇尚真、善、美;排斥假、丑、恶;
3、倡导进取精神,排斥不劳而获;
4、尊老爱幼。
既强调独立强盛,也关注弱势群体;
5、男女平等。
认同性别差异,体质强弱,尊重异性;
6、诚信、诚实、诚恳、成让;
7、提倡个人奋斗,推崇群体相互支撑;
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方面:
1、认同物质决定精神,但物质不是人类的唯一追求;
2、承认物质的重要性,排斥重利忘义;
3、推崇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
在思维观念方面:
1、既尊重整体直观、也重视微观推理;
2、辩证统一的侧重点不同,允许多元;
2、拍摄动态
四、摄像基础
1、影视画面
影视拍摄:
图片摄影技法、构图、用光、影调----复杂体现
D、独立性和连续性:
各画面(镜头)既有其独立性,还需兼顾它的前后关系;
E、独属性和唯一性:
综合众多艺术门类,形成自己独特独属唯一的表现手法;
F、视觉独特的效果:
由常见和难见的视觉效果(景别、摄法)组成;
G、蒙太奇叙事手法:
由单个画面系列组成特殊的叙事方式。
固定画面
A、摄影镜头以相对固定的画幅(景别)、角度所摄取的画面。
B、含在相对固定的画幅中人物、或物体产生的运动、调度。
——不改变镜头的景别、角度所摄取的画面。
固定画面拍摄的要领:
A、三脚架(5秒以上画面)肩扛手持(5秒以下或无法固定、跟拍)
B、摄像机的操作:
开关录像键、正确的滤色片、磁带或储存卡、
C、音频拾音:
调制收声,主体声、环境声、(微型话筒、吊杆话筒)
D、画幅的构图、用光、影调(专门探讨)
E、知晓所拍摄内容在成片中的段落、前后镜头的衔接-----。
运动画面
2、景别(构图)
近景(大中景、中景)是影视画面中(带人物)最常用的镜头。
、可以直观地体现人物的举止、表情,特别是人物较少的环境中,能客观反映人物之间的交流,动态。
、中近景范围内的拍摄,经常用运动镜头和场面调度紧密配合,使人物关系交待更为自然准确的同时,也有效利用了空间环境。
、固定近景是电视采访、访谈节目中主要构成画面,它使被拍摄人物更为直观、生动,犹如坐在你(观众)对面,使人感觉亲切自然。
全景(小全)
影视画面中的全景:
以人物(景物)为中心,并以其整体形象(面貌)展示:
、在以人物为中心的全景画面中,整体表现人物的运动,形态,并通过美术、灯光等营造的环境气氛,使人物表现更贴近剧情主题。
、全景是摄影师显示自己高超的技巧的景别,当人物在全景的画面中进行运动(场面调度)时,摄影的镜头运动也随之变化多样,使之更为生动而传神。
、交待一个不大的环境、气氛,也经常需要全景画面。
、全景是在中近景中穿插衔接不可或缺的,体现情景全貌必不可少的镜头
远景(大全)
影视画面中的远景(大全):
用以展示最大范围的环境、风貌、场面。
、展示地理环境、或是自然风貌(既定时空);
、展示人物大型活动场面,如大型集会、战争;
、拍摄远景(大全)需动用大型器材辅助拍摄(卫星、飞行器),同时运用广角镜头以从视觉上最大限度地表现其壮观、宏伟、开阔的场面。
特写:
影视艺术中的特殊表现手法。
以放大、突出、强化细节;
近景:
(大中景、中景)直观地体现人物的举止、表情;
全景:
(小全)整体表现人物的运动,形态,
远景:
(大全)展示最大范围的环境、风貌、场面。
3、运动摄像
(1)运动摄像的方式很多:
、摄像机本身具备的功能使用
A、利用脚架液压装置进行的上下、左右移动;
B、利用摄像机变焦镜头进行的推、拉、虚实变化。
、利用各种器材进行的镜头移动
A、专业轨道、大小摇臂、斯坦尼康平衡器;
B、利用交通工具(飞行器、车辆)
C、可以进行平滑移动、上下移动的工具(推车、升降机)
(2)移也可称之为——跟
、不改变被摄主体景别而跟随被摄主体运动的摄法。
如A、边走边讲;B、由甲移动到乙
、景别在变化之中,摄像运动和主体运动相互作用。
、常用简单方式是利用三脚架进行变化不大的移动;
、对于复杂且要求比较高的画面,要借助辅助器材
移动摄像:
使画面活跃、富于变化观看:
(3)升、降(摇)
当被摄主体在运动时,往往需要借助大型摄影器材。
在当代拍摄技术中,大型摇臂是经常使用的辅助设备。
、大型庆典活动中使用(晚会、集会);
、大型运动场面中使用(运动会、球赛、战争----)
高空多角度,景别丰富的画面效果给人视觉强烈的冲击力和难以常见的时空表现内容。
5、电视采访
视听结合的电视拍摄,以电视采访为最常见的拍摄方式
一、电视采访现状与发展
A、社会生活方式转化(现代生活的情感交流沟通的社会需求)
B、民众关注社会方式转化(互动交流参与关注身边生活)
C、以社会及家庭问题为访谈热点、焦点(亲情、友情、爱情----)
D、快餐属性促进采访(访谈)节目发展(便捷、简单、信息量大)
二、电视采访中的编导把握
电视采访是一项在编导领导下的群体合作工作。
其主要参与:
主持(记者)于镜头前体现掌控采访全局
摄像,录制画面的执行者(构图、景别、运动)
音响,录制声音的执行者(语言、动效)
美工,现场环境设计者
灯光,气氛设计(用光、补光)
场记,(记录现场录制情况)
其他,制片、剧务
“电视采访”的编导把握
1、确定主题
时政:
了解背景、发生缘由观察感受权威发言直击者
专栏1:
文化社教(文化动态道德伦理人文历史)
专栏2:
生活服务(生活常识——)
专题:
综合采访报道(晚会、综艺节目)
2、确定形式
确定表现主题的形式内容和手法(出镜采访、座谈交流、画外采访---)
穿插采访(片中比例)
3、确定观点
主题:
导向倾向
中立:
展示分析评论
4、电视采访前的“采访”调研
A、收集背景资料(开掘采访深度)
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分类分析采访背景寻找采访有用信息
B、确定重点采访对象(找准人和事)
a、以事件采访为重点(最熟悉、最有权威的看法、态度、观点的对象)
b、以人物采访为重点(根据背景资料确定采访内容和提问、交流方式)
C、确定重点采访内容(决定报道信息)
a、有备而来(在上述准备后,提出问题的1、2、3、提纲方案)
(在上述准备后,预先设计并考虑到会出现的应变方案)
b、临时应变(在上述准备后,大致规划采访形式内容)
(采访前:
与记者(主持)共同商议基本方案,见机行事-----)
中断采访、手势提示、字幕提示方式提醒------)
5、采访文案设计
文案是电视采访的灵魂、内核、先导
A、一般电视采访
导语、开场白(背景介绍、嘉宾介绍、事件、人物介绍)
提问(由面到点:
提出问题——深入问题——问题1、2、3、——点评——总结)
佐证丰富(与采访主题有关的环境、事件、人物画面和语言的摄制补充)
结束语
B、电视访谈
导语、开场白(背景介绍、嘉宾介绍、事件、人物介绍)
交流(活跃气氛,导入话题——环节1、2、3——交流、提示——总结)
穿插(有关信息,延伸话题——现场观众——场外交流,网络、手机)
丰富(背景、环境交代,中间延伸交代,重要事件人物交代)
6、前期筹备:
A、组织构架
(编导摄制组外联组舞台美术灯光音响服化道制片组)
B、文案座谈编导摄制组熟悉有关资料
C、务虚出镜主持、记者与导演摄像与导演设备器材
D、被采访告知即兴采访话题准备
7、采访现场
A、拍摄:
环境机位构图用光运动
B、导演:
坐排情绪把握话题把握现场提示场记
C、采访拍摄既定话题即兴话题
A、电视采访的步骤:
1、事前采访调研(策划在前)了解事实真相、熟悉人物(事件)、背景资料、当事人(事件)具体感受、看法、(过程)形成初步采访文案。
2、现场采访(主题定位)采访当事人、与事件有关人物社会(旁观者、目击者)、对事件的看法感受等。
3、拍摄补充(丰富素材)根据主题需要进行的素材进行拍摄、背景资料、有关人物与事件有关的活动、其他调查拍摄。
4、后期制作除直播采访外,后期制作需根据1、2、3精心编辑合成。
B、电视采访的价值取向:
1、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介绍已发生(或正在发生),但社会不知道,或不知情的
2、是否具有启示作用
介绍社会普遍关注,能够进一步启迪社会关注文明道德、伦理、规范
3、是否具有教化作用
介绍人际情感情操,能够陶冶情操,启迪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
4、是否具有新奇价值
介绍新奇的发生事件(人物)。
满足社会求知、猎奇、好奇心理
C、如何丰富采访:
(根据策划主题需要综合运用)
1、访问尽可能熟悉事件(人物)有关背景、外延资料
2、观察尽可能多收集(拍摄)事件(人物)有关的过程、经历
3、体验尽可能收集(拍摄)不同观点的看法、意见
4、分析根据所掌握素材,作出客观、真实的分析(剖析)
电视访谈节目加入了娱乐成分后:
A、极大地拓展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时空发展;
B、顺应时代多元化文化消费需求,电视娱乐功能得到发挥;
C、一批策划人、编导、主持人转型,成为传播媒介最活跃的从业人员;
D、急功好利现象导致一哄而上,模仿抄袭结果导致相互抵消;
E、社会进步文明、传统道德伦理、主流文化遭遇极限挑战;
F、部分节目潜在人生观、价值观误导,遭致非议;
G、部分节目造假、虚构内容遭到业内和观众质疑;
电视访谈文案的写作模式:
1、开放式采访
就一个大的范围展开——引导深入——围绕主题探讨——再细致引导深入——理解、总结
2、专题采访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深入追问(A\B\C)——简约转折——理解总结
3、辩论访谈
有争议的现象提出——引导不同观点(辩论1)——总结各观点——提出延伸观点2、3
专家学者看法——思考性总结
六、蒙太奇
蒙太奇(法语:
Montage)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影视蒙太奇——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1、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层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2、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3、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
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使原来潜藏在各个镜头里呈现异常丰富的含义。
叙述与结构
1、常规叙述方式:
起——承——转——合
开始——发展——高潮——结局
2、影视剧的独特叙述方式:
蒙太奇
A、倒叙:
以回忆方式(往事)展现--------《泰坦尼克号》、《情人》
B、平行:
双线并行的故事交叉叙述--------《法国中尉的女人》
C、多重平行:
三条平行以上的交叉发展的蒙太奇叙事方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7、影视编辑
1、影视编辑的两个职能
A、编辑操作指熟悉编辑系统各功能,能够按照编导指令完成上机操作编辑影片。
B、熟悉编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告 摄影 摄像 复习资料